磁共振检查的优点:磁共振检查能诊断心肌梗死、心肌病、瓣膜病、心包病变、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心脏肿瘤等。心脏大血管病变检查首选磁共振,这是因为:①由于血流低信号或无信号,故在心脏内血液和心脏结构之间形成良好的对比;②由于磁共振的对比解析度高,故能清晰地分辨出心肌、心内膜、心包和心包外脂肪;③若用心电门控,可动态观察心动周期心肌活动状态;④无创伤,一般不需要造影剂,即可显示心房、心室和大血管腔,检查十分安全;⑤无需改变患者体位,即可获得任意的断层图像;⑥快速成像序列已能对心脏、大血管的运动状态进行观察,对心脏功能做出定量分析,若辅以超声心动图,则可确诊大多数复杂的心血管疾病。
磁共振检查存在的问题:目前,磁共振在主动脉瓣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还存在不足。磁共振检查时间相对较长,费用昂贵;可重复操作性不及心脏超声心动图;不可用于已经安装起搏器或者可置入性除颤器的患者;体内有金属异物,宫内节育环等患者不能进行检查;在评估主动脉狭窄的瓣膜面积时,会轻微高估瓣膜面积;患者有可能对造影剂过敏;检查时噪声较大及患者可能有幽闭恐惧症导致患者对检查耐受性差等。
虽然磁共振并不是最初用来评估心脏瓣膜病变的技术,但随着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增多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创磁共振技术除了可以提供准确的、可重复的形态学信息外,还能提供狭窄和反流程度、心室的大小、心肌质量和心功能等定量参数,这种准确的信息对把握手术时机及时治疗,以及患者预后的判断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