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的概念,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哲学中论道阴阳从《易经》开始,所以《庄子·天下》说:“易以道阴阳”。阴阳的观念最初是很朴素、很直觉的,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感受和观察。阴阳学说是古人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包含着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世界是物质的整体,是阴阳运动、变化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由于阴阳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产生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及其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学说渗透在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指导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
阴阳睡眠学说认为,人体阴阳消长出入的变化,决定了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阴阳是自然界的规律,中医有关睡眠的理论也统摄于阴阳学说之中。《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自然界中阴阳的盛衰消长,致使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体的阴阳消长出入与其相应,也具有明显的日节律。平旦时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阳气生发而由里外出,阳气渐长,人起床活动,中午时分人体阳气盛于外部,黄昏则阳气渐消,入夜则阳气潜藏于内,人卧床休息。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灵枢·口问》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阴主静,阳主动;阳气衰,阴气盛,则发生睡眠;阳气盛,阴气衰,则产生觉醒。这种阴阳盛衰主导睡眠和觉醒的机制,是由于人体阳气入里出表的运动来决定的。
人体的阴阳日节律是客观存在的,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以人体激素分泌为例,即表现出阴阳日节律的变化。如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降钙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肾素、醛固酮、儿茶酚胺、促性腺激素、睾酮及女性雌三醇等日间分泌增加,夜间分泌降低;而甲状旁腺素、促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黄体酮、生长激素、催产素、抗利尿激素等夜间分泌增加,日间分泌减低。现代睡眠学认为,人的脑部存在着两个系统,一个促进睡眠,一个促进觉醒,称为睡眠-觉醒系统。睡眠得以发生,需要力量相对较强的觉醒系统的活动首先减弱,力量相对较弱的睡眠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以致进入睡眠。觉醒系统活动过强,或睡眠系统力量不足,则不能发生睡眠。当觉醒系统活动增强,睡眠系统作用减弱,人就觉醒了。现代医学睡眠-觉醒系统的理论,与中医阴阳睡眠学说如出一辙,觉醒系统为阳,睡眠系统为阴,阴阳相互矛盾,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来完成睡眠与觉醒的生理活动。这充分说明中医的阴阳睡眠理论,有其相当科学的内涵。
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因此,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病的总病机。具体而言,阴阳不和,阴不敛阳,阳不入阴,心神浮越,魂魄妄行,可见失眠、梦游。阴阳失调,阴失其平,而阳不固秘,波及精神,则发为梦交。阴阳失调,阳气失守,阴精不能封藏,精动神摇,产生梦遗。阴阳失调,阳不入阴,神魂不宁,下焦水道失约,发为遗尿。阴阳失调,不能交通,气机不畅,则发生鼾眠。阴阳失调,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阳偏亢,心火上炎,不能下交于肾,心肾不能既济,水火失于交通,神躁不宁,肾精失守,可见多种睡眠障碍的发生。故而中医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原则,不出调和阴阳的范围。总之,阴阳睡眠学说阐释了睡眠的生理与病理机制,指导着中医对睡眠障碍的诊断、治疗和调养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