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又称不寐、少寐、无眠、少睡、不得卧、不得眠等,是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可表现为不易入睡,或睡中反复苏醒,或早醒不能再寐,甚至彻夜不能入睡。
现代医学将本病定义为:患者从上床就寝到入睡的时间超过30分钟,夜间总睡眠时间占总就寝时间之比低于85%,睡眠后精神和体力得不到恢复,以致白天感到明显疲乏,或被别人观察到精神不振、昏沉欲睡等。
失眠是一种常见病。WHO对14个国家的25916名在基层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显示,27%患有睡眠障碍。美国的失眠发生率为32%~50%,英国为10%~14%,日本约为20%,法国约为30%。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显示38.2%的人有失眠症状。失眠的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老年人显著高于年轻人。
现代睡眠学认为,人体的脑部存在两个系统,一个促进睡眠,另一个促进觉醒。睡眠-觉醒系统失调,或睡眠系统力量不足,不能发生睡眠,或觉醒系统活动过强,导致过分警觉,因而出现失眠。引起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因素,如饥饱、兴奋等;有心理因素,如焦虑、恼怒等;有环境因素,如吵闹、寒冷等;有条件因素,如寝具、卧室等;有继发于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有继发于躯体不适,如疼痛、咳喘等;有因睡眠-觉醒节律被打乱,如时差、值夜班等;有因某些食物和药物影响,如咖啡、茶等。失眠的治疗方法,除治疗引起失眠的原发疾病及讲究睡眠卫生外,主要是心理治疗和安眠药物。目前安眠药治疗失眠仍存在诸多问题:服用安眠药后常出现日间头昏和精神不振;长期用药会因耐受性而疗效逐渐减弱;过量服药会导致中毒;有些药物具有成瘾性,停药时会引起反跳性失眠。
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首推《黄帝内经》,书中提出了“胃不和则卧不安”和“卫气不得入于阴”的病机,并创立半夏秫米汤方。汉代《伤寒杂病论》提出“阴虚火旺、脏腑失调”为病机,以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栀子豉汤等方治疗;《中藏经》提出“胆冷则无眠”;唐代《外台秘要》言“心虚不得睡”;宋代《太平圣惠方》强调“胆虚不得睡”,《严氏济生方》主张“胆气实热不得睡”;明代《证治要诀》认为“胆涎沃心,以致心气不足”;清代《古今医案按》提出“心肾不交”等。归纳之,正如明代《景岳全书·不寐》所言:“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失眠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正虚、邪扰两种,正气虚涉及心、肝、脾、肾、胃、胆等脏腑,邪气扰则以痰、热、食为多。治疗虚证失眠常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以安神宁魂;实证失眠则应清热泻火、化痰消积,以定志宁心。正虚、邪扰常有错杂互见的情况,治疗应该分清标本缓急,或治分先后,或治有主次,随证施用,同时配合应用宁心安神的药物。除药物治疗外,中医睡眠医学强调睡眠卫生和精神调摄,并重视心理治疗的重要作用。若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增强体质,则疗效更佳。故医生应对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调摄给予必要的指导。
脏腑虚损,精血不足,神魂失养,是失眠的常见病因。肾藏阴精,肾水上济于心,则心火不亢,神魂安定。若肾精亏乏,则心火失济,火扰心神,魂不守舍,则产生失眠。肝藏血,心主血,血舍魂,血养神,营血不足,则神魂失养,躁动不宁,会发生失眠。正如《景岳全书·不寐》所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肝肾阴亏,则相火易亢而上扰心神,心火内炽,神不守舍,神魂游荡,故发生失眠。精血不足,胆气虚怯,决断失职,神魂不定,也会发生失眠。总之,脏腑虚损、精血不足,是产生虚证失眠的直接原因,也是实证失眠致病之邪产生的基本条件,如痰湿、食积常为脾虚不运所致。阴精营血亏虚之因,首先是体质因素所致,多属先天禀赋不足,受之即虚少;其次是由于久病耗损,阴液营血渐伤而致;三是因失治误治损伤正气,如热极伤阴,大汗伤津,过下伤脾,失血伤阴等;四是调养失宜损伤精血,如产后失于调养,或入房太过,精血暗耗。总之,阴精营血不足,神魂失养,不安其室,则发生失眠。
七情郁结是造成失眠的重要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分属五脏。七情太过,则脏腑受损,心神失养,发生失眠;或七情太过,郁而化火,扰动心神,也造成失眠。如忧愁过度,心血耗伤,血不养心,神不守舍,以致失眠;思虑日久,心血暗耗,气结于脾,运化失司,心脾两虚,神失所养,产生失眠;恼怒抑郁,肝气郁结,条达疏泄失职,魂不守舍,或气郁日久化火,火热扰动,神魂不能安静归舍,游荡飞扬,发生失眠;惊则气乱,气陷伤胆,决断无权,神魂不宁,失眠遂生;心有所慕,欲念无穷,神驰不收,发生失眠。现代研究证明,失眠和精神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很多精神疾病常伴有失眠,另一方面精神刺激可引起失眠。美国的一项研究,调查失眠者在失眠开始之前及发生以后各2.5年(共计5年)期间的生活事件,结果显示:与睡眠正常者进行对比,失眠者遭遇生活事件明显增多,有四分之三的失眠始发于生活事件过程之中。Coleman报道,睡眠继发于精神障碍者比例可达35%。这充分说明了情志所伤是失眠的重要致病原因。
内邪指的是体内的致病之邪,主要有痰、饮、热、火、食、瘀等,而以痰热为多见。内邪是实证失眠发生的原因。饮食不节,脾胃损伤,运化失司,宿食积滞,壅塞中焦,胃失和降,则睡卧不安;水谷不运,聚湿生痰,蕴久化热,痰热扰心,神魂不宁,发生失眠;外邪侵袭,邪热滞留,或五志化火,痰热相煽,或阴虚阳亢,火热内生,火扰神明,均可发为失眠。
临床表现:夜卧不宁,难以入睡,多梦易醒,头晕目眩,心悸健忘,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解析:本证营血不足,血不养心,心神不宁,魂不守舍,故夜卧不宁,难以入睡,而且多梦易醒;血不上荣,则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血不养心,故心悸健忘;舌淡、脉细弱为血虚之征。
治疗原则:养血和营,宁心安神。
选方用药:圣愈汤(《医宗金鉴》)加味。
熟地黄、当归、黄芪、白芍、川芎、党参、炒枣仁、远志。
方药解析:本方以熟地黄甘温补血益阴,当归辛甘温补血调血,共为君药;白芍配熟地黄养血敛阴,黄芪伍当归益气以生血,共为臣药;党参佐黄芪以益气,川芎理血行气以防滞腻,炒枣仁养血宁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定志宁心,共为佐使。本方养血益气,营血充盛,心神安定则失眠自除。
临床表现:入寐困难,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眩晕耳鸣,舌淡嫩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解析: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神魂不安,故难以入睡,多梦易醒;心血失养,故心悸健忘;脾气不足,故食少纳呆,腹胀便溏;气血不能上荣于头面,因而面色萎黄,眩晕耳鸣;舌淡嫩、脉细弱是心脾不足所致。
治疗原则:补益心脾,宁心安神。
选方用药: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茯神、龙眼肉、炒枣仁、当归、远志、木香、夜交藤、龙齿、炙甘草。
方药解析:本方以黄芪、党参、白术、茯神健脾益气,调脾以养心;龙眼肉、炒枣仁、当归补心血安心神;远志、夜交藤养心安神,龙齿镇惊宁神;木香行气,使诸药补而不滞;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益心脾、宁心安神之效。
临床表现:恐惧不能独自眠睡,寐而不实,易惊醒,心下憺憺,如人将捕之,头晕目眩,善太息,舌淡胖,脉弦细缓。
证候解析:心胆虚馁,决断无权,神魂不安,故恐惧不睡,寐而不实,易惊醒;胆虚心怯,故心下憺憺,如人将捕之;胆腑阳气不升,故头晕目眩;胆虚忧虑不快,故善太息;舌体胖质淡、脉弦细缓,皆心胆虚怯之状。
治疗原则:益气温胆,宁心安神。
选方用药:十味温胆汤(《证治准绳》)加减。
党参、陈皮、半夏、枳实、远志、龙眼肉、五味子、菖蒲、龙骨、牡蛎、甘草。
方药解析:本方由温胆汤化裁而来,党参补益心胆之气,陈皮、半夏、枳实三味温胆化痰以宁神,共为主药;远志安神,交通心肾,龙眼肉、五味子养血敛气,补心安神,共为辅药;菖蒲化痰开窍,龙骨、牡蛎镇静安神,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佐使。全方共奏益气温胆、宁心安神之效。
临床表现:入寐不易,寐而多梦,心悸健忘,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
证候解析:心阴不足,心神失养,魂不守舍,故夜间不易入睡,寐则多梦;心失所养,则心悸健忘:阴液不足,失于濡润,故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为阴虚之象。
治疗原则:滋阴养血,宁心安神。
选方用药: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加减。
生地黄、玄参、天冬、麦冬、丹参、当归、党参、茯神、酸枣仁、远志、柏子仁、五味子、龙齿。
方药解析:方中生地黄滋阴养血,重用为君药;玄参、天冬、麦冬甘寒滋阴以清虚火,丹参、当归补血宁心,共为臣药;党参、茯神益气宁心,酸枣仁、远志、柏子仁、五味子养心安神,龙齿一味重镇安神,共为佐使。全方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用于阴虚失眠甚为适宜。
临床表现:不易入睡,心烦多梦,心悸健忘,咽干口燥,口舌生疮,潮热盗汗,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解析:心阴不足,心火独亢,阴血不养,火热扰动,遂成失眠之症,不易入睡,心烦梦多;心失所养,故心悸、健忘;心火独亢,故口舌生疮、口燥咽干、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系阴虚火旺之象。
治疗原则:滋阴清火,宁心安神。
选方用药:二阴煎(《景岳全书》)加减。
生地黄、麦冬、玄参、通草、竹叶、生甘草、黄连、灯心草、酸枣仁。
方药解析:本方为滋阴清心之剂,方以增液汤滋阴养液以补阴分之虚;导赤散导热下行以清亢盛之心火;加黄连、灯心草清心降火,酸枣仁养心安神。全方共奏滋阴清火、宁心安神之功。
临床表现:不易入睡,寐而多梦,甚则彻夜不眠,心中烦躁,头晕耳鸣,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腰膝酸软,健忘遗精,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解析:肾为少阴,肾水在下而上济于心,心为太阳,心火在上而下温于肾,心肾水火既济而安和。肾水不足于下,心火亢盛于上,则心肾不交。心火亢故不易入睡,寐而多梦,甚则彻夜不寐,心中烦躁;肾精亏乏而头晕耳鸣,健忘遗精,口燥咽干,腰膝酸软;阴虚火旺则潮热盗汗,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原则:泻南补北,交通心肾。
选方用药:黄连阿胶汤(《伤寒论》)合交泰丸(《韩氏医通》)加味。
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肉桂、生地黄。
方药解析:交通心肾,泻南方,补北方,首推黄连阿胶汤。本方以黄连清心中之亢火,阿胶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真水,共为君药;黄芩助黄连以清热,白芍配阿胶以养阴血,鸡子黄调和阴阳,滋阴养液,用为臣药;肉桂引火归原,生地黄补阴清心,为佐使药。全方泻火补水,使阴阳调和,水火既济,而心神自安。
临床表现:失眠多梦,惊悸不宁,头晕目眩,胸闷太息,纳呆泛恶,口苦而黏,心烦躁扰,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候解析:本证多由情志郁结,气郁痰凝,蕴久生热,胆失疏泄,胃失和降,痰热内扰,神魂不宁所致。心神不安,故失眠多梦,惊悸不宁;胆郁而热蕴,故胸闷太息,心烦躁扰;痰热阻滞,清阳不升,故头晕目眩;胃失和降,故纳呆泛恶;津液不化,故口苦而黏;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痰热、胆郁之征。
治疗原则:清热化痰,利胆安神。
选方用药: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加减。
黄连、竹茹、枳实、半夏、陈皮、茯神、远志、胆南星、甘草。
方药解析:本方以温胆汤为基础方,清化痰热、调胆和胃以宁神;改茯苓为茯神,加强安神之力;重用黄连以清热;加远志化痰开窍、宁心安神;胆南星以清痰热郁滞。全方共奏清热化痰、利胆安神之效。
临床表现:睡卧不宁,烦躁易怒,两胁胀痛,太息则舒,头晕目赤,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证候解析:郁怒伤肝,气郁化火,肝火扰动,神魂不宁,故见睡卧不宁;肝郁气滞,不得条达,故烦躁易怒,两胁胀痛,太息稍舒;肝火上炎头面,则头晕目赤,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均为肝火之象。
治疗原则:清肝泻火,镇心安神。
选方用药: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加减。
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通草、车前子、生地、当归、龙齿、珍珠母、灵磁石、柴胡、甘草。
方药解析:本方以龙胆草苦寒清泻肝经实火为君药;栀子、黄芩配伍龙胆草以助清热泻火之力,用为臣药;泽泻、通草、车前子清热利湿,使热从水道而解,生地、当归养阴血以制肝火,龙齿、珍珠母、灵磁石重镇平肝以安神,共为佐药;柴胡引药入肝,甘草调和诸药,用为使药。全方共奏清肝泻火、镇心宁神之功。
临床表现:睡卧不安,辗转反侧,胸脘满闷,不思饮食,恶心泛呕,嗳腐吞酸,大便糟粕不化,舌苔厚腻,脉滑。
证候解析:饮食不节,宿食停滞,胃失和降,浊气上逆,心神不宁,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胃不和则卧不安。”饮食停滞,中气不畅,故胸脘满闷;食积不化,脾胃失和,运化失健,故不思饮食,恶心泛呕,嗳腐吞酸;积滞下行,则大便糟粕不化;舌苔厚腻、脉滑为中焦积滞所见。
治疗原则: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选方用药:半夏秫米汤(《黄帝内经》)合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减。
半夏、秫米、炒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茯神、枳实、连翘。
方药解析:本方以半夏降逆和胃,秫米养胃以和胃,炒山楂消食积以和胃,三者共为君药;神曲、莱菔子消食下气,开胃化痰,共为臣药;陈皮健脾理气、化湿祛痰,茯神健脾安神,枳实下气清胃,连翘清除郁热,共为佐使。全方消导积滞、和胃安神,使胃降气和,则寐可安和。
临床表现:坐卧不安,难以入睡,胸膈窒闷,心烦躁扰,嘈杂似饥,口干而苦,气息灼热,舌红苔黄,脉细数。
证候解析:外感热邪已退,余热未清,扰于胸膈,心神不宁,故见坐卧不安,难以入睡;热壅胸膈,气机不利,故胸膈窒闷不舒;热扰于心,则心烦不安;热扰于胃,则嘈杂似饥;热炎于上,故口干苦,气息灼热;舌红苔黄、脉细数是余热留滞所致。
治疗原则:清热除烦,和胃宁心。
选方用药:栀子豉汤(《伤寒论》)合竹叶石膏汤(《伤寒论》)加减。
炒栀子、竹叶、生石膏、淡豆豉、半夏、麦冬、党参、粳米、甘草。
方药解析:本方以炒栀子、竹叶、生石膏三味清心、胃、胸膈之余热,淡豆豉宣散郁热,共为君药;半夏和胃降逆宁神,麦冬、党参养阴生津益气,共为臣药;粳米润胃和中,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佐使。全方共奏清热除烦、和胃宁心之效。
临床表现:失眠,心下悸动不宁,头晕目眩,胸胁支满,呕吐清水痰涎,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水滑,脉弦滑。
证候解析:脾失健运,痰饮内停,痰饮凌心,心神不安,故失眠,心下悸动不宁;痰饮内停,清阳不升,故头晕目眩;饮停中焦,升降失调,故胸胁支满,呕吐清水痰涎;水湿停滞,气化不行,故小便不利;舌苔水滑、脉弦滑均为痰饮之象。
治疗原则:温化水饮,宁心安神。
选方用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金匮要略》)加味。
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茯神、半夏、生姜、猪苓、生龙骨、生牡蛎。
方药解析:本方以苓桂术甘汤为主,温化水饮,振奋中阳;加茯神以养心宁神;半夏、生姜以温胃化饮;猪苓育阴利水;更以龙骨、牡蛎镇心安神。全方共奏温化水饮、宁心安神之效。
临床表现:夜不能睡,将卧则起,彻夜不宁,胸中闷窒不舒,痛如针刺,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涩或结代。
证候解析:瘀血阻滞,络脉不通,血不养心,心神不宁,故夜不能睡,将卧则起,彻夜不宁;气血阻滞,心脉不通,故胸中窒闷刺痛;瘀血阻络,故舌暗、有瘀斑、脉沉细涩或结代。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安神宁心。
选方用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柴胡、枳壳、甘草、牛膝、桔梗。
方药解析:本方为王清任活血化瘀名方,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活血通瘀,合入理气之剂四逆散,以桔梗开肺载药上行,牛膝通脉引血下行。诸药合用,气行血行,则诸证自愈。
李某,女性,28岁,1976年1月12日初诊。
患者于半月前小产,出血量多,淋漓不断达半月之久,经中药治疗痊愈血止。两周来入夜难眠,辗转反侧,寐而多梦,今来门诊。患者面色少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心烦汗出,乱梦纷纭,舌质淡舌尖红,苔薄黄,脉细小数。诊为失眠,证属心血不足,治以养血安神法,方用圣愈汤加减。处方:生熟地 各 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白芍10克,女贞子15克,炒枣仁15克,远志6克,知母10克,茯神12克,夜交藤15克,陈皮6克,甘草6克。4剂,水煎服。
二诊:夜寐稍安,乱梦减少,心烦出汗已止。上方减知母,加生龙齿30克、生牡蛎30克,再进7剂。
三诊:夜寐安,梦少,头晕目眩消失,唯稍事劳作仍有心悸气短。遂以人参归脾丸调理而安。
武某,女,36岁,1983年12月25日初诊。
患者素来胆小,20天前被猫惊吓,致心悸怔忡,夜寐不安。近两周其症日甚,卧而不安,容易惊醒,不敢独睡,心悸憺憺,如人将捕之,舌淡,苔薄白,脉细滑。诊为失眠,证属心胆气虚,治以益气温胆、安神宁心法。处方:太子参15克,竹茹12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橘红10克,生龙牡 各 30克,柴胡6克,炒枣仁30克,远志6克,龙眼肉15克,夜交藤30克。5剂,水煎服。
二诊:夜寐稍安,心悸大减。守前方再进7剂。
三诊:夜能安睡,偶有心悸。以六君子汤合朱砂安神丸调理告愈。
汪某,女,39岁,1985年7日10日初诊。
患者素喜熬夜玩耍,渐至心悸健忘,口燥咽干。近1个月来因劳作思虑,备感辛苦,入夜不易入睡,寐成则多梦,心烦急躁,小便短赤灼热,腰酸腿软,舌红苔少,脉细弦数。诊为失眠,证属阴虚火旺,治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法。处方:生地20克,天麦冬 各 10克,山萸肉10克,竹叶10克,黄连5克,通草10克,生山药15克,炒枣仁20克,远志6克,生龙牡 各 30克,六一散 包 15克。5剂,水煎服。
二诊:夜间入睡稍易,烦躁减轻,口干咽燥,小便黄而灼热减,舌红苔薄,脉细数。辨其火热稍减,阴虚未复,故以原方去黄连,加夜交藤20克,再进5剂。
三诊:夜寐已安,偶见夜间口干,腰酸未愈,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遂以六味地黄丸合天王补心丹并用以调理善后,并嘱其按时作息,勿熬夜而再耗阴液。
赵某,女,46岁,1989年6月29日初诊。
患者因情绪不畅而发心悸、胸闷,渐见失眠。曾在某医院诊为“心胆综合征”。现患者不易入睡,寐而多噩梦,时有惊悸,头晕目眩,胸闷不畅,口苦不渴,情志抑郁,喜悲伤,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数。诊为失眠,证属胆郁痰热,治以清热化痰、利胆安神法,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处方:黄连10克,竹茹12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神15克,炒枣仁15克,远志10克,百合15克,川楝子10克,生龙牡 各 30克,甘草6克。5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患者入睡时间缩短,仍多梦而噩梦减少,心悸偶作,口苦,舌稍红苔黄浊,脉细弦小数。辨其热势稍减,故治以前方,黄连减为6克,再进5剂。
三诊:睡眠已安,偶见心悸,仍胸闷太息,舌稍红苔薄黄,脉弦。辨其痰热渐清,然气郁未舒,尚有复炽之虞,遂以温胆汤合四逆散加味调理而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萧某,男,56岁,1990年3月5日初诊。
患者两月前因夫妻反目,郁怒不消,渐至目赤头痛,夜寐不安,曾经西医诊治,效果不明显。更因近日工作繁忙,夜寐更少,不易入睡,今来门诊。患者心烦不寐,急躁易怒,面红目痛,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而干,脉弦劲有力,左关更甚。诊为失眠,肝火扰心之证,治以清肝泻火、镇心安神法。处方:柴胡10克,龙胆草10克,炒栀子10克,木通10克,生地黄20克,车前子10 包 克,泽泻10克,生龙牡 各 30克,珍珠母30克,黄芩6克,夏枯草12克,六一散 包 15克。4剂,水煎服。
二诊:夜寐已安,目痛消失,大便畅,仍口苦,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细。治以前方去夏枯草,减龙胆草、炒栀子为6克,加当归12克,再进7剂。
三诊:夜寐安,口稍苦,胸闷太息,舌淡红,苔薄黄,脉弦。予逍遥散加炒栀子5克,5剂。药后而安。
万某,男,56岁,1984年5月7日初诊。
患者1个月前感冒发热,经服中西药后热退,然遗胃脘不适,嘈杂似饥,食而稍减,未能重视。10天来渐觉烦躁,难以入寐,自觉胸中躁热,胸膈窒闷,口微苦,大便干结3日未行,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诊为失眠,余热扰膈证,治以清热除烦、和胃宁心法,予栀子豉汤加味。处方:栀子10克,淡豆豉10克,薄荷10克,柴胡10克,生石膏30克,沙参15克,生大黄 后下 3克,甘草6克。5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大便通畅,身有汗出,霍然身轻,夜寐遂安。
孙某,女,28岁,1976年3月24日初诊。
患者素有胃痛,10余天前因行走汗出口渴,饮大量冷水,即感心悸,胃中振水,肠鸣辘辘有声。7天来夜寐不安,入睡易醒,眠而有梦,心悸不宁,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水滑,脉弦。诊为失眠,水饮内停证,治以温化水饮、宁心安神之法,予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加减。处方:茯苓30克,炒白术20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半夏15克,生姜10克,代赭石30克,生牡蛎30克。5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心悸头晕目眩消失,夜寐稍安,恶心减轻,小便通利,舌淡红稍胖,苔薄白,脉细弦。按其下肢水肿,遂改为茯苓30克,炒白术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防己12克,猪苓15克,泽泻10克,黄芪12克,生牡蛎30克。服药10剂,夜寐安,诸证消失。随访2个月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