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个人是否成熟,看他被欺负时的样子

01

有一款女生热爱的手游叫《恋与制作人》,里面有一位26岁就是博导加教授的许墨博士,让无数少女为之尖叫,疯狂氪金。

可我的好友石博士,快30岁了,还在读着博士后。

据说有一天他去相亲,对方问他:“30岁了,有多少存款?”石博士悄悄地结账离席了,要知道,这个问题,对他是一种精神暴击。

为什么呢?

石博士特别能吃苦耐劳,但是却一直被压榨,没有拿到过应得的报酬。

很长一段时间,石博士感觉自己抑郁了,多次去心理科求诊。但他依旧天天保持现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在我看来,这叫“习得性无助”。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

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还会在电击开始之前就呻吟和颤抖。本可以逃跑,却绝望地等待痛苦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当石博士和我说了他的遭遇后,本来他以为我会像其他朋友一样,安慰一下他,然后祝愿他明年被导师放走。

可我不愿意这样,我让他不要勉强自己继续为导师卖命了,也不要隐瞒病情了,就整个人垮掉吧!石博士不解。

我解释道:“如果你以前拼命证明自己优秀,却没法让你毕业的话,不妨试试证明自己是个废人!”

这叫“反生产行为”,当权力者利用欺负行为作为控制手段,试图混淆利益分配和晋升政策时,“反生产行为”能有效威胁权力者的心理自信。

其实石博士逃跑的大门,是开着的,因为他罢工就等于小组罢工了。

没过几天,石博士就因为抑郁症住院了,理由是30岁去相亲的时候被人问到存款,结果精神崩溃了,我让他把这个故事戏剧化地讲给了几个八卦人士。

这件事被当成段子传遍了整个学院,学院领导开玩笑似的问他的导师:“你对学生是不是太严厉了?”一位同情他的导师甚至愿意把他调到自己的组里去。

石博士住院期间,导师的很多工作瘫痪了。这时,导师终于知道,自己是留不住这个人了。第二年,石博士顺利拿到一所“211大学”的教职。

情绪不成熟的人,他在被欺负时,脑海中总是思考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这么对我?”

石博士是可以通过不断抗争摆脱他的导师的,只是他被困在了一个认知陷阱里,即“我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不应该这么对待我啊”!

实际上,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发出恶意攻击,纯粹是因为自私,有时甚至不需要理由。在错误的认知下,人们在恶意面前,会顾影自怜,内心不断声讨对方,仿佛对方有可能突然良心发现,从而撤回恶意攻击。

这会产生强大的情绪负荷,浪费宝贵的时间,还会让一个人沉浸在痛苦的虚无哲学里,进而享受痛苦。甚至让一个人把心思都用在“如何讨好伤害者”上,彻底忘记其实有人悄悄爱着他。

有时候,逃跑比留在原地受折磨,更需要勇气。

羚羊如果能跑得过狮子,就能生存;如果跑得慢,抱怨狮子残暴却没有任何作用,只能沦为狮子的口中餐。

02

欺负人不算本事,但学会战术性的“被欺负”,绝对是一种天大的本事。

《棋经十三篇》说:“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善败者不亡,是一个人战术的最高境界,它的意思是,面对强大的力量时,不要拒绝失败,你得学会失败时,不被打得丢盔弃甲;被人欺负时,不被打得遍体鳞伤。

诸葛亮为“善败者不亡”增加了新的解释,他认为,遇上失败,要抛弃自己的自尊心,利用现有条件反击或者向敌人的敌人求助。

实际上,真正把这个战术用到极致的,是诸葛亮一生的敌人——司马懿。

司马懿说过,一心只想着赢的人,就真的能赢到最后吗?打仗先要学的是善败,败而不耻,败而不伤,才能真的笑到最后。

司马懿知道自己在战术上无法和诸葛亮相抗衡,于是他选择消极避战,这使诸葛亮每次都能在局部地区小胜,但是诸葛亮七次北伐却没有办法赢得主导战局的军事成果,最终病死在五丈原,蜀国也耗尽国力。

诸葛亮曾经在打败曹真后,写信羞辱他,曹真直接被气死。而当诸葛亮因为司马懿避战,派人送去女装羞辱司马懿时,司马懿却淡定地穿上,更在渭水边吟诵起了《出师表》。

这一神补刀反而伤到了诸葛亮,让诸葛亮想起自己的雄心壮志,想起刘备的恩情。想到自己根本伤不了他,诸葛亮顿时情绪崩溃。

这就是善败的力量。

03

教育界有一个难题:孩子被欺负时,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打回去吧,会让孩子变得暴力,说不定孩子还会受更多的伤害。亲自去威胁对方吧,有那么点不体面,还会激化矛盾。不打回去吧,孩子内心非常委屈。

我们不妨教育孩子“善败”,让孩子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战术避免自己与力量强大的敌人正面对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减弱对方的实力,减少自己的损伤。

心理学家李松蔚讲过他的一个育儿故事。

他不到五岁的女儿被朋友在手上涂鸦,起初他教育女儿要学会严厉地对朋友说“不行”。后来他发现严厉拒绝别人是不行的,这是成人的生活逻辑,而小孩子的世界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无序世界(对于这方面内容,可以参看一本叫《小牲口》的书)。

但女儿自己想出了解决方法,她对朋友说:“你画吧,画在我手上洗不掉的,画了以后我们就再也不是朋友了!”

接着,女儿又补充了一点,她告诉朋友:“我家里有能洗掉的水彩笔,我们用那个好不好?”

他女儿不到五岁就明白了“善败”的道理。

面对轻微欺负她的朋友,她打定了“绝交”的主意来隔绝伤害,同时又提出了减轻伤害的办法——“洗得掉的水彩笔”。

别说是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也有着太多的无序,你说声“住手”,对方就会罢手的现象不一定有,至于“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这样的话,从来都是句废话。

本来在这个世界上,会伤害你的一般都不是文明人,大多数是野蛮人。

你得学会防,必要的时候还得学会藏,这没有什么可耻的,所谓“让对方知道分寸”的技巧,不一定管用。保存实力,伺机而动,才是弱者战胜强者的不二法门。

比起“如何回怼讨厌的亲戚”“如何有修养地表达愤怒”,也许这样的技巧让大家觉得软弱,让大家觉得不爽。但你要知道,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当场发怒或者使用语言技巧回怼,那说明,这个问题在当时的情景下,你可以利用情绪或者现有条件打败对方。如果你无法打败对方,特别是在你的核心利益被侵犯时,你选择默不出声,甚至还满脸堆笑。那么这个欺负你的人,一定会在将来付出惨重代价。

你在内心已经判定他不会放过你时,愤怒是没用的,愤怒情绪的作用只是警告对方要有分寸感。如果对方并不打算收手,那它就是无用情绪,不要让它占据你的大脑。你的大脑要留出足够的空间,寻找对方的弱点,寻找你的盟友。

要知道,你见到他就绕道走,不是因为你害怕他,而是因为此时的你,尚不具力量打击他。你惦记着他,但你不想他惦记着你。

你希望他忘了你,去撕咬他的其他敌人,把他的后背露出来。

被欺负不是一件礼物,但韬光养晦后的反击,就是一件大大的礼物。

胜败这件事,从来都没有光荣和耻辱,只有夺走与失去。

“二战”时,英勇的指挥官去完成最艰难的任务前,都会对士兵们如此训话:“这次任务只有两种结果:牺牲或者更多的牺牲!所以你们有三条选择:一、活下去;二、坚持活下去;三、活下去,藏起来,然后伺机消灭对方。”

我想,这就是最成熟的人,在面对真正的欺负时,最该有的情商。 nTDOblk4DR9jV4go2GR40lGmkKWWy/Og3clu54cJY7qgF14zMiORRfQyD3vCKts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