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意图、意愿与行动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主体目的在外部世界的实现,而这个目的就是主体的整个自我。

意志和行动经常被人们有意地用作同义词。如果我们带着删繁就简的原则去审视道德理论中的用词,就可以避免大量词义混淆的现象。而这里的问题之前已经提到过,我们在理论中使用抽象名词首先只是为了图方便,然后又错误地认为它们与其代表的意义不可分割,到最后甚至要为它们代表的东西找到另一个代名词都几乎变得不可能。比如“意图”“意志”和“行动”这三个词,我有意图做某事,就意味着我有意志这么做,我有意志这么做,就意味着我会这么做,然而这一个事件却有三个可以互换的名字。三个不同的词语代表同一事件这个事实极有可能掩盖它们的真实所指,而不是使我们认为因为有这样三个词,所以一个令人愉悦的目标的实现过程就一定要有至少三个独立的阶段。

然而,如果仔细审视这几个词,那就很容易看出它们仅仅是同义词。我的意图就是我的目的,在这个目的还未在行动中体现出来之前,它根本不存在。除非我正在还债,否则我还清债务的意图就不可能是真的;如果我没有钱还债,却说我有意还债,那我就是意图做不可能的事,这样就陷入了之前提到的凭意志去做某件不可能的事的矛盾中。我可以希望自己有足够的钱来偿还债务,正如我可以希望自己能够同处两个不同的地方,然而,这两点我都不能仅凭意志就办到。

这种矛盾看起来或许会显得有些刻意,然而,其他理论带来的危险却更大、更不容忽视。我们通常以为的一件事发生的前奏是什么?一个或者好或者坏,或通常被认为不好的欲望,例如想来一杯啤酒的欲望,它从某个地方冒出来,可以是我潜意识里阴暗的底层,也可以是我自身以外的地方。它出现在我的头脑里,并和我的良心发生冲突,甚至在某些理论中,可以说与我的意志相冲突。如果良心或意志处于弱势,或者说欲望十分强烈,一直处于待命状态的我对二者都不认同,但与强者产生共鸣,于是屈从于欲望,从而形成了与之对应的意图,即去喝点儿啤酒。这就是我穿过房间、走向橱柜时的意图,如果我能够找到一瓶酒,打开它,将它倒入杯中,然后一饮而尽,这种欲望就得到了满足。然而,如果橱柜空空如也,那这个欲望就将无法得到满足。这种解释前半部分涉及的错误的拟人化行为,我们已经讨论过了,但是,介于欲望战胜良知的时刻与啤酒最终流入喉咙的时刻,这之间所谓的中间状态,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说明。我的意图、意愿和行动,在这里显然被认为是整个事件中几个独立的不同时刻。然而,如果它们是独立的,那它们又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是不是说意志暂时性紧挨着意图和行动,就好像静止的电影胶片中三张不同的图片?或者它们无意识地由一个渐渐变成另一个,就如同胶片以一定速度放映时,胶片中的图片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变动?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它们之间除了暂时性的顺序关系外,就没有任何其他联系了,这样我们就又回到了类似日全食紧接着火车鸣笛的情形了。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解释,为什么是这种意志而不是别的意志紧接着这种意图,或者为什么是这个行动而不是其他行动基于这种意图。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则这三者是在连续不断地转变成彼此,那我们怎么可能轻易地分辨它们,并在它们各自持续的时间之间设置明确的界限呢?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有一个永恒的背景将它们联系起来,而这种背景,很有可能就存在于主体有目的的人格中。

“有目的的人格”这个词本身就很累赘,因为人不应该被看作是黏合行动执行过程中黏合剂的各个成分,它本来就等同于它们。通过把目的和人格加入意图、意志和行动的行列中,我们的近义词列表就完整了。只有意识到这些抽象概念背后的具体现实,才是主体的目的,我们才能清晰地解释特定的行动。目的就是主体的人格,或者说特点,或者说他自己。亚里士多德就是少数领会到这一真理的佼佼者,他坚持认为人类的目的是活动,而正是这种活动决定了人类不同于其他任何物种,然而,由于纠缠于幸福这个棘手的问题,他未能明确表明这一观点。如果他能跳过这个棘手的问题,他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主体目的在外部世界的实现,而这个目的就是主体的整个自我。它不仅仅是自我的一部分,甚至也不是人类最高级、最独一无二的那一部分,即使这一部分是自我实现的,能够对主体寻找自我、创造条件、实现自我的各种情形做出反应。或许可以说,欲望、良心、理性都属于其中一个部分,但要这样说的话,我们必须十分谨慎,而且还要深刻认识到这些抽象概念并不会比“主体进行活动”这句话具有更明确的意义。 BsNB1iszGoG60Ai3va0i0befUmUK9AASpWOrjO0OhCeyd1vdRf3MMXelHxnTRNg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