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人说“吃亏是福”,许多人还将它当作为人处世的圭臬;殊不知,并不是所有的吃亏都能算是“福”的。比如说,我们去市场买东西,结果商贩卖给我们的货物不但缺斤短两,更是以次充好;又比如,我们在单位上班,工作不比别人做得少,薪水却比别人低很多,这无疑也是吃亏了。难道,吃这些亏都能算是福吗?当然不算。非但不能算是福,如果你吃完亏后,不采取一些行为的话,这个亏将来可能还会越吃越大。
其实,仔细一想,如果“吃亏”真的是“福”,为什么人们又都不愿意吃亏呢?事实上,把“吃亏”与“福”连在一起,不过是透露出吃亏后的无奈和自我安慰的情绪。说白了,大多数说出这句话的人,不过是效仿阿Q,抢他的台词罢了。许多时候,我们吃了亏而不与人计较,对方不但不会觉得我们大度,反而会得了便宜卖乖,觉得我们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瓜,他是凭着自己的聪明才占到我们的便宜的。
真正的聪明人,应该是该吃的亏就吃,不该吃的亏,一分也不让。至少吃亏了也得让别人明白,是我们不愿意去计较太多,而非我们不明白。
谭霖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的程序员。有一回他们小组在承担一个项目开发的时候,已经快要完成的软件中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导致了前期的工作完全作废,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出问题的那一分原本是由组长完成的,但是组长为了推卸责任,就把错误的原因全部都归咎到了作为技术骨干的谭霖身上;谭霖给组长背了黑锅,心里自然很不高兴,但想着“吃亏就是福”,所以就忍了下来。
岂料公司对于这次的事故非常关注,部门主管为了给上面一个交代,只好把谭霖当作替罪羊给辞退了。临走之前,谭霖决定请同事们吃饭,认为自己虽然吃亏,但毕竟是给整组的同事们承担了罪责。怎么说,大家也会从心里感激他,说不定自己过段时间再找工作的时候,同事们还会推荐一下他。怀着这样的心思,他把几百大洋花出去了。
结果恰恰相反,后来谭霖找工作时,没有一个同事替他写推荐信。过了很久他才明白,如果同事们帮他说好话,就是反对公司对他的处理,公司有错。而他反正都已经吃亏了,也被开除了,于是都往他身上泼脏水,才可以显示公司的正确。
从某种意义上说,“吃亏是福”这句话本身确实没有错,但事实上很多人都误解了它的真实意义。人们所认为的“吃亏是福”,本身是一个利益交换等式,吃亏者并不希望利益白白受损,而是希望用“吃亏”换来“福”。
吃亏只是他们的一种“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这个“亏”就像是偷鸡的米、钓鱼的饵、驴子鼻头上的萝卜。如果今天的吃亏能够换得明天更大的利益,他们才肯去吃亏;如果不能,那他们就绝对不会吃上半点亏。
所以说,用眼前利益的暂时损失去换取更大的、更长远的利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吃亏是福”。否则,就是吃傻亏。正因为如此,还有一句话叫“吃亏在明处才是福”。明明白白地吃亏,让别人知道我们是主动吃亏,认同我们的吃亏,并感谢我们的吃亏,我们才能换取他们的“知恩图报”,这样的吃亏才能是“福”。
同时,吃亏可能会是“福”,但吃亏却不等同于“福”。吃亏就是吃亏,如果吃亏就是福,那么世上根本就不会有“吃亏”这词。所以我们在吃亏的时候,不要总是拿着“吃亏是福”这种话来安慰自己,应该想想,这个亏是不是可以变成“福”,这个亏是不是吃得有意义。如果毫无意义,只是白白吃亏,那就是愚蠢了。
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难免就会发生摩擦,吃点亏也是常有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是出手还击,给对方一点厉害瞧瞧;还是微微一笑,不去计较呢?这就要看这个亏吃得能不能带来“福”了。
如果吃这个亏对我们来说无伤大雅,还可以显示我们的大度,让对方对我们心生好感,那么吃下去也无妨;相反,如果对方是个得寸进尺的人,我们吃了亏,对方非但不会感激我们,而且还可能会觉得我们是软弱可欺的,那我们就要坚决奋起反击,让对方知道,我们绝对不是可以随意欺负、随便占便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