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不好意思拒绝陌生人的求助,结果被骗

如今,各种诈骗手段越来越难防,也越来越没有下线;尤其有一些骗子,专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和善心行骗。比如,走在路上,突然一个陌生人过来寻求帮助,表示自己是外地人,来此地办事,钱包和证件都被偷了,希望借钱买票回家,并诚恳地留下他的电话、微信等一切联系方式,再三表示将第一时间还钱,这种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是拒绝还是施以援手呢?

资料一:

2015年9月,四川的王先生在路口等绿灯时,突然有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走过来敲他的车窗,似乎急于和他对话。刚开始,黄先生以为只是问路的;打开车窗后,该中年女子却指着不远处一辆外地牌照的小车说,她和丈夫来这边办事,钱包被人偷走了,现在连加油的钱都没有,车也走不动了,希望王先生先借点钱给他们应急。

就在王先生半信半疑之际,车上又走下一个同样穿着体面的男子,对方满脸愁容,语气诚恳地请求帮助,并称可以互留电话,过后把钱如数奉还。王先生心想,自己也是生意人,出门在外,难免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于是就掏了300元借给这两个陌生人。几天后,等王先生拨打男子留下的手机号码时,却发现早已停机,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资料二:

李磊的亲身经历就有点儿惊险了。那是三个月前,他在沈海高速公路泉州西福出口附近等红绿灯时,一名外地口音的男子突然走上来说:“这位小哥,我是到泉州旅游的,但是中途掉队了。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你能不能让我搭车到市区与旅行团汇合?”生怕李磊拒绝,男子一边恳求,一边承诺找到旅行团后,他愿意支付车费。

路上,男子不断跟“旅行团工作人员”打电话,指引李磊把车开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之后,便有两名男子跳上车,威胁他交出钱财。为求脱身,李磊只好破财免灾。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会不自主地生出施以援手的心思。也正因如此,当我们面对陌生人的求助时,往往不好意思拒绝,觉得反正对方所求不过举手之劳。殊不知,骗子利用的就是这个心理。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面对陌生人的求助,我们需要警惕,不要不经思考就点头答应。仔细想想,对方的求助言论中有没有什么逻辑漏洞。比如,之前有人遇到所谓的“跨省穷游”,希望能得到帮助,但听他说话,明显一口地道的本地话,傻子也能猜到他在编造谎言。可见,遭遇陌生的求助时,我们要认真思考其合理性。

当然,相比我们普通人,那些专门挖空心思设计骗局的人,他们制造出来的假象往往足以乱真,不是那么容易被我们揭穿的。生活中,我们也的确很难分辨,那些举着牌子寻求帮助、走在火车站要钱买票的人,到底哪些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哪些又是恶意欺骗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法律与警察的帮助了。

大学生杨旭,在2015年暑假结束后返校的时候,刚下火车,便遇到一位老太太牵着一位小姑娘的手来到他面前,说是家住城郊,因为有事来城里,结果钱包掉了,回不了家,希望能给十块钱买车票。生怕杨旭不信,老太太还主动把身份证递给他看。

杨旭一看,的确是本人身份证,就想掏钱。可转念一想,自己以前就被类似的情况骗过一次,万一这次又是骗局呢?于是他灵机一动,拿出手机说帮她们报警,让她们呆在这儿别动。没想到,对方一见他拨打110,立刻转身离开。

现实就是这样,即便我们再怎么努力去美化,依旧掩饰不了那些阴暗的伤疤。所以我们不能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世界是美好的。在传递美好的同时,也别忘记祛除龌龊。收起不必要的同情心,面对陌生人的求助,努力用理性的思维去辨别。如果对方是真的需要帮助,我们自然乐于援手。但如果对方只是利用我们的好心行骗,我们也不能让这些人得逞。若实在辨别不了,不妨交给警察来辨别。

有些人,说好听了是善良,说得不好听,那是缺乏基本的辨别能力,缺乏说“不”的勇气。随随便便一个人向他编个故事,他都会当真,不会加以辨别。这样的人,与其说是乐于助人,倒不如说是助长歪风邪气的人。正是有了他们,才给那些心怀叵测的家伙提供了作案的土壤。可以说,从理性的角度来讲,无论求助者所说是真是假,最好的解决办法,都是让其转而向相关部门或警方寻求帮助。

同样,反过来说,一个人出门在外,难免遭遇各种窘境、困境,在遇到困难时,我们第一时间想到求助的应该是公安机关,而非麻烦其他人。总的来说,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求助,如果可以,将一切交给警方;如果实在想帮忙,也要斟酌再三。 r1Spsl49Vszk9moEPmLEAc7PLyryAxFfSP8Qw+eV9SgUsGTQ+iowpYKbZrhx/zb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