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何以踏入科学之门

在物理学领域,事物总是很容易被量化。比如,张三和李四哪个人跑得快?只要让他们出去跑一跑就知道了。同样是100米的距离,如果张三用了14秒,李四用了15秒,很显然,张三比李四跑得快。

然而,在心理学领域,并没有经典物理学的这些成熟理论,也没有这么成熟的运算公式,更确切地说,心理学的概念根本无法用简单的数据公式来衡量。在物理学中,速度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地球引力也可以根据公式推导获得,那么在心理学中,如果心理学家想要研究某一个心理过程,又该如何操作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心理学家借鉴了物理学的一个概念——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也叫作“操作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物理学家布里奇曼。

简单来说,操作性定义就是用简单、可见的指标来测量抽象概念的一种方法。比如,物理学上的“1米”,最初被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距离的千万分之一;“1小时”的时间长度为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的 1/24。不过,操作性定义运用到心理学中就比物理学要困难得多。

比如,如何定义美女?街上的女孩很多,如何定义其中的美女?一个很浅显的标准是回头率。我们可以定义:回头率在80%以上的女子就是美女。可是,那些回头看的人可能不是因为一个女子的美,也可能是因为她的衣着怪异,或者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奇特气味。可见,将心理学概念量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们也可以尝试定义“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将阅读能力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阅读速度、文字辨别和理解能力,然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阅读一份材料,如果他的阅读速度达到200字/分钟,文字辨别达到90%以上,理解能力达到80%以上,就可以定义为“这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强”。

此外,很多心理学家都在研究电视中的暴力镜头与儿童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但是如何给“暴力镜头”和“攻击行为”下操作性定义,往往成为心理学家首先遇到的难题。在所有的心理研究中,都是研究的程度越高,对于操作定义的控制就越严谨,因此情况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心理学家往往都在操作那些无法直接观察,甚至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心理变量。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心理学家,想要研究人的自尊水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动机水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那么你要如何合适地定义“自尊”这一概念?要怎么区别人的不同动机水平呢?如果你的定义在同行之间引起较大争议,你又要怎样抓住心理概念的实质,给出一个精确的答案呢? 6p9yNS4Quyu7WvB1eP6w3R2YEJVwPv7DFoxsCoCAsO/48fGyw8FIHm4e4A2Xzu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