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脑的进化

对于人脑的看法,《偶然的心灵》作者、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科学教授大卫·林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一个角度来看,人类的大脑真是个杰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只是一个3磅重的低效的肉果冻。”在他看来,人类的大脑脱胎于水母,在类似于蜥蜴、老鼠大脑的基础上,创造了足够多的神经元和大量的相互联系。这一变化的结果使得人类从普通动物中脱离出来,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

在8000万年前,人类和短尾猴、老鼠同属一个祖先。和其他的物种相比,人脑在进化速度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人类脑部进化的速度不是像蜗牛一样爬行,而是用火箭般的速度在飞速发展。于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人类和那些同源的生物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大量的基因突变正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

大脑的发达令脑的重量增加、体积增大,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脑的增大让我们的祖先变得聪明起来,从而发展出复杂的思维、推理和记忆能力。目前,一个成人大脑的大小已经是大猩猩大脑的3倍。

为了能够适应直立行走后快速变化的外界环境,人类的大脑必须发展成一个高效的、能够迅速处理紧急情况的中枢系统。按照水母那种慢节拍的生活方式,人类必将在进化的道路上灭亡。

为此,一种由神经元构成的神经网络正在慢慢搭建起来。对于单个的脑细胞来说,它们往往反应缓慢且效率不高。如果想在不更换大脑零件——脑细胞的基础上,让人类拥有一颗聪明的大脑,唯一的方法就是在神经元之间构建大量的连线。

当神经元之间的连线搭建完毕后,大脑之内就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神经网络。这些通达的神经网络保证了信息的完整和畅通。这时候,如果你的脚底在星期一被虫子咬了一口之后,绝对不会星期三才感受到痛感,星期五才得到大脑的指令,收回脚趾。

不过,人类的大脑袋也给后天的发育造成很大困难。婴儿出生后,需要用好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大脑的增长,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全部神经线路的连接。这样的时间,对于只有几十年生命的物种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奢侈的发展成本。

同时,占据人体体重2%的大脑消耗着人体总能量的20%,使得人类不得不摄入大量的食物,以保证大脑的能量供应。难怪会有研究者认为,人类在未来可能走上大脑萎缩的退化之路,退回到我们祖先的水平,其目的就是节省过多的能量消耗。

可是,大脑的进化真的会就此停止,甚至走向倒退的道路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自然选择对大脑的进化已经不起作用,却不代表这一过程会就此停止。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布鲁斯·莱恩研究发现,两个决定人脑大小的基因在过去的6万年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基因的改变证明人脑的进化,于是莱恩得出结论:人脑仍然处在快速进化的过程中。

新的问题又来了。如果说人脑依旧处在进化的过程中,那么它是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是《X战警》中的基因进化,还是《星球大战》中的系统升级,将人脑变成2.0版本?这些选择不失为一种进化的可能,同时,这种进化所需的科学基础和基因技术也是一个难题。

当然,头脑的进化并不是将人类变成机器人或者生物工程的技术产品。即使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历史进入一个新的纪元,相信许多人偏爱的,依旧是延续了几百万年的身体和与水母、蜥蜴、老鼠有着相同“童年”的大脑。 VN9fw1F2LkFvWPJEZhTgdbq693VM0bo1sXb5ZezYpSZ5KYVPLJutCAtHPZVloUC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