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诉你,在超市播放的音乐中嵌入一组“如果偷窃,将被送到监狱”的阈下信息,就能够帮助减少超市的偷窃案和现金流失现象,你会相信吗?如果有人说,在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中嵌入毫无秩序的次声波,会让音乐厅中的观众感到头痛、恶心,甚至愤然离席,你觉得这是真的吗?
在揭开谜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心理学中重要的名词:阈。在汉语中,“阈”有国门、家门的意思,表示一种界限。在心理学上,它同样表达了一种界限,指的是人的“感觉界限”。
周围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声、光、画的刺激,但是人的感官并不能一一感受到这些刺激,原因就在于,我们只能接受一定范围内的刺激。这个引起感觉的刺激范围被称作“感觉阈限”。只有在阈限范围内的刺激,才能被人感觉到。
举个例子来说,在一个非常安静的房间里,有一个声音正在从微弱逐渐变大。但是,当这个声音的振动频率在5赫兹时,人耳是感受不到的。只有到了20赫兹,人耳才能感受到。当声音越来越大,超过20千赫兹时,人耳会再次感觉不到。因此,人耳的听觉阈限就在20赫兹至20千赫兹之间。不过,这是理论数值,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的数值还有可能发生变化。
了解了“阈”的概念,“阈下”的概念自然也很好了解。所谓阈下,自然就是在人类感官能够接受的最低强度之下。处在阈下的信息,虽然感官接收不到,但是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类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普通大众还可能被懂得运用阈下信息的商家所操控,就像开篇所说的那样——你永远不知道,行为的发生是来自意识的决定,还是来自阈下信息的影响。
1979年,心理学家威尔逊做了一个著名的“双耳分听”实验,用以研究阈下信息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实验开始后,实验者给被试戴上耳机,两只耳机里播放的是完全不同的内容。一只耳机在播放一篇文章,实验者要求被试边听边朗读。另一只耳朵则播放数段音乐,而且都是被试从来没有听过的。
边听边朗读的目的是使被试集中注意力听耳机里播放的文章,同时忽略掉另一只耳机播放的音乐。所谓一心不可二用,从心理过程来看,当人的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物时,其他事物则被知觉为背景,不会被感官接收。于是,另一只耳机里的音乐可以视为阈下刺激。
文章播放完毕后,实验者要求被试从3首刚刚播放的音乐和3首未曾播放的音乐中选择听过的,被试无法正确辨认。不过,当实验者要求被试从6首混合的音乐中挑出比较熟悉的音乐,他们辨别出的音乐都是刚刚播放的。由此可见,虽然被试并没有知觉到音乐片段,它仍旧在不知不觉中对人的大脑产生了影响。
除了威尔逊的实验,心理学家也通过监控被试生理上的变化,证实了阈下信息对人的影响。当播放一段低于听觉阈限的音乐时,虽然人无法感觉,生理上却会出现反应,如脑电波开始变化、眼睛的瞳孔放大等。
阈下信息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会影响到什么程度,学术界至今仍有争论。不过,一些聪明的商家已经想到应用阈下信息的办法,如超市中播放的音乐、录影带里的信息暗示等。在利用阈下技术改变人类行为的实验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心理学家维卡里的投影实验。
1957年,维卡里在新泽西的一家电影院做了阈下信息的尝试。在电影播放的过程中,维卡里利用另外一台投影仪,每隔5秒钟就会在银幕上投放“吃爆米花”和“喝可口可乐”的信息。这一信息只会在银幕上停留1/3000秒,人眼根本捕捉不到。
自从这一信息出现后,电影院里爆米花和可口可乐的销量都有所增加。但是这一实验不够正规,无法直接确定爆米花和可口可乐销量的增加是由于阈下信息的出现。不过,这一实验还是引起人们对阈下信息的关注,学术界也开始讨论应用阈下信息在伦理上的合理性。
在上一章的 《 心灵视窗 》 中 , 我们讲到了心理实验对人造成的伤害 。 在这一章里 , 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们对动物造成的伤害 。
如果说设计不够完善的实验可能伤害到人类的情感和精神 , 那么对于动物的伤害则更多的是肉体上的痛苦甚至死亡 。 在研究者们尚且没有想到用人道主义的方式对待动物之前 , 实验室里备受折磨 、 最终死去的动物不计其数 。 它们中的少数成功地帮助心理学家发现问题 , 得出正确的结论 , 而大多数动物则只是在忍受一轮又一轮的实验折磨后绝望地死去 。
在一系列关于 “ 习得性无助 ” 这一课题的研究中 , 数十条狗成为心理学家的被试 , 在经历过无数次的电击之后 , 它们变得非常沮丧 , 甚至不再努力逃脱 , 只是无助地继续忍受电击 。
1953 年 , 哈佛大学的所罗门 · 坎明和维恩找来 40 条狗 , 并将它们放在一种自制的 、 名叫 “ 穿梭箱 ” 的东西里 。 穿梭箱的中间有一个挡板 , 将箱子分成两部分 。 挡板和狗背一般高 , 足以让它轻松地从一边跳到另一边 。
实验开始后 , 实验者在箱子底部对狗进行电击 , 狗感受到疼痛后 , 会迅速跳过挡板 , 逃到另一边 。 此时 , 实验者会将箱子的另一边也通上电 , 并且对从对面跳过来的狗进行二次电击 。 实验者发现 , 当狗从一边跳入另一边时 , 发出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叹息声 ; 当它再次遭受电击时 , 却会发出一种惨叫 。
接下来 , 实验者用透明的塑胶玻璃将狗封闭在箱子的一边 。 给箱子通电后 , 狗会迅速跳跃以试图逃离疼痛 , 这一次它却会头撞玻璃 , 忍受更严重的疼痛 。 玻璃没有撞碎 , 狗却开始发出惨叫 , 同时伴有颤抖 、 萎缩 、 大小便失禁等 。
十多天之后 , 这些永远无法逃脱痛苦的狗已经放弃逃跑的念头 , 即使实验人员继续电击 , 它也不再挣扎 、 不再反抗 。 实验者在最后的结论中写道 :“ 反复对动物进行电击 , 当这些电击非常强烈且无法避免时 , 动物会产生一种无助和绝望的情绪 。”
1967 年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西里格曼做了类似的实验 , 并且第一次提出 “ 习得性无助 ” 这一概念 。 实验中 , 西里格曼将狗关在一 个上锁的笼子里 , 在笼子的铁丝网上安装一个扩音器和通电装置 。
只要扩音器一响 , 西里格曼就会给铁丝网通电 。 电流的强度会让狗感到痛苦 , 但是不会造成实质的伤害 。 实验开始后 , 扩音器一响 , 被电到的狗就会在笼子里四处乱窜 、 四处冲撞 , 企图寻找逃脱的出口 。 几次失败之后 , 狗就会放弃挣扎 。 到最后 , 即使扩音器响了 , 电流通过铁丝网 , 狗也宁愿躺在笼子里忍受痛苦 , 不再做无效的抗争了 。
后来 , 西里格曼又将狗放在一个更大的笼子里 , 与所罗门 · 坎明和维恩的研究类似 , 他也用隔板在笼子中间隔开 , 隔板的高度刚好是狗可以轻松跳过的 。 为了进行对比 , 西里格曼找到一条没有参与之前实验的狗 , 和之前被电击过的狗一起关进笼子里 。
扩音器响起来时 , 笼子通电 , 作为对照组的狗感受到疼痛后 , 一下子跳过了挡板 , 逃到安全的一边 ; 那条备受摧残的狗则眼睁睁地看着同伴逃离到安全地带 , 自己则麻木地躺在笼子里 , 直接放弃尝试的机会 。
看过这些动物被试的遭遇 , 不知道你是否有一点感同身受 , 为心理学家们这种不人道的实验方式感到气愤 , 为动物的悲惨命运感到难过 ? 实际上 , 如今已经有许多心理学家早已放弃对人类心灵的兴趣 , 他们研究的焦点已经从人变成老鼠 、 猴子 、 猫 、 狗这些动物 。 于是 , 动物的悲惨命运一代一代地延续着 。
牺牲动物的健康甚至生命做实验 ,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心理基础 , 就是人类的自大 , 这种自大被称作 “ 种属主义 ”。 人类习惯地认为 , 只要是我们人类能够获益的事情 , 牺牲一些动物根本不足为道 。 于是 , 动物们的欢笑 、 哀愁 、 痛苦和死亡就成了人类文明进步的铺垫 , 动物们成了科学发展的殉道者 。
虽然心理学家也在考虑在实验中替代动物的方法 , 不过就目前而言 , 心理研究尚未找到其他途径 。 为了实验者能够更人道地对待实验中的动物 ,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 各国心理学会和政府都在制定相应的法律 , 各地的心理研究中心也制定了使用动物作为被试的原则 。
如果未来心理研究者依然无法避免用动物来做实验 , 保护动物最好的方法就是认真阅读各项法律条款和指导原则 。 一个具有道德良心的心理研究者不可以虐待动物 , 也不应该让动物忍受痛苦和伤害 。
约翰 · 布罗德斯 · 华生 ,1878 年出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 。 他的父亲是一个农场主 , 母亲是美南浸信会的虔诚教徒 。13 岁那年 , 华生的父亲抛弃了家庭 , 选择和一个女人私奔 , 随后他的母亲卖掉了农场 , 带着孩子搬到城市居住 。
来到城市之后 , 经常被同学嘲弄的华生学习成绩非常糟糕 , 他整天情绪低落 , 不是不认真听课 , 就是与同学争斗 , 为此他曾经两次被捕 。 在中学阶段 , 他的成绩总是勉勉强强能够升级 。16 岁那年 , 华生见到了福尔曼大学的校长 , 得以顺利升入大学 。
起初 , 华生遵从母亲的意愿选择了神学 , 不久后他就放弃了 。 转入哲学系之后 , 华生开始认真学习 , 五年后顺利拿到硕士学位 。 毕业后 , 华生在一所只有一个班级的小学担任校长 。 一年后 , 华生进入芝加哥大学 , 跟随约翰 · 杜威学习哲学 。
没过多久 , 华生发现自己已经失去对哲学的激情 , 同时无法理解导师杜威的思想 。 于是 , 华生选择转系 。 这一次 , 他选择了真正感兴趣的心理学 , 并且跟随心理学家安吉尔和生理学家唐纳森学习 。
在大学里学习的同时 , 华生还需要自谋生路 。 于是 , 他在芝加哥同时打了好几份零工 , 包括给心理学系看门 , 在实验室照管小白鼠 , 在学校餐厅当服务员等 。1903 年 , 华生顺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 并且和玛丽 · 伊克斯结了婚 。
华生的毕业论文题目是 《 动物教育 : 白鼠心理发展与其神经系统发育的实验研究 》。 在这本书中 , 华生描述了不同年龄白鼠大脑的髓鞘化与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 。 结果证明 , 大脑髓鞘化的程度与学习能力基本无关 。
从 1903 年到 1908 年 , 华生一直留在芝加哥大学工作 。 在授课的同时 , 他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 。 在这五年间 , 他主要研究感觉输入 、 学习与鸟类行为之间的关系 , 根据这些研究 , 华生渐渐形成关于行为主义的信念 。
1908 年 , 华生被霍普金斯大学更丰厚的薪水和研究条件所吸引 , 离开芝加哥大学前往巴尔的摩市工作 。 在那里 , 华生慢慢走入学术生涯的顶峰 , 并且确立了自己 “ 行为主义者 ” 的身份 。1913 年 , 华生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 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 》 的文章 , 正式开始了行为主义的革命 。
随后 , 华生在行为主义专著 《 行为 : 比较心理学导言 》 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 他的观点对美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两年后 , 华生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 这一年 , 他仅仅 38 岁 。
1920 年 , 一则轰动社会的桃色新闻结束了华生的学院生活 。 在与美丽的研究生助手罗莎莉 · 雷纳合作期间 , 两人日久生情 , 发展出婚外情 。 按照当时的校规 , 教授发生这样的性丑闻是不被允许的 。 于是 , 在妻子玛 丽 · 伊克斯将华生写给雷纳的露骨情书交给校长富兰克 · 古德劳后 , 华生随即被解除教职 , 离开了霍普金斯大学 。
离开大学后 , 华生的学术经历从此中断 , 不过他对行为主义的研究仍在继续 。 进入广告界后 , 华生致力于用行为主义的方法对商品进行广告宣传 。 同时 , 他通过为杂志撰稿 、 亲自讲课的方式来普及行为主义理论 。
1925 年 , 华生出版了 《 行为主义 》 一书 。 在这本书里 , 他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了行为主义 。 此后 , 华生再也没有做过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工作 。1947 年 , 华生从商界退休 , 在一个农庄中度过晚年生活 。1958 年华生去世 , 享年 80 岁 。
作为行为主义的先行者 , 华生忽略掉人的整个心理过程 , 直接关注人的外显行为 。 同时 , 他反对 “ 遗传决定论 ” 的说法 , 认为所有的先天行为都是后天造就的 。 在华生的众多言论中 , 最有名的一句就是 :“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 , 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 , 我可以保证 , 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 , 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 —— 医生 、 律师 、 艺术家 、 商人 , 或者乞丐 、 窃贼 , 不用考虑他的天赋 、 倾向 、 能力 , 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 我承认这超出了事实 , 但是持相反主张的人已经夸张了数千年 。”
在众多的引述中 , 最后一句 “ 我承认这超出了事实 , 但是持相反主张的人已经夸张了数千年 ” 经常被省略 , 以此显示华生更为激进的思想 。 不过 , 他的确做过类似的尝试 。 在讨论人的行为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产生的过程中 , 华生进行了著名的小阿尔伯特实验 。
华生和他的助手雷纳在孤儿院找到一个健康 、 正常的幼儿小阿尔伯特 , 当时他只有 11 个月零 5 天 。 根据华生的观察 , 小阿尔伯特并不害怕小白鼠 , 但却对巨大的铁锤敲击声表现出恐惧 。 每次听到敲击声 , 小阿尔伯特都会 哭闹或者爬开 。
于是 , 华生让小阿尔伯特先接触小白鼠 , 然后让他听铁锤的敲击声 。 当小白鼠和敲击声一起出现多次之后 , 小白鼠和小阿尔伯特的恐惧之间形成条件反射 。 此后 , 只要小阿尔伯特一见到小白鼠 , 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
当小阿尔伯特 1 岁零 21 天时 , 华生对他进行了泛化的测验 。 结果发现 , 小阿尔伯特不仅对小白鼠产生恐惧 , 小白兔 、 小白狗 , 甚至是白色的毛皮大衣也会令他苦恼不已 。
从实验伦理的角度来说 , 华生的做法是非常不人道的 。 当时 , 华生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 可惜的是 , 当他想要重新实验 , 试图消除小阿尔伯特身上的条件反射时 , 小阿尔伯特已经被人领养离开了孤儿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