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是第一个研究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的人,就连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也是在他所提出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在得到相应的理论之前,皮亚杰首先设计了相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根据精神分析流派的投射原理而设计的。在皮亚杰的实验中包含有关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在听完这些故事后,儿童需要判断故事中的是非对错,然后皮亚杰把这些观点记录下来,从他们的答案中找出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从而得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
皮亚杰根据实验需要设计了许多对偶故事,其中“桌布上的墨迹”这个对偶故事最为经典。有一个小男孩名叫朱利安。有一次他的父亲出门了,调皮的朱利安开始给自己找乐子。朱利安很少进入父亲的书房,因为父亲非常讨厌朱利安把他的书房弄得乱七八糟的。可是父亲的命令无法打消朱利安的好奇心,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潜入父亲的书房中一探究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父亲的书房中,朱利安发现了墨水瓶。玩了一会儿后,朱利安开始拿着父亲的钢笔玩,但他一不小心把钢笔水弄到了书桌的桌布上,桌布吸水性很好,瞬间干净的桌布上便染上了一小块墨水渍,十分难看。
相应的对偶故事是,有一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奥古斯塔斯,有一次他的父亲也出门了,奥古斯塔斯也带着好奇心潜入父亲的书房。奥古斯塔斯同样发现了墨水瓶,但是父亲的墨水瓶是空的。看到空的墨水瓶,奥古斯塔斯认为父亲是因为太忙了,所以忘记灌墨水了。于是,奥古斯塔斯就想帮助父亲把墨水瓶灌满。等奥古斯塔斯的父亲回家后,发现墨水瓶是满的,但是他同时也发现书桌的桌布上有一大块墨水渍,十分难看。
在讲完这个对偶故事后,皮亚杰向被试儿童提出两个问题:这两个孩子的错误是否相同?在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人的错误更严重一些,为什么?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他们的认知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平衡的关系。而这种认知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是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
最后,皮亚杰得出有关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即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的认知思维主要来自他人的认知,也称为“他律道德”,这种道德认识具有客观性;第二阶段是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的认知思维多半来自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这种道德认识具有主观的性质。
在皮亚杰的实验中,除了“桌布上的墨迹”这个对偶故事,还有另一个很著名的对偶故事。
有一个名叫约翰的小男孩,他正在自己的房间内玩耍,听到家人叫他去餐厅吃饭。餐厅的门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15个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餐厅的门后有椅子,于是直接推门而入,门撞倒了椅子,打碎了1个盘子。
相应的对偶故事是,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有一次,亨利的母亲外出有事,只有亨利一个人在家。亨利想从橱柜中拿一些果酱吃,结果发现自己够不着,于是就爬到一把椅子上,把橱柜的门打开,伸手去拿果酱。结果,果酱的位置放得太高,即使亨利踩着椅子也够不着。但是亨利并没有放弃,因为平常妈妈在家时,不允许亨利多吃果酱,亨利不想放弃这个能多吃果酱的好机会。他努力伸着手臂取果酱,一不留神,碰到了橱柜中的玻璃杯,杯子被碰到地上,打碎了。
皮亚杰对这两个对偶故事的问题是:这两个小孩会因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而产生同样的内疚感吗?这两个孩子的错误哪一个更严重一些,为什么?
年幼的儿童没有属于自己的道德标准,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能力会不断地发展,对道德的认识也开始变得不同。也就是说,道德水平的发展受到认知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