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视觉感知能力与解释周围世界的能力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在这个问题上,最让实验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我们视觉的深度知觉能力。如果我们的视觉能力没有这项功能,那么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我们会轻而易举地撞上东西,而且不知道一个物体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为了研究人类深度视知觉能力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心理学家吉布森和沃克设计了视崖实验。视崖实验的装置由一个1.2米高的桌子构成,桌子的顶部是一块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是用红白格子的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是实验中的“浅滩”部分;另一半也是红白格子的图案,但是图案给人一种好像直接落到地面上的感觉,是实验中的“深渊”部分。在“浅滩”和“深渊”中间有一块0.3米宽的中间板。
这次实验的对象既有人也有动物,实验室内十分热闹。实验者挑选了36名6到14个月的婴儿,这些婴儿的母亲也参加了实验。
在实验中,婴儿被放在中间板上,首先让母亲在“深渊”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看看婴儿是否会爬到“深渊”中;然后,再让母亲在“浅滩”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看看婴儿是否会爬到“浅滩”中。
在实验中,有9个婴儿怎么也不肯离开中间板。对于这个现象,实验者认为是婴儿太固执的原因,除此之外没有做出过多的解释。在剩下的27名婴儿中,当母亲在“浅滩”一侧呼唤时,他们全都毫不犹豫地爬向母亲;而当母亲在“深渊”一侧呼唤时,只有3名婴儿犹犹豫豫地爬向母亲,其他的婴儿都远离母亲,向“浅滩”一侧爬去。因为婴儿已经意识到了视崖深度的存在。有些婴儿虽然会用手拍打玻璃,以确认“深渊”处有厚厚的玻璃做保障,但是婴儿们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视觉,拒绝爬到“深渊”。
这一实验结果能说明人类深度视知觉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吗?不能。因为这些婴儿已经6个月大,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不具备自主运动的能力,所以不能参加实验。
既然如此,实验者开始用动物做实验。但是实验者发现动物的深度视知觉能力与它们的生存需求密切相连。
S.B.先生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盲人,后来在他52岁的时候接受了一个先进的手术,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眼角膜移植手术。手术过后,生活在黑暗世界52年的S.B.先生获得了一个多彩的世界,S.B.先生很高兴。但是没过多久他就遇到了麻烦,因为他并不像我们正常人一样,具有深度视知觉能力。
做完手术的S.B.先生站在医院四楼的窗户旁边,发现一层的地面上有许多小东西在不断地移动着,他很好奇,于是就想爬过窗户去看个究竟。这时,幸好被医院的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如果他真的从窗户爬出去,可想而知会造成什么样的悲剧。
这件事说明,S.B.先生的眼睛虽然恢复了正常,但是他没有深度视知觉的能力,无法感觉到所看到物体的距离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