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桑代克的饿猫
——刺激—反应联结实验

爱德华·李·桑代克在19世纪末期的时候开始对大量动物的学习情况进行实验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实验就是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

桑代克把处于饥饿状态的猫关进一个迷笼之中,饿猫可以通过抓绳子或者按按钮的方式逃出迷笼并且获得想要的食物。当它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会感到非常茫然,饥饿的肚子以及笼子外美味的食物让这只猫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

经过一段时间后,这只饥饿的猫会在无意间打开笼子,逃出笼外,因为猫做对了打开笼子的动作。但是,这只猫依然不会得偿所愿地吃到食物,因为当桑代克看到猫逃出笼子后,会重新把猫关进笼子中,这种动作会重复很多次。

桑代克除需要时刻警惕猫逃出笼子外,还需要记录下实验开始后猫每次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然后,桑代克会把这些数据绘制成图,也就是猫的学习曲线图。这个曲线图表明了猫逃出迷笼所用时间与实验次数的关系。

通过这个实验,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也就是说,这只被桑代克关进迷笼中的猫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桑代克很快把这个实验写成报告,他在报告中表示,他发现了学习类型。最初猫被关进迷笼中所出现的挣扎动作都是盲目的,当猫的某一个盲目动作意外打开了笼子的门,那么当猫再次被放进笼子后,所有其他未成功的动作都消失了,成功逃出笼子的正确动作被保留下来。

桑代克认为,学习情境中的刺激与动物学会做出的反应之间会建立起一种联结,即刺激—反应联结。因此,在实验中,猫学会在这种刺激环境(迷笼的限制)中做出一些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动作(为了获得暂时的自由,学会打开笼门)。

这种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方式,是随着动物通过盲目的错误尝试,体验到某种动作能够打开笼门,通过机械的方式自动出现的。桑代克把这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称为“效果率”,即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如果个体对某种情景下所出现的反应形成可变的联结之后,会出现一种满足的状况,这时这种联结就会加强。如果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是让个体感到厌恶的,那么这种联结就会被削弱。

例如,在桑代克的饿猫实验中,如果某种动作无法打开笼门,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逃出笼子获得食物,猫就把这种动作(反应)和打不开笼门的结果联系起来,这种联结会让猫感到厌烦从而被削弱。

20世纪30年代,桑代克对于效果率的学习定律进行了进一步考察,发现感到满足比感到厌烦更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桑代克的效果率中,更强调奖励而不是惩罚。

延伸阅读

桑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在研究动物学习心理的时候,创造了迷路圈、迷箱和迷笼等许多实验工具,实验的对象也有很多,包括鱼、鸡、猫、狗等。1898年,哥伦比亚大学聘请桑代克为大学评议员,而且为他提供奖学金。就是那个时候,桑代克带着自己训练好的小鸡来到了纽约。

桑代克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并不具有推理演绎的思维与任何观念作用。也就是说,动物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式的。所谓试误式,就是通过反复尝试错误而获得学习经验。这种学习方式的实质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一种联结,即刺激—反应联结。因此,这种学习方式也被认为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与巩固。

桑代克除研究动物心理学外,还把从动物实验中所发现的种种规律应用到人类学习中,并认为人类学习的可塑性要远远大于动物,行为也更复杂。尽管如此,人类的学习也是基于本能,并且以刺激—反应联结为准则。

桑代克把人类的学习方式分为四类:第一类,普通动物式的形成联结,如10个月大的婴儿学习如何打鼓;第二类,形成含有观念的联结,如两岁大的儿童在听到“妈妈”这个名词后就会联想到母亲的样子,在想到糖的样子后就会说出“糖”这个名词;第三类,分析或抽象,如一个音乐系学生学习对一个声音的倍音产生反应;第四类,选择性的思维或推理,如用有关造句法的各种规律和词根意义来学习一句话的含意。 HPpD9dd7/ziV1xvKfUHhOA3RMRxJnmDJsLRrrrFUdbXBkQ+GEsBrQ1LoUKdv2Dn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