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脑海中的认知地图
——老鼠走迷宫实验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托尔曼是认知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不仅人类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内在认知活动,就连老鼠也存在。例如,当你要去某地时,你的脑海中会呈现出到达目的地的线路图。在托尔曼看来,这个线路图就是你脑海中的认知地图。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托尔曼专门设计了两个实验,也就是所谓的老鼠走迷宫实验。

第一个实验被称为潜伏学习实验。实验中,老鼠们被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老鼠每天都可以在迷宫的出口处获得食物;第二组老鼠只从第11天起才会在迷宫出口处获得食物;第三组老鼠没有任何奖励。

实验结果是,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老鼠在没有得到奖励的那些天,走迷宫一点进步也没有,总是频频出错。而第一组老鼠进步飞快,只需要两周的时间就可以准确地找到迷宫的出口,获得属于自己的奖励——食物。第二组老鼠在第11天获得食物奖励后,走迷宫的准确度开始迅速地提高,因为老鼠们发现在迷宫的出口处有可口的食物,而它们想要尽快地吃到食物。于是,这个小组的老鼠在之后仅仅3天的时间内就学会了如何尽快地走出迷宫。

托尔曼认为,第二组老鼠之所以进步这么快,是因为在前10天走迷宫的过程中,它们所学习到的东西比表现出来的要多得多。也就是说,老鼠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一幅如何走出迷宫的认知地图。虽然第二组老鼠的脑海中已经有了迷宫的地图,但是它们前10天的进步并不明显,托尔曼认为这是因为它们没有动机。

当第11天,第二组老鼠走出迷宫时,意外地获得了食物。因此,在第12天走迷宫的时候,老鼠们就有了动机,也就是走迷宫的动力。于是,老鼠们开始利用脑海中已经构成的认知地图,决定以最快的速度获得食物。所以,这个小组的老鼠进步得很快,仅仅3天就可以准确且快速地走出迷宫。

托尔曼的第二个实验被称为“空间定位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老鼠们只有在迷宫之中四处奔跑,才能找到食物的具体位置。这次实验与第一次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老鼠们所走的迷宫结构在不断地变化,而第一次实验中老鼠所走的迷宫一直只有一种结构。

托尔曼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老鼠走迷宫是为了掌握食物出现的位置与老鼠出发地之间的关系,与迷宫结构的变化并无太大关系。

首先,老鼠被安排进入一个简单的迷宫,开始走迷宫找食物。经过12次的反复训练,老鼠终于可以准确快速地走出迷宫,找到食物。这说明在老鼠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一个固定的认知地图。

接下来,这些受过训练的老鼠被安排进入另一个构造不同且较为复杂的迷宫。当老鼠们一进入迷宫,就开始按照原来的路线找食物,因为之前的经验告诉它们这条路线是正确的,可以快速找到食物。但是老鼠们遇到了阻碍,因为当它们按照平常的路线行走时,却发现道路被堵上了。

失败后的老鼠马上按照原定路线回到迷宫的入口处,并且开始选择性地走其他路线。也就是说,老鼠想要尽快吃到食物,就必须在几条可能的备选路线中做出选择。当老鼠对这个新的迷宫熟悉后,又被托尔曼带到另一个不同构造的迷宫中。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托尔曼发现,老鼠们在新的环境中能越来越快地找到准确的路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托尔曼认为,老鼠已经在多次的训练中掌握了一幅食物具体位置和老鼠所在位置的更为广泛的综合性地图。也就是说,经过多次的经验总结,老鼠学会了走迷宫,并且找到了走迷宫的诀窍。

在第二个实验中,老鼠脑海中所形成的认知地图比第一次实验中所形成的认知地图更为复杂,因为老鼠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忆走迷宫路线,而是找出走迷宫的规律。

延伸阅读

爱德华·托尔曼通过走迷宫的实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处于饥饿或是多次失败的时候,老鼠的脑海中所形成的地图就会变得单一,并且很难形成综合性的认知地图。也就是说,那些处于饥饿状态或是经历多次失败的老鼠在第二个空间定位实验中很难形成综合性认知地图,很难迅速地找到迷宫出口处的食物。

托尔曼把这种现象扩展到社会学领域。在人类社会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地域歧视。例如,有些大城市的居民歧视或者仇视外来者,往大的方面说,就是民族歧视和地域性战争。托尔曼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些人处于强烈动机或极度压抑的状态。也就是说,那些出现歧视外来者问题的人是一些生活状况并不如意的人。

托尔曼认为,这种歧视外来者的根源在于那些人没有形成综合性认知地图,他们的脑海中是一幅单一的认知地图。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人经历了很多的失败和不如意,就好像实验中那些处于饥饿或经历多次失败的老鼠一样。 9jxyAYNOfGS173WBocXJN3noYed6RUvRC0ao0coXagj9BiInrGFtFW+SFSlwZ69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