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斯金纳箱
——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斯金纳是一位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的一生硕果累累,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斯金纳在进行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时,首先设计了一个箱子,也就是斯金纳箱或条件反射箱。斯金纳箱的设计原理十分简单,由一个笼子或箱子组成,里面放着一个碟子或托盘用来盛放食物。斯金纳可以随时控制对动物供给的食物。

起初,斯金纳是用老鼠来做实验的。刚开始老鼠并不知道该如何获取食物,但是长时间的经验告诉老鼠去操纵杠杆来获取食物。斯金纳认为鸽子也是最佳实验对象。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鸽子会用嘴啄击杠杆来获取自己想要的食物。

实验初步结束后,斯金纳决定对实验步骤进行改革。斯金纳去除了箱子中只要经过触碰就能获得食物的设置,而是把食物分发器设定为每隔15秒就会出食物,而且不管鸽子当时正在做什么。

斯金纳挑选了8只鸽子,这些鸽子一直处于饥饿的状态。斯金纳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增强鸽子寻找食物的动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斯金纳发现8只鸽子中有6只鸽子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6只鸽子会在获得食物之前做一些怪异的动作。例如,有的鸽子会逆时针转圈;有的鸽子会把头放在一根杆子下面反复地抬起杆子;有的鸽子会左右摆动自己的头和身体,就好像钟摆一样;有的鸽子会不断地用嘴巴啄击箱子的某处。

鸽子的这种行为是在箱子中形成的,在此之前它们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举动。在我们看来,鸽子获取食物的时间是被规定好的,不论它们有什么样的举动,都会每隔15秒就获得食物。但是从鸽子的行为举动来看,鸽子并不这么认为。鸽子已经把获取食物与做动作建立起联系,它们认为只要自己做出一定的动作,就能获得食物。

这次实验结束后,斯金纳想知道如果把供给食物的时间间隔拉长会发生什么。这次的实验,斯金纳只选择了6只鸽子中一只会摇头的鸽子,且把时间间隔由之前的15秒拉长至1分钟。

结果斯金纳发现,鸽子并没有因为时间拉长而沮丧,反而表现得十分活跃。在这间隔的1分钟内,鸽子会精力充沛地做很多动作,就好像在跳舞一样,斯金纳把鸽子的动作取名为“鸽子用餐舞”。

斯金纳认为,鸽子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迷信”,即斯金纳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到了6只“迷信”的鸽子。鸽子“迷信”地认为,自己的动作与食物供给之间存在因果联系,想要获得食物就必须做好动作。但是事实上,这种因果联系并不存在。

斯金纳认为这个实验可以很好地解释人类的迷信行为。在远古时代,人类很容易出现迷信,因为人们像鸽子一样喜欢把两件没有联系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并且构成所谓的因果联系。

例如,一个人被闪电劈死了,这本来是自然界中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但是人们会联系到这个人的人品。如果这个人的品德十分败坏,那么人们就会迷信地认为这个人之所以会被闪电击中是因为品德败坏,把品德与闪电击中变成一种因果联系。当这种现象发生很多次以后,人们对于这种因果联系的认识会逐渐得到强化,这种强化会使人越来越相信毫无联系的两件事情是有联系的,而且联系密切。

斯金纳为了消除鸽子的“迷信”行为,开始停止箱子中供给食物的设置,也就是说,不论鸽子做出什么样的动作,都不会得到食物。在这种强化消失后,鸽子们的“迷信”行为也渐渐消失了。

延伸阅读

斯金纳是一个激进的行为主义者,他认为人类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行为的。斯金纳还认为,不管一个人的行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可以由它产生的环境后果来解释。

作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有关斯金纳的流言并不少。心理学家斯莱特在《打开斯金纳的箱子》一文中提到,斯金纳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居然拿自己的女儿德博拉做实验。德博拉每天有几个小时必须待在父亲设计的一个封闭环境中,就好像一个箱子一样。在这个环境中,德博拉所有的一切都按照斯金纳的需要控制和塑造。两年之后,德博拉为了逃避这种精神痛苦,向法院起诉斯金纳,并在败诉后开枪自杀。在这篇文章的影响下,大多数人都认为斯金纳是一个没有人性的心理学家,应该受到谴责。

事实上,斯金纳的女儿德博拉是一个艺术家。德博拉说,在她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曾经待在父亲设计的育婴箱中,那个箱子中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噪声,而且还有许多玩具,十分适合婴儿。德博拉为了谴责斯莱特还公开发表声明:“我不是一只实验室里的老鼠。”

Y一条无助的狗——习得性无助实验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养了一只狗,但是这只狗并不是他的宠物,而是实验品。通过这项实验,塞利格曼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当一个人经历重复的失败和惩罚后会自动放弃抵抗,形成任人摆布的行为,这是一种对现实无可奈何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塞利格曼把这条可怜的狗关进一个笼子中,并且不断地对狗施以电击,同时还伴随着蜂音器的响声。狗被电击后很痛苦,为了摆脱这种被电击的痛苦,狗会努力挣脱牢笼,但是笼子被锁上了,狗的任何挣扎都是徒劳的。于是,狗只能在笼子那个方寸之地中狂奔和痛苦哀嚎。但是狗的这副可怜相并没有博得塞利格曼的同情,实验依旧继续着。经过一段时间后,只要蜂音器一响,即使塞利格曼没有对狗施以电击,狗也会出现被电击的痛苦感受,只是不再像初次被电击那样反应强烈,而是趴在地上痛苦地呻吟。

后来,塞利格曼打开了笼子的门。这时狗完全可以离开这个让它痛苦的笼子,可是狗并没有这样做,它依然趴在那里。为了让狗能逃出笼子,塞利格曼开始继续对狗施以电击,希望狗在痛苦之下走出来。但是塞利格曼惊奇地发现,狗依然会趴在那里痛苦地呻吟,但是不会逃出笼子。

塞利格曼认为,狗之所以不会逃出笼子,是因为它已经在多次的失败中滋生出绝望和无助的情绪,这种情绪让狗放弃继续挣扎和努力的冲动,反而接受了痛苦的现状。

1975年,塞利格曼把习得性无助的实验扩展到人的身上。他挑选了一些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且把这些大学生随机地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大学生会被安排听噪声,不论他们做出什么样的举动,都不会让噪声消失;第二组大学生也会被安排听噪声,不同的是,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噪声停止;第三组大学生比较幸运,他们被安排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没有噪声的干扰。

当大学生在各自的环境中待了一段时间后,会被安排进行实验的下一个步骤。这个步骤中增添了一个实验设置,即手指穿梭箱。当大学生把手放到手指穿梭箱的一侧时,就会听到令人烦躁的噪声。但是当他们把手放到手指穿梭箱的另一侧时,这种噪声就会消失。

实验发现,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大学生在听到噪声后,都会试图结束噪声,把手移到手指穿梭箱的另一侧。但是第一组大学生在听到噪音后显得有点儿无动于衷,他们不会把手放到手指穿梭箱的另一侧结束噪声的干扰,而是让噪声继续响下去。塞利格曼认为,第一组大学生已经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行为。

塞利格曼用这个实验证明,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和行为不仅存在于动物身上,人类身上也一样存在。

延伸阅读

在印度一个马戏团中,大象深得游客们的喜爱,但有的大象会被一条细细的铁链锁着。游客们看到这根铁链很困惑,因为对于大象这种强壮的体格而言,那根铁链根本困不住它,这不过是大象主人掩耳盗铃的行为罢了。如果大象真的想逃走,早就挣断铁链了。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而是主人对大象习得性无助心理的利用。在大象小的时候,主人为了让它们为自己挣钱,每天都会严格训练小象。面对这种残酷的训练,小象自然很想念大自然中自由的生活,所以小象就想逃走,离开马戏团。小象的主人自然知道小象的心思,于是就用一根铁链把小象锁了起来。

小象的体格不如成年大象健壮,所以挣脱铁链的束缚对小象而言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小象挣扎过也努力过,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久而久之,小象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心理,认为即使自己再努力,也不可能摆脱铁链的束缚,所以渐渐放弃了。

后来,小象长大了,成为一只体格庞大的成年象,拥有强大的力量,那根细细的铁链早已不是它的对手,但是它却从来没有挣扎过。因为大象认为那是不可能的,是徒劳无功的。大象的心理状态依然停留在年幼时期。 t9UrHqKRuDIF+brks/8kJ2wMxvnZ9LAUak5MO8IBZ6NYpzC8mbXXQ/H1AweaDd7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