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是一种基于经济、金融理论,借助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投资标的和投资时机选择的投资方法。量化投资在美国已经有40年的发展历史,并涌现出桥水(Bridgewater)、AQR等以量化投资为主、管理资产超千亿美金的对冲基金。
量化投资是否适用于中国的股票市场?在谈到在中国股票市场做投资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摇头。大家常说,中国的股票市场不规范,靠内幕消息,股票价格由庄家操控。我们在高校的大学生可能会用专业一些的词,比如,我们的市场不是有效的。也常有人认为,我国的上市公司根本不具有投资价值,它们上市就是为了圈钱,根本不考虑给投资者回报。我们身边,也有亲戚、朋友,在股票市场上一而再、再而三地亏钱,甚至有些股票买了之后就一直跌,一两年的时间里能下跌百分之六七十之多。
此外,中国股票市场目前仍然有较强的做空限制,且股指期货目前交易受限。而且,对量化投资最核心的批评恐怕是:量化投资所基于的投资理论在中国是不适用的,我们的股票市场和美国的不一样。
但实际上,中国股票市场具有发挥量化投资功效的独到优势;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为量化投资的适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量化投资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大有可为。
虽然中国股票市场有各种待完善的地方,但中国市场在应用量化投资方面有两大独到的优势。
第一,数据优势。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披露完整,数据库更新迅速。通过常用的金融数据库,我们能够很容易地获取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并且,数据库提供的数据也包含上市公司高管、股权结构、董事会、股东交易等三大财务报表以外的数据,这些都为量化投资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此外,中国金融数据库更新数据非常及时。比如,三季报的截止时间是10月31日,我们在11月1日就可以从数据库中提取三季报的数据,保证了数据分析的时效性。
丰富的数据是量化投资发挥功效的前提。缺乏数据的量化投资是缺乏生命力的,也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对债券、期货市场,股票市场的数据丰富很多。比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就有三大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每张表都有数十个项目,而且表与表之间也存在钩稽关系。丰富的数据,为量化投资在股票市场发挥巨大功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市场优势。量化投资的核心,在于利用模型从市场中提取并处理与未来收益率相关的信息,找到并未被其他投资者注意到的投资机会。做投资,其实是一个和市场上其他投资者博弈的过程。更快捷、有效的信息提取和处理是在股票市场上长期获利的基础。这就好比打牌——你能否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对手有多弱。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发达的资本市场,主要的投资者是机构。比如,根据美国中央银行的数据,美国股票市场超过80%的交易量来自机构投资者。所以在美国股票市场,放眼望去,都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具有极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但凡有一丁点超额收益的机会,机构投资者就会立刻发觉并利用。然而在中国股票市场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的数据,87%的交易来自散户。所以我们只要比一般散户处理信息更有效率,获利的可能性就更大。因此,相比美国、中国香港等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量化投资在中国市场上处理信息的优势更为明显,获利的概率也更大。
实际上,以散户为主的特点,使得当期的中国股票市场成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适合做投资的市场。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完成了由以散户为主的市场向以机构为主的市场的转变。在此之前,虽然美国市场是以散户为主,但那个时候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处在萌芽之中,搜集信息难度之大,非今日信息时代的人们所能想象。中国目前有超过3600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50万亿元。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中国经济、政治稳定,股票市场规模体量如此之大,居然还是一个以散户为主的市场,可见它包含了非常多的可获利的机会,等待我们去发觉和利用。可以这么说,中国的股票市场就像一个宝库,即使是简单的量化投资技术,都能帮助我们在这个宝库中获得长期、丰厚的回报。
量化投资的核心,在于提取与未来股票收益率相关的信息。这就需要市场满足两点:第一,市场是有效的,即与收益率、定价相关的信息终究会反映在价格当中。如果市场完全无效,价格不受信息的驱动,那么即使将一只股票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掌握透彻,也无法对未来的收益率进行预测。第二,与股票定价相关的信息并不能够立刻、完全反映在价格当中,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价格立刻反映信息,不给量化投资留任何分析、建仓的时间,那么量化投资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也就是说,量化投资的适用,需要市场是有效的,但又不是那么有效,这样利用量化投资方法提取信息,才能对未来做出预测。
那么,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如何?是否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市场是无效的,价格并不反映价值呢?我们通过以下几组案例来分析。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案例:我们希望找到满足这些条件的公司:(1)上市超过10年;(2)从2003—2014年,12年时间里,它们的平均年度股票回报率,包括股利、回购等,超过20%;(3)在这12年里,有9年的年度收益率超过15%。市场上是否有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公司呢?大家可以看到,要满足这三个条件是不容易的。我国股票市场,2003—2005年是熊市,2005—2007年是牛市,2008年金融危机,2009年因为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而上涨,但从2010—2014年,又跌跌不休。要在这个区间里,找到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20%、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年份超过9的公司,难度可想而知。表1-1给出了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公司,共10只股票,它们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如表中所示。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10只股票的基本面情况,看看它们是否值得投资。表1-2列出了这个股票组合从2005年到2013年每年的平均现金流与资产的比例、股东权益回报率、盈利增长率,以及市盈率。
表1-1 10只股票组合列表
表1-2 10只股票组合的基本面情况
从表1-2可以看出,这10只股票平均而言,每年都产生了正的,而且是大量的现金流,其平均现金流对资产的比例接近了8%。这些公司的平均权益回报率(Return on Equity, ROE)达到了16%,平均主营业务盈利增长率除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为负以外,其余年份全部为正。它们的市盈率平均为38。这些数据表明,这10家上市公司在过去9年里极少发生亏损。它们通过经营产生了大量的现金流入,给股东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与此同时,它们由市盈率反映的市场估值并不高。如果投资者从2005年1月开始持有这个组合,一直到2014年7月,10年时间,累计收益率超过10倍,如图1-1所示。
图1-1 10只股票组合的累计收益率(2005.1—2014.7)
从这10只股票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事实上,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是有值得投资的股票的,而且它们的价值反映在股票市场上,能够给投资者带来非常可观的回报。
第二个案例:我们来看满足另一组条件的公司。(1)2005—2013年,公司每年的主营业务利润都为正,(2)从2005年到现在,累计收益率超过20倍。这9只股票的组合列表如表1-3所示。
表1-3 9只股票组合列表
这9只股票,收益率最高的是包钢稀土,达到36倍,最低的是锦龙股份,也有20.2倍。那么,这9只股票的业绩如何?我们一起来看表1-4。这张表反映的是2005年至201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现金流和资产的增长幅度。
表1-4 9只股票组合的公司基本面增长幅度(2005—2013年)
从表1-4可以看出,这9家上市公司,从2005—2013年,平均而言,营业收入增长了7.8倍,主营业务利润增长了52.5倍,现金流增长了53.2倍,资产增长了8.5倍。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业绩。在过去长达9年的时间里,这些优秀的上市公司在收入、利润、现金流和资产上都取得了非常高的增长。它们的业绩成长也反映在了股票价格当中。如果从2005年就持有这9只股票所构成的组合,累计收益率如图1-2所示,截止到2014年7月,累计收益会超过30倍。
图1-2 9只股票组合的累计收益率(2005.1—2014.7)
上述两组例子,给我们的是同一个信息,那就是中国市场上有好公司,有值得投资的公司,并且,这些优秀公司的价值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的确是得以体现了。
我们再通过一项研究结果,了解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探寻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是否反映信息。这项研究,是关于上市公司在大股东买卖这家公司的股票之后的价格走势情况的。中国从2007年开始,也就是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有比较多的大股东交易。大股东通常是指持有一家公司股票比例超过5%的股东。这些大股东主要是公司的控股公司、高管,也包含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这些大股东因为持股比例较高,所以对这家公司内部运营的了解会比小股东更多,他们掌握的信息更完全。如果一家公司,它的大股东不仅继续持有,而且大量买入了这家公司的股票,这通常说明大股东对这家公司非常有信心,认为这家公司的股票未来会上涨,这就传递出提升股价的信号。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我们应该看到这家公司在大股东买入股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其股票价格会出现显著的提升。反之,如果一家公司的大股东选择抛售这家公司的股票,通常这对公司价值而言是负面的消息,其股票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会出现下跌。根据这个逻辑,我们可以统计每周发生大股东交易的公司其未来股票的价格波动情况。研究发现,正如所预料的,那些大股东买入的公司股票在未来至少9个月的时间里都持续上涨,而那些被大股东抛售的公司股票则持续下跌。并且,依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比较两个不同的交易策略,每周分别购买上周公布有大股东净买入和净卖出的股票,并且持有一周。这两个交易策略所得到的累计投资收益如图1-3所示。从图1-3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我们持续购买大股东买入的股票,累计收益率从2007年开始就一直非常稳健地向上,到2013年年底达到150%左右。而如果我们一直买入大股东卖出的股票,收益率是一直向下的,到2012年,用6年的时间就会亏完所有本金。
所以大家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我们的市场价格是反映价值,反映信息的。但从图1-3中又可以看出,这些信息并不是立刻就反映在股票价格上,而是在持续的一段时间里都影响着价格的走势。可见,中国股票市场虽然有效,但又不是那么有效,因此,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为量化投资的适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1-3 基于大股东交易的投资策略累计收益率
下面就利用一些例子说明量化投资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首先看基于公司基本面数据的投资策略。在股票定价理论中,有一个经典模型,称为股利贴现模型,在一系列假设下,股票价格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这个模型是一个极其简化的股票估值模型。但它为我们进行公司价值分析提供了一个指南。什么样的公司能够支付股利?盈利高,有充足的现金流的公司。而且公司价值与增长成正比,所以利润增长快的公司其价值也会比较高。此外,我们希望公司的市场估值并不是很高,这样我们投资的安全边际就会比较大。因此,我们可以选取四项指标:现金流/资产、权益回报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和市盈率。我们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投资者只根据单个指标进行选股,能否获得可观的绝对收益?对于单个指标,选取的条件是:现金流/资产>10%,权益回报率>15%,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20%,市盈率<20。表1-5给出了每年满足单个条件和所有条件的股票数量。事实上,每年我们的市场上都有很多公司满足这些条件。
表1-5 每年满足基本面选股条件的股票数量
假设我们从2005年开始,每年6月底买入满足条件的股票,并持有1年,计算到2015年的累计收益率,并和大盘表现进行比较。图1-4给出了过去10年时间里的累计收益率曲线。
图1-4表明,从2005年1月到2015年1月,如果投资者每年都坚持用这四个指标进行选股、交易,累计收益率会达到8倍至10倍。而同期,我们的大盘只涨了不到两倍。
图1-4 利用基本面指标选股交易的累计收益率曲线(2005—2015年)
我们接下来考察一个基于技术指标的量化投资策略。相对强弱指标(Relative Strength Index, RSI),反映的是价格反转的可能性。
相对强度(RS是股票价格在一段时期内,平均上涨幅度与平均下跌幅度之比)以5日RSI为例。如果5天里价格全部上涨,则RSI =100。如果5天里价格全部下跌,则RSI =0。如果价格的上涨等于价格的下跌,即这周没涨没跌,那么RSI =50。价格上涨越多,RSI值越高;价格下跌越多,RSI值越低。当股票上涨过多时,会有回调的可能;当股票下跌过多时,可能会反弹。RSI就是用来衡量股票价格反转的指标。RSI过高时,比如高于80,股票下跌的可能性较大。RSI过低时,比如低于20,股票上涨的概率较大,所以RSI与未来股票收益率成反比。
根据RSI的金融学含义,我们可以按RSI建立投资策略。图1-5将每周市场上所有股票按RSI分成10组,分别计算每组的未来周度平均收益率,如图1-5所示。
图1-5 所有股票按RSI分10组获得的未来周度平均收益率
从图1-5中可以看出,除了刚开始3组有上下起伏的状况,从第4组开始到第10组,收益率单调下降。且RSI成功地区分出了未来收益率下跌的组合和上涨的组合。
图1-6是按照平均收益率最高的那一组建立的投资组合,计算其累计收益率。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14年,该策略获利180%,而同期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以下简称“上证综指”)涨幅不到20%。
图1-6 按照RSI建立的量化投资组合的累计收益率
上述两个策略,分别利用的是基本面指标和技术面指标。那么,我们可否综合利用这两类指标,提升策略的表现?答案是肯定的。
在以RSI建立的策略中,我们可以另外加上基本面指标。比如,我们要求公司的RSI不仅要低,而且该公司需要有正的利润增长、正的现金流和较低的估值。我们得到的新的策略,如图1-7所示。
图1-7 将基本面指标与RSI指标结合的量化投资策略获得的累计收益率
在图1-7中,红线代表的是仅用RSI构建的投资策略,累计收益率为300%。蓝线是将基本面指标与RSI结合构建的投资策略,累计收益率为500%。
之前所介绍的是基于严谨的量化投资分析做基于基本面分析的理性投资,可见即便是在中国市场上,理性投资也能获得绝对收益。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强调对理性投资的坚持?原因在于,市场是波动的,而这样的波动会动摇我们对投资的信心,使我们错过市场长期的回馈。
我们再回过头去看图1-4。根据基本面选股,累计投资收益率是10倍。但作为投资者,你能做到从2005年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吗?在2008年,如果你坚持使用这个交易策略,你的亏损会超过70%。站在2008年的11月,你会怎么想?你会不会质疑中国的股票市场?你会不会质疑自己?你会不会质疑你的策略?此外,从2010年到2014年下半年,将近5年时间,你都是亏损的。5年的时间,你没有通过这个策略获得收益,你看到自己的账户一直是亏损的状态。坚持1年,容易,2年,也行,3年,勉强,但这可是5年!站在2014年的11月,当你回顾自己这5年的时候,你是否还会相信股票市场?你是否还会相信价值投资?
但越是艰难,越能体现坚持的宝贵。在2008年11月,当中国政府宣布4万亿刺激计划的时候,股票市场立刻止跌反弹,并开始了一波波澜壮阔的上涨。用不到1年的时间,你就能把2008年亏损的都赚回来。时间来到了2014年11月。在长达5年的亏损之后,你只要再多坚持一两周,就等到了中国股票市场上最宏大的一次牛市,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6月,你会盈利4倍。如果你从2005年到2015年,坚持用这个策略投资,虽然经历了2008年的大跌和2010年到2014年的熊市,但在2015年,你的累计收益率依然有10倍。然而,如果投资者在2008年或2014年就离开了股票市场,这些收益就都成了空中楼阁。所以,理性投资,贵在坚持。
反过来,如果投资者不坚持理性投资,而是盲从,听消息,追逐市场热点,那么收益会是怎样的情况?通常,市场热点都是那些在一段时间内收益率高、吸引众多投资者去买的股票。所以,我们可以模拟这样一个投资策略:投资者每周买入上周收益率和换手率都在前5%的股票,并持有一周,如此反复,从2010年开始至2014年的累计收益率,如图1-8所示。
图1-8 追逐市场热点获得的累计收益率
图1-8刻画了追逐市场热点获得的累计收益率。如果投资者从2010年开始,只用不到2年的时间,就会亏完所有的本金。而且,并不只是从2010年开始是这样的情形,无论从2005年、2008年或2009年开始计算累计收益率,通通不超过3年,投资者一定会亏得一干二净。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市场上亏钱,而且亏了很多。所以,请务必坚持理性的投资,坚持严谨的分析,这样才有可能在中国股票市场上获取正的绝对收益。
尽管中国股票市场尚待完善,且做空机制受限,但由于中国股票市场交易以散户为主,且数据丰富、更新及时,市场价格反映价值与信息,市场有效性支持量化投资在中国股票市场发挥显著的功效。文中的几组案例也表明,即使是非常简单的量化投资策略,在我国股票市场上也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从而印证了量化投资在中国股票市场的适用性,也强调了理性投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