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我成立梁晶工作室,主持翻译了国外一系列经典经济学教材,在当时开创了国内引进西方经济学教材的先河。23年后,当肖刚博士在2018年10月份找到我,请我为他的书作序时,我欣然同意。因为我相信,这本书作为一位年轻学者不断进取、辛勤工作、刻苦钻研的结晶,也必将在中国开创量化投资普及教育的先河。
这本书首先体现了肖刚这几年来致力于将国外的量化投资技术与中国股票市场进行结合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宝贵成果。我认识肖刚是在2012年,那时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研究院主持工作,他是那一年博士毕业后加入汉青研究院工作的,还不满26岁。学院给他安排的教学任务是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但肖刚从2012年秋季学期就开始着手准备。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取最前沿的量化投资知识,他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去搜集国外知名高校金融系量化投资课程,并将在美国所学到的量化投资知识应用到中国市场上,检验量化投资在中国的有效性。几个月下来,他准备了超过1500页的课件,而且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表明起源于国外市场的量化投资技术在国内大有可为。肖刚当时在汉青研究院开设的投资课程是国内最早的量化投资课程。正因为他讲课时理论结合实际,且紧密贴合国内市场,学生们对他的讲课反响非常好,他也曾多次荣获“明星教师”“年度最佳教师”等称号。
这本书也体现了肖刚一直以来为了向大众普及量化投资知识所做的实践与努力。他曾经问过我:“应当如何与学生相处?”我跟他说,应该把学生当朋友。他在教学中也一直秉承着这一理念。为了做到把学生当朋友,他在备课时就会花不少时间去思考,应当如何用浅显的语言和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将严谨的量化投资知识传递给学生们,并让他们学以致用,用在中国股票市场上。从2012年到2019年,他不断创新、提炼内容,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让班上的同学从不懂投资实务,到能够开发量化投资策略。而且即使是一些缺乏金融背景的同学,在课上也能听懂、掌握量化投资的思路和方法。此外,他也常借着各种机会向大众传播量化投资的基础知识,用简单的语言,将量化投资知识传递给大众。他将一些简单易行的策略,无私地和大众分享,并帮助上过他课、听过他讲座的人,通过理性的量化投资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获得长期丰厚的回报。这是肖刚写这本书的最大动力,也是此书最核心的优势。
在过去的七年时间里,我作为肖刚的领导,看着他在量化投资这条道路上所做出的持之以恒的努力,看到他不断地进步与成长,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七年前,肖刚以备课为起点种下的种子,如今已经结出丰盛的果实。我衷心祝愿这本书,作为肖刚多年研究的结晶,承载着普及量化投资、理性投资教育的理想,能祝福千万人。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