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正式内容介绍前,我还特别希望通过澄清几个问题,来帮助你更全面、更深刻地认知“情商”。
↗ 一个人的成功20%由智商决定,80%由情商决定。这是真的吗
这句话流传甚广,也被很多人深信不疑,更是被很多的“情商课”“情商书”拿来作为宣传语。据说这句话来自情商之父戈尔曼的著作,这是真的吗?
当戈尔曼的《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再版时,作者特别在再版的序言中澄清了这个观点。他说:“这种误解起源于智商对事业成功的贡献率约为20%的说法——它本来就是一种推测。这种推测说明成功的主导因素还没有得到明确,需要寻找智商以外的因素填补空白。但这并不代表情商就是余下的80%的因素,影响成功的因素非常广泛,除情商之外,还包括财富、家庭教育、性格,以及莫名其妙的运气等。”
戈尔曼之所以要特别澄清这个观点,是因为他说:“对情商的误读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迷思。”而我希望在本书的开篇就特别地讨论这个问题,同样希望传递一个信号:“情商是重要的,但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金钥匙,不要神化或迷信它。”
成功到底意味着什么,世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挣很多钱?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抑或是拥有强大而平和的内心?假如不讨论这个复杂的、容易引发价值观之争的话题,仅把成功定义为一个最世俗也最普世的概念——能够挣到丰厚的薪水并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则可以发现,高智商人群在获得成功这件事情上的优势仍然是不容置疑的。
《生活大爆炸》中的少年天才谢尔顿,智商187,15岁获得博士学位,供职于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谢尔顿足够聪明,按刚刚界定的成功标准,也足够成功。但生活中的谢尔顿简直就是剧情中的情商洼地,他听不懂别人的幽默,也听不出好友善意的讽刺,习惯显摆自己的智商,对别人经常提出苛刻的要求。
什么?你说谢尔顿是个虚拟人物?没错。可你知道吗,这个角色的灵感其实来自编剧比尔·普拉迪认识的一位计算机程序员。的确,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就见识过这样的高智商低情商人群,他们和女孩子说句话都会脸红,但丝毫不妨碍他们成为顶尖的程序员或架构师。
【小提示】
第一,那些智商很高但情商也许差点意思的伙伴们,别执着于“成功的80%由情商决定”这个观点,更别因此而妄自菲薄。凭借你们聪明的脑袋,你们可以找到一个对人际交往要求相对比较低,又可以充分发挥个人智商优势的工作领域,也有机会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找到那个领域,而不是勉强自己和一些高情商的人竞争。
第二,阅读本书,试着突破自己的情商短板限制。在智商水平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情商这种特质可以帮助你在成功的基础上更成功。例如,在一些智商超群但情商一般的程序员中,那个高情商的程序员更有可能成为领导者。同时,情商还可以帮助你减少一些在恋爱和婚姻中的困惑。假如有个单身女性请你去她家修计算机时,请别以为她“只是”想修计算机而已,如果你顺便发出一个一起吃饭或看电影的邀约,那么你的单身生涯就有望结束了(假如你对她也有意)。
第三,补充说明一点,这世界上不太可能存在“情商非常高,但智商非常低”的个体,因为情商需要通过智商才能发挥价值。举个例子,当你具备对他人的同理心时,你会知道,在一次会议中,简明扼要地说出重点才是最能说服对方的表达方式,但如何才能简明扼要、逻辑性强地表达出重点呢,这当然需要智商的助力。国内外的学者们也通过不同的实证研究证明智商和情商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所以,认为情商很重要,并不是说智商不重要,也并不是说只要情商高就一定能在职场畅通无阻。人们更期望的是智商和情商的平衡发展。在人们成年之后,智商会基本锁定在某个水平,怎么努力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情商可以在人们的努力下继续发展。所以,对于儿童而言,开发智商和情商都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对于成年人而言,修炼和提升自己的情商,比开发智商更具可行性,也就更值得人们花些时间去做了。
↗ 高情商就是让周围的人觉得舒服
曾经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篇转发和阅读率都颇高的文章,题目叫作《让别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还有句话也在各类社交媒体上流传甚广,叫作“高情商就是让周围的人都觉得舒服”。信息爆炸的年代,观点和态度鲜明的标题最易传播,却也可能容易引起误解。那么,这两句话真的有道理吗?
什么是让人觉得舒服?
在没有利益冲突和立场冲突的情况下,尽可能表现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和认同,就可以让对方觉得舒服了,这似乎不难。
然而,职场中的交往和沟通却不是闲聊。通常几句寒暄过后奔向主题时,你就会发现,利益和立场冲突几乎无处不在。
同事说手头事情有点忙不过来,需要请你帮忙做一些数据处理,而恰好你今天的工作也排得满满的,如果帮了这个忙,自己就需要加班,你会怎么办?
昔日好友打电话过来,说听说你现在是个圈内著名的设计师,而他正好要开个小店,麻烦你帮忙免费设计几张宣传海报。事实上,你下班后已经有接私活赚外快的安排了,帮了这个忙就意味着减少一些经济收入,而好友觉得这只不过是你的举手之劳而已。你会怎么办?
如果情商高就是让人舒服,那么显然,在刚刚的两个情况中,委屈自己,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答应别人的要求,是让对方舒服的方式。但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委屈自己也就罢了,然而工作中人们更多碰到的境况是,即使自己受了委屈也依然无法让对方舒服。
跨部门的同事提出一个在你的部门资源和能力之外的需求;客户提出要在原来条款的基础上追加一个条件;供应商提交的服务让你没那么满意,对方却在强词夺理……一旦涉及利益和立场的不一致,“让周围的人舒服”就成了一个即使让渡个人利益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个人利益并不能轻易地被让渡。而这时,高情商的表现应该是,懂得拒绝不合理的要求,更懂得在拒绝时尽量让对方不难堪、不尴尬;懂得说服或影响对方改变诉求,更懂得寻找立场对立的双方共赢的方向。
【小提示】
第一,在对自己及自己所供职的团队和组织利益负责的前提下,尽量用让别人舒服和能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才是情商高。而让所有人都觉得舒服,可能更适合用“圆滑”这个词来形容,圆滑的人也许大多情商不低,但这并不是高情商的真实内涵。
第二,职场新人们,你们需要放弃“让所有人都舒服”的想法,放弃一味的迎合,寻找一个平衡点。这的确很难,但必须尝试。
↗ 那些人们眼中“情商高”的人,是真的情商高吗
先来看两个典型人物,一个来自文学作品,另一个来自现实生活。
第1个是红楼梦里的黛玉,她常常被作为善于察言观色的典范,她的情商表现究竟如何?在黛玉初进贾府那一章回里,曾有这样一个片段: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一语未了,宝玉就来了,书中这样写道:“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这个微小的细节可能你未曾留意,黛玉为何会改口?她正是因为在刚刚的对话里体察到了贾母的情绪和内心喜好——女孩子并不需要博学多才,于是才会在宝玉提问时不再提起《四书》,反而回答说“不曾读”。
从这个情节中,不难发现黛玉在“识别他人情绪”这个特质上,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然而,黛玉始终生活在寄人篱下的不安全感中,因为和宝玉的恋情,更是常常沉溺在悲伤和抑郁的消极情绪中,甚至积怨成疾,郁郁而终。对应情商的5个特质,又会发现,她在“管理自己的情绪”方面的能力低于大多数人。
所以,你觉得黛玉是个“高情商”的姑娘吗?应该不是。
第2个人物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乔布斯。
世人对乔布斯的评价是充满争议的。
有人说,他是个天才,对美与设计极有天赋,又有着极为严苛的追求。他善于讲故事,能用他的故事激励人和鼓舞人。
当然,也有人说,他自以为是,一味地追求完美。他觉得自己比任何人都聪明,从来听不进建议。他暴躁易怒,从不介意别人的感受。
对于这样一位天才的是非功过,我不敢妄加评论。但至少可以从《乔布斯传》的一些细节里看出,乔布斯确实不是一个情绪平和的人。有一段原文是这样写的:
大部分人在大脑与嘴巴之间都有个调节器,可以调整他们粗野的想法和易怒的冲动。乔布斯可不是,他很看重自己残酷诚实的一面。“我的责任是当事情搞砸了的时候说实话,而不是粉饰太平。”他说。这一点使他富有魅力又能鼓舞人心,但也使他有时候,像个浑蛋。
所以,当对应情商的5个特质来看时,乔布斯在“自我激励”方面无疑非常优秀,但在“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方面并不算好。然而,他应该并不在意。
就好像一个数理化特别棒的高中生会英语考试不及格一样,人们在情商的5个特质上的表现未必能够全部正相关。一个善于识别自己情绪的人未必对他人具有同理心,而一个善于自我激励的人也未必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除那些非常少见的情商高手外,更多的人都是在情商的不同领域各有所长。
生活中,大多数人对于别人情商高低的评价,往往集中在人际交往能力上,而忽略了情绪觉察、自我激励等能力。当你读完这个章节之后,希望当你再听到人们评价他人情商高低时,不妨想想,在情商的5个特质中,他到底是哪方面比较强,或者比较弱,才导致别人对他有这样的印象。
同样,当人们对自己的情商感到着急时,也不妨试着分析一下,你在这5个方面到底哪一点做得不好?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其实需要改善的只有2~3点,而在其他方面做得还不错。当人们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就可以尝试有针对性地改善和突破自己的短板了。
正如我在前面介绍的,你可以通过目录快速定位,寻找自己最希望提升和改善的领域做精读,而自己已经做得比较好的方面,就可以略读或跳过了。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开启情商提升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