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卫星、彗星与流星

卫星的定义很简单,就是环绕行星公转的天体,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卫星,一类是人造卫星,我们只讲前面一类。

只要是行星都可能有卫星,太阳系内的行星有,太阳外的行星也可能有,太阳系内大部分行星也都有卫星。地球的卫星就是月亮,学名是月球。

月球 月球看上去很大,仅次于太阳,然而它却比天空中的任何星星都要小得多,下面是一些它的基本数据。

月球的质量不到地球的1/80,密度也比地球要小,大约相当于地球的60%,直径约为3500千米,不及地球的1/3,体积大约相当于地球的1/50。

月球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平均约为27天7小时。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月球也在自转。奇特的是,它公转的时间与自转的时间完全一样。结果,月球永远只有一面朝着地球,也就是说我们永远不能在地球上看到它的另一面。

月球表面

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星球,与地球间的最远距离不过40万千米多一点,最近时只有约36万千米,这样的距离在天文学上简直是近在咫尺了!也因此,在所有星星里,月球是人类唯一登上过的地外星球。早在1969年7月20日,人类就第一次登上了月球。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叫阿姆斯特朗,当他从“阿波罗”号月球探测器走下来,踏上月球表面时,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对于一个人,这是小小的一步;对于人类,这是巨大的一步。”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呢?首先,他看到,月球表面一片荒凉,不仅没有美丽的嫦娥、小白兔和桂树,甚至毫无生命的迹象。脚底下有的只是一片灰尘,就像炉灰一样,踩在上面会留下明显的足印。灰尘之中不时有一些小石块,如此而已。再往远望,可以看见许多环形山,它们的边缘圆整而平滑,宛若一个大碗。它们是流星撞击形成的。月球受到的流星撞击非常多,使月面到处布满了这种环形山。

月球没有大气,因为它太小,引力只有地球的1/6左右,而距地球又是这样近,因此根本留不住大气。

月球与地球合起来也成为一个小星系,称之为地月系,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规律的系统。虽然地球对月球的影响要远大于月球对地球的影响,但月球对地球也不是毫无影响,例如地球海洋的潮汐,潮涨潮落,就是由月球对地球的引力造成的。

月球最外面是一个表壳层,有的地方厚达60千米,有的地方则只有20来千米。中间是一个厚得多的上岩层,超过1000千米。最里面是一个岩流层,月核就在这里,月核的主要成分可能也是铁,但不大,半径不过几百千米。

月球是怎么形成的呢?关于这有许多假说,例如达尔文就曾提出过月球最初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潮汐的作用使之从地球中分离出去,成为一个单独的天体。这样的说法现在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现在最为流行的说法是,月球大致与地球同在46亿年前左右形成,它们本来也确是一体,都是一大团原始的星际物质,也可以称之为原始地球。后来,一个巨大的天体,可能有火星那么大,猛烈撞击这个原始地球,使之分裂,其中一块不大不小的被远远地抛出去,然而却又没有摆脱原始地球的引力,而成为绕着它运行的新天体,就是后来的月球。

彗星 彗星是一种小质量的天体,沿着细长的轨道绕太阳运行,并且通常在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叫彗尾。

为什么彗星会有一条长尾巴呢?这同它的构造有关。原来,彗星的主体成分是它的头,即彗核,主要由一些冰块之类的东西组成。彗星朝我们飞来,进入我们的视野时,它已经靠近了太阳,这时候,太阳的高温会使彗核中的冰状物汽化,变成像雾一样的气体,它们像条尾巴一样拖在彗核后,这就是彗尾了。彗尾可能长达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千米,这个长度足以将地球也包裹在内了。因此,彗星能够真正与地球相“撞”,这样的相撞曾经吓坏过许多地球人,认为地球的末日到了。当然,事实上地球一点也不在乎,因为这个彗尾的密度实在太小,只有空气的若干分之一,地球与之相撞就像我们人穿过一缕云彩一样,能够伤得了人吗?

彗星

彗星的轨道十分漫长,绕太阳转一圈花的时间短的也有一两百年,长的则可达几百万年。而且,几乎所有大而亮的彗星都是长周期彗星,对于那些几百万年才光临地球一次的彗星,当我们云南元谋或者东非大裂谷的类人猿祖先们漠不关心地看见过这样的彗星之后,它们就再也没有进入人类的视野了!

在所有的彗星当中,最有名的无疑是哈雷彗星了,它属于公转周期最短的彗星之一,才76年,而且还是大而亮的,十分罕见。

流星是宇宙中陨落的泪珠 在茫茫太空中游荡着许多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都远小于一般的行星或者卫星,大则直径几十上百千米,小则几米甚至几厘米,它们在天空流浪,虽然整体上也是绕太阳运行的,但自身的力量十分弱小,因此,当经过地球附近,就可能受到强大的地球的吸引,被拉入地球的引力圈。当它们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便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发出亮光,被称之为“流星”。

夜幕下的流星雨

流星在天空中几乎随时可见,据天文学家们统计,平均一分钟大概可以看到10颗流星,这么多的流星是怎么来的呢?流星大体有两个来源:一是小行星,二是彗星。

小行星本来是一些环绕太阳的小小天体,由于某种原因可能进入地球的引力范围之内而被俘虏,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至于彗星,它的核心有许多杂质颗粒。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太阳的热量会使许多这样的颗粒从彗核崩离出来,不过它们并没有四散奔逃,而是仍然处在彗星的轨道上,由彗星带着飞奔。不用说这些微粒是非常之多的,当彗星带着它们与地球相遇时,这些四散的微粒就会因为与大气摩擦产生光亮,这就是流星了!由于这样的颗粒数以万计,因此产生的流星也数以万计了,这就是所谓的“流星雨”。例如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就是这么来的,它是由一颗叫坦普尔的彗星与地球相遇时产生的。当大的流星雨来时,我们站在夜空下一个小时能看到上万颗流星。

绝大部分流星在穿过地球的大气层时就被烧得什么也不剩下了。偶尔,当这些流星足够大时,它们可能还没有烧完,留下一些固体物质坠落到地上,这就是陨石了。陨石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吨甚至几十吨,例如在纳米比亚发现的霍巴陨石重达近80吨,小的不到1000克,例如加拿大的维尔拿陨石,不到1000克重。

由于这些陨石是人类能够直接研究的唯一来自外太空的实物样本,因此对天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pVkr0kAeDva0Zy2gn3P/w6INjHH027PoTYdanGsRixOLsElE1ufP6l2XWdh4U1r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