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八章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无疑也以意大利为中心,但它并不单属于意大利,它在意大利萌芽之后逐渐向全欧洲传播,从法国、德国、英国直到西班牙,到处都有它的踪迹。在这些地方产生了大量的文艺复兴式的天才人物,他们就是我们这一章所要讲述的内容。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无可争辩的发祥地和为文艺的复兴贡献了最大力量的国家。

文学的复兴 文学而言,意大利有早期的“三杰”,即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但丁·阿列格里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骑士家庭,他生性勤奋,刻苦学习,真是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无所不知。他在佛罗伦萨市政府做过一个不大不小的官,37岁时遭到迫害,离开了家乡佛罗伦萨,四处流亡。但他没有因此灰心丧气,而是在奋斗之中忘却痛苦,他的最伟大作品《神曲》就写于流亡途中。

但丁天生是个多情种子,才9岁时,他曾遇见一位叫俾得丽采的小女孩,觉得她“宛如幼小天使”,一见钟情,从此堕入深不见底的爱河,《神曲》就是因她而作的,在《神曲》里,维吉尔之所以会来带他畅游三界,也是因为俾得丽采恳请他这样做。

可事实上,但丁只见过俾得丽采两面,他们并不相识,但丁只是远远地看见了她,但为了这短短的一瞥,但丁付出了一生的爱。

这就是典型的中世纪骑士之爱,柏拉图式之爱。

《神曲》共分三大篇,分别叫作《地狱》《炼狱》和《天堂》,实际上记录的是他的一个梦,在这个梦里但丁被他所崇拜的古罗马伟大诗人维吉尔带着在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地方游览了一番。

《神曲》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也是整个文艺复兴的开山之作。由于但丁这部著作写的全是与基督教有关的事,且充满了不少神秘的东西,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有不小差异,同时但丁是个虔诚的基督徒,有人认为他不是文艺复兴的人物。也许这样评价但丁更好: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文艺复兴的最初一位诗人。

流亡中的但丁很想叶落归根,在故乡终老,但没有成功,1321年死于流亡途中。

彼特拉克1304年生于一个叫阿拉佐的小城,祖籍也是佛罗伦萨。彼特拉克的父亲是个有钱人,把儿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接受最好的教育。所以彼特拉克很早就学会了古希腊语,热爱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后来父亲又把他送到欧洲各国去游学,他在各地搜集钻研古希腊罗马的文学作品,汲取了大量营养,像一个浪漫的青年人一样开始自己写写诗。

刚过三十,而立之年,彼特拉克已经诗名动四方了,被授予“桂冠诗人”称号。后来又被教皇聘为秘书。

彼特拉克一生写了大量诗篇,有的好,有的不太好,他似乎对自己的诗歌没有足够的了解,他曾模仿他崇拜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写了《阿非利加》,这是一部史诗,描写汉尼拔被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打败的事,但评价一般。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放,无心插柳柳成荫”,彼特拉克的一些比他的史诗短小得多的抒情诗却令他达到了不朽的目的。他的这些抒情诗总起来被称为《歌集》,共有约一年之数,366首。

彼特拉克死于1374年,终年七十。

像但丁和彼特拉克一样,薄伽丘也是佛罗伦萨人。他生于1313年,父亲是做生意的,想让儿子继承父业,便把儿子送到了那不勒斯一家大银行当学徒。但薄伽丘岂肯老老实实做算账的?不久便把账本抛到一边,捧起了荷马史诗,还开始写些优美动听的诗歌,目的同大家一样——向情人献媚。他的情人长得很美,不过已经名花有主了,所以薄伽丘成天只有伤心的份,他的诗歌里也就少不了唉声叹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曾经到过不少地方,在法国游学时结识了大他9岁的彼特拉克,很是崇拜他,可能也向他请教过几个问题吧,他以后便自称是彼特拉克的门生,为此颇为得意。他一度回到家乡佛罗伦萨,在市政府做过几天官,不久又回到了第二故乡那不勒斯,在那里度过了一生中的大部分光阴。

除了名著《十日谈》外,他还写过大量其他作品,包括诗歌如《爱情与幻影》、长篇小说如《菲亚美达》等等,是个多产作家。

单就文学成就而言,《十日谈》不能与《神曲》相比,故事虽有趣却说不上有多大的文学成就。然而在人人对教会和教士顶礼膜拜的中世纪,他把教士们骂得体无完肤,这是他最大的价值所在。

1375年,薄伽丘病故于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这时他的《十日谈》已经广泛流传,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解放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成千上万的人们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向这位伟大的启蒙者看上最后一眼。

艺术的复兴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主要是艺术的复兴,在众多复兴式的伟大人物中一大半是艺术家。

我们在这里要讲的“艺术三杰”就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达·芬奇在下一章《巨人的时代》中有专传,所以这里只说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1475年出生在一个叫普雷塞的小镇,家里兄弟众多,父亲挣钱的速度却远没有生孩子快,让他从小懂得了贫困的苦难。

家里人太多装不下,父亲从小把他寄养在奶妈家里,奶妈的父亲是个石匠,成天在家里叮叮当当凿石头。米开朗琪罗从小就在这叮当声中长大,这对于他以后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就不得而知了,依据弗洛伊德的学说,这种童年的经历对于他成长后成为一名雕刻家必然有相当影响。

长大后父亲把他送到了佛罗伦萨一个著名的画家纪朗达那里去做学徒,但米开朗琪罗在这个著名画家那里没留多久,当他发现从老师那里已经学不到多少东西时,就走了。他进了佛罗伦萨的统治者洛伦佐·美第奇,即“庄严的洛伦佐”创办的美术学校,他一方面向那里的著名艺术家们学习,另一方面临摹收藏在学校里的古典大师们的作品,还见识了许多卓有成就的朋友,像诗人安格尔·坡利齐阿诺等,与这些人的交往令他受益匪浅。米开朗琪罗在庄严的洛伦佐那里一共待了四年,走时已经是17岁的小青年了。

他回到了家,制作了一尊高达差不多3米的大理石雕像,以纪念善待他的美第奇。

两年后,也就是1494年,米开朗琪罗离开佛罗伦萨,到了波伦那。在这里他一面搞雕刻糊口,一面大读文学作品,尤其是前面所说:“文学三杰”的作品,这些将使米开朗琪罗自己也成为一个诗人,写出了不少动人的诗篇。

回到佛罗伦萨后,米开朗琪罗应邀在议会大厅绘制巨幅壁画《卡希那之战》,在他对面的墙上,另一个人正在绘制一幅同样表现战争的画《安加利之战》,这个人就是达·芬奇。

30岁时,教皇朱理乌斯二世请他去罗马,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他与教皇的合作并不愉快,曾一度离开罗马,由于教皇的再三要求,胡萝卜加大棒都用上了,他才又回到了罗马,被迫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顶上画下了巨大的《创世纪》,虽然是被迫的——因为他宁愿搞雕刻,但仍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1527年米开朗琪罗再次与教皇发生纷争,这次是因为法军入侵罗马,这时教皇已经是美第奇家族出身的克列门七世了,他投降了法国人,佛罗伦萨人却不愿跟美第奇走,他们起而反抗,建立了共和国,米开朗琪罗被共和政府任命为城防司令,负责所有的城防建筑。为了夺回老家,教皇与法王结成了同盟,向佛罗伦萨发动了进攻,佛罗伦萨区区一城哪是对手?城陷,米开朗琪罗逃亡。后来教皇宣布,只要米开朗琪罗再为他雕刻,就免他的罪,米开朗琪罗再次被迫接受,为美第奇礼拜堂雕刻。

一次次的被迫使他的雕刻一天比一天忧郁,在他这时的一件名作《夜》上,他刻上了这样的诗句:

睡眠是甜蜜的,

变成顽石更是幸福,

只要世上还有罪恶与耻辱,

不见不闻,无知无觉

是最大的快乐,

因此,莫要惊醒我啊!

1534年,完成美第奇的礼拜堂之后,米开朗琪罗又到了罗马,从此再没有回转故乡。

在罗马他成了教皇的御用雕刻家,还担任教廷的建筑总监。他在西斯廷教堂内完成了最伟大的杰作——《最后的审判》,但那进行最后审判的基督是人,而不是神,每一块肌肉都充满了人的力量。

米开朗琪罗把他最后二十年的生命主要用于建筑,不过对于他而言,建筑是雕刻,绘画也是,我们从他《最后的审判》等伟大的绘画作品中无不可以看到惊人的雕塑感。

1564年,米开朗琪罗与世长辞,是年89岁。

以他为自豪的佛罗伦萨接回了游子的遗体,让他长眠于故乡。

拉斐尔的艺术作品很多,但他一生的经历却不多,原因有二:一是他英年早逝,二是他一生顺利,没什么要费笔墨描写的曲折。

1483年拉斐尔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一座叫乌尔宾诺的小城。父亲是宫廷画师,也是小拉斐尔的第一个老师。7岁时母亲便去世了,过了4年父亲也走了,拉斐尔一下成了孤儿。这时拉斐尔父亲为之服务的乌尔宾诺公爵夫人伊丽莎白·冈查收养了他,对他视若己出。

他的第二个老师是父亲的同行和朋友维提,他正式让拉斐尔执起了画笔,他从维提那里学到了自己的基本风格:秀美柔情,有若《神雕侠侣》里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

1504年拉斐尔离开家乡,来到了佛罗伦萨,这里是当时的艺术中心,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都在这里创造了他们的惊世杰作。拉斐尔得其所哉,大量临摹前辈们的作品,在米开朗琪罗与达·芬奇之间,他特别重视达·芬奇,因为他的风格与达·芬奇有相似之处,就是美,而米开朗琪罗的是力。

又过了四年,拉斐尔已经26岁了,他接到了教皇朱理乌斯之邀,到了罗马,在这里麇集着当时最卓越的一批艺术家,包括米开朗琪罗,后来达·芬奇也来了。

从1508年开始,历时十年,他为教皇创作了大量壁画,其中最有名的是教皇签字厅的四幅,分别以画笔描绘了神学、哲学、文学、法学,其中描绘哲学的叫《雅典学派》,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等等大哲们济济一堂,令人不敢仰视。在这些人物中,拉斐尔也加上了自己,这不是他的狂妄自大,只是用另一种形式签了个名。

这些作品使拉斐尔一跃成为与米开朗琪罗、达·芬奇齐名的大师。

然而正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又谓“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时运当头的拉斐尔成了全罗马最红的艺术家,米开朗琪罗都被他抛到了脑后,大量的订单雪片般飞来,都出自有名望的公爵们、主教们,推脱不得,教皇的任务也加重了,这一切像山一样向他压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经常,天还没亮,某位公爵的差人就等在外面了,要画,他匆匆起床,刚画上几笔,教皇的使者来了,令他立即觐见,他只好丢下画笔,与教皇商量事罢,已经中午了,他正要回去用餐,出宫门就被等在门口的某主教逮个正着,请他吃饭,顺便继续他卧室的壁画,而当他筋疲力尽地从主教家出来时,天已经快黑了,但半路上遇到了美第奇家的某个亲戚,说拉斐尔为他设计的别墅现在出了点小问题,请他去顾问一下,他只好星夜赶去,挑灯夜战……

如此之多的工作令他整天疲于奔命,严重地伤害了他本来就不健康的身体。

1520年,春天,意大利正是草长莺飞、鲜花烂漫,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拉斐尔被一个贵族拉到了工地上,这里正在建筑拉斐尔设计的别墅。他正忙得不亦乐乎时,教皇的使者又到了,叫他快马加鞭,赶快回去,温驯的拉斐尔像往常一样跳上马就跑,一口气跑回罗马城,跑到教皇的宫殿,教皇在一个天井中等他,他们聊了几句,其实根本没什么大事,但接着却发生了一件真正的大事。

由于跑得满头大汗,又在天井中吹了穿堂风,拉斐尔回去后得了重感冒,几天后就死了。

他是倒在画布前死去的,死时手里还握着画笔。

这天正是他37岁的生日。

他被安葬在1500年前由屋大维·奥古斯都建立的万神殿,这是罗马最神圣的地方。

科学的复兴 文艺复兴不但是文艺的复兴,也是科学的复兴。

科学的复兴同样主要发生在意大利,不过有一个非意大利人,他是科学复兴的鼻祖,这是一个特例,所以我们在这里也要说一下。这个人就是波兰的哥白尼。

人类居住在地球,看到天上有太阳,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所以人类很早起就对太阳产生了崇拜之情,从很多古今中外的原始岩画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人类这种古老崇拜的踪迹。但同时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而西落,夜空群星同样如此,好像是太阳围绕我们转动。这样就产生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学说:有人认万物生长所靠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有人因为看到的明明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而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就是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

古希腊曾有一位阿里斯塔库斯提出过日心说,但到了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就是由埃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了,它还被当作基督教徒的基本信条之一,谁反对它就是反对基督的异端。

但真理毕竟是真理,终究要战胜谬论。一个波兰人,哥白尼,勇敢地站出来,用日心说向地心说提出了挑战,从而揭开了一场真正的革命——科学的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思想的革命。

哥白尼不再像前面的几位老是佛罗伦萨人了,他连意大利人都不是,但由于他提出日心说得益于在意大利的学习,所以我们把他放到意大利来。

1473年,哥白尼出生于波兰,是波兰和德国的混血儿。十岁那年父亲得瘟疫死了,他便由舅父抚养。他舅父颇有地位,当时正率军抵抗十字军骑士,是个思想开明的好人。小哥白尼长大后,他便将他送到了克拉科夫大学,这所大学在当时的欧洲很有名。在这里哥白尼第一次接触了天文学。由于当时意大利有欧洲最先进的科学,他便到意大利来留学。他攻的专业是法学,但对天文学兴趣更浓。他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接触了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学知识。

1506年哥白尼回到了波兰,一面当牧师,同时却在任职的教堂顶上干异端的事。他通过大量观察,越来越相信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而太阳才是。他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成了一本书,名《天体运行论》。他没有立即将之付诸出版,因为他知道一旦推出这样的理论等于把自己送上绞架——要是运气好点的话,否则将是火刑台。

直到他自知不久于人世时,才把书送到了出版商那里,当书的校样送到他手里时,他摸了摸,就死了。这已经是1543年的事了。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包括了这样一些结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行星都绕着太阳兜圈子。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的结果。

日心说的提出产生了两个结果:第一当然是纠正了错误的地心说。但另一个意义也许更重要,由于日心说的提出,整个中世纪以来被人们尊为至高真理的基督教的基本信条第一次被毫不客气地否定了,它擦亮了人们的眼睛,人们开始怀疑基督教神圣的外衣下到底有多少真理?还有,日心说使人类不得不直面自我,承认自己所居的星球并非宇宙的中心,自己也不是什么万物之灵或上帝特创的宠儿,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像许多其他天体一样绕着太阳团团转。

这既有助于人类了解自我,又为人类进一步了解宇宙万物打好了基础。

《天体运行论》出版后,尽管出版商做了不少改头换面,想让它不触犯基督教的卫道士们,但还是立即遭到了漫天风雨般的攻击,后来干脆被教皇宣布为禁书。

不但如此,还有许多人因为相信、宣传哥白尼的学说而遭了殃,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伟大的科学斗士乔尔丹诺·布鲁诺了。

布鲁诺是意大利人,1548年生于那不勒斯。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贫下中农,所以在布鲁诺15岁那年就把他送进了修道院,让主代为抚养他们的儿子。这种抚养子女的方式在当时意大利的穷人中颇为流行。

在修道院里布鲁诺没有像其他修士一样成天沉醉于《圣经》或亚里士多德,而是博览广读,读到《天体运行论》后,他立即被里面的异端思想迷住了。他脱掉牧师的黑袍,开始宣扬哥白尼学说。

他可不像哥白尼一般遮遮掩掩,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人们地球压根儿不是什么宇宙中心,不过是无边无际的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宇宙是运动的,不服从什么上帝的意志。他还说牧师和神父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蠢驴”。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他被宣布为“异教徒”,虔诚的基督徒们四处抓他,要把他送到地狱去。布鲁诺被迫到处流浪,从意大利逃到瑞士、从瑞士躲到法国、又从法国流浪到了英国。在英国他总算过了几天舒服日子,英国人不像大陆的基督徒那么守旧,他在牛津大学堂而皇之地宣传起了哥白尼,还批判伟大的亚里士多德。但过了两年,他又走了,先到法国,后来又到了德国,在德国安安静静地住了六年,写了不少著作。

他本来可以在德国继续待下去,但他天真地相信了一个朋友,在这个朋友的规劝下回到了意大利,他的朋友是犹大的儿子,当布鲁诺一踏上意大利的土地就出卖了他,布鲁诺被送进了宗教裁判所监狱,一关就是8年。虽然只要他说句“我以前说的都是放屁……”之类的话,他就可以走出监狱,但他没有做。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最后,没办法叫他屈服的教皇在新世纪的第一年,1600年,把他送上了火刑台。

火刑台就设在罗马一个广场上,广场有一个与它的职责不大相称的名字“鲜花广场”,据说当熊熊烈火炙烤着布鲁诺时,他以这样一句话结束了他52岁的生命:

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

与他遭到同样命运的是西班牙的米格尔·塞尔维特,血液循环的发现者,由于他说过灵魂是血液,被加尔文判为异端,1553年被处以火刑,他没有布鲁诺幸运,教皇只是简单地把他烧死就满意了,何等直接爽利!加尔文却把塞尔维特活活烤了两个小时。

当布鲁诺在为哥白尼的学说四处呐喊时,一个人却在为证明他的学说默默地工作,他就是伽里莱·伽利略。

伽利略是比萨人,1564年生。大家可能听说过比萨有一处著名的古迹——比萨斜塔,那塔本来是不斜的,后来由于地基没有打好,开始斜了,由正塔变成了斜塔。现在斜得更厉害了,意大利正想尽办法不让它再斜下去,否则总有一天会斜得横躺在地。

11岁时伽利略迁居到了佛罗伦萨,不久开始学习科学,很快就显示了非凡的科学天赋,25岁时就做了比萨大学的教授。

他的主要发明是望远镜,1609年左右伽利略自己制作了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用来观察天体。到这时止人们观察天体都是用两只眼睛来看的,现在有了望远镜,那等于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空,他立即得到了许多重大天文发现,例如他发现月亮表面没有天使神仙,也没有鸟语花香,有的只是一座座像倒扣的大碗的环形山。

他用观察所得建立了自己的天文学体系,出版了相关著作,他的科学结论自然不合教会的胃口,教会开始对他口头警告,发现他敬酒不吃,就给他吃罚酒了。68岁高龄时还把他逮了起来,经过一番折磨,经受不住的伽利略只好签署了“认罪书”。

他死于1642年,活了78岁。 jd6hbcdpyB1SaXRYRwqBkTjGfxY0vB2f9lP13pwP/It94irdtiLzc1th2luOgG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