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一章
封建制的兴衰

西方的封建制与中国的封建制虽然名字相同,但有相当大的差异。

西方封建制起源于三个契机:罗马帝国的崩溃、日耳曼征服者的传统与土地采邑制。

封建制的形成 罗马帝国原来靠奴隶劳动去搞生产,帝国常年到处征服,被征服地区的人民、特别是战俘就成了罗马人的奴隶。战争与征服对罗马帝国而言是家常便饭,而且几乎每次都能搞到一大批战俘,这样奴隶就有了可靠的来源,价钱也便宜,这就为奴隶制提供了基础。

到后来,随着帝国的衰落,奴隶来源日益枯竭。这就使奴隶制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

还有,奴隶制是一种最残酷的剥削制度,奴隶们毫无人身自由可言,他们的一切劳动果实都被奴隶主侵占,他们的劳动完全是被迫的,毫无积极性可言,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怠工逃跑,争取自由。所以奴隶制的维护完全是以奴隶主对奴隶的暴力控制为基础的,一旦奴隶主失去了这种控制能力,奴隶制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基础,罗马帝国的覆灭正标志着这种基础的丧失。

罗马帝国崩溃之后,依然存在许多奴隶主,他们依旧不能靠自己的双手耕作自己的土地,怎么办呢?为了不使奴隶们逃跑,唯一的办法是给他们好处。于是奴隶主们便采取了另一种剥削方法:给奴隶们一块土地,让他们自己耕种,然后去收租。这样奴隶们不但有了一定的自由,还享有一部分劳动果实,那劳动积极性自然高多了,也不成天想着逃跑了。

这样一来,原来的奴隶主慢慢变成了封建地主,奴隶变成了隶农,奴隶制就变成了封建制。

西罗马崩溃之后,继罗马帝国进行统治的日耳曼人在征服罗马人后,并没有“依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地把罗马人罚做奴隶,而是给予罗马贵族相当的尊敬和地位。他们也没收了许多原来属于罗马贵族的土地,但他们并没有用奴隶来耕作,而是采用了隶农制,隶农们平时自己耕种自己的土地,只要年终交租就行了,这就是封建制。

这些封建主最初主要是日耳曼人。那些率军攻打罗马的日耳曼各族国王占领了大片土地后,把它们分给士兵和贵族们作为采邑。那些分得了土地的人,尤其是分得了很多土地的贵族们便成了大地主,他们再把自己的土地分给更小的贵族,如此下去,直到土地最后来到亲自耕种的隶农们手里。获封了土地的大小贵族就成了大小封建领主。领主和隶农们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基本阶级形成之后,封建制也就形成了。

封建制的概况 在封建时代,西方各国像英法德等也诞生了,在这些封建制国家中,大体上有三大社会等级:国王、封建主和隶农。

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居于金字塔之巅,全国的土地都属于他所有,由他分给各个封建主,当然,由他亲自来封的只是些大封建主,而且一封就是一大片。

封建主是些大大小小的地主。他们有的占有大量土地,有的就少些。他们并不是把这些土地直接交给隶农去种,而是再分封下去,也就是说,他们自己是封臣,但他们自己也有自己的封臣。

隶农是直接耕种土地的人。

我们现在来讲几个关系,弄清楚这几个关系之后我们也就弄清楚了封建社会的概况,这几个关系就是:国王与封建主们的关系、封主与封臣的关系、封臣与隶农的关系、隶农与土地的关系。

中世纪西方的国王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不专制,相反,他们的权力相当有限,在他们的臣子们看来只是他们的债主,没什么了不起。所以国王们要想坐稳自己的宝座就得遵守两条规矩:一是要尊重法律,例如他们不能同时娶两个老婆,甚至不能离婚。二是统治要公正。国王哪怕对一个普通百姓也不能随便惩罚或杀害,对贵族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他们胆敢如此,臣子们就没有义务忠于他,这样迎接国王的通常就是废黜乃至死亡。

国王的权力是,如果他的臣子们违反了法律,他可以依法惩治,或者没收他的采邑。

至于中世纪的贵族,大体可以分成五个等级,分别叫作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除此还有勋爵与骑士两个特殊阶层。前面的五个等级都既是封主,又是封臣。也就是说他们把自己受封得来的土地又分给别人,这样自己由封臣又成了封主。例如一个公爵被国王封了一百座城堡,他可以把这一百座中的九十座分给五个伯爵,其中某伯爵一人就分了五十座,于是把五十座城堡中的五座分给一个男爵。如果愿意的话,这个福斯塔夫还可以分下去。这样,公爵、伯爵们都既是封臣,又是封主。

请注意这里的爵位是任意的,并不是说,只有大爵才可以封土地给小爵,如公爵给伯爵、伯爵给男爵,实际上,在封臣与封主之间并没有任何爵位的要求,一个男爵或子爵完全可以因为某种原因把土地封给一个公爵,叫公爵做他的封臣。甚至于一个国王也可以从一个公爵或子爵什么的手里接收封地,做他臣子的封臣。

如前所说,中世纪的国王不过是个大一点儿的封主而已,有时他的领土还不及封臣大呢。例如英法百年战争时,法国的诺曼底公爵所占有的封地就比法国国王的领地要大得多,这就是百年战争之所以爆发的主要原因,这我们后面还要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因为中世纪的封地有一个继承规则:封臣死后,他的封地由谁来继承只能由他自己来决定,封主不能干涉,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血缘和婚姻继承。有些封臣凭着各式各样的婚姻血缘关系而得到了大量土地,具体数量没有限制,只要能弄到就成。例如一个国王有三百座城堡,通常他会把这三百座中的绝大部分,例如两百座分封出去,其中两个封臣各占六十座,后来,这两家做了儿女亲家,两个封臣死后,他们的儿女,这对夫妇便继承了两家的产业,加起来就有一百二十座城堡了,比国王还要多。

那么,在封主与封臣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既然他们之间没有绝对的上下级关系,也没有固定的血缘关系?

封主与封臣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封臣对封主,如果封主要打仗,封臣必须为他作战,打仗时如果封主被俘虏了,他必须为封主交纳赎金,同时必须按时向封主交纳一定数量的贡赋,例如粮食、野味、葡萄酒和橄榄油之类,如果他想将封主给他的采邑卖掉,那么他得交给封主一大笔税,足以使他肉痛。但他对封主也有权利:如果封主做事不公道,他可以提出谴责,并且采取相应措施,当他受到攻击时,他可以要求封主的保护。

在封主与封臣之间最后一个基本关系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不难明白,就是说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只要隔了级别,就什么关系也没有,或者说没有任何的隶属关系了。

当然,所有封主和封臣,从国王到骑士,都有自己的庄园,不会把自己的所有土地都作为封地分封下去,总要给自己保留一些作为直属领地,这些就是他的庄园,他自己就生活在这些庄园里,除他这个地主外,庄园里还生活着隶农,也就是耕种土地的农民。所以一个庄园大体上由三部分构成:庄园主、农民、土地。

庄园主可以是国王、公爵、伯爵等贵族直到骑士和教士。他们住在高高的城堡里,自己不耕种土地,把一部分土地交给农奴们耕种,作他们的份地,他从中收取地租,另一部分则作自己的份地,当然也不会自己去种,而是由他的农奴们去种,收成全归他。他们还在庄园里建一些风磨水磨榨油机磨面机之类,如果农奴们要用,那好,交钱吧!

靠这些法子捞来的钱,封建主们成天吃喝玩乐谈恋爱,要么就找个借口来个决斗,日子滋润得很。

隶农们的生活是不是只有悲惨呢?不,相反,据说中世纪的农民也有许多好处,例如按中世纪的老规矩,不管什么情况下庄园主都不能将他们从土地上赶走,如果要将土地卖掉,也得将农奴加在一起卖。如果农奴老了不能干活了,庄园主就得养活他直到他死去。另一个好处是那时的节假日特别多,一年有五六十天,外加星期日这雷打不动的假日。这样农奴们一周实际上只要干五天活。另外每逢那些大节日或每年春种秋收后,庄园主们都有义务犒劳农民们一顿,让他们吃饱喝足。

因为这些事实,过去一直把中世纪看作一无是处的西方史界现在也有许多人观念转变了。甚至写了好几部歌颂中世纪的著作。

中世纪的所有痛苦、喜悦与希望之中,最使我们向往的是骑士精神。

骑士是中世纪一个独特的阶层,也是封建制主要的卫道士,是军队的主力。骑士们大都出身于小贵族家庭,又常常不是长子,不能从父亲那里分得遗产。他们的出身并不能保证他们都成为骑士,要成为骑士必须由某个贵族,如伯爵或公爵,来加封。他们在获封骑士的同时往往还能获得一个或几个小庄园,他们就可以靠着这些庄园来过日子了。如果他们想获得更大更多的庄园,唯一的途径就是掠夺,他们可以自己去抢,也可以跟着他的封主去打仗,从战争获得战利品。

我们现在来看看一个人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士吧。

为了成为合格的骑士,他得先找个什么女人做情人,例如像堂·吉诃德一样,把邻居一个胖姑娘阿秀叫作自己的情人,然后,他就公开宣称阿秀是世界上最苗条、最美丽的姑娘。

此后,他便从头到脚裹着铠甲,在大马路上闲逛,当遇到另一个骑士时,他如果看这个骑士不顺眼,就可以说“我认为阿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纯洁的姑娘”之类的话,另一个骑士当然不同意,说另一个莎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姑娘。他们立即便拔出剑或长矛打将起来,这叫“决斗”——可不是儿戏,是生死之争。胜利的一方可以获得失败一方的所有财产,如果他没有把他杀死,而是俘虏了,他还可以要他的亲属拿大笔赎金来换人。

这样看来,中世纪这样的决斗就像今天的赌博,是可以让一个人在一天之内发大财的好法子,一定多得不得了。的确如此,不单两个骑士之间的战斗多,那些大的冲突,如某位公爵率领他的骑士们向另外某位公爵发动战争,也是家常便饭。

这样打通常是为了战利品,也有时纯粹是吃饱饭了没事干,为了娱乐一下、松松筋骨。

我现在来塑造一个理想的骑士吧,他是个这样的人:

他全心全意地忠于他的情人、他的封主;他对任何人,包括他的敌人都彬彬有礼;他作战时面对任何敌人都毫无惧色,如果他战败了,他可以战斗到死,也可以大大方方地对战胜他的人说:“我现在是您的俘虏,我将为自己赎身。”并且把所有财产毫无保留地献出来;最后一点是,他不酗酒,但如果喝起来,他可以连喝二十斤,脸都不红一下。

即使在中世纪过去好久之后,人们对中世纪的一切都说之痛心,唯有骑士精神却长久地给人们以美好的回忆,后来,许多作家们借此创作了许多小说,描述骑士们的浪漫生涯,使得欧洲无数年轻人心驰神往,恨自己不能生在骑士时代,好也创下亚拉冈的约翰一般的伟业,美人财宝双丰收。

这情形与中国现在的年轻人爱读《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梦想成为杨过段誉第二一样。

尽管有伟大的骑士为它撑腰,封建制也注定要灭亡,它是怎么灭亡的呢?

封建制的没落 从前面可以看出来,封建制的基础有三个阶层:农奴、封建贵族、骑士,如果他们消失了,封建制自然也就没落了。

在封建的庄园里,农奴们的生活固然比奴隶好多了,但不用说还是比较苦的,趋乐避苦是人之本性,所以他们梦想着更美好的生活。封建制盛行的时候,他们刚尝到甜头,还老老实实地在庄园里劳动。后来发生了几件事,令他们像水性杨花的女子见到了俊男帅哥一样,见异思迁。

首先是城市的出现。随着生产发展,人口不断增长,欧洲各地出现了许多城市。在城市里人只要有一技之长,例如作木匠鞋匠皮匠之类,就可以生活得相当舒服。即便没一技之长,只干些笨体力活,例如替人跑腿搬东西,日子也比乡下农奴们要舒服得多。农奴们自然向往这样的生活,一有机会就往城里跑。那时还有一个规矩,只要一个农奴跑到了城里,他乡下的主人就不能到城里来抓他,他就自由了。结果农奴们大批大批地往城里跑,他的主人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奴隶,不能成天把他们锁在屋子里。

怎么办呢?眼看着种地的人一天天少,急疯了的庄园主们只好硬的不行来软的,让农奴们的日子过得好一点,例如少要点租,有时干脆给他们自由。他们知道不给也没用,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这样农奴们日子比先前好过了,还有了人身自由,当然不成天想着往城里跑了。

另一个原因是14世纪欧洲曾流行一场巨大无比的“黑死病”,即鼠疫,全欧洲的人差不多死了一半,尤其是卫生条件差的农奴死得更多。这样,“人以稀为贵”,黑死病过后,农奴变得金贵起来,每个庄园主都有大片的土地等着人种,都不顾一切地要农奴,哪怕是另外一个人的农奴。在这种竞争之中,地主们争相给农奴们好处,结果几乎所有的农奴们自由多了,租子少了。

农奴与以前不一样,封建主呢?也不一样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里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服,原来生活在乡下的庄园主们也开始向往城里生活了,纷纷移居城市,乡下的庄园有的卖掉,有的交给农奴们,他只派管家去收收地租。还有,住在城里后,他们渐渐发觉种地远没有投资工商业赚钱快,就纷纷转向这新行当,久而久之,原来的封建庄园主慢慢变成了资本家。

上面这些原因的必然结果就是原来的庄园经济没法像以前一样维持下去了,只得崩溃,庄园制一旦崩溃,那封建制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封建制三骨干的最后一位——用武力捍卫封建制的骑士的命运又如何呢?有两个因素把他们消灭了:

一是十字军东征,关于这场特殊的、与宗教直接相关的战争我们在哲学卷中还要说,总之,由于十字军东征的规模大得吓人,可以说全欧洲的骑士们都动员起来了,结果却惨得很,连德国的皇帝都被淹死了,作为战斗主力的骑士们死伤更是不计其数。人数少多了的骑士们自然没多大力量保卫封建制了。

十字军东征是西方世界以及西方世界精神的支柱基督教历史上最重大最著名的事件之一,我们将在下一章专门说明。

东征大批杀死了骑士,骑士的人数少了,后来技术的进步使这些少了的骑士的本事也小了。因为一种新式武器火药枪出世了。

在火药枪下,一个骑士对战争的作用就与一个普通农夫没多大差别了。郭大侠的降龙十八掌再厉害、亚拉岗的约翰剑再宽再重,拿到现在有什么用呢?当他们还在百把米开外时,一枪打过去,他俩还有命吗?

在这样的新现实下,骑士们成了无用之物,渐渐消失了。

当庄园主、庄园、农奴、骑士等作为封建制基础的一切消失之后,封建制也就灭亡了。

当然这一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像罗马不是一个月,也不是一年建成的一样,封建制也不是一个月、一年就灭亡了的。 BTDZnMnHtdxqpRCkIvhz76z4of6l3jWTuZi3l+cGA3jl5aYsZZ6h6WlJd9a6d5R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