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基督教简史

讲基督教的故事先得讲耶稣的故事,因为基督教的产生是从耶稣的诞生开始的。

耶稣传略 关于耶稣的诞生,《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里有详细的记载,大意是说,耶稣的母亲玛丽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就从圣灵怀了孕,她丈夫约瑟是个义人,不愿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正思念这事的时候,神的使者在他梦中显现,告诉他玛丽亚她所怀的孕是从圣灵而来的,她将要生一个独生子,要给他起名叫耶稣,他要将人从罪恶里救出来。

耶稣

约瑟醒后,就遵照吩咐把妻子娶过来,等她生了儿子,就给他起名叫耶稣。这时候统治犹太人的是希律王,他要杀掉传说中将成为犹太人的王的耶稣。为了逃避,约瑟便带着家小逃往埃及,直到希律死后才回到了巴勒斯坦,住在拿撒勒。

长大后的耶稣就在水里受了约翰的洗礼。约翰被关起来后,他就离开了拿撒勒,往加百列去了,在靠近海的地方开始收徒传道。例如他在加利利海边,看见一对渔民兄弟在撒网,就要他们跟从他,他将会使他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立刻便丢了网,跟耶稣走了。这两兄弟中的一个名叫西门,后来就是著名的大圣徒彼得了。这样耶稣先后共收了12个大徒弟。

除收徒外,耶稣还行了许多神迹,例如救治病人,例如一个闺女,已经死了,可耶稣拉了拉她的手后,她就活了。还有就是给饥饿的人以食物,他曾用七个饼让4000人吃饱,剩下的还装满了7个篮子。耶稣的另一种神迹则是为了考验众门徒的信心。例如他曾夜里四更天在海里行走,还叫彼得也来走,当彼得害怕会沉没而喊叫时,耶稣责备他道:“你这小心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

由于耶稣这些大神通,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信徒,甚至渐渐地就被认作犹太人中一直传说的“弥赛亚”了。弥赛亚是受膏者的音译,又译作基督,意思就是来拯救犹太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的王。

对耶稣而言,被人视为弥赛亚也许是得其所哉,然而也正是这得其所哉害了他的命。

原因很简单,既然耶稣是犹太人的王、是弥赛亚,那么现在的犹太人统治者们,包括祭司们、希律王和他的罗马主子,又是什么呢?他们岂不也要认他为王?用一句中国话来说,这不是要“谋朝篡位”吗?

因此,那些祭司长们、希律们决心将这位胆敢篡夺他们权位的家伙治死。

他们先设计了各样陷阱想让耶稣掉进去,例如问耶稣该不该给罗马人纳税,他们想如果耶稣一心为着犹太人,那么自然会不同意纳税给罗马人,如此便可以借这个口实将他交给罗马人,定他的罪了。但耶稣一句巧妙无比的“恺撒的物当归给恺撒,神的物当归给神”说得那些人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

诡计没有得逞,他们越发决心要害死耶稣。这时,他们得到了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的帮助。

耶稣知道犹大出卖了他,但没有任何害怕的表示,他知道这是他的命,他命定要为人的得救而流尽最后一滴血。

但他也没有默默无语,他举行了著名的“最后的晚餐”,晚餐上,他说了那句直到现在仍响彻云霄的“你们中间有一个要出卖我了”。

吃完最后的晚餐,并把祝福的饼和如耶稣血的葡萄汁给门徒们喝过后,耶稣就带了众人往橄榄山去,只有犹大离开了,因他要找人来捉耶稣。

不久,犹大领着许多人来了,他走到耶稣面前,同他亲吻,那帮人便知谁是耶稣了,他们扑上来,抓住了耶稣。

耶稣被带到大祭司和犹太长老们那里去,不久,由于长老们的坚持,当地罗马的执政官彼拉多被迫同意处死耶稣。据说,彼拉多拿水在长老们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

于是耶稣就在被一阵残酷的鞭打后,在十字架上钉死了。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对于一般人而言,死亡就意味着一切结束,然而对于耶稣,死亡不但不是结束,而且是一个新的开始。

因为耶稣死后,他又复活了。而且,耶稣之死也预示着基督教的诞生,就像《马太福音》最后一节所言,耶稣复活后对前来拜他的门徒们所言:

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基督教的诞生 耶稣死后,对基督教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是圣保罗,他多次走遍从小亚细亚到意大利的许多地方,进行传道,宣扬耶稣就是基督——弥赛亚,这些传道就是基督教最初的传播。

保罗死于公元67年左右,是昏庸无道的罗马皇帝尼禄下令处死他的。

从上面耶稣与保罗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两人都受到了犹太人的迫害,甚至可以说是死于犹太人之手,而他们本是地道的犹太人,也是虔诚的犹太教徒。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他们会是如此的命运呢?

这是因为耶稣与保罗所宣扬的教义同犹太教的教义已经大大不同了,所以他们才被虔诚的犹太教徒视为异己,必欲除之而后快。

那么基督教又是如何从犹太教那里分离出来的呢?又与犹太教有了怎样的区别呢?他们又是如何最后脱离犹太教母体、成为独立的基督教的呢?

我们现在来简单谈谈这个问题吧。

简言之,基督教之所以能从犹太教那里分离出来是因为他们渐渐有了下面一些自己的特性:

第一是有了自己的崇拜对象,就是耶稣。基督徒与犹太教徒在这里壁垒分明:凡否认耶稣是弥赛亚的是犹太教徒,而承认耶稣是弥赛亚的便是基督教徒了。

第二是基督徒们有了自己的经典。

我们知道,《圣经》分成“旧约”和“新约”两部分,其中“旧约”是犹太教经典,但他们却不承认“新约”。

基督教开始也只有“旧约”,后来由于他们有了耶稣这个伟大的导师和他的十二门徒、有了保罗这个伟大的传道者之后,便有信众记录下他们的言行,录成一书,也作为他们信奉的范本,后来便成了“新约”。这样一来基督教徒们便有了自己和犹太教徒不同的经典——《新旧约全书》。

而伴随着新经典出世的当然是其中蕴藏的思想,如信奉耶稣是神之子、是人类苦难的救赎者,他由处女怀孕而生、将为拯救人类的苦难而牺牲自己、被钉上十字架,然后又会复活、升天,如此等等,这些便成了基督教独特的教义。后来当一些富有哲学素养的人来阐释他们、深化他们时,这些教义便成了基督教的神学。

第三是基督徒们有了自己的组织与团体,这就是基督教会,它的势力后来越来越大,甚至一度统治了整个西方世界。

这样,有了自己独特的崇拜对象——耶稣;有了自己独特的经典——《新旧约全书》;有了自己独特的组织形式——教会的基督教便脱离了犹太教,成为一种与犹太教迥然不同的新宗教——基督教。

从受难到成功 诞生之后的基督教就像耶稣的人生,饱经磨难。

首先对基督教严厉迫害的是罗马帝国。由于基督教认为耶和华是唯一的神,这同罗马政府把皇帝神化,认为皇帝就是神,直接对立,所以皇帝当然要迫害之。还有就是当时的基督教是个地下党一样的秘密组织,因此罗马政府自然大为担心他们会聚众造反。加之这些基督徒们在举行“圣餐”时,把他们吃的饼、喝的酒称为“基督的身体和血”,许多教外的人便以为他们真的是在吃人肉、喝人血了,因而引起了外人极大的惊恐与愤慨。

这样的结果是,罗马政府对基督徒进行了大规模的、残酷的迫害,从残暴的尼禄到仁慈的图拉真,都这样行事。

图拉真以后的几个皇帝,如哈得良、安东尼·庇护、马可·奥勒留等,虽然也敌视基督教,但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政策。

但到了罗马第一个实至名归的皇帝戴克里先,基督徒遭到了最残酷的迫害。在帝国各省,基督教堂被拆毁,《圣经》被烧毁,举行秘密集会的基督徒一律判处死刑,甚至被活活烧死。甚至全体基督徒被摒弃在法律保护之外,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加以迫害。

中国有句古话: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被戴克里先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的基督徒们,终于同样在戴克里先这里放下了重负。

公元311年,戴克里先已经病入膏肓,临死之际,他幡然悔悟,顿觉往日之非,于是下了一道遗诏,要求他的继任者和帝国官僚们宽容基督徒。戴克里先的这个遗诏对他的继任者产生了莫大影响。

戴克里先去世前,为了更好地治理庞大的帝国,将之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于是原来统一的罗马帝国现在分成了东罗马与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包括希腊及其以东的地方,西罗马则包括意大利及其以西的地方。东罗马由戴克里先自己治理,西罗马则交给他的一个也称皇帝的部将,即西帝,只是西帝要服从东帝。

戴克里先死后,两个皇帝继位,西帝是君士坦丁,东帝是李锡尼。

君士坦丁这个人对基督教之成为西方正统起了莫大的作用,后来基督徒们追赠了他一个尊号——君士坦丁大帝。

当上皇帝后,他不久便遵照先帝遗诏,与东帝李锡尼共同下旨赐基督徒以信仰自由。这道敕令便是基督教史上有名的《宽容敕令》。这是公元311年左右的事。

又过了两年,他们更共同颁布新敕令,无条件发还以前镇压基督教时从教会那里没收的财产。次年,他在阿尔举行了第一次基督教的宗教大会,不过只有西罗马的主教们参加,称不上全罗马的基督教大会。

323年,君士坦丁大帝击败东帝,成了全罗马帝国的皇帝。

两年后,大帝终于举行了全罗马帝国的宗教大会——尼西亚主教大会。在这次会上制订了一部《尼西亚信经》,它消除了基督教思想界一度乱七八糟的局面,关键是确认了圣父、圣子与圣灵的三位一体,以及圣父与圣子的“本体同一”,又把不接受这个信条的异端,主要是阿里乌斯教派,划为异端、开除出教,从而初步统一了基督教世界。

继君士坦丁大帝后,另一个不但令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而且成为整个西方世界无上的精神统治者的是狄奥多西大帝。

狄奥多西下令摧毁所有异教庙宇,并命令所有罗马人信仰基督,后来进一步规定凡信仰其他宗教的都是叛教行为,要受到严厉惩罚。这是公元380年的事。

至此,基督教不但在反对压迫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胜利,还成了基督徒们的精神支柱,独霸西方世界。从精神这个角度来说,它统一了整个西方——它把种族、语言与文化诸方面都极不相同的西方诸国、诸民族统一于基督精神之下,从此西方文明亦可称之为“基督教文明”。

狄奥多西虽然大大强大了基督教,然而却没能强大罗马帝国,到他称皇做帝时,罗马帝国已经走近了衰亡,西哥特人、汪达尔人、东哥特人像洪水一样涌进他的帝国。此前,狄奥多西已经在公元395年把帝国分给了两个儿子,分别是以罗马为首都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到公元476年,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小罗慕洛斯·奥古斯都路斯被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废黜。

至此,西罗马帝国灭亡了,差不多有千年历史的罗马时代也走向了终结,西方历史从此便过渡到了中世纪。

中世纪主要的特征是基督教的统治,以罗马为中心的教会实际上成了整个西方世界的统治者,攫取了巨额财富,并且在各国大量建立异端裁判所,对所谓异端进行残酷迫害。

独霸西方世界后,中世纪基督教巨大力量的另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是十字军东征。

罪恶之战 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东罗马帝国则继续存在。东罗马虽然没有灭亡,但日子也不好过,它受到各个蛮族——从日耳曼人到匈奴人的不断袭击。到11世纪,东罗马帝国受到的压力更大了,这时诺曼人从西边、俄罗斯人从北边一齐往东罗马冲来,不断地欺侮它、压榨它。特别是当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来袭时,东罗马皇帝实在无力抗拒了,就采取了一个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步骤——向罗马的教皇求援。

这时候,罗马的教皇已经凛然是整个西方世界的太上皇了,其他世俗国家的国王都要听从他这个耶稣与上帝在尘世的代表。到强大的乌尔班二世当教皇时,他正式准备援助东罗马的兄弟,他1094年在皮雅琴察召开了宗教会议,商讨援助东罗马人的事。

1097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了,他们由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意大利人等为主力组成,人数庞大。他们渡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后,一举攻克了靠近君士坦丁堡、当时已被突厥人占领的重镇尼西亚。并继续攻击,一路夺关斩将,凭着那种因宗教的狂热而激起的高昂士气,终于打到了他们此行的最终目标——耶路撒冷。

这就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也是最成功的一次。此后还有为数达七次的东征,不过都没有第一次成功。

此后,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开始于1147年,1189年有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发生于1202年。

第四次的十字军东征做了令人发指的事。作为基督徒的十字军们不但不去打异教徒,反而向自己的同教兄弟发动了进攻,措手不及的东罗马人被打败了,拜占庭被占领了。那些西方的基督徒们向东方的基督徒展开了残酷屠杀,他们疯狂的掠夺令拜占庭这座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遭到了空前浩劫。

这次十字军东征之后,大约1212年,出现了一支特殊的十字军,就是“儿童十字军”。

原来,在1212年前后,传出一条谣言,说只有儿童的纯洁才能蒙上帝的恩,征服异教徒。这些传说像风一样吹遍了整个欧洲,那些愚信的父母纷纷将自己的孩子交了出来。于是在欧洲的原野上到处出现了一群群儿童,从五六岁到十来岁,衣衫褴褛,吃力地走着,许多人累死饿死冻死在路上,活下来的一直走到了法国南部的马赛港。在那里,他们被送上了一艘艘大船,往茫茫大海航去。准备“用他们童贞的爱而不是用武力”去夺回圣地。

他们最后怎样了呢?他们根本没有被送去打仗,用他们的纯洁征服异教徒,而是径直被送到埃及,卖给奴隶贩子们了。

这些纯洁的儿童们,为教皇而失去了他们的自由与生命,教皇知道他们可悲的下场之后,只恨恨地说了句:

这些儿童真给我们丢脸!

以后又有第五、六、七、八次十字军东征,不值得为这样污秽的行为费太多的笔墨,总之他们每一次都是怀着贪婪之心而去,背着耻辱之败而归。

1270年是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东征,这时距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差不多200年了!

到1291年,十字军失去了在东方的最后一个据点阿克城。

值得补充的一点是,2000年2月底的一次电视讲话中,事隔七百余年之后,教皇保罗二世终于在一次讲话中正式为十字军的倒行逆施表示了道歉。

讲完了十字军东征之后,有关基督教的历史这一章也该告一段落了。

两度分裂 此后,还有两件事要简单地说说,这就是基督教的两次大分裂:第一次是基督教分裂成罗马天主教和希腊正教;第二次是天主教再分裂出基督教新教。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大分裂。

我们前面讲过,为了便于治理,戴克里先曾将罗马帝国分成东西两部分,分别以意大利和希腊为中心,后来狄奥多西在395年把帝国分给了两个儿子,建成了分别以罗马为首都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从此,两个罗马走上了各自发展的道路,而且相隔越来越远。最大的区分是语言,西罗马的基督徒们说拉丁语,自然也用拉丁语来做祷告、发表他们的神学见解,而东罗马的人则用希腊语做这些事。这样,两种语言的区分就引起了其他许多区分,例如对耶稣或保罗同一段教义的理解,便由于语言不同而产生了分歧。这样最终导致了两类不同的教会:一类教会以拉丁语宣讲传道、进行神学研究,而另一个教会则用希腊语。

这样的结果是,双方的差异越来越大,分歧越来越多,于是争吵也越来越厉害,到11世纪,双方的争吵终于因一件事而达到了顶峰。

这件事的起因是这样的:罗马教皇派了一个红衣主教到拜占庭去见东部教会的教皇,对他说,如果他再闹下去,就要开除他的教籍。东部教皇随即宣布把罗马教皇革除教籍。

这是导致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基督教决裂成了东西两部,西部自称为“公教”,意思是它是全世界公有的,它也要拯救整个世界。东部则自称为“正教”,强调唯有它才是耶稣基督的嫡系,才是正统的基督教。

这大体是1054年的事,这一年就是基督教会的第一次大分裂之年。

至于第二次大分裂,它起因于罗马教会的腐败。中世纪的教皇之腐败与堕落要超过所有的世俗国王,按照教规,教士最起码的行为标准是禁绝情欲,而大量的教士、主教甚至教皇都有情人与私生子,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这样的结果就是教皇和教会遭到社会有识有德之士的强烈反对,这反对的结果就是基督教会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变革。

这次对基督教会进行大改革有两个主要领导者,一个是马丁·路德,另一个是加尔文。

马丁·路德生于1483年,是德国人,当上神学教授后,他起来反对当时流行的所谓赎罪券。所谓赎罪券,就是罗马教皇印制的一些票据,声称谁买了这东西谁的罪就可以得到赦免。不是说他犯了罪就不用坐牢杀头了,而是说他死后用不着因所犯的罪下地狱了,因为他购买了赎罪券,他的罪便被神赦免了,他可以直升天国了。那些推销赎罪券的教士们眉飞色舞地对可怜的信徒们说,当他们买赎罪券的金币叮叮当当地掉进教士们的钱袋时,他们的灵魂已经飞上天堂了!不用说,成千上万愚昧的信徒们就这样花掉了成千上万的辛苦钱,而教皇也因此大发特发,成了西方世界最富有的人。1517年10月的一天,马丁·路德在他执教的维登堡大学教堂门前贴出了一张公告,名字叫《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里面用多达95条的论据证明赎罪券根本没用,只是教皇用来搜刮民脂民膏的伪钞假币。神圣的教皇第一次遭到了这样公开而有力的批判,点亮了许多人的眼睛,马丁·路德就成了基督教新教的开山鼻祖。

继马丁·路德之后,中世纪基督教的另一个大改革者是加尔文。

加尔文1509年生于法国,比马丁·路德小26岁,他曾经在法国多所著名大学进修神学,在巴黎期间,有一天他受到“突如其来的、神的启示”,从而觉悟到如今罗马教会之非,决心像马丁·路德一样起来改革之。几年后,加尔文发表了他的名著《基督教原理》,它被称为基督教新教的第一本系统的神学著作。他的主要观点是认为人认识上帝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个人自我内在的顿悟,二是通过《圣经》中上帝的启示。此外还有一个令人绝望的观点,就是“预定论”,就是说人的一切都是在他生前就预先注定了的,他一生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改变这一点。

加尔文遭到了教皇和教会的嫉恨与迫害,但他也获得了大批追随者,尤其是在瑞士的日内瓦,这个美丽的山城从执政者到普通市民都憎恨罗马教廷,把罗马主教赶走了,加尔文立即着手在这里实践他的理想国之梦。

到1541年左右,加尔文终于在日内瓦建立了他政教合一的新教国家,而他的新教也被称为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

至此基督教大体完成了它的两次大分裂,直到今天基督教大体还是这个样子。

——还是大体分成三支: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它们各自又有许多宗派,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新教的两大宗派:路德宗和加尔文宗了。

虽然已经一分为三,但总的来说它们仍属同一大教——基督教,就像《封神演义》里形容阐教、道教、截教的关系一样:

红莲白藕青荷叶,

三教原来是一家。 NOsKf2HkdVZgWBIIHVYkIY2rfH03pXonIXIE9h0L6D1XbO00PRnDCAB1klZEx/H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