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
【原评】
龚半千曰:物之不可入画者,猪也,阿堵物也 [1] ,恶少年也。
张竹坡曰:诗亦求可见得人,画亦求可像个物。
石天外曰:人须求可入画,物须求可入诗,亦妙。
【译文】
人应该努力寻求可以入诗的韵味;物应该争取可以入画的美感。
【注释】
[1]阿堵物:指钱。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晋王夷甫口不言钱,指钱为“阿堵物”。
【评析】
本段文字是说:人应该有可以入诗的韵味,物应有可以入画的美感。人可入诗,物可入画,这是作者对审美的一种遐想。人要入诗,必须具备诗的灵动的特质,要有某种高贵吸引人的品质,并且对观者这一项事物感兴趣,只有这样,才会被人在诗里吟咏、赞颂。物要入画,必须美丽、有神韵,如山川、鲜花、陶瓷、雪景等,它启示人们不断加强修养,做一个高品位的人,不仅要实用,还要美观。
其实,在生活中,可入诗、入画的事物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张潮这则文字为我们描绘了诗情画意的人类理想生活境界,这表明了他对人的要求和对物的欣赏标准,不论对人还是对物,这个标准都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