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明明跟孩子立好了规矩,可他就是不遵守

给孩子立规矩的过程可能并不会像我们所预想的那么顺利,有时候明明已经立好了规矩,但是最终孩子却会堂而皇之地选择不遵守,还可能会跟我们对着干。显然,不遵守规矩、对着干的情况都会让我们和孩子陷入不愉快之中,亲子关系也会出现短暂的不和谐。

有位妈妈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

妈妈和孩子定好规矩,玩完玩具后立刻要收好,不能随地乱扔。

这天,妈妈要带孩子出门,但是孩子依然坐在地板上玩着玩具,因为赶时间,妈妈便催促道:“好了,把玩具收起来吧,我们要出门了。”

孩子正专心地摆着小汽车,头也没抬地说:“一会儿就好,妈妈。”

妈妈看着时间有些着急,忍不住说:“乖!快点收拾好,我们赶时间。”

孩子这回没应声,手下却依旧保持原来的动作。妈妈一看就不高兴了:“你怎么不听话?”

孩子一赌气,把小汽车随手一丢,站起来就走。妈妈立刻又喊:“怎么不收拾玩具?不是立了规矩了吗?”

孩子不耐烦地说:“就是不收!就是不收!还玩着呢!”

妈妈彻底生气了,一把拽住孩子,孩子不断挣扎,脚下也一阵乱踢,玩具到处都是,孩子最后挣脱跑掉了,妈妈又气又急,只好自己收拾。她一边收拾一边无奈地想:“为什么明明定好了规矩孩子却并不遵守呢?”

仔细来看整个事情的经过,难道问题真的是出在孩子身上吗?也并不全是这样,孩子的原因占了一部分,但另外一部分则是妈妈的原因了。

孩子有时候会冲动,但思维却非常简单,所以一些事情往往不经大脑,冲突也就难以避免。尤其是当事情的发展并没有遂他的心愿时,他那种逆反情绪可能就会更甚。他并不会去考虑什么后果,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孩子这样的表现与他的成长有关,注意力难以集中就会导致他易冲动,但是这并不代表孩子就一定有问题,也许只是他还没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说完了孩子的问题,再来看看妈妈的问题。

以前面的案例来说,很明显是妈妈打断了孩子的活动,这样的打断使得孩子渐渐地变得不耐烦。如果妈妈没有打断,而是尽早用一个提醒来让孩子有一个尽快结束活动的意识,也许最终他的情绪也不会这么暴躁,他也可能会自己主动收拾好玩具。

很多妈妈可能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总是以自己的时间安排为准,丝毫不在意孩子到底在干什么,而我们还要强迫他一定要按照我们所说的去做,孩子会慢慢有自己的主见,也会有自己的安排,被强硬地要求必须接受我们的安排,他当然会不开心。

就像有的妈妈在让孩子学了《弟子规》之后,就认为“父母呼,应勿缓”这6个字是“万能”的,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喊孩子的名字,孩子就得乖乖地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去恭恭敬敬地回应妈妈的呼喊。其实这是误解。也就是说,如果妈妈没有彻底“读懂”这6个字,就很难应用好它,它也就不能成为教育孩子的“灵丹妙药”了。

说得再明白一些,就是妈妈一定要关注到“父母呼”这个“呼”的内涵,这是给我们做父母的提的要求。我们要把握这个核心:注意“呼”的语气、语调和时机。比如,当我们的“呼”明显高八度,甚至是以气势压倒、命令孩子,那他在内心是反感的,是不想配合去“应勿缓”的。再如,“呼”的时机,当孩子正在埋头专注地做一件他认为很重要的事情时,而我们又没有非得必须“呼”他做别的更为重要的事的情况下,就不应该去随意打扰他。想想看,如果我们随意打扰孩子,还要求他“应勿缓”,还有道理在吗?

当孩子暂时还没有做到“应勿缓”的时候,我们要给他适应与成长的时间,而不要试图以“父母呼,应勿缓”(包括《弟子规》后面所讲的内容)这句话去控制孩子,不要硬给他扣上一顶“不听话”的大帽子,甚至因此去否定孩子。

“父母呼,应勿缓”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父母和孩子都有约束的,体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与理解,而不是父母单方面拿来去衡量孩子的,更不是让父母用这句话或整部《弟子规》跟孩子去对立的。

所以,综合孩子和家长这两方面因素来看,若要孩子很配合地遵守规矩,可以从这样几方面入手。

第一,适当留出一定的弹性时间,以应对突发状况。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虽然我们会有安排,但是有时候也许会出现临时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在做计划安排时,要适当留出一些弹性时间,能让我们有足够的灵活时间去处理突发情况。千万不要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否则孩子的大脑可能会无法处理这么快的转换,这很容易导致他对规矩的反抗。

第二,如果临时有事,要征得孩子的理解。

正因为临时,所以谁也无法预料事情的发生。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告知孩子,征得他的理解。可以试着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妈妈知道你在玩,但是有件事不得不赶紧去办,你的玩具我们可以先保持原样放着,等事情办完了回来你依旧可以继续玩,但是最后你要收好,你觉得怎么样?”类似这样的说法、语气就是在给孩子一个思考的时间,不去强迫,孩子也会更容易理解我们的意图。

当然,假如某些情况实在太过于紧迫,比如危险来临时,我们就要随机应变了,先处理好紧急情况,然后再慢慢和孩子解释,同时还要安抚他因为紧急情况而产生的紧张情绪。

第三,假如出现分歧,要审视规矩与现实的差异。

有时候孩子说什么都不愿意去遵守规矩,不管好说歹说,他都采取反抗的态度。那就要看看规矩的内容本身是不是存在问题了。虽然在立规矩之前我们会和孩子沟通,但那终归只是我们和孩子想象中的情景,一旦这个情景变为现实,也许真的就不那么合适了。

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适当地调整规矩内容,可以和孩子一起面对现实,将规矩调整得更切合实际情况。不过,这种情况一定要真的和事实相连,不能说看到孩子不愿意遵守规矩我们就去轻易更改规矩内容,否则规矩也就没有任何效力了。

人都有惰性,孩子也不例外。本来他是自由散漫的,突然有了某种规矩,他有所不适,甚至有反抗也是在所难免的。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能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即使他对规矩有些小情绪,那也要把规矩坚决落实下去。 l6U1q8AhuEuCehboYF4FpgSfvCbR4Fv83CrqxQsr5I/a9Fc3eV0ojMMOakLMrx2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