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批评的根源

批评是在社会化的前期由父母植入的。在整个童年期,你的父母要教你哪些行为可以接受,哪些会招致危险,哪些很不道德,哪些招人喜欢,哪些惹人讨厌。得当的举止行为会得到他们的拥抱和赞扬,危险、错误、恼人的行为会挨批受罚。不接受几次惩罚,就不可能成长。人格心理学家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称这类惩罚性事件为“禁止手势”。

经过设计的禁止手势能够起到震慑和排斥的作用。挨打或是挨批的孩子能够切身感受到失去父母的爱,他在那时就成了一个坏孩子。孩子能够隐隐约约觉察出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提供衣食,为自己的情感提供滋养。如果被父母厌恶、遭家庭排斥,他就小命难保了。因此,父母的肯定对于孩子而言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成为坏孩子的经历是一种深刻的体会,变坏意味着铤而走险,有可能失去所有支持。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笼罩着禁止手势的阴霾,所有令他们感到内疚和难堪的时刻都会有意无意地留在他们的脑海中。这些是成长给自尊划出的伤痕,无可避免。此种经历是批评者滋生的土壤,之后他就以你“不良”的自我感觉为食粮,不断发展壮大。在你的自我当中,始终有那么一部分,在你惹怒别人,或是犯错,或是没有完成目标时,倾向于认为你太差。这种早期形成的自己不够好的想法正是批评者与你业已形成的自我认知不谋而合的原因。他的声音是不满的父母的声音,童年时塑造你行为的惩罚性、禁止性的声音。

批评者发送攻击的音量和恶意程度与你的不良自我感觉的强度有直接关系。如果早期禁止手势相对温和,成年批评者只会在为数不多的情况下进行斥责。但如果你小时候因为犯错而遭受过强烈的指责,成年批评者只要有机会就会向你开火。

决定你早期的不良自我感觉强度的五个因素如下。

1.品位、个人需求、安全感、合理判断力错误地与道德挂钩的程度。在一些家庭中,爸爸喜欢安静,如果孩子吵闹,就会被指责道德品质不良。还有些家庭认为考低分可耻。一些孩子在产生和朋友玩的想法或是产生性欲时会被指责为不道德。一些孩子会因忘记做某项家务,喜欢某种发型,或是在街上滑滑板而被指责为不良少年。如果这些问题只涉及品位、未能完成任务或是低下的判断力,但家长却错误地指责孩子,认为它们是不良的道德行为,这就会成为孩子自尊不足的源泉。有些表达方式包含着强烈的道义谴责,认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孩子听到有人说他懒,或自私,或像乞丐,或像神经病,他会很快忘记具体场景,但那种挫败感却久久无法消散。

2.家长混淆行为和实质的程度。同样是在街上乱跑乱窜的孩子,受到家长危险警告的孩子的自尊不会受到打击,而只听到“坏孩子”骂声的孩子则恰恰相反。被叫作“坏孩子”的孩子所接收到的信息是自己和自己的行为都很差劲,无法区分他的行为与本质。成年批评者不仅指责他的行为,还攻击他的人格。仔细区分不当行为和本质好坏的家长能够培养出自我感觉较好的孩子,他们内心批评者的声音会更加温柔。

3.禁止手势的频率。家长传递负面信息的频率对孩子早期形成自我价值有很大影响。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曾观察发现,让谎言成为现实的秘密只是重复到足够次数即可。你是坏孩子的谎言不会因为父母只指责一次就被你信以为真,它是因为反反复复被提及,才会深入内心。类似“你怎么回事”“别到处添乱了”这样的批评,你得听很多遍才能将其内化。但是,过段时间以后,你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的确不好。

4.禁止手势的一致性。假设你的父母不喜欢你用“呸”这个脏字,你可能会觉得他们老土,但如果他们始终如一地坚持原则,你也会逐渐放弃使用这个多功能词。但是还可能有另一种情况,当你说“呸”时有时他们置若罔闻,有时却又大发雷霆。假设他们对于其他规定也会出现这种前后不一致的反馈,起初你只是不知所措,但是抨击的随意性最终会让你得出一个痛心的结论:问题不在于你做了什么(同样一件事,有时可以,有时却不行)而在于你本身,真正有问题的是你。家长前后标准变化多端会让孩子产生莫名的负罪感,他们觉得自己做错了,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准则,因此无从知晓问题出在哪里。

5.禁止手势源于家长自身怒火中烧或情绪低落的频率。一定强度的批评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不会造成太大伤害,也在孩子能够容忍的范围内。但是当家长本身怒火中烧,或是情绪低落(无论是受到外界刺激还是本就如此),欲把指责孩子当作泄愤渠道时,批评的威力就巨大无比了。生气和痛苦会斩钉截铁地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你不是好东西,我讨厌你。”因为这是最让孩子毛骨悚然的话,他肯定会牢记在心。以至于在这种恶性爆发过去很长时间后,孩子仍然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记忆犹新。成年以后,批评者仍会利用自责情绪从心理层面进行打击和摧残。 uY7c6jJY+flF4/xKEJEx9aqpXtSqdHMLyk4B9D/FJctYaRwdNfToTx9STOrEm6s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