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廉臣
何廉臣(1861—1929),名炳元,自号印岩,浙江绍兴人。何氏是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厚。曾任绍兴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学会副会长、神州医药总会外埠评议员等,著有《增订通俗伤寒论》《感症宝筏》《重订广温热论》《湿温时疫治疗法》《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等。
何廉臣出身于医学世家,祖父何秀山为绍派伤寒名家,但自幼遵从了父辈的意愿攻读古代诸子经典,早年考上诸生后,因两度参加乡试未中,最终弃儒学医。起初,何氏与同县医家研习医理,3年后,对于中医经典理论渐有所悟,于是跟随名医樊开周临证3年。在此期间,他悉心汲取老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临证上收获颇丰,然而仍感自身学识不足,因此放弃诊务,离开绍兴到苏州、上海等地游学,走访名医,探求医理。此间,他与绍兴名医赵晴初结为忘年交,一起探讨浙东风土民情,提出:“绍地滨海,地处江南,民喜酒茶,感症多以温湿居多。”20世纪初,何氏留居上海期间,积极参与创建我国中医学术团体等医界社会活动,1908年返绍筹办我国近代最早的中医药刊物《绍兴医药学报》,并担任副主编。在此后的20多年里,何氏十分关注中医教育,参与主持绍兴中医考试,倡议编写一套系统的中医教科书。此外,他还致力于中医文献整理,保存国粹,以传承发扬中华文化为己任。
何廉臣早年主张厚古而不薄今,中年致力于“衷中参西”,晚年潜心于继承发扬中医学术,将其一生奉献于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发展。何氏以善治热病著称,对伤寒外感证治方面,既师古又不泥古,并时出创见。于温病学的研究方面,亦能从古今各家尤其是清代医家中汲取精髓。作为绍派伤寒的继承人,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推动了热病学术的发展。对于热病的辨证论治,能熔伤寒、温病于一炉,对于寒温辨治两法的融合运用有着独到经验。在伤寒辨证施治方面,根据“吾绍地居卑湿”之地理特点,病者多夹湿,且多热,往往湿热互结,故辨证重湿,施治主化;治疗以用药轻清、制方灵稳为主,可不必在意剂量的大小,只要用得灵动,轻药亦可治大病。在六经辨证方面,认为六经本身就包含了三焦,“张长沙治伤寒法,虽分六经,亦不外三焦”“病在躯壳,当分六经行层;病入内脏,当辨三焦部分”。另外在疫证治疗上,指出三焦辨证对六经体系的补充作用,并总结认为:“定六经以治百病,乃古来历圣相传之定法;从三焦以治时证,为后贤别开生面之活法。”在温病辨治方面,认为伏气温病不能与新感温病同法,主张宜用六经之法辨证,而不宜用卫气营血之法辨证,卫气营血之法就温热病论,只对新感温病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笔者通过细阅《增订通俗伤寒论》一书发现,何廉臣在脾胃病的临床诊治方面,有其独到经验。是书的第三编“证治各论”中,有“伤寒夹证”一章,记载了伤寒的兼夹之证近20种,其中涉及脾胃病的不在少数。何氏在校勘时,对其中兼夹的脾胃病证作了论述,略说因机,详论治法,选方恰当,用药精准,临床经验确实,堪为后学借鉴。下面分别从胃痛、脘痞、泄泻、痢疾、便血五个方面予以整理介绍。
一、胃痛证治经验
胃痛一病,以心窝以下、肚脐以上之胃脘部疼痛为主症。盖由外感寒邪、七情失和、饮食不节、久病体虚等影响胃气之和降,以致气机失畅,不通则痛。治疗总以调理疏通气机为要,而具体方法当应机而施。清代医家高世栻《医学真传》有云:“但通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何廉臣亦推崇治疗胃痛总以“通则不痛”为“治痛之理”,并主张疏通气机须灵活变通,不可拘泥一法。何氏宗高氏之法,在其基础上有所发挥,列出数种通之之法,以应对临床之复杂变化,可为临证之范式。
1.气血者,调和为要 胃者,水谷之海,同脾共为生化之源,故为多血多气之腑。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关系密切。气血调和,胃气畅达,则胃脘适意;气血失和,胃气不通,则疼痛由生。何氏指出,气血失和导致的胃痛,须看气血二者孰轻孰重,以气为因者,“调气以和血”;以血为因者,“调血以和气”。俟气调血和,胃气通畅,则疼痛可止。
选方用药,调气以和血者,何氏方选疏肝流气饮(制香附、紫苏叶、紫苏梗、郁金、蜜炙延胡索、枳壳、青皮、通草、当归、乌药、佛手片等)、六磨汤(沉香、乌药、枳实、广木香、尖槟榔、毛西参)、香砂达郁汤(广木香、春砂仁、制香附、焦栀子、广郁金、川芎、制苍术、六神曲)、绿萼梅花丸(绿萼梅、牡丹皮、党参、茯苓、益智仁、砂仁、四制香附、滑石、山药、黄芪等)、《局方》聚宝丹(没药、琥珀、木香、当归、辰砂、麝香、乳香)、仁香汤(白豆蔻、木香、藿香、香附、陈皮、砂仁、檀香、母丁香、生甘草、淡竹茹)、香砂二陈汤(白檀香、春砂仁、姜半夏、浙茯苓、炒广陈皮、清炙甘草)之类。
调血以和气者,何氏方选琥珀散(琥珀、三棱、莪术、赤芍、牡丹皮、当归、熟地、官桂、乌药、延胡索等)、四物绛覆汤(四物汤加新绛、旋覆花、橘络、青葱管)、四物加二香汤(四物汤加南木香、小茴香)、四物加桃红汤(四物汤加桃仁、藏红花)、济阴八物汤(四物汤加延胡索、川楝子、广木香、尖槟榔)、归芍调肝汤(当归、白芍、金银花、川续断、南木香、红花)、丹参饮(苏丹参、紫檀香、春砂仁、明乳香)之属。
2.上下者,升降为机 脾胃位居中焦,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胃以降为顺,以通为用,通降正常,气机顺畅,则胃痛不生;苟通降失司,气机紊乱,或逆于上,或郁于下,或结于中,影响胃气之通达调顺,则致胃气不通,疼痛迭起。何氏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上逆者使之下行”“下郁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俾逆者得降,郁者得通,结者得散,升降复常,则胃气顺达,疼痛自已。
选方用药,对逆于上者,何氏选用苏子降气汤(紫苏子、前胡、橘红、仙半夏、当归、川朴、炙甘草、沉香汁)、苏子降香汤(紫苏子、降香、冬桑叶、炒牡丹皮、川贝母、丹参、广郁金、枇杷叶、生藕汁)、沉香降气散(沉香、砂仁、制香附、蜜炙延胡索、川楝子、盐水炒甘草)、安东散(炒娑罗子、醋炙瓦楞子、陈香橼、陈木瓜、生蛤壳)、丹溪海蛤丸(海蛤粉、瓜蒌仁、陈皮、生姜、红枣)、沉香化滞丸(沉香、山楂肉、川大黄、川朴、枳实、槟榔、黄芩、陈皮、半夏曲、生晒术等)之类以使之下行。
对郁于下者,何氏选用逍遥散、柴胡调经汤(柴胡、羌活、独活、藁本、升麻、苍术、葛根、当归、炙甘草、红花)、和血逐邪汤(柴胡、枳壳、荆芥穗、紫苏梗、制香附、左秦艽、川芎、川朴、益母草、泽兰等)、逍遥加减汤(逍遥散去白术,加制香附、广郁金)、柴胡四物汤(川芎、熟地、当归、芍药、柴胡、人参、黄芩、甘草、半夏曲)、加减小柴胡汤(鳖血柴胡、光桃仁、当归尾、牡丹皮、酒炒黄芩、杜红花、生地、益元散)之属以使之上行。
对结于中者,何氏选用新绛旋覆花汤(新绛、旋覆花、青葱管)、三仁绛覆汤(瓜蒌仁、柏子仁、桃仁、新绛、旋覆花、当归须、葱须、泽兰、鲜白茅根、丝瓜络)、三合绛覆汤(新绛、旋覆花、青葱管、桃仁、白薇、当归须、广郁金、苏合丸)、四物绛覆汤(新绛、旋覆花、青葱管、生地、白芍、橘络、当归、川芎)、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老葱、鲜姜、红枣)、清肝活络汤(当归须、泽兰、新绛、赤芍、广郁金、紫苏旁枝、桃仁、三七、枳壳、青皮等)、舒筋通络汤(当归须、秦艽、川芎、桑叶、酒炒赤芍、广橘络、鸡血藤膏)、蒌薤绛覆汤(瓜蒌仁、干薤白、新绛、旋覆花、青葱管、仙半夏、赤茯苓、春砂壳、桂枝)、蠲痛丹(制川乌、地龙、全蝎、炒牵牛子、麝香)、蠲痛活络丹(蠲痛丹加制草乌、陈胆星、乳香、没药)之品以使之旁达。
3.寒热者,温清为治 寒性凝滞,其主收引,客于胃腑,可致气机不畅,胃络拘急,气血不通,而现胃痛之症。如《素问·举痛论》言:“寒邪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何氏主张“寒者温之使通”,并选温中散寒止痛之剂以治之,方如乌附椒姜汤(制川乌、炮附子、炒川椒、黑炮姜)、桂苓二姜汤(川桂枝、浙茯苓、蜜炙生姜、高良姜、延胡索、姜半夏)、加味瓜蒌薤白汤(瓜蒌仁、干薤白、姜半夏、浙茯苓、川桂枝、生姜汁)、良附蠲痛汤(高良姜、制香附、光桃仁、姜半夏、云茯苓、酒炒延胡索、红豆蔻)、厚朴温中汤(川朴、广陈皮、赤茯苓、草豆蔻、广木香、干姜、炙甘草)、神香圣术煎(冬白术、紫瑶桂、公丁香、川姜、广陈皮、白豆蔻)、当归建中汤(小建中汤加当归)、当归四逆汤、尤氏灵香丸(白胡椒、炒枳实、白檀香、广木香、杜红花、五灵脂)、丁香烂饭丸(丁香、木香、香附、益智仁、青皮、三棱、莪术、甘草)、《金匮》九痛丸(淡附子、炙狼牙、淡吴茱萸、干姜、党参、巴豆霜)、胡芦巴丸(胡芦巴、川楝子、小茴香、吴茱萸、炒牵牛子、巴戟天)、良附丸等。
热邪为病,耗气伤津,若侵及胃腑,易致胃热壅盛,灼伤胃络,或阴液亏虚,胃失濡养,而发为胃痛;另有肝火偏亢,波及胃腑,而成肝胃郁热者,亦可导致胃痛。何氏指出“热者清之使通”,并取清热养阴止痛之剂以治之,方如枳连二陈汤(枳实、炒川连、竹沥半夏、广陈皮、赤茯苓、山楂、滑石、葛根、生甘草、炙甘草等)、统旨清中汤(川连、姜半夏、焦栀子、广陈皮、茯苓、草豆蔻、清炙甘草)、清中蠲痛汤(焦栀子、制香附、姜炒川连、焦六曲、川芎、苍术、橘红、炮姜)、梅连泄肝汤(乌梅肉、炒川连、生白芍、川楝子、左牡蛎、桂枝木)、连梅安胃汤(川连、乌梅肉、生白芍、川楝子、当归须、橘络、淡姜渣、炒川椒)、新加酒沥汤(陈绍酒、淡竹沥、细生地、当归身、广橘白、苏薄荷、生白芍、清炙甘草、川柴胡、玫瑰花)、清肝达郁汤(焦栀子、生白芍、当归须、川柴胡、牡丹皮、清炙甘草、广橘白、苏薄荷、滁菊花、鲜青橘叶)、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柴胡、甘草、当归、生地)、连梅安蛔汤(川连、乌梅肉、炒川椒、白雷丸、生川柏、尖槟榔)、加味川楝子散(川楝子、蜜炙延胡索、赤芍、焦栀子、枳壳、青皮、橘红、通草、生甘草)、枳实消痞丸(枳实、川连、川朴、党参、白术、茯苓、仙半夏、炮姜、麦芽、生甘草)、左金丸等。
4.虚实者,助攻为法 诊治疾病,证之虚实,尤当辨清。若虚实莫辨,则治疗易犯《内经》“虚虚实实”之戒。胃痛虚者,缘由禀赋不足,或劳倦过度,或病程日久,而致脾胃虚弱。虚寒者,胃失温养;阴虚者,胃失濡养,皆可引起胃痛隐隐。胃痛实者,则或由宿食积滞,或由肝气犯胃,或由痰瘀阻滞,以致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治疗时,何氏明辨虚实,分清补泻,认为虚者须“助之使通”,实者当“攻之使通”。待虚者得助,实者得攻,胃气和顺,则脘痛亦愈。
选方用药,助虚者,何氏方用《外台》建中汤(炙黄芪、生白芍、姜半夏、桂心、炙甘草、生姜、红枣、饴糖)、景岳暖肝煎(枸杞子、当归、乌药、沉香、小茴香、赤茯苓、紫瑶桂、蜜炙生姜)、胶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加陈阿胶)、延胡川楝汤(蜜炙延胡索、酒炒川楝子、炙甘草、熟地、淡附子、紫瑶桂)、地黄双桂汤(熟地、桂枝尖、紫瑶桂、酒炒白芍、当归、茯苓)、疏肝益肾汤(六味地黄汤加柴胡、酒炒白芍)、胶地寄生汤(陈阿胶、细生地、桑寄生、黄草川斛、枸杞子、浙茯苓、石决明)、制肝益胃汤(炒白芍、炒焦乌梅、蜜炙化橘红、真伽南香、吉林参、云茯苓)、魏氏一贯煎(细生地、北沙参、当归身、白芍、枸杞子、川楝子)、胶艾绛覆汤(阿胶、炒艾叶、海螵蛸、新绛、旋覆花、青葱管)、香砂六君丸、乌梅安胃丸(乌梅、干姜、川连、淡附子、党参、桂枝、细辛、川柏、当归、川椒)、乌龙丸(川杜仲、于术、九香虫、广陈皮、车前子、玫瑰膏)、小安胃丸(熟地、四制香附、炒川椒、小茴香、川楝子)等。
攻实者,何氏方用陷胸承气汤(瓜蒌仁、枳实、生大黄、仙半夏、小川连、风化硝)、枳实导滞汤(枳实、生大黄、净楂肉、尖槟榔、川朴、川连、六神曲、连翘、紫草、细木通等)、蠲饮万灵汤(芫花、煨甘遂、姜半夏、浙茯苓、大戟、大黑枣、炒广陈皮、鲜生姜)、六磨饮子(沉香、尖槟榔、小枳实、广木香、台乌药、生大黄)、厚朴七物汤(厚朴、甘草、大黄、大枣、枳实、桂枝、生姜)、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枳实)、《千金》备急丸(生大黄、干姜、巴霜)、《局方》神保丸(全蝎、巴霜、广木香、白胡椒、辰砂)、小胃丹(白芥子、甘遂、大戟、川柏、生大黄、白术)、木香槟榔丸(广木香、槟榔、广陈皮、青皮、枳壳、三棱、莪术、牵牛子、川连、川柏等)、沉香化气丸(沉香、党参、于术、生大黄、黄芩、姜汁竹沥)、消痞阿魏丸(阿魏、川连、制南星、姜半夏、瓜蒌仁、白芥子、连翘、神曲、川贝母、麦芽等)、沉香化滞丸(沉香、山楂、生大黄、川朴、枳实、槟榔、黄芩、广陈皮、于术、广木香等)、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等。
5.伏邪者,透发为先 由于何氏擅治热病,是故结合临床所见,他认为胃痛一症,温热病引起者亦较为多见。如其在《增订通俗伤寒论》中云:“盖湿温伏于膜原,温热伏于血络,蕴酿蒸变,必从火化。伏邪自里达表,而发其胃痛痼疾者,多属热痛。”治疗上,主张“但于治伏邪药中”,加乳香、没药止痛;延胡索、桃仁活络,使伏邪透发,则胃痛可止,而“不必概以普通止痛之方混治也”。这体现了何氏在治疗时,不落俗套,善抓主因,不泥常法,自出机杼。
二、脘痞证治经验
脘痞是脾胃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通常表现为胃脘部胀满痞闷不舒,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称之为“心下痞”,并明确指出“满而不痛者”为痞。而且还说:“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将脘痞与结胸作了鉴别。何廉臣在校勘“夹痞伤寒”一节时,对痞证作了论述,兹整理如下。
1.痞结有别,常相兼夹 何氏认为,痞和结有所不同,轻重有别。如其在书中云:“满而不痛者为痞,属无形之气;满而兼痛者为结,属有形之物。”这与张仲景的观点是一致的。他还指出,外感之证,“夹痞结者颇多,但痞轻而结重”,主要看邪是否已结,“有邪未结而但满者,有邪已结而满痛者”。痞满用药以宽气为主,轻者予杏、蔻、橘、桔之类,重者施蒌、薤、朴、枳之属。
痞证若兼夹食积、痰饮、瘀血等,易演变为结证,现结痛拒按、闭塞不容喘息之状。此时当先解所夹之邪,再治已有之痞。何氏主张先予飞马金丹(巴豆霜、广木香、赖橘红、五灵脂、广郁金、上雄黄、制大黄、飞辰砂、明乳香、净没药等)一服,使其“随所结之上下,而施其吐下之功”,待“正气自伸,邪气自现”,再调治痞证,可达事半功倍之效。若痞因夹有宿饮气郁而成,甚则成窠囊者,何氏认为许氏神术丸每多乏效,故仿薛生白之法,予千金五香汤(千金霜、磨沉香、木香、檀香、降香、丁香),其效如神。若痞因夹有积水停饮而成,绵延日久,腹胀如鼓,按之呱呱有声者,何氏仿危亦林之法,初予加味控涎丹(煨甘遂、红牙大戟、白芥子、炒牵牛子、炒葶苈、芫花、上沉香、巴霜、生姜汁),继用六君子汤去甘草加香附,三泻三补,以奏补而兼疏之功。
2.因积成痞,审因施药 何廉臣认为,痞因积而成,“初为痞气,继为痞块”,脘痞亦不例外。治疗时,须先审何物成积,辨得分明,方能药到痞除。
笔者将何氏所列归类发现,有瘀血痰水之积,有饮食不节之积,有不洁虫生之积,此等因素皆有导致脘痞之可能。具体施药,瘀血痰水之积中,瘀积者,可选三棱、莪术、巴豆、大黄、鳖甲、䗪虫、虻虫、水蛭、夜明砂、地栗粉等;血积者,可选桃仁、红花、穿山甲、䗪虫、莪术、瓦楞子、干漆灰、醋炒生大黄等;痰积者,可选风化硝、海浮石、海蛤粉、半夏曲、杜胆南星、生枳实、礞石、白芥子、莱菔子、海粉、竹沥、荆沥、姜汁、石菖蒲汁等;水积者,可选大戟、甘遂、芫花、商陆、千金霜、牵牛子等。饮食不节之积中,酒积者,可选酒曲、葛花、槟榔、橄榄、枳椇子等;茶积者,可选姜黄、吴茱萸、川椒、生干姜等;肉积者,可选山楂、莱菔子、阿魏、朴硝、毛栗壳灰等。不洁虫生而为积者,可选雷丸、鹤虱、雄黄、锡灰、芜荑、巴霜、使君子、枣儿槟榔等。
对于治疗痞积,历代先贤都有所论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明代周慎斋言:“凡痞积不可先用下药,徒损正气,病亦不去,当用消积药使之熔化,则除根矣,积去须大补。”何氏指出此皆“治由积成痞之格言也”。笔者认为,此对治疗因积而成的脘痞同样适用,有助于开阔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吾辈借鉴。
3.脘痞难证,循序图之 何氏在校勘时提到了两种脘痞的难治之证,皆为虚实夹杂之证,一是气虚痰结,一是气虚中满。此类病症并非一方所能奏效,亦非一时所能收功,必须谨察病机,适时调方,循序渐进,徐缓图之,才能使其有向愈之机。
气虚痰结者,“素有遗泄,气虚于下,痰结于上,饮食难化,而成郁结痞满之证,似隔非隔之候”。何氏认为此等最为难治,予滋补阴虚之药,则有碍于开膈进食;予调补兼施之香砂六君子汤,亦会导致痞满加重,食入不下。盖虚于下者,不宜骤升,否则易致浊气在上,而生胀;亦不适专用破气之品,否则愈破愈痞。何氏治此颇有见地,如云:“总宜疏导郁滞,升降互用,合成疏通,使胸膈日宽一日,谷气日增一日,则津液从上输下,阴气不补而自补矣。”选方用药,先予升降疏郁汤(紫苏子、山楂、广橘红、半夏曲、茯苓、乌药、制香附、五谷虫、蜜炙升麻、柴胡等),次用和中畅卫汤(制香附、紫苏叶、紫苏梗、炒神曲、北沙参、杜苍术、川贝母、川芎、连翘、桔梗、广木香等),再施八物顺气汤(白芷、乌药、青皮、陈皮、茯苓、白术、米炒党参、清炙甘草)送服沉附都气丸(沉香、淡附片、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北五味),临睡之时,还要口含陈氏噙化丸(米炒西洋参、醋制香附、广橘红、川贝母、桔梗、松萝茶、竹沥梨膏),“使睡中常有药气,徐徐沁入”,以疏通胸膈中脘,如此旧结渐解,新结不生。之后,朝用滋阴潜阳、封固下焦之二加龙蛎汤(化龙骨、煅牡蛎、生白芍、东白薇、淡附片、清炙甘草、蜜煨生姜、大红枣)以收火,晚用益气化痰、疏补中上之运痰丸(半夏曲、姜汁竹沥、姜炒川连、广木香、沉香、清炙甘草、党参、于术、茯苓)以除根。以此治之,积以时日,疾病可愈。
气虚中满者,亦属难治。何氏仿陆肖愚之法,进退调补以治之。选方用药,以补气养荣汤(党参、白术、当归身、白芍、川芎、茯苓、木香、豆蔻,初用香、蔻七八分至一钱,参、术但用六七分)调服宽膨散(顶大蛤蟆一只,破开,用春砂仁、莱菔子填满,黄泥封固,炭上煅烧研,去渣)一钱。若中满有减,则参、术不减,香、蔻与宽膨散增至一钱半;饮食渐增,中满已宽大半,则参、术渐加至二三钱,减香、蔻与宽膨散至三分。如此消息进退,二三十剂,始可奏效。
从上可以看出,何氏治疗脘痞难证,识证准确,选方精当,层次分明,章法清晰,不急不躁,缓缓治之,终使虚者得补,痞者得通,疾病获愈。此等治病之程式,当为后学之师法也。
三、泄泻证治经验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古代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质稀如水者称为泻。《增订通俗伤寒论》中,何廉臣之祖父何秀山对伤寒下利作了详细论述,何廉臣认为,除伤寒下利外,其他泄泻的类证亦颇多,且病因有别,所以他“举其重要者”,再进行分类辨析。现整理如下。
1.因机治法宗前贤 关于泄泻的病因病机,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泄泻》中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何氏宗此观点,亦认为泄泻之发,归于脾伤,并且还指出湿邪为其主要致病因素。如云:“泄者,大便溏薄,或作或止;泻者,大便直下,水去如注。虽分轻重,总属脾伤,脾受湿而不能渗泄,伤阑门之元气,而分立无权,并入大肠,遂致成泄,故肠鸣溺少,大便反快,是泄固由于湿。”对泄泻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描述。至于治疗方面,何氏宗清代医家吴云峰治泄泻之心法,指出泄泻之治法:“初用调中分利,继用风药燥湿,久则升提,滑须固涩,风兼解表,寒佐温中,食者消之,痰者化之,虚者补之,热者清之。”如此随证治之,自无不愈之理也。
2.脏腑之泄承《难经》 《难经》有云:“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对泄泻从脏腑方面进行了分类。何氏继承了此说,并对其有所发挥,将脏腑之泄分为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肾泄和肝泄。
胃泄者,症见饮食不化,面呈黄色,治宜理中汤;脾泄者,症见呕吐而腹胀注下,若食后饱满,泻出即宽,治宜香砂六君子汤;大肠泄者,症见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治宜五苓散加木香;小肠泄者,症见小腹痛,大便脓血,小便涩,治宜先下之,继用清利;肾泄者,即五更便泄也,症见腹痛足冷,治宜四神丸;肝泄者,为木来侮土,而致脾虚也,症见腹痛兼胀而泄,治宜泄肝培土,方取刘草窗痛泻方。
3.湿为主因说五泄 如前所讲,湿为泄泻的主要致病因素,先贤亦有“无湿不成泄”之说。《临证指南医案·泄泻》中言:“泄泻,注下症也。《经》云,湿多成五泄,曰飧,曰溏,曰鹜,曰濡,曰滑。”将湿邪所致泄泻分为飧泄、溏泄、鹜溏、濡泄、滑泄,此五泄之分有别于《难经》,何氏以此对其一一进行了说解。
飧泄者,完谷不化,病由湿兼风也。若兼恶风自汗、肠鸣、脉弦者,治宜胃苓汤加升麻、煨防风;又有风邪入胃,木克土者,为久风入中,清气降而不升,冲和之气所化不能,以致腹鸣而痛,完谷而泻,治宜痛泻要方合四苓散;若脉弦,腹痛而渴,头痛微汗,治宜防风芍药汤(煨防风、炒白芍、炒黄芩);又或饮食太过,肠胃受伤,而致水谷不化,法当下者举之,治宜加减木香散(木香、干姜、党参、六神曲、肉豆蔻、新会皮、焦白术、阳春砂、升麻、槟榔)。溏泄者,肠垢污积,病起湿兼热也,症见大便稠黏垢秽,小便赤涩,脉数,治宜黄芩芍药汤(黄芩、白芍)合益元散(滑石、甘草、辰砂)。鹜溏者,澄清尿白,病因湿兼寒也,症见大便如水,稍有结粪。若清冷如鸭粪,小便清白,脉见沉迟,治宜理中汤加橘红、茯苓;若泄不已者,再加附子。濡泄者,又名洞泄,身重脉软,病乃湿自胜也。脾虚难以制湿,湿胜而成此病,症见腹不痛,肠鸣尿少,大便多水,治宜五苓散。滑泄者,久下不禁,病源湿胜气脱,症见大泻如竹筒直下不止,治宜扶脾丸(炒白术、茯苓、新会皮、姜半夏、诃子皮、炙甘草、乌梅、干姜、藿香、杜赤豆等),或补中益气汤加诃子、肉豆蔻,或四柱饮(人参、附子、茯苓、木香),或六柱饮(四柱饮加肉豆蔻、诃子)。
4.痰食酒热皆成泄 虽然泄泻的主要致病因素为湿邪,但是痰饮、食积、嗜酒、湿热等因素亦会对脾胃造成损伤,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导致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生泄泻。何氏对此亦有所论述。
因痰而泄者,可见胸满泻沫,甚则呕吐,腹中觉冷,隐隐作痛,右脉弦滑等症,治宜厚朴二陈汤(川朴、半夏、茯苓、陈皮、甘草);另有肥人滑泻,或不食不饥者,亦责之于痰,治宜青州白丸子(半夏、南星、白附子、川乌)。因食而泄者,可见泻下臭腐、噫气作酸、腹痛、泻后痛减等症,治宜香砂胃苓汤(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保和丸加砂仁、白豆蔻。伤酒而泄者,平素嗜饮,经年不愈,晨起必泄,治宜葛花解酲汤(葛花、白豆蔻、木香、陈皮、青皮、神曲、茯苓、干姜、人参、白术等),或理中汤加葛根,并吞服酒煮川连丸。湿热而泄者,可见于大瘕泄,症见里急后重,每至圊而不能便,似痢非痢,大便皆是粪水,茎中痛等,此为寒湿化为湿热也,治宜八正散(木通、车前子、焦栀子、萹蓄、瞿麦、滑石、甘草梢、大黄、灯草)加木香、槟榔。
5.夏月泄泻施五苓 夏月暑天,人身之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中州之地,易受侵袭,若有不慎,或感暑湿,或因暑火,或伤生冷,以致脾胃受损,功能失司,则泄泻由生。何氏主张以五苓散治之。若暴注水泻,脉虚细,口干烦闷者,为胃肠之暑湿也,加煨葛根;兼胀者,加厚朴、茅术;小溲赤涩者,加木通;兼烦者,加栀子、淡竹叶;因于暑火而泻者,去官桂,加川连、黄芩炭;因于暑食而泻者,加神曲、木香;因于暑湿而泻者,加茅术、滑石,兼呕加半夏、厚朴、竹茹、藿香。另有伤暑兼伤生冷而为泻者,何氏认为宜连理汤(川连、人参、白术、甘草、炮姜)主之。
四、痢疾证治经验
痢疾之为病,临床多表现为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古代之肠澼、滞下、重下等,皆为其别称。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在临床表现上与其有颇多相似之处。何廉臣在校勘“夹痢伤寒”一节时,认为“伤寒变痢,而痢亦能化为伤寒”。他强调诊治痢疾,必须“辨其下痢之色”,同时参合外证,才不至于造成误治。何氏辨痢疾之色,细致入微,赤白黄黑,五色之痢,皆有论及。今列于下,以供参考。
1.痢下色白,气分受邪 何氏认为,初起里急后重,色白之痢下,乃湿热凝滞,气分受邪,治宜胃苓汤加香砂;兼热邪者,宜加炒黄芩、滑石。若色如豆汁者,为脾中湿热,治当燥脾分利,方亦胃苓汤主之;如鱼脑及鼻涕冻胶者,为脾虚冷痢,治宜苍术、白术、炮姜之属;如白脓努责而出者,是气与热结,治宜木香、槟榔、黄芩之品;如屋漏水尘腐色者,系元气虚惫,治宜理中汤加煨葛根、炒黄芩、茯苓。
2.赤色之痢,邪在血分 关于赤色之痢,何氏说:“赤痢为血分之邪。”认为赤痢之邪气已深入血分。若湿热多者,治宜行湿清热,药用炒黄芩、炒金银花、滑石、木香、山楂炭之属;兼有紫块或稠黏者,治宜活血行瘀,药用黄芩、延胡索、桃仁、赤芍之类。若血色鲜浓紫厚者,为热盛之象,治宜白头翁汤;如初起急迫,里急后重,脉有力者,加制大黄以下之。若纯下清血,而脉弦者,是风入胃也,药用炒枳壳、荆芥炭、煨防风之品。若血色紫黯,屡用凉药,致血愈多者,乃寒湿为病,治宜理中汤加川芎、当归、木香;或如猪肝、苋菜汁色者,亦属寒也,非炮姜不治。若血色稀淡,或如玛瑙色者,系阳虚不固,阴不得制也,治当温理其气,以清其血。
3.黄黑五色,有虚有实 临床上除了赤、白之痢较为常见之外,尚有黄色、黑色及五色之痢,何氏对此亦进行了辨析。深黄而秽臭者,为热证;浅黄色淡不甚臭,或兼腥馊气者,是寒证;黑而焦浓厚大臭者,乃火证;黑如漆光者,系瘀血。若青黑而腥薄者,则为肝肾腐败之色也。至于五色痢者,何氏谓“亦有虚有实”,并引用前贤之语以论述之。如载:“丹溪云,脾胃有食积,及四气相并,则痢有五色之陈杂。”治当通利为先,方宜归连丸(当归、黄连、黄柏、黄芩、阿胶、熟艾);又如“马元仪云,五色痢,乃五脏之气化并伤”,治须求之于肾,法宜“益火消阴,实脾堤水,兼分理其气”;再如“张三锡云,诸痢坏证,久下脓血,或如死猪肝色,或五色杂下,俗名‘刮肠痢’”,为脏腑俱虚、脾气下脱之证,不可再施痢药,方宜真人养脏汤。
五、便血证治经验
便血一病,系由胃肠之脉络受损所致。或外感湿热,下注肠道;或饮食不节,滋生湿热;或劳倦过度,固摄失司,均可导致胃肠脉络受损,血不循经,溢入肠道,而成便血。何廉臣在论治便血时,认为“便血一证,外感六淫,皆能致病”,治疗当“先治肠以去其标,后治各脏以清其源”。如此肠脏同治,标本兼顾,便血未有不愈者也。
1.近血远血,视机遣方 《金匮要略》中云:“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将便血分为远血和近血,并处以相应方剂。何氏认为远血属小肠寒湿,近血为大肠湿热。小肠寒湿下血者,症见粪后下血,散而紫黯,或血色淡红,胃弱便溏,素无痔漏之症。治疗当以温补敛肠为主,选方先用加减黄土汤(伏龙肝、土炒白术、化龙骨、地榆炭、陈阿胶、黑炮姜、炙甘草、春砂仁)温肠散寒以止血,继用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禹余粮、土炒五倍子、生于术、川芎炭、醋炒蕲艾)填窍补络以善后。肠热下血者,症见粪前下血,鲜红光泽,或色深紫,或有凝块紫亮者。治疗当以凉血泄热为主,选方先用地柏清肠汤(鲜生地、生侧柏叶、金银花、茜草、赤芍、夏枯草、血见愁、紫葳花、鲜白茅根、生藕)凉血清肠以止血,继用脏连六味丸(熟地、山茱萸、山药、赤茯苓、牡丹皮、泽泻、川连、白矾、柿饼,入猪大肠内,同糯米煮熟,去米,共捣为丸)清补兼施以善后。
2.肠风脏毒,从因用药 肠风和脏毒二者皆属便血,但病因病机有所差异。如《疡科心得集·辨肠风脏毒论》言:“夫大肠之下血也,一曰肠风,一曰脏毒。肠风者,邪气外入,随感随见,所以色清而鲜;脏毒者,蕴积毒久而始见,所以色浊而黯。”何氏对此亦有所论及,治法方药,悉皆完备。若“纯下清血,其疾如箭,肛门不肿痛,而肠中鸣响者”,为肠风之下血。治宜清火疏风为先,方用清肝达郁汤(组成见前述)去当归、菊花,送服保元槐角丸(槐角、当归、生地、黄芩、黄柏、侧柏叶、枳壳、地榆、荆芥、防风等);继以清肝坚肠、凉血滋阴善后,方用加味白头翁汤(白头翁、生川柏、青子芩、鲜贯众、小川连、北秦皮、生白芍、鲜茉莉花)去贯众、茉莉,加阿胶、炙甘草。若“下血色如烟尘,沉晦瘀浊,便溏不畅,胃气不健,肢体倦怠者”,为脏毒之下血,缘由膏粱积热,酒酪聚湿,湿热蕴积。治宜苦辛淡泄为主,方用芩连二陈汤(青子芩、川连、仙半夏、淡竹茹、赤茯苓、新会皮、小枳实、碧玉散、生姜汁、淡竹沥)去生姜汁、淡竹沥,加炒槐米二钱,大黑木耳三钱,白茅根、藕节各一两,重者予清肠解毒汤(焦栀子、金银花炭、青子芩、连翘、赤芍、川连、川柏、生大黄、焦枳壳、煨防风);继则清涤肠浊以除根,方用木耳豆腐煎(大黑木耳、生豆腐、食盐)送服加味脏连丸(川连、苦参、生大黄、圆皂角仁、白芷、桃仁,为细末,纳入猪大肠中,酒水各半,煮烂捣研,和入百草霜、红曲,共捣为丸)。
3.内痔下血,荡涤为先 何氏在论治便血时,还提到了内痔下血,又名血痔。此病临床常表现为“肛门肿坠,滴血淋漓,或血线如溅,里急后重,因大便随下清血不止,甚则焮赤肿痛”。治当以荡涤瘀热为先,方用清肠解毒汤去防风,加槐米、生地、桃仁、炒刺猬皮;若痛极而下血多者,酌加乳香、没药、发灰;若红肿痛收进不明显者,外施点痔法,具体方法如载:“取大水田螺一个,挑去厣,入冰、麝少许,过一宿,即化水,点上痔,即收进。如无水田螺,用大蜗牛一个去壳,生白果一枚,同捣烂,代之亦效。”待肿痛血止,则予升气滋阴以善后,方用补阴益气煎(人参、当归、山药、熟地、陈皮、炙甘草、升麻、柴胡)去熟地,加阿胶、生地、黑木耳。
辛淡清化治湿热夹食胸腹痞满
傅左,年32岁。
湿热夹食,胸腹痞满,口腻,胃钝,溺赤。治宜辛淡清化。
枳壳一钱五分,焦栀子三钱,广皮红一钱,西茵陈三钱,川厚朴一钱,广郁金三钱,小青皮一钱,飞滑石六钱(包煎),鸡内金二张,紫金片四分(冲)。
【赏析】 湿热为病,易犯中焦,阻滞气机,有碍运化,以致痞满胃钝,食积不下。口腻为湿邪之象,溺赤为热盛之征,可见此案证属湿热并重。故何氏治以辛淡清化之品,药用焦栀子、茵陈、滑石清热祛湿,枳壳、广皮红、厚朴、郁金、青皮行气燥湿,鸡内金化食消积。紫金片为中成药,由茅慈菇、五倍子、千金子霜、红毛大戟、麝香、梅冰片、苏合油组成,功可芳香通窍,辟秽解毒。俟湿去热清,气机畅达,运化复常,则诸症可愈。
苦辛芳淡治吐泻腹痛
李右,年23岁。
热霍乱,吐泻腹痛,小便短热。治宜苦辛芳淡。
藿香三钱,茯苓二钱,新会皮一钱五分,泽泻二钱,香连丸一钱,飞滑石四钱(包煎),贯众三钱,甘松六分,佩兰叶二钱,春砂壳八分。
【赏析】 热霍乱一病,多由感受暑热湿浊之邪,或饮食不化,郁遏中焦而致。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案中之“吐泻腹痛,小便短热”乃湿热蕴结中焦之象,故何氏治以苦辛芳淡之法,药取藿香、新会皮、甘松、佩兰叶、春砂壳芳香燥湿,茯苓、泽泻淡渗利湿,香连丸、滑石、贯众清热化湿。
疏郁通降治郁胀胃不能食
金右。
郁胀,胸闷腹胀,二便不利,胃不能食,食下即胀。治宜疏郁通降。
香附二钱,广郁金三钱,六神曲三钱,大腹皮三钱,小青皮一钱五分,煨甘遂八分,车前子五钱,地骷髅四钱,路路通十枚,紫金片四分(冲)。
【赏析】 郁胀者,气郁而胀也。何氏认为,病由七情郁结,气道壅隔,以致上下不通,升降失常,而现案中诸症。故予疏郁宽中、通降浊气为法,药以香附、郁金、大腹皮行气解郁,六神曲、小青皮消积化食,煨甘遂、车前子、地骷髅、路路通通利二便,紫金片芳香辟浊。俾郁达气畅,上下交通,则郁胀自消,食自能下矣。
平肝和胃治肝郁胃痛
王右。
肝郁,呕止,胃尚痛,腰疼。治宜平肝和胃。
制香附二钱,广郁金三钱,蜜炙延胡索一钱五分,明乳香五分,甘松六分,络石藤三钱,宽筋草三钱,生姜汁二滴,甘蔗汁一瓢。
和匀同冲。
【赏析】 肝气郁结,疏泄不能,横逆犯胃,伤及胃络,而致胃痛。此案病机明确,故何氏治以平肝和胃为法。药施制香附、广郁金、延胡索、乳香、甘松以行气活血定痛,生姜汁、甘蔗汁以和胃缓急止痛,络石藤、宽筋草以通经活络消痛。总使肝气畅达,胃气和顺,则疼痛可已。
达郁宽中汤
处方:沉香片五分,莱砂散一钱,生鸡内金三钱,白芍五钱,当归须、真川朴、陈香橼皮各一钱,川柴胡五分。用晚蚕砂五钱,鲜白茅根二两,葱须五分煎汤代水。功效:疏肝达郁,行气宽中。主治:气胀。
此方所治之气胀,如何氏所言:“因于七情郁结,气道壅隔,上不得降,下不得升。”临床可见胸腹胀满,四肢瘦削等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浊气在上,则生胀。”治当升清降浊。何氏用此方合聚宝丹(真沉香、广木香、春砂仁、血竭、乳香、没药、延胡索、麝香、辰砂)先通其气以宽胀,继用宣清导浊汤(晚蚕砂、飞滑石、赤茯苓、猪苓、蜜炙皂荚子、两头尖、泽兰、鲜葱须)加减通利二便以降浊。莱砂散据后人文献记载,为莱菔子和砂仁制成散剂,有行气消胀之功。
犀角五汁饮
处方:犀角汁一瓢,鲜生地汁四瓢,金汁一两,梨汁三瓢,甘蔗汁二瓢。用重汤炖温,频频灌服。功效:清热泻火,养阴止痢。主治:五色痢。
此方从组成药物来看,所治五色痢当为热盛阴伤之证,方中犀角、金汁清泄热毒,生地汁、梨汁、甘蔗汁养阴生津。由于犀牛是国家保护动物,犀角已被禁止作为药物来使用,现在多用水牛角来替代之。金汁为人的粪便经过多道工序而制成的中药,现今临床已基本不用。用法中的“重汤”,为隔水蒸煮之意。
除疸丸
处方:阿硫黄三两,净青矾一两。此两味水泛为丸,姜半夏粉一两为衣,每服一钱或钱半。每日2次。功效:补火助阳,祛湿退黄。主治:黄疸。
此方出自《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即是伏火》,文中言:“其有湿遏热伏,走入肌肉,发为阴黄,黄而昏暗,如熏黄色,而无烦渴热象;或渐次化热,舌苔黄滑,口干而不多饮。其未化火者,宜苦辛淡温法,如茵陈胃苓汤、茵陈五苓散,加除疸丸之类。”可见其主要治疗黄疸之未化火者。
五枝松针汤
处方:紫苏旁枝钱半,川桂枝五分,樟树嫩枝、桃树嫩枝各五寸,酒炒嫩桑枝二尺。青松针八钱煎汤代水,煎取诸药。功效:行血通经,活络止痛。主治:血蓄中焦之脾胀脘痛。
此方出自《重订广温热论·验方妙用》,文中说:“蓄血在中焦者属脾络,证必脘痛串胁,脉涩肢厥,胀痛在左胁者居多,故名脾胀。”何氏以此方治之有效,方中取树之枝条入药,又以青松针煎汤代水,别出心裁,颇有新意。
加味脏连丸
处方:黑木耳一两,炒槐米两半,川连两半,雄猪直肠一段。用雄猪直肠一段,长一尺二寸,洗净,将药物入内,两头线扎紧,用酒醋各半斤煮烂捣丸,用荸荠、红枣各四颗煎汤送下。功效:清热燥湿,凉血止痢。主治:痔漏下血,肛门重坠。
此方何氏认为,以槐米、川连与醋同煮,为“苦以坚肠,酸以泄肝法”,并用其治疗痔漏下血、肛门重坠等病症,奏功尤捷。方中除川连一味,其他均可食用,故此方亦有食疗之意。
五仁橘皮汤
处方:光杏仁四钱,生薏苡仁、瓜蒌仁各五钱,白豆蔻八分拌捣郁李仁三钱,蜜炙赖橘红钱半。水煎服。功效:化痰消积,行气通腑。主治:痰积胃肠之证。
此方被何氏列入消痰之方,主治痰积胃肠一证。方中五仁,既可行气化痰,又能消积通腑,加橘红一味,以增理气消痰之功。可见其构方巧妙,独出机杼,值得临床借鉴。
逍遥二陈汤
处方:枳壳五分拌炒仙居术八分,仙半夏、浙茯苓各钱半,炒橘白、当归须、赤芍各一钱,川柴胡五分,苏薄荷四分,炙甘草二分,玳玳花十朵(冲)。功效:疏肝理气,健脾化痰。主治:肝木乘脾之腹胀便溏。
此方出自《重订广温热论·验方妙用》,由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而来。何氏认为,肝木克土有乘脾犯胃两种情况,乘脾者,可见腹必胀满,大便或溏或不爽,施药须远柔用刚。此为何氏临床验之有效之方,可供参考。
[1] 何廉臣编著,连智华点校.增订通俗伤寒论[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何廉臣增订,熊俊点校.增订伤寒百证歌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 汤尔群编著.何廉臣[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4] 戴天章著,何廉臣重订,张家玮点校.重订广温热论[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 陈天祥,柴中元.“绍派伤寒”学术思想略窥———兼谈俞根初、何廉臣的学术见解[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2,6(2):47 49.
[6] 沈仲圭.略谈肝硬化的中药疗法[J].辽宁中医杂志,197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