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讲话也可用“括弧”

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想到“这句话刚好可以当关键的标语”,就会用括弧或引号来区分、强调。

另一方面,对话的时候当然没有括弧可以用,但是我在对话中如果碰到这种关键句,就会特别去想“这里要用括弧括起来”。这就是对话中的“小注记”,出版社编辑常常跟我说:“斋藤老师讲的话很容易找到小注记。”那是因为我会刻意在谈话中强调某些部分,就像在文章里用括弧一样。我平常在说话的时候,也常常是讲了一大串的事情,毫无章法,但是我会刻意对某些地方“做括弧”,所以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提出我的诉求。

或许读者会觉得这技术的难度颇高,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能轻松学会这一招。为什么没有人肯做呢?因为现代人不太有机会写作。

我通过写书和写专栏,大大提升了括弧意识。每次想到什么好句子,就会习惯性加个括弧,或是改变字体。这样看来,或许我的训练方式确实异于常人。

不过,即使是不太写作的人,也可以培养括弧意识。我常在讲座中要求这个部分,会指导参与者“一定要在发言内容中加入值得注记的标语”。

投入莫大精力来创造诉求,也是一种重视他人时间的意识表现。花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创造出一句话的提案,就代表节省了其他人的时间。

附带一提,最擅长制作标语的莫过于广告人。毕竟广告人靠标语吃饭,擅长也是理所当然。比方说,知名的美术总监兼平面设计师寄藤文平先生,就写了一本书叫作《死的型录》,以型录的方式收录人类的死亡模式。我想大家应该跟我一样,光看书名,脑海中就有影像了吧。 pADWnjRliQnxl0BW/ejSp/QqycRnVw+RMehcnxstjvDk2UIk4epub4Z1okdC+Vm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