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用语言激活听者的想象力

有人觉得,想要给听者明确的印象,直接给他们看影像就好了。如果有影像可以看当然最好,但实际上,这种机会并不多。

比方说我有个朋友,他的工作是用塑胶制作提案用的成品模型。有必要的话可以委托其他专门公司制作模型,但是没办法全部交给别人做。此外也可以用电脑绘图来展示,但需要相当的技术和时间。

其实最容易发生问题的状况,在于把展示影像当成最终目的,而省略了语言传达的过程。这样绝对不够。与其让对方观看实际影像,不如让对方自己想象,那样会更有价值:提案人与听众双方以想象力来共享一个影像是一种快乐的事。

比方说,如果我要对编辑提一本书的企划,常常是我先说明“装订要这样,内文排版要这样,字体要这样”。然后编辑会说:“我感觉到那个影像了。”即使没有模型和样本,也一样可以获得共识。

而且彼此以想象力修补缺失、共享成就,就会获得某种兴奋与感动。看了伟大的动画电影会很感动,但是电影里面并没有观众自己的想象力存在。但是看了《十五少年漂流记》(儒勒·凡尔纳著)之后,脑中就会去想象故事景象,之后与读过同一本书的人聊到这本书时,对某个章节拥有共同印象的话,话匣子自然就打开了。这是因为,看书所使用的想象力与看《十五少年漂流记》动画电影所使用的想象力截然不同。

简单来说,透过语言交换脑中的印象,是最有人性的动作。只有人类可以做到这件事情,这也是人类专属的欢乐。放弃这项欢愉,不去接触对方的想象力,实在太可惜了。

日后的提案活动会越来越视觉化,大量使用投影片和电脑绘图,外观会越来越精美;但是,这样并不能锻炼语言能力。

而且不管视觉技术如何进步,问题发生处和步骤顺序也无法视觉化。语言在这些方面上有消除模糊的效果,是搞清楚问题逻辑的最棒工具。无论何时,语言都不会丧失它的价值。 7lby3TZW+Tyob6oaP3D/m2wypp9kmTBVKJa7CvhX6xrSWoEkU7gWTEeLgjFrEB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