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随身携带秒表。无论是在大学上课,还是给社会人士讲座,都一定会带着秒表。为什么呢?因为我深深知晓“1分钟”的重要性。
1分钟,一般人通常把它当成很短的时间。但是对我来说,1分钟其实相当漫长。只要有这1分钟的容量,就能放进许多重要的话。可是许多人总是大大浪费了这个容量。
如果一般人有3分钟,就会用这3分钟来思考1分钟的说话内容。也就是把时间稀释成三倍。可是,有了3分钟的时间,就应该准备三倍分量的1分钟话题才对,不是吗?
然而,我平时接触大学生与社会人士的时候,发现绝大多数人都缺乏这种“密度感”。几乎所有人都认为,1分钟就是“很短”罢了。
比方说,大家说起话来前言都很长。日本人发言时通常会先谦逊一下,例如“或许我讲的会有些不顺……”“在这短短的1分钟里,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之类的。不然就是像说相声一样,洒了一堆笑点却一直没有进入主题。我可以了解想铺陈的心情,但是时间上并不适合。因为开场白如果铺陈了30秒,那正题也就只能说30秒了。
所以,重点就是训练自己彻底提升1分钟的密度。用训练让身体记住“高密度”的感觉。有了高密度感,再把时间延长到2~3分钟,资讯量就会相当庞大。
当然,人类的谈话内容并非全都是重要资讯,有时候也要调整气氛,炒热场子,引起对方的兴趣,并不是只要密度高就好。但是我认为,语言既然是沟通工具,现代人多少都应该学习怎样提升谈话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