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出差的时候,顺便去一位很久不见的朋友家拜访。临别时,她从阳台拿出几大袋子的图书,说她正在追求极简主义,这些书都是一时兴起买下的,基本都没拆开过,白白放着占用空间,扔了或者卖掉又太可惜,知道我是爱书之人,问我是否可以收下。我简直如获至宝,心里嘀咕:什么简约主义啊!我可别染上了!好好的东西拿去送人,我可舍不得!随即拖着几个大袋子坐火车又倒汽车,不辞辛苦地背回了家。然后呢——那些书只看了十之一二,剩下的我也没翻过,要么是没时间,要么是不感兴趣,总之,它们常年堆放在书柜的最底层,占用了大半个空间,暗无天日。
近几年由于生活的稳定,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深感空间不够用,房子不小却显得凌乱拥挤,本来宽敞空荡的各种柜橱里也变得逼仄狭窄,每每开启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生怕塞得太满会掉出来。
小时候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不浪费物品的思想一直深植内心,一针一线都要珍惜。导致后来我又以为拥有得越多,生活就会越富足,却不知生活被越来越多的东西所淹没,心也随之迷失。花在家务活上的时间和精力与拥有物品的数量成正比,一旦疏于收拾整理,家里就会一团乱,很多需要的物品动不动就玩“失踪”,新买的东西也时常不知道放在了哪里。家本来是一个休息舒适的地方,结果却因物品的繁杂而让身心得不到放松,心生逃避之后,我陷入了严重的自我责备与自我厌恶中。
直到有一天,当看到书柜中朋友送的几大包书的时候,我想通了:这些东西真的都是我所需要的吗?这样不断恶性循环的生活真的是我渴望的生活吗?
谁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个人改变自己的前提是他内心渴望改变,这样才能触发到关键点。而改变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观念,观念决定习惯,习惯决定行动。
而我渴望改变。
我开始尝试和朋友一样,过极简的生活,也逐渐体会到了极简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另一种拥有。
我们并不是要抛弃自己,无欲无求。而是要正视自己的需求,正视自己的拥有。极简不是生活的减法,它是身心的加法。
只有不再拥有过多的东西和欲望,人的精力才能从中解放出来。当你的关注点不再被那些繁杂的事物所迷惑时,真正的生活就会自然地出现在你的面前。再简单不过,却又再美丽不过。当外在的诱惑少了,内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也许很多人跟我一样,在刚开始的时候放不下,认为拥有才是最好的,觉得当看到自己有那么多东西时才是幸福的,外在的诱惑对他们而言,是那么美丽。他们用了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追逐那些所谓的美好。可当心灵和物质空间被这些东西堆积得无法呼吸时,剩下的只有迷茫。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物质和精神世界都极为丰富的当代,还有那么多年轻人不快乐,甚至患上抑郁症的原因。
现在的生活节奏如此之快,别再让外物对你造成不必要的拖累,尝试把你的家变成一方净土,为负荷的心灵减减压,只有心“简”了,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极简”生活。
生活做减法,身心才能做加法。
只有不再拥有过多的东西,不再被过多的感情所纠葛,不再被过多的牵挂所束缚,不再被外界那些诱惑所扰乱心智,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自己,发展自己,寻找自己的方向和路,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只有摒弃了那些干扰我们的因素,才能够真的潜下心来去做一件事情。专注地、无他地、全身心地进行自己的生活。
不再迷茫,不再犹豫,不再在众多选择前踌躇不振。当你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快、更稳。
当我把几大包的图书和其他零碎整理之后,我发现我的内心前所未有地快乐起来。每天早晨温煦的阳光照在床上,爬起身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看向窗外因无障碍物阻挡而一览无遗的美景,看到每一处都闪耀着光芒,简简单单,生活是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