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5
图45这个患者舌质苍白而老,他平素恶寒怕冷。这次就医主要是来看不育症的,该患者精液稀薄,精子活力差,性机能也比较差,是典型的阳虚患者。肾藏精主生殖,肾阳又叫元阳,能够温煦形体。肾阳不足,会出现畏寒肢冷,这与外感表证的恶寒是有区别的,表证恶寒是突然发生的体温升高并感到冷,而畏寒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状态,患者总是比一般人要多穿点衣服。
图45患者先找了一位医生治疗,处方中用了大量的附子、细辛、肉桂,服用后舌头红了一段时间(图46),后来药一停,情况变得更差(图47)。故来我处求医。
图47这种苍白而淡的舌头,一般提示患者是气血虚,或者阳虚,一般要问问患者的怕冷情况,气血虚和阳虚均会有怕冷症状,但是阳虚患者更为明显。阳虚患者性机能一般也比较差,这也可作为参考。对于阳虚或者气血虚的患者我们一般采取补阳的方法。
图46
图47
小结: 《医学发明》在论述虚损治法时,有一段话写得很贴切:“气化精生,味和形长。无阴则阳无以化,当以味补肾真阴之虚……阴本既固,阳气自生,化成精髓。若相火阳精不足,宜用辛温之补;但与辛热之药不同,辛热药只能治寒甚之病,非补肾(阳)精。”这段话除了说明阴阳互根为用的道理之外,还说了补阳和温阳的区别应用。如有腰膝酸冷、性欲低下、遗精尿频、勃起功能不好、五更泄泻、舌淡胖苔白,脉沉弱等,辨证属于肾阳虚证者,多选用仙茅、淫羊藿、鹿茸、海狗肾、杜仲、巴戟天等补阳药,而少用附子、肉桂、细辛、干姜等温阳药。附子、肉桂、干姜之类,药性温没有明显滋补作用,我们称为温阳药,多用来治疗寒证,而不是虚证。因为虚证与寒证经常夹杂所以两者经常相伍为用,但是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辨证属于肾阳不足者,也不可以大剂量补阳药和温阳药一阵猛攻,要平和补阳,兼用填肾精的药,缓缓生气,这样才能持久。
图48
图48这个小伙子是来看勃起功能障碍的。目前从临床来看,现代人患阳痿病,阳虚的很少,阴虚和肝郁的很多,所以切不可滥用壮阳药。但是如是碰到这种,舌质淡淡,属于典型的阳虚证,就真的需要壮阳药了。
图49
图50
对于图49、图50这类均质的淡白舌,医生基本可以大胆地选用壮阳药,但是温燥药物容易耗伤精血,而肾阳发挥作用必须以肾精作为物质基础,所以使用这类药物要配伍补精血的药物,不然容易火起锅干。临床常见部分阳痿病人,初用壮阳药显效明显,但是过不了多久药效又败下阵来,就是这个原因,没有兼顾到精血不足的情况。对于这类病人的治疗,既要锅下添火,又要锅中加水。尽量多选用既能温补肾阳,又能补益精血的药物,就是我们常说的血肉有情之品,比如鹿茸、紫河车、海马、海狗肾等。
图51
图52
图51、图52这种舌苔在男科和妇科是非常常见的,很多人舌头一伸,就能看到很明显的特征,舌根异常地堆积腻苔。腻苔主湿,多为下焦有湿的表现。现在人久坐办公室的特别多,缺乏运动,下焦盆底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形成慢性炎症而积聚湿热。男科和妇科的慢性盆底炎症多有如此表现,湿邪在下焦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有坠胀感、分泌物与排泄物秽浊。
图53
图54
图55
图56
治疗后(图56)与治疗前比较(图55),舌根的厚腻舌苔褪去明显,临床症状亦随之显著改善。
图57
图58
老年人肾阳不足,常见畏寒怕冷,穿很多衣服,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常出现图57这样典型的淡白阳虚的舌象。经典方缩泉丸和金匮肾气丸都是不错的选择,关键在于要缓缓地温补肾阳,也就是前面说的“少火生气”。用药思路在于抓住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脏腑:肺、脾、胃、肾、膀胱、三焦。着眼于肾与膀胱,重视肺脾胃的作用。图57的这位老爷子起初夜尿3~4次/晚,很影响睡眠。我给他拟了个方子:黄芪30g,炒白术10g,党参10g,升麻6g,柴胡6g,桔梗10g,山药30g,益智仁10g,乌药10g,陈皮10g,枳壳6g,炙甘草6g,粉萆薢10g。吃了半个月以后他夜里只需起夜1次,效果很好,舌头也红润许多(图58)。张锡纯说粉萆薢有固涩小便的作用,我自己的体会也确实如此,所以不管是夜尿多的还是尿频的,都会根据辨证加用粉萆薢。同时重视升提药物的选用,如升麻、柴胡、桔梗等。
小结: 中医讲的肾跟西医讲的肾区别还是比较大,中医说的肾虚,不是西医泌尿系统的那个肾脏虚,中医认为肾的功能主要包含性功能和生育功能等,涉及生殖系统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附属性腺的功能,以及西医讲的血液、免疫系统的一些功能,西医讲的泌尿系统肾的功能基本都归属在了中医讲的膀胱的功能里了。同时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基本奠定了一个人身体状态的基调。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树的话,肾就是树的根,根的作用是巨大而广泛的。细节方面来看中医肾的功能涉及人身体的方方面面,比如大小便、耳朵眼睛、头发、脊柱、呼吸、水液代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