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十 二 支

殷人历法是以“太阴”为准则,所以纪月的方法是以月球的一次圆缺周期为标准。每月为30天,但是月之圆缺一次,有时又不足30天,于是便分为“大建”和“小建”。大建每月30天,小建每月29天。以一年而论,一般是分作12个月,不过要与“太阳”合,又不得不设置闰月,否则一年的时间因误差而发生错乱。所以《甲骨学商史编》曾载:“辛巳卜大贞, img 自上甲,元示三牛,二示一牛,十三月。”这第十三月便是殷人年终置的闰月。

殷人纪月的次序,当然是按着一、二、三、四……十一、十二的数次排列的,后来由于天文和历法的不断进展,他们观察到一岁四时之候皆统于“十二辰”。所谓“十二辰”,即“斗纲”所指之地,即“节气”所在之处,正月指寅,二月指卯,三月指辰,四月指巳,五月指午,六月指未,七月指申,八月指酉,九月指戌,十月指亥,十一月指子,十二月指丑,这叫作“月建”。斗纲,指北斗七星的一、五、七三星而言,第一为魁星,第五为衡星,第七为杓星。例如正月建寅,天昏时则“杓”指向“寅”,夜半则“衡”指向“寅”,平旦则“魁”指向“寅”。观察其他11个月的月建,亦莫不如此。所以《尔雅·释天》郝懿行疏中云:“寅至丑为十二辰,辰为阴。”“辰为阴”就是指月建。“建”训作“健”,即《周易》所谓“天行健”的意义。“辰”训为“时”,春夏秋冬为四时,每一时为三个月,即孟、仲、季也。把十二支分建于十二个月,便可以据十二支以纪月、纪时、纪岁的健行不息,纪日成月,纪月成时,纪时成岁,因而十二支又名岁阴,以月为阴也。《尔雅·释天》云:“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惟十二支月建的顺序,却是始于“寅”而终于“丑”,这是为什么?《类经图翼·气数统论》云:“朱子曰:冬至前四十五日属今年,后四十五日属明年……而冬至之日,正当斗柄建于子中,是为一岁之首尾也……故十一月建在子,一阳卦复……盖以建子之月,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发生之功,及其历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萌芽动而蛰藏振,遍满寰区,无非生意。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是以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而各分其孟仲季焉。”这段话是说十二支的顺序以“子”为始者象征阳气之始也,月建以“寅”为始者象征阳气之备也。

所以《史记·律书》解释十二支顺序说:“子者,滋也;滋者,言万物滋于下也……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也……寅言万物始生螾然也,故曰寅……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辰者,言万物之蜄也。巳者,言阳气之已尽也……午者,阴阳交,故曰午……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申者,言阴用事,申贼万物,故曰申……酉者,万物之老也,故曰酉……戌者,言万物尽灭,故曰戌……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汉书·律历志》又为之申其说云:“孳萌于子,纽牙于丑,引达于寅,冒茆于卯,振美于辰,已盛于巳,咢布于午,昧薆于未,申坚于申,留孰于酉,毕入于戌,该阂于亥……故阴阳之施化,万物之终始。”

“十二支”的次序与“十干”可谓具有同一意义,主要在说明事物发展由微而盛、由盛而衰的反复变化而发展的过程。十一月冬至一阳复苏,生命潜藏于地,已渐有滋生之机(孳萌于子),故建之以“子”;十二月,阴气尽,阳气生,新的生命已将解脱阴纽而出土(纽牙于丑),故建之以“丑”;正月为孟春,三阳开泰,生机已螾然活泼(引达于寅),故建之以“寅”;二月仲春,阳气方盛,生物的成长渐茂(卯之为言茂),故建之以“卯”;三月季春,春阳振动,生物越发长得茂美(振美于辰),故建之以“辰”;四月阳气益为盛壮(已盛于巳),故建之以“巳”;五月阳盛阴生,生物的成长,萼繁叶布(阴阳交萼成),故建之以“午”;六月生物盛长,果实成熟(万物皆成),故建之以“未”;七月凉秋初至,生物成熟渐收(申贼万物),故建之以“申”;八月阴气益盛,阳气益衰,生物衰老(万物之老),故建之以“酉”;九月季秋,生物尽收(万物尽灭),故建之以“戌”;十月阴气渐盛于外,阳气潜藏于内(阳气藏于下),故建之以亥。

“十二支”既有纪月、定岁、分立四时的作用,而月也、岁也、四时也,无不有阴阳五行生生化化的道理存乎其中。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一候五日,一气三候,一时六气,一岁四时,统由天地日月的阴阳变化、五运承袭,才能时立气布。因而古人亦运用“十二支”以观察一岁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的阴阳五行变化关系,以分析气候变化的规律。正如《类经图翼·五行统论》所云:“十二支以应月,地之五行也,子阳亥阴曰水,午阳巳阴曰火,寅阳卯阴曰木,申阳酉阴曰金,辰戌阳丑未阴曰土。”

为什么“十二支”的阴阳五行属性要这样搭配呢?仍须首先了解阴阳奇偶之数的道理。一、三、五、七、九、十一这六个月统为单数,单数为奇属阳,而一月建寅,三月建辰,五月建午,七月建申,九月建戌,十一月建子,所以寅、辰、午、申、戌、子六支为阳支;二、四、六、八、十、十二这六个月统为双数,双数为偶属阴,而二月建卯,四月建巳,六月建未,八月建酉,十月建亥,十二月建丑,所以卯、巳、未、酉、亥、丑六支为阴支。亥月、子月,一阴一阳,正当孟、仲两个冬月,正是北方寒水之气当令的时候,所以亥、子在五行同属于“水”。巳月、午月,一阴一阳,正当孟、仲两个夏月,正是南方火热之气当令的时候,所以巳、午在五行同属于“火”。寅月、卯月,一阴一阳,正当孟、仲两个春月,正是东方风木之气当令的时候,所以寅、卯在五行同属于“木”。申月、酉月,一阴一阳,正当孟、仲两个秋月,正是西方燥金之气当令的时候,所以申、酉在五行同属于“金”。辰为季春三月,未为季夏六月,戌为季秋九月,丑为季冬十二月,这四个季月,都是中央土湿之气寄王于四时的月份,所以辰、戌、丑、未在五行同属于“土”。此即《素问·太阴阳明论》所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即在三月(辰)、六月(未)、九月(戌)、十二月(丑)这四个月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节气前的18天,都是中央土寄王的时候。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内容,示图1如下。

img

图1 十二支月建五行所属图

一年360日以四季分之,各得90日,今于每个90日中各除去18日,则每季各为72日,这种五分法,仍无损于360日以成一岁之数也。 87sD8LVBdO5gNXORd2dvexPts+0KsRjHiHUS5SnpwFT2B+bmkaV3FdRnb8NpRui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