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部位与诊法

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谓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寸口无脉,求之臂外;是谓反关,本不足怪。(从“寸口无脉”句至末句,原无,今据第十部分“真脏脉绝”首四句的意思改编增入)

此段讲“寸”“关”“尺”三部的区分。

开始诊察脉搏的时候,让患者伸出手臂,掌心向上,很自然地平摆着,首先看准掌后高骨隆起的地方,这就是关脉所在的部位。关部的前方为寸部,属阳;关部的后方为尺部,属阴。医生覆手取脉,先把中指头准确地按在关部,前后两指尖自然地落在寸部和尺部上,这时便可以进行仔细的切按了。有少数人在寸口部摸不着脉的搏动,却在手臂外侧,即寸口的上方可以摸到脉的搏动,这叫作反关脉,有的一只手反关,有的双手反关,一般属于生理现象,用不着怪异。

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肾与命门,居两尺部(“居两尺部”句后,原有“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本命扶命,男左女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等十句,涉及迷信,因删);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左大顺男,右大顺女;(此两句从删除的十句中提出,并插入置放于此)男女脉同,惟尺则异;阳弱阴盛,反此病至。

此段讲“三部”分主脏腑以及男女脉象的差异。

脏腑气机的变化,都可以在寸口反映出来,并各有其一定的部位。如:左手寸部属心,关部属肝(包括胆),尺部属肾(包括小肠、膀胱);右手寸部属肺,关部属脾(包括胃),尺部属命门(包括大肠)。这是左右两手六部分主脏腑的一般说法。

还有另一种说法,左手寸部叫“人迎”,凡属外感表证都在这里诊察;右手寸部叫“气口”,凡属内伤里证都在这里诊察。这种说法来源于王叔和著的《脉经》,后世医家因得不到临床验证,多不表示同意,因此这里只存作参考。

此外,在《内经》里,称结喉两旁的动脉为“人迎”,左右手三部脉都叫“气口”,这是古人从全身诊脉的方法之一。《脉经》还把两手“尺部”叫作“神门”,专在这里诊察肾阴、肾阳的变化。肾阴肾阳强,主身体健壮;肾阴肾阳弱,主身体虚衰。如果两手尺部的脉都没有了,说明肾阴肾阳十分衰竭,是病情严重的标示。

至于男女异性,阴阳各有盛衰,反映在左右两手的脉搏亦略有差别。左为阳,右为阴,男子阳气偏盛,当以左手脉稍大为顺,女子阴血偏盛,当以右手脉稍大为好。再把寸部和尺部相互比较,寸为阳,尺为阴,男子阳气偏盛,当以寸脉盛尺脉弱为宜,女子阴血偏盛,当以尺脉盛寸脉弱为宜。如果两者相反,便说明是有病变了。

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消息求寻(这里的“消息”,作“体察”解释);又有九候,举按轻重;三部浮沉,各候五动。

此段讲“七诊”与“九候”两种诊脉方法。

所谓七诊,即诊法中浮、中、沉、上、下、左、右等七种诊脉的手法。浮取,能观察有无外感表证;中取,能观察脾胃机能的变化;沉取,能观察有无内伤里证。“上”指寸部,“下”指尺部,“左”即左手,“右”即右手,诊脉时既要上下相互比较,也要左右相互对照。运用“七诊”手法来体察病情、寻找病因,这样对疾病的观察和分析就比较全面了。

所谓九候,即诊脉时在寸、关、尺三部,每部都必须经过轻手浮取、稍重中取、重按沉取三种手法,每一种手法都必须候到脉搏五次以上。这样,一只手分作寸、关、尺三部,每一部又分作浮、中、沉三候,三三得九,这就叫作九候。“候”,是仔细观察的意思。

寸候胸上,关候膈下;尺候于脐,下至跟踝(“踝”音“跨”,现一般读作“怀”,足跟前两侧隆起的圆骨);左脉候左,右脉候右;病随所在,不病者否。

此段讲从“寸口”观察全身病变的意义。

在寸口观察全身病变的方法是:凡属胸膈以上至头顶的疾病,都可以在寸部观察;凡属胸膈以下至脐以上的疾病,都可以在关部观察;凡属脐以下至于足跟的疾病,都可以在尺部观察;左半身的病变还可从左手三部观察;右半身的病变还可从右手三部观察。所以能够上以候上、中以候中、下以候下、左以候左、右以候右,就是因为“病随所在”的缘故。也就是说,身体某一部分有了病变,脉搏便相应地在寸口的某一部位上反映出来;某一部分没有病变,相应地寸口的某一部位的脉搏也就正常,并不发生什么变化。例如:左胁疼痛,左关脉便现弦或紧,这就是“病随所在”;右胁正常,右关脉也就没有不正常的变化,这就是“不病者否”,“否”即“不”的意思。 0wS4lKtqxznYf5S+9nZ3Aw9cnyVx+b+BsfsGAjPu8vh+KuBMFbFOD05CIKqiGeE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