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官修正史中的小说家言

有元一代,蒙古大汗宠信番僧,喇嘛贵为帝师,藏传佛教曾经于蒙古宫廷内外广泛流传,这是史家习知的史实。可是,元代汉文文献中并没有就此留下很多相关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后世对当时所传藏传密教的详情知之甚少。对此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段资料见于《元史·哈麻传》中,其云:

初,哈麻尝阴进西天僧以运气术媚帝,帝习为之,号演揲儿法。演揲儿,华言大喜乐也。哈麻之妹婿集贤学士秃鲁帖木儿,故有宠于帝,与老的沙、八郎、答剌马吉的、波迪哇儿祃等十人,俱号倚纳。秃鲁帖木儿性奸狡,帝爱之,言听计从,亦荐西番僧伽璘真于帝。其僧善秘密法,谓帝曰:“陛下虽尊居万乘,富有四海,不过保有见世而已。人生能几何?当受此‘秘密大喜乐禅定’。”帝又习之,其法亦名“双修法”,曰“演揲儿”,曰“秘密”,皆房中术也。帝乃诏以西天僧为司徒,西番僧为大元国师。其徒皆取良家女,或四人,或三人奉之,谓之“供养”。于是,帝日从事于其法,广取女妇,惟淫戏是乐。又选采女,为十六天魔舞。八郎者,帝诸弟,与其所谓倚纳者,皆在帝前,相与亵狎,甚至男女裸处,号所处室曰“皆即兀该”,华言“事事无碍”也。君臣宣淫,而群僧出入禁中,无所禁止。丑声秽行,闻于外,虽市井之人,亦恶闻之。

这段话差不多是后世所知元朝宫廷所传藏传密法的所有内容,也是后世汉族士人色情化番僧、番教的重要依据。殊不知,这段被明初史官冠冕堂皇地写入了官修正史之中,并被后世士人常常引用的话原不过是小说家言,它源出于明初士人权衡的私家笔记、或当视为元末之野史的《庚申外史》卷一之中,兹录其原话如下:

癸巳,至正十三年,脱脱奏用哈麻为宣政院使。哈麻既得幸于上,阴荐西天僧行运气之术者,号“演揲儿”法,能使人身之气或消或胀,或伸或缩,以蛊惑上心。哈麻自是日亲近左右,号“倚纳”。是时,资政院使陇卜亦进西番僧善此术者,号“秘密佛法”。谓上曰:“陛下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亦不过保有见世而已,人生能几何?当受我‘秘密大喜乐禅定’,又名‘多修法’,其乐无穷。”上喜,命哈麻传旨,封为司徒,以四女为供养,西番僧为大元国师,以三女为供养。国师又荐老的沙、巴郎太子、答剌马的、秃鲁帖木儿、脱欢、孛的、哇麻、纳哈出、速哥帖木儿、薛答里麻十人,皆号“倚纳”。老的沙,帝母舅也;巴郎,太子,帝弟也。在帝前男女裸居,或君臣共被,且为约相让以室,名曰“些郎兀该”,华言“事事无碍”。倚纳辈用高丽姬为耳目,刺探公卿贵人之命妇、市井臣庶之丽配,择其善悦男事者,媒入宫中,数日乃出。庶人之家,喜得金帛,贵人之家,私窃喜曰:“夫君隶选,可以无窒滞矣!”上都穆清宫成,连延数百间,千门万户,取妇女实之,为“大喜乐”故也。

对以上这两段话略加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渊源关系,《元史·哈麻传》中的这段话当即转录自《庚申外史》。而权衡私撰的这部专门记载元朝末代皇帝惠宗(庚申帝、顺帝)妥欢贴睦儿(Toγan Temür)三十六年之史事的《庚申外史》,根据的多半是道听途说来的逸闻、野史,很多事情“闻之友人畅申之曰”,实不足以为信史。然“洪武初,诏修《元史》,采访顺帝遗事,其书曾上史馆”。 这是因为“顺帝三十六年之事,旧乏实录,史臣无所于考,阙略不备”,所以朝廷“遣使者十又一人,遍行天下,凡涉史事者,悉上送官”。 《庚申外史》大概就是于此时呈上史馆,并为史官编写庚申帝之故事所采用,故其“所言多与《元史》相合”。

首先值得指出的是,《庚申外史》的作者于此叙述元末宫廷修“秘密大喜乐禅定”之事时,其口吻乃十足的汉式腔调,实与元君臣的胡人身份不符,如曰:“陛下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亦不过保有见世而已,人生能几何”云云,显然是典型的汉人佞臣挑唆末代昏君的老生常谈,哪有一丁点胡人胡语的气息? 此凸现其野史性质,可见其所叙述诸故事实在不足凭信。正如卓鸿泽先生指出的那样,由于密教的“‘表法’(象征)意义又不易为局外人所明了,加上语言的隔阂、种族间的芥蒂、文化风习的成见,而故事主角又为业已远走朔漠的亡国之君等等,《外史》所言容或失实,应可以为今人所理解。然而,正因为《外史》作者对异族的语言、宗教的内涵不甚了了,他所记录的特殊语汇反而可信:意义固可以曲解,而词汇却非他所能凭空捏造”。 换句话说,上引《庚申外史》这一段落中所述故事极有可能皆荒腔走板,其真实性大可怀疑,我们最好还是把它当作小说家言,而切不可把它当成正史来看待。其中最可信的反倒是那几个我们至今看不懂、说不明的用汉语音译过来的外来词汇,可惜的是,我们迄今无法从语文学的角度给它们做出合理的解释。

众所周知,明人修《元史》的过程极为仓促,整合材料过于粗率,故有很多瑕疵。对照上引《元史·哈麻传》和《庚申外史》卷一中相应的那段记载,我们即可发现,仅仅在上引这一段话中,就已经出现有几处明显的误解,《元史》的编者显然搞乱了《庚申外史》之原文叙述的人事因果层次,以致导向错误的印象与结论。首先,于《庚申外史》中,“演揲儿法”和“秘密大喜乐禅定”本来说的可能是两种不同的修法,至少“演揲儿”的本意并非“大喜乐”,前者指的是“能使人身之气或消或胀,或伸或缩”的“运气之术”,乃西天僧所传,后者才是“多修法”,是“秘密佛法”,乃西番僧所传。而《元史》中则将二者完全混为一谈,都成了房中术,而且还将“多修法”说成了“双修法”。

还有,《庚申外史》卷一说:诸倚纳曾经“在帝前男女裸居,或君臣共被,且为约相让以室,名为‘些郎兀该’,华言‘事事无碍’。”同样的一句话到了《元史》中则变成了:“诸倚纳皆在帝前,相与亵狎,甚至男女裸处,号所处室曰‘皆即兀该’,华言‘事事无碍’也。”本来《庚申外史》所曰“且为约相让以室”指的是那十位“倚纳”们约定互相以“[妻]室”作交换,这样有类于今日时有耳闻的“换妻”的行为当时在胡语中被命名为“些郎兀该”。可是到了《元史》中本指“[妻]室”的“室”字竟然被编修者理解成了“所处室”之“室”了,而“皆即兀该”则相应而成了“所处室”的特殊名号了。这样的误解不但今天听起来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而且也为后人解读“些郎兀该”或者“皆即兀该”这样的胡言胡语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ksQ7G08kh/unBykXMfh0qJRXKlMNYvHlHDy+m04MctnznBChklxDLeKzS1/3JlD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