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懂中医,山药是灵丹;不懂,人参也是毒药

女性天然具备学中医的优势。

在中医里,辨证施治永远是最重要的,而辨证需要的是细心观察,这恰恰是女性最擅长的。

在我公众号的粉丝反馈中,还有一位女士,她过去对中医知识一无所知,孩子一发烧,就必定让孩子吃药、打针、输液,可各种抗生素越吃越多,孩子的体质却越来越弱。此外,她的父亲有高血压,她竟然不知道猪油对高血压患者非常有害,回家看望父亲时,还特意给父亲熬了一盆猪油,放在冰箱里嘱咐他慢慢吃,这件事让她至今后悔不已。她感叹道:很多疾病都起源于无知,很多生命也结束于无知。

从她自学中医后,事情开始有了改变。

有一天她接到丈夫的电话,说婆婆在老家突然病危。她急忙赶回去,只见昔日硬朗的婆婆,如今奄奄一息躺在重症监护室里,浑身插着管子,双目紧闭,医生已经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婆家人都认为老太太真的要不行了。

而她在问了婆婆的得病过程后,冷静地告诉大家:“放心吧,能治好!”

原来,老太太在端午节那天与邻居一起包饺子,当地的风俗是一个饺子必须有男人拳头那么大,老太太一顿饭吃了四个这样的大饺子,吃完就病倒了,被送到医院后直接就进了重症监护室。而这位女士得知情况后,从药店买来正宗的怀山药和焦三仙熬水,分次给婆婆喂下,结果,一个星期后婆婆就出院回家了。

因为懂得中医,两次病危通知书并没有让这位女士恐慌,反而在别人都要放弃的时候,依然及时抓住了病机。从头到尾,她没有把脉,没有看舌头,只是通过询问得病过程,就切中了病症的要害。特别智慧的一点是,她一方面用焦三仙化积食,一方面又用怀山药把老人的正气扶起来,这才让老人从生死边缘转危为安。

现在养生的书特别多,养生节目也不少,但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个方子,一服药就解决眼前的问题,或者是能得到什么秘诀,可以踏实享用一辈子。其实,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分清寒热和阴阳后才能使用。举个简单的例子:您是热症,就要服用寒药;您是寒症,就要服温热的药。如果得了热症还用人参,绝对是火上浇油。

没有中医理论指导的养生,是愚蠢的,也是可怕的。健康面前人人平等,哪怕您地位显赫,财力雄厚,名声响亮,只要用错了药,同样会出问题。苏东坡在文学史上头衔一大堆,但就是丧命于吃错药。宋代时候方书特别流行,大家都热衷于尝试各种药方,只要一个人说好用,一群人不由分说就都试上一把。那时候人们看病就像查字典,比如头疼了,就翻到方书里说头疼那一页,在下面列出的一堆方子中随便选一个,结果自然是贻害无穷。苏东坡就是受害者之一。

苏东坡的一生,可谓坎坷不断,大部分时间都在流放中度过,60岁时又被朝廷流放到了荒凉的海南儋州,直到4年后才获朝廷赦令,从儋州北归。苦尽甘来,一路上各级官员、亲朋故交全都盛情款待。当苏东坡到达常州时,正好是酷暑天气,晚上睡觉时觉得船舱里太热,索性坐在了舱外,还灌下了不少冷水解暑,内外夹击一下子就受了凉。到了半夜,急泻不止,凌晨时已经拉到全身无力了。中暑和喝冷饮导致的腹泻,是由于阳气被寒湿抑制住了,可以用治疗脾胃受湿、阴阳气逆的“大顺散”,或者“清暑益气汤”,但他自己却用黄芪熬粥服用,将湿邪严严实实地堵在了体内。第二天,老朋友米芾又设宴款待,他赴宴后病情加重,胸腹胀痛,但此时他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继续按照原来的思路服用了人参、茯苓和麦门冬。药吃下去简直是雪上加霜,先是他的齿间流血“如蚯蚓者无数”,紧接着全身高热,不久便溘然长逝了。

这样的“医疗事故”并不只出现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而今很多人也一样会犯同样的错误,有病不分寒热,不问虚实,随便从哪抄来个方子就用,结果往往出了大问题。我之所以用大量精力来普及中医知识,就是想告诉大家,一定要分清寒热,辨明虚实,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子,什么时候不能用什么方子,什么人适合用,什么人不适合用,必须都心里有数。就像前面那个救治婆婆的案例,怀山药和焦三仙都是平常的亦食亦药之物,如果懂点中医,它们就会成为救命的灵丹妙药,如果弄错了,像苏东坡那样,即使是千年人参,也是要命的毒药。 ZEhY45QOT+ChkyLGdHlPudspYRktAPgWGBDg2ge07xH5hnVLq3T3aoc+o1sllsm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