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金融?
学院派给出的解释是“金融是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
是不是感觉很拗口?
其实简单来讲,金融无非就是把钱融进来,或者把钱融出去。
把钱融进来,为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给事业插上资本的翅膀;
把钱融出去,为的是让财富替我们打工,通过把钱借给需要的人,收取固定孳息。
当然,这仅仅是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解读的“金融”。至于国家层面的金融,广度更大、内涵更深。例如,本章开头对金融的定义中提到“货币的发行”,即铸币权,这显然不是普通市民能够想象与实践的,也绝非几个“码农”写几段代码、搞个区块链、发个比特币就能够撼动的。不过回归金融本质,国家层面的金融也是把钱融进来或者把钱融出去。在困难时期,国家会提高存款利率,为的就是吸储,集中力量渡难关、搞转型、促发展;当资金充裕后,存款利率会相应降低,因为这时候国家虽然也需要吸储,但更需要的是把已有的资金借贷出去,回收利息。
把钱融进来,我们可以称之为“融合”;
把钱融出去,我们可以称之为“融化”。
可能有人会想:“融合”就是把钱聚集起来,这个可以理解。但把钱“融化”是什么意思?钱怎么融化呢?
其实,只要把“钱”字转换为“金”字,就很容易理解了。在纸币诞生前乃至之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全球人心目中最理想的硬通货都是黄金。因为黄金具有不可毁灭性、高度可塑性、相对稀缺性、无限可分性、同质性和色泽明亮等特性,可谓人见人爱。融化,具体来讲便是指黄金的无限可分性。因为无限可分,所以方便作为交换任何商品的媒介。哪怕是今天世界各国普遍都在使用的纸币,也基本都应用了黄金这一特性:有大额、有小额;有主币,有辅币……发工资,当然是百元大钞比较方便;买茶鸡蛋,则是零钱比较受欢迎。
当然,现在有了支付宝和微信等移动支付,只要绑定了银行卡且卡里面有余额,出门带着手机就可以,买什么都很方便,买什么都受欢迎。
时代在发展,金融也在改变。可能闭门静修数日,回头就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了。
以往,通常只有企业家需要把钱融进来。现在,融资的主体虽然是各类企业家和创业人士,但普通人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融资过程中。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上市进行融资,普通民众也可以通过购买相应股票进行投资。
以前,企业家们通常只有在缺钱时才会想到融资。不缺钱还融资,岂不是要白付利息?但现在是企业有钱也要融资,而且是越有钱的企业越需要融资,需要融的资本也越大。
至于把钱融出去,以往只有银行、企业家等有钱的机构和有钱人才能操作。银行自不必说。靠着数轮融资度过艰难时期,开创了电商时代并赚到了大把银子的马云,之所以被广大网友称作“马爸爸”,就在于其金融平台“支付宝”可以在你需要钱而爸爸又不在身边时,通过“借呗”借钱给你救急——当然,是要利息的。反过来,你也可以把闲散资金放进“余额宝”,赚些小钱。同样,为了付你利息,同时自己也赚些小钱,这些钱又会被贷给那些需要借款的人。
那么,有没有可能你通过“借呗”借到的是自己放在“余额宝”中的钱呢?大家不妨想象一下。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很有可能通过“借呗”借到自己的家人、朋友、同学、同事放在“余额宝”中的钱。金融,每个人都在参与。
再提一个近期比较热门的事情:共享单车,有ofo、摩拜、永安行、一步、熊猫、优拜、小鸣、小蓝、骑呗,等等。有人说,这是因为共享模式的理念令人着迷。No!真正令人着迷的是其商业模式背后的金融模式:尽管每次骑行,我们只需付费1元或者更少,有时甚至还免费,但在获得这辆车的使用权之前,我们是不是要先预存99元甚至更多?的确,现在ofo小黄车站在了风口浪尖上。但不管未来何去何从,它注定会成为一个经典案例,帮助我们感受金融的无所不在及其独特的魅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无论如何,人不能拒绝新生事物,尤其是金融方面的新生事物。可以暂时不参与,但必须时刻予以关注,因为它会实实在在地改变、影响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