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如何知道宝宝正在交流

宝宝不明白你的话,但能读懂你话语中的热情和肢体语言

宝宝8~10个月的时候,你能更明显地看出,他会有目的地与你互动。当宝宝用自己的动作回应你的动作,你会发现他已经准备好开启对话,而不再是简单地模仿你。当宝宝第一次向你伸手想要抱抱时,你一定会注意到他的这种新能力。在这之前,当你接近他的床围,兴高采烈地说“我们一起去散步吧”,你的宝宝一定会兴奋起来,但这并不表示他渴望做什么或知道要跟你去哪里。而现在,他听到你说“我们走吧”,很可能就会举起双臂,想要出去探索一番。他其实并不明白你的话,但却能读懂你语气中的热情和你带着期待的肢体语言。他举起的双臂告诉你,他很高兴跟你一起去。

声音、表情、触觉都是你和宝宝进行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在开始,宝宝也会用自己的声音来回应你有节奏的话语或声音,而不仅是胡乱地喊叫。宝宝听到儿歌欢快的调子,在开始咿咿呀呀回应之前,脸上就会先浮现出愉快的表情。他还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不管是嘘声,还有由辅音和元音构成的单音节(如“叭”、“哒”、“吗”),这些都是对话的一部分。

除声音以外,表情也可以用来与宝宝对话。如果你把双颊吸进去,宝宝会觉得很好玩,或者感到吃惊。我们发现,就算是很小的宝宝,也会试图模仿父母的表情。所以,你会看到宝宝在想要学着做怪脸时脸上展现出的各种变化。他也有可能脸上不动声色却兴奋地舞动四肢。也有些时候,你的怪脸让他感到愤怒或害怕,他就会皱起眉头大哭起来。你要留意观察,因为宝宝可能出现各种反应,你可不能想当然地以为:你微笑,他也会微笑;你挥手,他也会挥手。

最简单的双向交流从触觉交流开始

宝宝的各种感觉和动作都会积极参与到你们的对话中。最简单的双向交流可以是触觉交流。当你抚摸宝宝时,他也会反过来抚摸你。甚至一些很小的宝宝,就会用鼻子亲昵地蹭蹭妈妈,也会调整姿势让身体贴合妈妈的臂弯。到6个月大时被父母抱起来,他们还会拍拍父母的背。你轻轻地挠挠他,他会开心地弓起背,手舞足蹈,眼睛盯着你,好像在说:“妈妈,再来再来!”

当你突然把宝宝抱起来或举过头顶,他会直直地看着你的眼睛,挥舞着手臂,咯咯地笑。你看到他的笑脸,便高兴地朝他点点头。这是什么?这就是你与宝宝真正的交流。虽然你们没有说一个字,但你的行动引起宝宝的反应,他也以行动告诉你,他收到了你的信息。

宝宝现在知道了自己的反应会引起你相应的回应,并且他的表现和行动都能给人带来影响。他意识到,他能使爱发生而且他自己也有爱的能力。前几个月,他还只会被动地回应你,现在他能够向你传达自己的意图,因而他能主动发起互动。也许某天,当你给宝宝喂奶的时候,他会很自然地伸手捏捏你的鼻子,然后,又伸手指向自己喜欢的玩具。

宝宝的这些行为显然是在提醒你打起精神来,寻找更多的机会与他进行肢体交流。其实,你在说话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配上一些手势。但宝宝不会说话,他是通过肢体语言,包括动作、表情和声音来表达他的愿望和感受。

肢体语言

你的宝宝会用这些动作开始与你对话:

★ 伸手想要你抱,或者当你拥抱他时他也拥抱你。

★ 微笑、发声,把一个手指放进你嘴里,把摇铃从嘴里拿出来并放到你嘴里,或者触摸你的头发。

★ 坐在餐椅上,推开不喜欢的食物,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当想要的玩具被突然夺走,会发出尖叫声;他不想穿衣服时就扭动身体想挣脱你的怀抱。(他愤怒的脸、他的叫声、扭动的身体都表达出他的不满和抗议。)

★ 玩具掉到地上,就低头寻找(这个阶段的末尾会有这样的表现),或者你把他的摇铃藏起来他会到你手里去找。

★ 你要离开时,他变得小心或害怕,抱住你的腿。如果有生人太快地接近他,他会露出很害怕的样子。

★ 有意识地哭或变得平静。(宝宝哭起来更有目的性,他可能想表达愤怒的感觉。当他感到无助时,会哭得很可怜。现在他与你有几分钟的肢体互动后,通常能自己平静下来。你可以轻声哄他,与他保持目光接触,摸摸他的背,不光是为了安慰他,也是为了开始新一轮的对话。)

★ 有意识地表达一系列情感,从喜悦、生气、害怕,到吃惊和期待。

你如果向宝宝做这些动作,宝宝可能会以自己的动作回应你:

★ 用他喜欢的玩具或食物引起他的兴趣和行动。

★ 发出声音(变化音高、音量、韵律和话语)。

★ 用各种丰富的表情来吸引他。

★ 触摸(如果你挠他痒痒,他可能会试图抓住你的手)。

★ 把他抱起来,在空中上下左右移动。

婴儿如果缺乏双向交流的机会,他们很可能会变得被动,缺乏条理和情感表达的能力。试想一下,当你对着众人说话,如果有人对你频频点头或微笑,你一定会得到鼓励并继续说下去。想象这时你的心理感受,你便能体会到宝宝是多么依赖这些手势和动作。我们很容易预见,如果一个婴孩发出的信号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生活将变得毫无目的或毫无逻辑。如果你用很随意的方式跟宝宝说话,并不是根据宝宝的手势或动作来回应他,也不与他对话,那么他可能会出现“习得性无助感”(指的是当有机体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后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态)。这个概念是由马丁·塞利格曼,一位研究人类乐观和悲观心态的心理学家提出的。

微笑、儿语、伸手都是宝宝向你发出的渴望交流的信号

你对宝宝点头、注目、说话,其实都是在告诉他,他正在被倾听。所以,关注宝宝向你发出的信号非常重要。通常,他传达的一些正面信息,比如微笑、儿语、伸手都比较容易回应。而那些负面信息,父母常常不知如何应对。比如说,当你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宝宝背过身去不理你。他也许是在向你传达:他有点生气了。在这时你会想法子让他知道你收到他的信息了吗?他或许会用其他方式表达他的不快,包括反应冷淡或自我封闭,甚至是对着墙壁发呆。他也可能做出一些无规律的、随意的行为。

这时,你是乘着他冷漠的时候开始煮饭或者浏览邮件?还是意识到,宝宝需要你与他一同坐到地板上,跟随他的引导开始互动呢?你可以引他到你怀里来,与他一起玩“我给你拿”的游戏或做怪脸的游戏,或者叼把勺子,看看他是否会从你嘴里把勺子抢走。这些互动能告诉他,妈妈了解他的感受,妈妈回到家见到宝宝真高兴。

宝宝在双向交流中产生自信和好奇的新感觉,并且逐步建立“我”和“你”的概念

在宝宝的这个发展阶段,没有什么比帮助他成为有效的沟通者更重要的了。安全感和爱的感觉也将被带入双向交流中,也包括一些刚出现的新感觉,比如自信和好奇,还有各种新的兴趣。你自然会为宝宝第一次爬行、口里迸出的第一个真正有意义的词而激动不已,但这些事情远比不上宝宝新掌握的能力——用手势和动作有意识地与你交流。

宝宝当然不会生来就知道自己能主动开始一些事情,但从你回应他的声音中,他不仅知道是他的声音引出你的声音,也能辨别出这两个声音的不同。你可能会感到吃惊,因为几个月前宝宝还分不清听到的声音是出自自己还是其他人。他现在却已经意识到,他朝你笑你也会朝他笑。当他能区分你的笑容和他的笑容,他知道什么是自身的一部分,而什么不是,这最终帮助他区分并建立“我”和“你”的概念。你对他发出的信号给予回应,他都能真实地感受到,并开始定义自己和外界的界限。对于这么个小不点儿,这可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这也帮助他以后理解现实与幻想或假装之间的区别。

宝宝早期目的性的控制环境的能力,暗示了他非语言的“感觉—动作”能力的开始

当宝宝知道他能使你开怀大笑,或者吓得你脸色发白的时候,他很快就会把这种因果关系应用到更广泛的物质世界里。比如,当他敲击玩具或积木,就会发出“啪啪”声。同样,当他把食物从餐椅上推翻在地,不仅能听到“啪”的一声,还会看到地板上多了一摊五颜六色的污渍。宝宝就这样把手臂和手的动作与随之而来的声音、图像联系起来。他从中学习到,自己能使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

人们通常认为,宝宝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实际接触发展他的逻辑思考能力。一位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先锋,让·皮亚杰,在多年前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一个婴儿能学会拉动系在铃铛上的绳子使铃铛响起来。而如果把铃铛和绳子分开,婴儿马上就停止了拉绳子,因为铃铛再也不会响。皮亚杰指出,婴儿早期目的性的控制环境的能力,暗示了他非语言的“感觉-动作”能力的开始,这种能力帮助他把“原因”或“手段”(拉绳子),与“结果”或“目的”(听到铃声)联系起来。

宝宝早期的逻辑能力从与父母的情绪互动中产生

从我们这几年的观察来看,婴儿早期的逻辑能力是从不同的过程中习得的。婴儿现在会拉铃铛的绳子,也会为了听到“啪”的一声而推掉食物。但早在这之前的几个月,他已经知道用微笑换来你的拥抱、亲吻或微笑。由此可见,婴儿早期的逻辑能力,是从与父母的许多情绪互动中产生的,这远在他开始接触环境之前。这么说的理由之一是:在婴儿能够随自己的意识控制手脚动作前,他早已能用情绪来发出信息。然后,他再把这些从情绪上学到的经验应用到物质世界中。你一定觉得这是个很奇妙的过程:不仅是宝宝对物质世界的探索,更是你与他早期的情绪互动帮助他渐渐掌握逻辑能力,使他将来可能成为一名工程师或物理学家。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提到婴儿的逻辑思维发育,我们不是说婴儿真的会默默地对自己说:“我要对爸爸笑,这样他就会对我笑。”那种有意识的脑子里的自言自语,孩子直到3~4岁才能做到,那时他们才会做象征性的思考。而婴儿养成的逻辑思考能力是指能体会某种非语言的先后顺序。其实,我们大多数的社会行为和日常互动,从朋友往来到社交应酬,都基于这些早期掌握的能力。

当你和宝宝渐渐掌握彼此交流的基础,宝宝身体上的发育也帮助他更好地传达信息、理解动作和手势。而这种日渐成熟的沟通能力,反过来更强化了宝宝这阶段出现的运动、感觉、语言和认知能力。比如,宝宝在与你玩“我给你拿”的游戏时,运用到伸手抓东西的能力;在与你玩“来抓我”的游戏时,则锻炼了自己的爬行能力。你能帮助宝宝运用这些能力来互动吗?

第三阶段能力发展参照表

运动能力

★ 保持平衡坐着

★ 手拿玩具坐着

★ 坐着时能伸手去抓玩具

★ 能从躺着坐起来

★ 能从坐着变成趴下

★ 用肚子匍匐前进或用手爬行

★ 用拇指和另一个手指抓住积木或玩具

★ 把小东西攥在手掌里

★ 拍手或敲打玩具

★ 把物品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

感官能力

★ 感受和探索不同质地的玩具或物体

★ 把物体(如玩具)放在他身上不同的部位,他能注意到

★ 选择性地回应一些声音和图像

★ 喜欢悬空地移动

语言能力

★ 听到自己的名字或对一些简单的要求(如被告知“不可以”)有反应

★ 用声音传达意图或情绪(比如高兴地发出“姆姆姆”)

★ 用不同的声音或行为回应听到的声音

★ 会模仿一些声音(如咂舌声)

认知能力

★ 专注于一个玩具或某个人1分钟以上

★ 探索摆弄一个新玩具

★ 把一个玩具弄出声音或产生视觉刺激(因果游戏)

★ (用不同的反应)区分不同的人

★ 当玩具掉到地上会去寻找

★ 拉物体的某个部分(如一片衣角)使之更接近自己 4hAf2TyUNkuV6q/v1hknWYdzIgIkT/6BN2OB3Y0BGhlkpSs2aRi9mE1s2GOLMC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