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三阶段 |

9个月左右有目的地互动,开始双向交流

宝 宝 年 龄 9个月左右

大脑的发育 当宝宝开始处理类型、对环境刺激有选择地做出反应时,脑部支持排序、解读和表达姿势、情感的部位更加活跃。

阶 段 目 标 开始有目的的双向交流。

父 母 职 责 跟随宝宝的带领,与他用姿势或表情交流,表达自己的兴趣所在。

能 力 测 评 1.宝宝是否会伸出手或指向某物,表示自己想要?是否会伸手想要大人抱,或有目的地发出特别的声音?

2.宝宝是否会回应跟他说话或陪他玩的人,发声音,做鬼脸,或主动做出伸手等姿势?

怎样培养宝宝的目的性和逻辑性?他什么时候开始学会通过交流来促使事情的发生?他什么时候会意识到“我”和“你”的区别?所有这些进步都会出现在这关键的第三阶段。在宝宝3~10个月之间,你会发现他对你们的关系有更多的期待。他有时咧嘴大笑,不单是回应你的爱意也是为了吸引你。现在他多么希望能掌握大局、采取主动。因着他爱你、信任你,他渴望与你交流。而且,爱似乎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他想要与你更多地对话。

在宝宝会说话前,你和他要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来彼此交流

宝宝渐渐开始与你双向交流。也许一开始,宝宝会向你伸出手,发出一连串咿咿呀呀的声音,算是跟你打个招呼,这样你就会快快地奔向他了。宝宝很快就学会了爬,他穿越地板,靠近你,搜寻你的眼睛想要找到一丝回应。在宝宝会说话前,你自然会用动作来回应他的微笑、皱眉和其他肢体动作。你俩在互动中渐渐发展出一套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来彼此交流。

很多父母在育儿时仍然抱有一些错误的观念。他们以为直到宝宝开口说话,他的语言能力才开始发育。如果宝宝发出“嗒嗒”、“妈妈”、“拜拜”等声音,我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将这些写进宝宝的成长纪录。但如果到了1岁左右,宝宝仍然一个字也不会说,我们就要开始担心了。如果宝宝开口较晚,我们还会安慰自己说:爱因斯坦也是快到4岁才开始说话的。但是看到宝宝没有及时开口,我们还是不免有点焦虑,担心宝宝会不会是发育迟缓,或是性格孤僻。

现在我们终于意识到:在会说话前,宝宝有目的地做出动作,或发出模糊的音节,其实都表示他的沟通能力正渐渐发展起来。我们有时对一些你来我往的互动有点习以为常,比如微笑、皱眉、发出咯咯声、吃惊、发怒或高兴的表情,但其实这些都是宝宝的逻辑能力、自我意识和智力的来源。所有宝宝,不管是迟钝的还是最终能获得诺贝尔奖的聪明儿,都必须并且最好是在这个阶段掌握有目的地运用手势和动作。如果宝宝现在做不到,那么在后面的发育阶段还要多多练习。实际上,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年龄较大的孩子在用语言交流时存在困难,正是因为他们缺乏这种基本的肢体沟通能力。我们就要帮助他们学习运用和回应一系列的肢体语言,如手部动作、用手来指、耸肩、脸部表情和语音语调等。

肢体语言的交流能大大拓展宝宝的感知范围,促进他有逻辑地认识世界

在宝宝会说话前,他会不断地向你发出非语言的肢体信息,告诉你他的需要和意图。在这几个月中,宝宝使用各种表情、动作、声音和与你对话,使他更有目的也更有逻辑地与外界互动。

后面,我们会详细说明如何鼓励宝宝这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当你与他玩“我给你拿”的游戏,你把玩具递给宝宝,让宝宝伸手来拿,其实就是在帮助他成长,让他的许多经验具有目的和意义。当你鼓励他时,他会自动注意你的声音,他看到玩具的方位,就会调整手的位置去拿。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更有目的地使用自己的听力和动作能力,就算他此时正沉迷于游戏之中。

你若发出“哞”或“咯咯”的声音逗宝宝,他可能会伸手摸你的脸,并把手指伸进你的嘴里,这时你也可以舔他的手指玩。在这过程中,宝宝不仅学着微调自己的动作,也开始意识到:愉快、高兴,就算是傻乎乎的样子,也可以构成彼此交流的一部分。他正学着有目的地给予爱,而不单单是接受爱。他对你的爱不断给予他动力,从你的脸部、身体、姿势和声音中探索你发出的信号。

宝宝逻辑能力的形成是显而易见的。当他的面部表情得到你的反应,当他的触碰换来你的拥抱,他就开始学到:他可以有意做某个动作,从而引起你的反应。如果他会说话,他可能会说:“如果我这么做,妈妈就会那么做。嘿——我能让一些事情发生!原来这个世界是有目的、有逻辑的!”事实上,你与宝宝玩“我给你拿”的游戏时,他也在学习如何协调看、听、闻和伸手的能力。这种整合各种行为的能力将在下阶段更快地发育,也就是宝宝9个月~1岁6个月的时候。同时,你会惊讶地发现,他对肢体交流的掌握,能大大拓展他有目的的感知范围,并帮助他开始有逻辑地认识世界。显然,这时宝宝的肢体行为比语言更有效。 QBaJgCZSRnQqFeEOF4Ny+ZIH05KLHjFWQ7xiYxyE50ZShMf7h04EVKzDzsJhGRr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