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安全感的孩子的特征

以下所列的内容,是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有安全感的一些主要特征和人际关系类型。不管孩子还是成人,没有人能具备全部这些特征,但是多数人都有其中的一些特征,或多或少而已。

依靠重要的人际关系获取慰藉的能力 ◣

这可能是有安全感的孩子最重要的特征。对于人际关系有足够的信赖,以至于他在面临压力时可以寻求依靠,从而得到放松并且找到解决办法。理解这一点似乎并不费劲。我们中的多数人都有家庭关系以及工作关系或者学校关系。而我们观察孩子们的人际关系时,却会发现另一种不同的类型。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不开心时,会把自己关到房间里独处。有一些孩子会沉溺于幻想,对那些让他们担忧的事情,自言自语地重复个没完没了。还有一些孩子会用玩电脑或看电视的方式进行逃避。一些孩子甚至希望同别人发生冲突来寻求发泄。他们想寻求别人关注,但是却选择通过争斗或者激怒父母的方式,来找到解决之道。如同我那位优秀的同事雷吉纳德·卢里埃所说:“有些孩子,希望寻求关爱却总是惹人烦恼。”

婴儿在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会使用人际关系这种能力。比如,当父母每次经过身旁时,他会用笑脸来拉拢他们。八个月大的孩子,维持关系的能力更具戏剧化色彩,比如同父母交换微笑或者玩藏猫猫的游戏。三岁半的孩子,在听到可怕的雷声或者做了噩梦之后,会跑到妈妈的床上寻求安慰。八岁大的孩子,可以向妈妈或者爸爸抱怨学校以及可恶的老师,而不是把它藏在内心里。所有这些例子都说明,孩子们能运用人际关系,并从中获取慰藉的能力。

但是,人际关系的存在并不是仅仅为了缓解压力。它必须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借此孩子们可以同家人、朋友以及其他人分享欢乐和苦痛。懂得利用人际关系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里喜欢和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其他温暖的、关系融洽的、富有同情心的成人待在一起。这些孩子同样懂得辨别,哪些人容易亲近,哪些人不容易亲近。他们能避免同那些过于咄咄逼人的或者喜欢颐指气使的成年人打交道。即使一个很小的孩子也会察言观色,面对那些控制欲很强的人时,他们就会躲到妈妈的身后或者跑到另一个房间里。

能全面表达自己情感和需求的能力 ◣

当我们探讨一个孩子的沟通能力时,我们通常会考虑他如何使用字词,或如何使用假装游戏(pretend play)。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只有一种基本的沟通能力。这种能力,无须语言就能表达感受——看上去很愉快很开心,或者看上去很难过,准备反击或者酝酿发火等。所有这些情绪的表达都包含了不同的身体姿势、面部表情以及手脚的一举一动。

这些举动足以让别人去理解一个人的感受,同样也能让我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如何。当我们绷紧面孔,眼露怒火时,这些表情说明我们自己很生气;当我们心神愉悦,眼中放光,而且脸上挂满笑容时,那就说明我们的确感到幸福。

我们并不是在感到高兴之后,才露出笑容并呈现喜悦。实际上,这是一个更微妙的过程。有很多证据表明我们的情绪能帮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换句话说,情绪表达既是身体上的又是心理上的过程。这并不是意味着当你感到难过时,强挤出一副笑脸,你就会感到开心。情绪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是协同合作的,而肢体上的表达支持并加深了心理上的过程。同时,肢体在表达我们的感受上,方式千差万别,有点类似于个人的签名。

为什么这一点对于感到安全至关重要呢?我们中的很多人在进行交流时,手势远远快过语言。一个微笑或者一点不悦或者疑惑的表情,往往转瞬即逝。在人际关系上,一个善解人意的伙伴(无论是配偶、好朋友或者父母)往往反应迅速,甚至不等你把话说完就已经心领神会。这样的人通常会用肢体语言做出回应。如果我们看起来很生气,那么好朋友就会看上去满含关切,并且显露出很关心我们的表情“告诉我怎么了”;如果我们很开心,好朋友就会满心欢喜,分享我们的快乐,甚至使之加倍。想象一下当你刚做成了某件事情(诸如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或者做成了其他值得高兴的壮举,或者你听到了宝宝说出的第一个字)而感到高兴时你有何感受,你的喜悦之情肯定溢于言表。如果你的伙伴一脸挑剔或者不悦地看着你,那肯定会让你大为扫兴,你内心的欢悦就会立刻烟消云散,仿佛你做错了什么事情一样。换句话说,人际关系中肢体表达的快速转变是沟通的第一先导,不仅要比语言快得多,而且在很多方面,远远比语言更为重要。

如果一个孩子不能通过举止表达感受,并且不能表示开心、悲伤、好奇、愤怒或者失望,我们就不能以确定的方式进行回应,也无法帮助这个孩子把事情说清楚。如果一个孩子看起来很生气,而我们给予他一个温柔而充满理解的眼神“出什么事了”,那我们就是在鼓励他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可能会指给我们看坏了的玩具,或者会拉我们到他打不开的冰箱旁边。孩子们经常会这样做,甚至在他们还不到两岁的时候也会如此。即使一个八九岁大的孩子,在面对那些充满温暖、关爱的目光以及鼓励他们说明情况的话语时,也会积极予以回应的。

相反,那些不能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或者其他肢体语言表达情绪的孩子,往往具有好斗的倾向。从学龄前一直到上小学,不少孩子往往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因而忍不住冲动。换句话说,这些孩子从开始生气到大发雷霆往往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他们既没有露出愤怒的神情,也没有显现警告的姿态。相反,他们只会采取攻击性的行动。如果孩子会使用面部表情进行警告,并且看护者能对此做出回应,孩子就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假设孩子脸上露出的表情暗示他打算推开伙伴或者兄弟姐妹,那么对此心领神会的父母应该一脸严肃地看着他,或者像街边的警察一样伸出手,帮助孩子冷静下来。当一个孩子满怀忧虑或者感到害怕时,一个充满理解的眼神就会帮助孩子感到很有安全感。

有些好斗的孩子,常常在没有表现出任何迹象的情况下突然爆发。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心不在焉,并且对于孩子的一举一动,往往缺少应对的技巧。但不是所有冲动的孩子的父母都是这样,各个家庭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当孩子缺少提前表现情绪的能力时,那些不能读懂孩子情绪表达的家长,或者自己也不太会表达情绪的家长,往往会加重孩子们冲动的倾向。

儿童在婴儿时期就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手势进行交流,并且在两岁时就能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即便是还不会说话。这种和我们的语言系统同时发展的方式,会从学龄期、青少年期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相比我们的语言,这种系统交流起来更快——它是一种我们更愿意相信、更愿意依赖的工具。我喜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当一个人走在城市黑暗的大街上时,另一个看上去目露凶光的陌生人走过来询问时间,你是选择跑开,还是停下来告诉他时间?

这个系统,也即我们用来交涉安全、处理危险、克服恐惧、表达接纳以及诸如此类的系统,对于我们的安全感,具有绝对必要的实质意义。正常的人应该具有表达自己感受,以及迅速地读懂他人的情绪并做出回应的能力。缺少了这种能力,就会在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里,感到非常的不安。要知道,大千世界太过匆匆,世事无常难以预料。

这种能力同样能帮助儿童处理和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去理解和读懂其他孩子的感受。一个孩子到了学校,如果不能感知什么时候别的孩子想要同他玩,就会难以交到朋友。如果因为过于靠近他人(比如鼻子太过于凑近别人的脸)或者挤到了别人,当其他孩子要求其走开时,他坚持站着不走,就只会让别的孩子变得更加生气。那些所谓的缺少“社交”技能的孩子,实际上往往在识别肢体语言和做出回应方面存在问题。这样的孩子经常会感觉受到伤害、困惑并且不安。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当他高兴时,就会跑过去拥抱别的孩子。他那时候八岁,还不能感知别人是否愿意被他拥抱,但他并不会采用其他的方式,比如采用和小朋友一起咯咯傻笑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开心和幸福。类似这样不会使用信号的孩子,在他感到别人的敌意时,往往会采用冲动的行为进行回应。这样的孩子除了采取直接的行动外,不知道如何用其他途径表达自己的开心。八九个月大的孩子就已经可以伸出手,微笑着拥抱别人。而这个孩子的发展,看起来似乎仍没有超越那个阶段。

似乎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个孩子出现了这种问题。一是他没有多少机会去玩。他的父母都忙于工作,他是被保姆带大的。回想起来,他的父母都觉得保姆有些自私并且心态消极。保姆仅仅保证孩子安全,并没有和孩子进行多少交流互动。而且保姆照顾他的时候,大概是在他十二个月到二十八个月大的期间,而这段时期正是沟通能力发展的时期。二是父母晚上回到家里时也总是心事重重的,脑子里仍被工作的事情占得满满的。这个小男孩唯一能吸引家长注意的办法就是正面冲撞——猛跳进父母怀抱然后亲吻他们。在这个特别的家庭里,孩子没有机会学习察言观色这种敏感的情绪信号。

在那些存在认知障碍以及视觉—空间处理问题的孩子身上,我们经常也能发现这种类似的行为。这类孩子在读懂别人的面部表情上,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容易。

在面临巨大的压力或者损失时,表达感受的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它可以让孩子们传递出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受。很多孩子在感到困惑、迷茫、焦虑以及忧愁时,不知道该如何用语言表达,但是他们的家长却能够通过他们的眼神、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姿态看出来。一个满心忧愁却口头上说“我很好”的孩子,很可能已经通过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姿态传递出了真正的信息。而他自己很可能郁郁寡欢一阵子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感受。

学龄前儿童仅仅在学习如何用口头表达,尚不能够形容较为复杂的感情,比如悲伤、忧愁或者焦虑。对于这些,他们还找不到合适的字眼加以描述。因此,在孩子们遇到压力和困惑时,肢体语言就成为理解和及时安慰孩子们的首要途径。

同样,小学生也经常表达不了较复杂的感情。即便是他们有能力表达情绪,他们也可能不会那样做,因为那样做确实有点“吓人”。不过,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和手势表达情绪,这就使得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看上去充满关切、同情或者让人感到温暖的肢体语言,如果需要,甚至可以设定界限)做出回应。如同前面提到过的,对一个孩子甚至成年人来说,再也没有比一个伙伴、看护人、亲密的朋友或者配偶通过自己的情绪反应,向其表达理解更加具有安慰作用了。当家长们读懂了孩子的表情之后,他们正确的眼神是帮助孩子感到安心的首要的并且最重要的因素。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同孩子一道学习基本技能的原因。这些技能包括同孩子在地板上一起玩耍,以及在本书第三章里谈到的那些方法。因为我们知道,一味地说教或者死板的训练,比如轮流扮演角色或者使用礼貌的词语,是不可能教会这样的技能的。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用表达和举动回应他人的能力,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具备。所有的感情都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不仅仅是爱和幸福,也包括自信、愤怒、损失、恐惧和羞辱等等。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能够体验、表达并且理解人性的全部内容。

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的能力 ◣

在个体的早期,通常在两岁之前,我们就开始学习解决问题,去改变那些让我们感到不安的处境。后来,我们又学会了用言语解决问题,直到我们长大成人。八个月大的孩子已经会和父母玩游戏,伸手去要哗啦棒,并且会和你玩藏猫猫了。到了十四五个月时,孩子们会蹒跚着到处找你,会给你拿一个玩具或一本书,会指着他们想要的东西,并且会拉着你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的地方。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当孩子们想要什么东西时,就会感到无助,不是退缩,就是哭泣。

不难理解,如果一个孩子知道怎样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对这个世界,他会很有安全感。幼儿园的孩子感到害怕时,会跑到你身边寻求一个大大的拥抱(不是简单抱一下,而是深情的拥抱),这会让他觉得更安全。不同的是,那些感到无助且心态消极的孩子,往往会感到生气、挑剔以及愤怒,而你不得不去猜测他为什么会这样。

同样,有些淘气的孩子,在遇到难题时会寻求你的帮助。另外一些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可能会自己寻求解决办法,并不需要你介入他们的“游戏政治”当中去。

这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和态度,会在上学期间持续发展,一直到青春期。就拿高中毕业后准备上大学或者就业这件事来说,我们就能看到孩子们之间存在很大差别。有些孩子会靠自己申请到大学,拿到通知书后,才向父母、学校辅导员或者其他成人寻求指导。有些孩子则会感到不知所措,或者像鸵鸟一样干脆置之不理,等到最后期限快临近时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做好准备。

这种解决问题的愿望,会让孩子们感到一种安全感,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可以应对这个世界,即便是有很多事情并不容易。如果遇到的情况比较棘手——比如危险的邻居、家人生病或者严重的灾害,那么解决问题的愿望则是至关重要的。在他们感到担心或者害怕时,孩子们需要我们的安慰。随着日渐长大,他们非常需要感受到自己参与解决问题的力量。不管是家庭的、工作场所的或者社会的,在遇到困难时,敢于直面问题的态度都是很重要的。

在随后的第三、四、五章里,我们会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小学以及青少年时期培养这种态度。

这其中的关键,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的,就是在这种持续的人际关系中,给孩子提供有益于成长的支持。比如多跟孩子互动、交流,并且通过这些交流,训练孩子养成果敢的品质。当宝宝爬向你,伸出手臂要你抱的时候,盯着他并举起手说:“来,来,来!你爬到这边我就会抱你!”对于十四个月大的孩子来说,如果父母对他寻找玩具的事情装聋作哑,他就不得不拉着你到处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肌肉也会得到锻炼。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如果他简单地说“我想出去”,而我们回答说“好”或者“不”,那就不会激励他养成果敢的品质。如果我们问他们“为什么”,并且在得到回答后说“这个主意真不错”的话,孩子们就会对自己更加自信并且认为自己可以想出好主意。对于上小学的孩子,无论是遇到数学上或英语上的难题,你都应该做出示范,教他如何解决,接着就应该让他告诉你自己是如何想的,或者和孩子一起采用头脑风暴法,让他提出几种不同的可能,判断哪种可能结果最好,但绝不要替他做这些事情。换句话说,要通过挑战把孩子训练成为一个勇敢、自信的人。

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致力于同孩子处好关系,抽出大量的时间同他们进行互动,但不要替他们做事情。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可能更需要一些技巧,因为他们一开始往往不会寻求我们的帮助。这个时候,你要让他们知道父母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值得他们信赖,比如你可以采取开车载他们兜风的方式,和他们在路上聊天。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诸如申请学校或者求职、咨询有关体育竞赛的计划等,都应该让孩子自己想办法。你可以帮他们做一些小的事情,比如帮孩子找一份暑期临时工作等。而对于更大的挑战,你要学会让孩子自己面对,比如像大学毕业找工作,就会让他对自己充满自信并且敢于尝试。

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时,当孩子感到害怕、焦虑、担心或者愤怒时,家长常常忍不住要去安慰孩子,而不是去提供一种富于同理心的、温暖的、无时不在的亲密关系,让孩子从中释放自己的压力。如同本章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小女孩的例子一样,当她担心父亲的安全时,母亲可以问她:“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你的担心呢?”因为有了这种充满关怀的理解和探讨,这个小女孩就可以将母亲当成自己的朋友和帮助者,和她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比如“我可以打电话给爸爸。那会很管用的!”或者“和你多谈谈我就会好很多,不需要再给爸爸打电话了”。对于自己的焦虑,这个小女孩已经可以找到解决途径了,而不再为焦虑所困扰。

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时,当孩子感到害怕、焦虑、担心或者愤怒时,家长常常忍不住要去安慰孩子,而不是去提供一种富于同理心的、温暖的、无时不在的亲密关系,让孩子从中释放自己的压力。

说出想法,表达各种情绪的能力 ◣

传统上来看,想法是区分我们同其他非人灵长类(进化树上我们的近亲)的方法,而且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人的根本所在。但是人与人之间互不相同,一些人往往比别人更有主意。

说出想法的能力有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有了这种能力,孩子们就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惊吓、忧虑、生气、恐惧,并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别人。他们可以分析为什么自己会有那样的感受,并且能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寻找到较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危险和损失,他们能寻找到更长久的解决办法。如果不会说出想法,那么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很差。因为孩子们的思考水平并不一致,所以,在对于他们改造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上,那些更善于运用概念的孩子就会更有安全感。

tips 安全感孩子应有的能力

☆ 依靠重要的人际关系获取慰藉的能力;

☆ 能全面表达自己情感和需求的能力;

☆ 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的能力;

☆ 运用概念表达忧虑等各种情绪的能力;

☆ 推理和思考的能力;

☆ 能够看到事件背后的多种原因并能理解问题和情感“灰色地带”的能力;

☆ 塑造个人内在标准并且培养自我认知的能力。

孩子们很早就学会了如何说出想法。从蹒跚学步的幼儿身上,我们就能看到他们开始学习使用语言的迹象。到了两岁时,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说出词语组合,并且会在假装游戏中拥抱玩偶或者开一个茶话会,而这是孩子们表达想法的另一种方式。对父母来讲,重要的是要区别出孩子说出想法是为了传递感受、表达需求还是仅仅为了标识事物。比如,许多孩子很早就显示出天赋,能够指认出图书上的沙发、椅子或者斑马。能这样做的确也很棒,但如果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或想要什么,就更能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比如一个孩子会说“给我果汁”,那他就是说出想法去解决问题,并能得到基本的满足。他并不是仅仅标记出果汁的样子,而是已经学会了说出想法。

对于学龄前儿童,能够说出想法解释自己需要的孩子,会比哭闹或者压抑自己的孩子更有安全感。相反,肚子疼或者头痛却不愿表达担忧的孩子,会比较没有安全感。

到了学龄期,儿童说出想法的能力会在很多方面得到发展。他们可以和同龄人进行较为复杂的交流,也可以和父母一起商量事情。孩子们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便是他们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比如非常生气、伤心或者感觉受到排斥。如果在学校里过得不开心,孩子们会向父母倾诉他们的感受。相反,有些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到家后就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里,关起房门看电视,或者干脆拿弟弟妹妹出气。

显而易见,到了青春期和成年期,说出自己的想法的能力将更为重要。一些成人的思维能力很强,擅长协商或者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即便是当他们的感情很强烈的时候。有些人则过于冲动,或者行为乖张或者陷入自我封闭之中,甚至畏葸不前。还有一些人可能会无缘无故地乱发脾气。思维能力是人们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让人具有安全感的基本因素。

在不安全的世界里,要想帮助儿童获得安全感,成人们需要提供各种机会,锻炼他们说出想法去表达各种感情的能力。当他们受到惊吓时,我们需要用到许多字词来形容孩子们的情绪,诸如恐惧、焦虑、战栗以及担心。儿童们常会担心很多事情。他们可能会担心失去父母,害怕自己一个人在世上的孤独,或者担心受到伤害等。他们还可能担心自己失控(比如“我的脑子不好使了,就像胡乱涂抹的画作一样”),或者丧失原本就很脆弱的自我认同感,消极失落(“我会幻化成烟,随风飘散”)。如果能够怀着同理心并且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就可以帮助儿童表达出让他们害怕的情绪。

当家庭遇到压力时,父母和老师需要比过去更多地让儿童说出想法,去描述他们的感受。但是,你不可以突然就让一个孩子谈论他害怕的事情。你必须已经赢得孩子的信赖,并且和他关系融洽,在肢体语言和情绪上双方常常能够心心相印。

推理和思考的能力 ◣

通常而言,一个孩子如果可以将高水平的推理和思考能力,应用到他的情感世界和社交世界里的话,那么他的安全感就要高于不会这样做的孩子。举例来说,在三到五岁时,当孩子们学习在他们的想法之间建立联系时(比如,回答“为什么”之类的问题),有的家长可能会问:“为什么你看起来这样担心?”孩子可能回答:“因为我担心爸爸会受伤。”已经学会联系思维的四岁孩子,可能会给出此类回答。然而有些四岁孩子,仍只是会谈论门外的蓝色汽车或者红色的玩具。

在儿童应对情绪和社交方面的挑战时,这种推理和思考的能力是很复杂的。有些儿童,比如在遇到一些可怕的事情时,会选择逃避、遁入幻想。他们不是选择直面真实,相反会立即进入假装游戏中,通过更神奇的想象来控制他们的世界。即便如此,孩子们也会由此获得一些零星的思考,比如黑熊攻击无助的斑马,或者卡车冲进了举行茶宴的人群中等。当儿童们无法接受现实时,人们很容易就能感觉出来,因为他们会更容易躲进幻想的世界中去。

在谈话或者假装游戏中,有些孩子逻辑非常清楚并且懂得实事求是。这样的孩子会更有安全感,更懂得如何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当这样的孩子为某件事忧虑时,他可以用行动表现出来或说出来,并且不管用哪种方式,都有更好的机会想出解决之道。换句话说,如果游戏和探讨都是基于逻辑和事实,他们就能够找到解决办法。如果一个孩子只是简单地逃避现实,并不会让人太过担忧。真正让人担忧的是,一个孩子总是在逃避现实。如果每一次的困难都会让他更加封闭自我,退入自己的虚幻世界之中,或者让他变得顾虑重重的话(比如只在乎自己晚餐能否得到蛋糕),那么这就是一种征兆,说明这个孩子还不具有安全感所需的思考能力。要知道,在面对现实时,能够抑制自己冲动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儿童是否具有安全感的重要特征。

有安全感的孩子,将有能力经历、表达和领悟人类各方面的性情和人生真相。

推理的能力在三到五岁时就出现了,到了学龄期,孩子们的这种能力会变得更强。并且,在他们到了青春期时,推理的能力会获得充分的发展,尽管可能有一些预料之中的起伏。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充满忧虑的四岁孩子可能会躲进幻想中,并且只关注自己的身体需求(比如怎样得到下一个冰淇淋),甚至变得容易冲动。但是一旦我们帮助他,把令他困扰的事情简单明了地解释给他听,他就会重新回到现实。举例而言,如果学龄前的孩子看到别人受伤而感到害怕,或者为自己的一个朋友或父亲要去乘坐飞机而感到担心,导致他在玩耍时心不在焉或者言语冲动,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就会对他大有帮助。我们可以说,“我知道这有些让人担心”,然后,陪着他并尽可能地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游戏上来。或者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对话告诉他,我们能够理解他的感受。如果有时候他因为害怕而摔东西,并且那样做会让他感到好受的话,我们也要表示理解。这样做,一般都能够帮助孩子转移话题。或者,我们也可以通过玩假装游戏,扮演医生照顾生病的玩具宝宝,让孩子更多地宣泄自己的烦恼。

在处于学龄期的儿童身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很强的逻辑和推理能力。如果一个孩子说他不想谈论学校,或者听到空难消息感到害怕并且不愿意谈论,那么他通常会找出一个理由。他可能会说:“那些事情我们谈的足够多了,我现在只想谈谈棒球。”或者他可能简单地表示:“这并不能让我心烦,只能让你心烦。”尽管这个孩子并没有直接处理眼前的问题,但还是很有逻辑地显现出推理的能力。有时候,孩子们会躲入自己幻想的世界里,并且只关心自身当时的需求(比如想要更多的圣诞礼物)。这种应对焦虑的方式实际上是在逃避眼前的困难。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比学龄前儿童更会转移话题,比如他们经常会这样说:“我们来玩一会儿吧,谈的够多了。”但是,一旦孩子过于着急地回避事实,并且不能很快平复情绪,重新面对现实的话,那就说明孩子的推理能力发展得还不够,还不能让他们感到安全。如果这种问题持续下去,那就有必要给孩子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帮助。

安全感能使儿童有能力解决困境,能够看到事件背后的多种原因,并不固守单一的原因,或以为这个因素与个人有关。

当然,儿童在认识现实的程度上各不相同。即便是上了学的孩子,父母认为可以和他们交谈的很多话题,他们可能也会感觉不到它的真实性。在谈论有关疾病、祖父母离世、恐惧、学业不佳、竞争和成功甚至是欢乐、开心以及骄傲的话题上,他们的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以上这些情感话题,每一个孩子多少都能谈论一些。但重要的是作为家长,在孩子谈论自己的情感时,要关注其方向是否正确。

在很大程度上,这取决于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如果谈论问题时,父母总想主导一切,孩子自然会尽可能地选择逃避。如果父母能在孩子需要时陪伴左右,并且满怀兴趣地看待孩子的兴趣爱好(假装游戏也好,掷球游戏也罢),都会对孩子大有裨益。此外,如果父母能定期地抽出时间同孩子聊聊天,效果会更好。如果孩子不大愿意谈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在谈到这些话题时就会越来越实事求是,越来越富有逻辑。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推理能力有了更大的进步。但是,这个时期,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处理好孩子的“隐私”。在谈论特别的话题时,孩子们和同龄人、老师或者父母之间的差别往往很大。父母仍然需要站在青少年的立场上看问题,这样才能同孩子们畅聊下去,才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自发地谈论他们对生活以及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只有在这种氛围下,家长和孩子才能提出很多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对于他们不愿意谈的事情,青少年往往会直言不讳地进行表达。他们会很有逻辑地给出很多种理由,说什么父母不能理解他们复杂的思想,因而也就不愿意费力多说什么。对此,父母还应该保持耐心,对孩子的这种符合逻辑的主张尽力表露出欣赏的态度。与此同时,留意观察孩子的状态,看看过些日子后孩子是否会敞开心扉,对于一些敏感的话题至少能客观地谈论自己的看法。

能看到事件背后的多种原因并能理解“灰色地带”的能力 ◣

在学龄早期,五岁到八岁之间的儿童,已经可以认识到事情不只有一种可能。“克里斯不愿意和我玩。是因为他不喜欢我还是因为他想玩足球而我喜欢玩电脑游戏?”对于为什么别的孩子对他不够友好,一个能够想到两三种可能性的孩子,比起那些只认为自己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没有人喜欢我!”)来说,在生活上可能会更为轻松。当孩子的行为表现得好像他受了别人的污蔑之后,这种刻板的观点更有可能会成为事实。对一个孩子来说,他可能想到别人行为的多种原因,但并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明白其中的缘由。不过,这种可以看到明显之外的因素的能力,至少可以让孩子能够想到更好的应对办法。如果别的孩子不想和他一起玩,他会想:“嗯,可能是因为克里斯喜欢玩足球,而我喜欢玩电脑游戏。要是我和父亲练练足球,就可以在休息时出去和他一起玩啦。”

我们知道很多成年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采用这种策略。而那些懂得运用灵活策略的孩子,会发现很多种达成目标的途径,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这给了他们很大的安全感,并让他们知道在未来可以如法炮制。当面对因外在事件导致的恐惧时,懂得用多种角度观察世界的孩子,更有可能想明白为什么会有暴力或冲突。举例而言,他可能明白恐怖袭击针对的是政府或者媒体,因此此类事件不大可能发生在自己爱荷华州德梅因市的家里。相反,一个看不出事件背后多种因素的孩子,可能容易相信枪手因为被解雇而心生怨恨,而且可能对别人也会开枪行凶。缺少这种能力,孩子往往会把每一次的危险事件都看成是自己可能遭受的,从而更加心怀恐惧。

对于很多事件,尤其是会让人情绪上受到影响的事件,如果孩子具备看到事件背后多种原因的能力,那么他就不会为遇到的事情所震慑。如果他想加入别人的游戏而遭到拒绝,他会去寻找其他的方法和别的孩子一起玩。

相反,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孩子,在遇到复杂的事情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会觉得很没有安全感。这种不安,甚至会影响到看起来很勇敢、对什么事似乎都满不在乎的孩子。思虑周到、感觉敏锐的孩子可能会看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能找到很多办法应对。行事莽撞而又自负的孩子看上去似乎很安心,可是一旦遇到更复杂的事情时,就会显得很没有安全感。

我们并不只是在学龄孩子身上看到这些,在青少年中,这一点更为明显。能够多角度地看问题,并找到解决之道的孩子,更能懂得如何在青春期处理复杂的朋友关系。如果他们遇到心爱的人,他们会更有把握地处理,因为这种关系需要他们更多地理解别人的想法。“如果对方不想约会,那么是因为她不喜欢我呢,还是因为她有意欲擒故纵?也许都不是,而是因为她还不够了解我?”对于青少年来说,具备这样的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安全感存在于一个人日益增长的解决难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些,需要认识到事情的原因往往有很多种,而不是单一的,并且绝不是都是针对个人的。在一种充满滋养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说出心中的疑惑,让孩子明白之所以产生一些痛苦的经历,是否可能存在别的原因。如果孩子不能想到别的原因,父母可以给出一些可能性的提示,同时观察孩子会倾向于哪一种。如果孩子感到非常压抑而且恐惧时,需要父母提供更稳定而且更亲密的家庭氛围。有时候,孩子可能会非常担心家人——遭遇危险或者不幸。要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学会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

关于思考中的“灰色地带”,如同探寻问题的多种原因一样,也是儿童在七到十岁之间开始学习的东西。孩子们要通过人际关系的交往,学习明白各种情绪。举例而言,当一个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对自己发火时,他会试着去弄明白那个孩子到底有多生气——非常生气还是有一点生气。他还会想弄清楚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究竟如何。如果自己并不是对方最要好的朋友,那也并不意味着自己根本就不被人喜欢,因为那仅仅意味着对方有自己的看法而已。当他们审视自己内心的害怕和焦虑时,就会发现并不是每一种害怕都难以克服,也并不是每一种恐惧都为害甚巨。

孩子们不仅要理解“灰色地带”,还要理解生活中的相对性。同时,他们也会明白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其他人也有情绪,并且也会有负面的情绪。如果他们对别人发脾气,别人也可能回过来冲他们发脾气。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遇到这种情况,要是我会怎么样?”这种能力在小学时期发展得并不完全,它的发展会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当孩子最终长大并思考周围世界的危险时,不仅会考虑这些危险发生的多种原因,或者对于不同的团体(大众、军队、政客或者别国的人)这种危险有多么不同,而且还会想到对于自己的家人以及其他人来说,这种危险的程度分别有多严重。

如同明白问题存在多种原因一样,明白思考中存在“灰色地带”的能力,可以让孩子在日益复杂的世界里产生安全感。换句话说,世事不断挑战我们,而我们必须奋起应对。有不少事情儿童和青少年难以理解,但也有很多事情他们了然在胸。学龄期的儿童和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尽可能早地学习这些推理和思考方面的技能,以便于他们应对周围世界的烦恼,而不是被这些烦恼所压倒。

塑造个人内在标准并且培养自我认知的能力 ◣

如我们将在第四章看到的,学龄期的孩子正在学习如何塑造内在标准,这种标准关乎他们对自身以及个体信念的认知。孩子们可以借此标准去评判别人的看法。例如,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可能会自认为“我是一个很好的人。我对弟弟妹妹都很好。我知道我自己很不错,尽管学校里有些孩子认为我很差劲”。日益增长的自我认知(作为人我们是谁。譬如,我们是友善的还是刻薄的,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会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每日经历的事情。

年幼的孩子(七到八岁)更有可能在考试成绩不好时,会觉得“我很蠢”,或者在遭到别人拒绝时,可能会想“我不讨人喜欢”。但是,一旦内在的标准得以建立,就会给孩子很大的影响。如果是积极的,它就会给孩子提供安慰;如果是消极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可爱”、“不讨人喜欢”甚至“简直笨死了”。即便是有其他的事情完全可以推翻这些认识,孩子也会时常对自己感到怀疑。他可能会认为“我这次考得好只不过是运气罢了”,而不会重新考虑自己认为自己很笨的想法。如果有人喜欢他,他会想:“嗯,要是他们知道我有多笨的话,他们可能就不会再喜欢我了。不管怎样,随他们的便。总之没有人喜欢我。”由此可以看出,孩子的内在标准对于他们是否有安全感,影响深远。

等到了青春期开始的时候,这种内在的标准将更为重要,因为青春期带来的改变是非常巨大的。这些变化包括:身体上出现第二性征、内在动机和愿望随荷尔蒙的变化而变化、思考能力更加成熟、人际关系更为广泛、日益觉得自己属于世界和社区中的一员以及渴望拥有更亲近的关系、对异性产生冲动等。所有这些改变都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能力,以塑造属于自己的内在标准。与此同时,孩子们面临的各种新的风险——毒品、酒精、不安全的性行为——也让塑造内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从很多方面来看,一个人内在的标准,是关乎安全感的本质要素。缺少内在的标准,一个人的安全感会非常短暂并且飘忽不定,还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外围事物的影响。如果请求遭到了朋友拒绝、喜欢的人忽然变得冷淡,或者找工作面试没有通过,都会让青春期的孩子在一段时期内感到万念俱灰。尽管内在标准并非绝对的,但是不管程度如何却一定要有,否则我们就会看到孩子们会有很多不安的迹象,诸如极端的行为、盲目跟风以及其他冒险的行为。缺少了内在的标准,孩子们就不能够对未来做出计划并为之努力。

成人必须与青少年站在同一阵线上,也就是说,要很自然地同他们谈论生活与对各种事情的感受。

从青春期早期到中期、晚期一直到成年早期以及中年时期,每一个时期的间隔都会有不同的挑战。我们身边的世界日益变得纷繁芜杂。十五六岁的孩子很可能喜欢约会,二十八或三十岁的成人则会对结婚生子产生兴趣。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事情的复杂程度各有不同。但是,这都需要有内在的标准,才能让孩子觉得有安全感,并且敢于应对眼前新的挑战。 5EYSWf6OGUErPeAFMt0xjpEssoN8gHHR9LeCbMqh6X8jwuoStc+71Qxv+fcemoj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