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引领学生励志明德

——华东理工大学15载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项目

华东理工大学

一、概述

中华优秀传统经典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华东理工大学将人文通识课程聚焦传统文化,将立德树人与文化认同深度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情况、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之路。学校建立了以“中国文化导论”(公共必修课)为轴心、由15门公选课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引领莘莘学子回溯文化传统,从古代圣哲留下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为完善青年学生精神人格提供有益的思想养料。

从2001年至今,“中国文化导论”课已开设15年,全校所有专业的5万学生在课堂上与孔孟老庄“对话”。《中国文化导论》教材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华东理工大学的探索得到相关部门和兄弟高校的肯定,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也广为兄弟高校课堂教学所采用。

华东理工大学将传统文化与外语、体育、政治理论课一起,当作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这在高校是独树一帜的,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肯定。多年来,中央电视台、《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日报》(英文)、上海教育电视台、《东方教育时报》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中国文化导论”课程体系建设的前瞻性愈加明显,示范效应更加突出。

二、目标与思路

党的十八大明确以“中国梦”表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记载着既往的追求、理想,启迪、滋养着未来的奋进。华东理工大学坚持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核心,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提升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和精神共鸣的重要支撑,增强其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道路认同。

华东理工大学具有重人文教育、重道德养成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学校推出“文化艺术”课程系统,并将“美学”列为公共必修课。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更迫切需要知道如何立身处世,因而,在21世纪初,“中国文化导论”取代了“美学”。该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通过与先哲们的对话,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处世做人的准则、智慧,体察、领会华夏民族面向自然和社会的态度、方式,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成为具有‘中国心’的‘中国人’。”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华东理工大学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以“成人”为宗旨构建教材体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阐释;以“对话”为途径寻找“兴奋点”,引导大学生开展思维碰撞;以“融入”学生生活为手段,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实践;以“系统”理念进行全过程育人,促进课程教学的多方拓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实践成果。

三、实施方法与过程

1. 以“成人”为宗旨构建教材体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阐释

没有知识的传授,就谈不上精神的传承,而教材体系的建设对于传统文化的育人效果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立足于与“先哲们的对话”,面向以理工学科为主体的全校大学生,在18学时的框架内,华东理工大学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重新建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体系。学校采取了“直截了当”的体例,从儒、道、墨、法家与兵家及佛教、道教几个方面走进传统文化,描述其在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这样,既保存了传统文化的原生态,又以有限的课时充分概括传统文化的框架和精髓。

《中国文化导论》教材的编辑出版也体现了华东理工大学在传统经典文化现代阐释方面的历程和成绩。从2002版、2005版、2007版到2011版,广泛吸取了学术界的新成果,充分总结了以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励志明德”的经验,教材构架和陈述方式一再更新、日趋完善。该教材2011年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被多家兄弟高校采用。

华东理工大学在课堂上传播传统文化,15年来锲而不舍、星火燎原。目前建成了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由15门公选课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包括“夏商周文明”“明清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中国古建筑”“中国民俗文化”等。按照学校培养方案,每个学生须修满该系列课程的2.5个学分,即必修课1学分(“中国文化导论”)+公选课1.5学分(15门公选课中任选一门)。

2. 以“对话”为途径寻找“兴奋点”,引导大学生开展思维碰撞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传统文化育人效果的最好切入口。“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在传统文化中发掘有生命力的内容,从社会热点问题入手,从学生“成人”的精神需求出发,引导“与先哲们的对话”,使千年前圣哲的睿智卓识与当代学生的思考产生碰撞,进而循其“兴奋点”找到“共振场”。

每年的教学都根据当年的时政热点和学生生活经验,确定一个主题,组织课堂大讨论,最后在课程考试中让每个学生各抒己见。2008年春运因大雪封路而举国牵挂,是年就以春运为主题开展大讨论,题目是:“每逢春节,就有欢腾、忙碌甚至混乱的春运。有人困惑为什么一定要回家,有人想出了解决春运难题的方法。现在请你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刚刚经历了令人兴奋又给人烦恼的回家之路,同学们要说的太多了。有的说:回家的路千难万难,哭过、叫过,一进家门喊一声“妈妈”,所有的委屈、苦恼全灰飞烟灭。本来觉得自己幼稚、懦弱,现在想来,对父母的爱及责任感是中国人存在的根基。有的同学从文化差异分析外国媒体的误解:回家过年是中国重亲情,西方人不理解,就像我们不能理解他们为了一句话而舍命相搏。

2011年的题目是“道家的‘无为’思想的现实价值——谈谈‘无为’思想的在当今的管理、教育等方面的积极意义”;2012年的题目是“‘孝’在现代社会—现在请你谈谈我们今天还要讲‘孝’吗?我们今天该怎么样讲‘孝’?”;2013年的题目是“谈谈忠恕之道—孔子的忠恕之道是传统社会维系人际关系和谐的道德法则,它有没有现代价值?不同的意见、利益、信仰的个体应该如何相处?”;2014年的题目是“讨论会上,有同学认为中国要崛起须先富国强兵,举全国之力发展工业和科技,尤其是国防工业,比如多造航空母舰……这时,你站起来以商鞅为题做了发言。请以法家的治国理念和政治实践为鉴,评述该同学的观点”;2015年讨论课以“谈孙子的‘慎战’的理念”为题目进行讨论。

通过超越时空的“对话”而找到“共振场”,常常会出现课堂上激烈争论、课程结束还找教师讨论的现象。虽然学生观点或许幼稚,但需要肯定的是这种思考和探索。在思索中才会崛起一代新人,传统文化为其精神“成人”提供了坐标和养料。

3. 以“融入”学生生活为手段,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实践

让学生接纳并融入其人生探索和现实思考,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实践的核心内容。华东理工大学以“融入”学生生活为手段,立足“成人”目标,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事情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展开“对话”。比如,在汶川大地震、奥运火炬传递、胜利日的阅兵等社会热点事件中,全球的炎黄子孙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促使大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课程教学也从同学同乡的情谊、追星讲酷的时尚、硫酸伤熊、大学生父母陪读、节庆的文化内涵等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用传统文化知识去解读这些现象,分析其中积极因素或消极影响。

由于贴近学生的现实体验,课程特别容易激起大学生的思想火花,再经过考试的论述题、课外小论文、网络师生互动等形式,促进学生学会从传统文化高度观察、分析现实生活。

“中国文化导论”是华东理工大学课程建设的“自选动作”,在学校生根、壮大,首先是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该课多年来在学校的公共课教学测评中一直名列前茅,比如今年26个教学班全部优秀、平均分达95.4,学生称赞“导论”有“百家讲坛的风范”。

4. 以“系统”理念进行全过程育人,促进课程教学的多方拓展

“中国文化导论”课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多方面、多层次的兴趣,学校秉承“系统工程”的教育理念,对课程教学展开了多方拓展。

在教学内容上,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拓展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教学主体上,学校将教师主体从人文科学研究院教师拓展到学生工作系统的骨干教师。在教学环节上,将课堂教学拓展到校园文化建设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专家导读为主的读书讲座、专家荐书、“慧读讲堂”以及三大读书会的经典导读活动等,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师生走近经典、潜心阅读,形成自觉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二是以同学读书分享、学习讨论、实践交流为主体,开展“往来书社”“经典导读”“图书漂流”等活动,来深化阅读效果;三是统筹全校读书活动,创建“读书月”品牌,活动内容包括名人讲座、“华理读书达人赛”、征文、知识竞赛、趣味游戏、演讲比赛、校园辩论赛等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文化内涵、具有价值导向的文化活动,引导师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学校进行了“六个教育工程”,引导学生用传统文化视角看待自信与自律、感恩与责任、挫折与成功;结合课程教学,学校举办了征文活动,先后有2 000余名学生撰写了论文,部分同学撰写的文章被学术刊物刊发;学校举行“中国文化系列讲座”,以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名家讲座一场接一场,知名学者与学生面对面,回首时代变迁,畅谈人文学术精神,与学生们一起规划未来人生;学校举行了“我喜爱的20本书”推荐活动,各专业领域的名家们为学生推荐本专业最值得阅读的20本经典书籍,为学生阅读“导航”。

四、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经验

(一)工作成效

1. 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创新探索

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是高校弘扬传统文化的要点和难点。华东理工大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实践具有前瞻性、开拓性,已产生广泛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获得多方面的肯定,学生教学测评均为优秀,媒体多次报道,兄弟院校多次来校观摩,《中国文化导论》教材修订本出版,被其他一些高校选作教材,安徽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学校先后来校调研学习经验。

2. 促进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传统文化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对大学生具有涵养心灵、浸润思想、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丰富生活的作用。通过传统文化学习,有利于减少社会偏见、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和谐人际关系和提升自身修养。

3. 形成了学经典用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程聚焦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实践,创新了手段和载体,形成了文化品牌。除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外,学校还将“励志明德”加入校训,强调学校以培养至善新人为目标。新校区建设“书院式”学生宿舍、开发龙舟文化广场、树立墨子塑像,这些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有效营造了到处可见、随时可感的传统文化氛围。而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的各类龙舟赛事即是师生的文化嘉年华,也是上海市的品牌文化活动。

4. 深入挖掘和阐发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更具有时代价值。华东理工大学以文化遗产滋润莘莘学子,是一种全新的“成人”教育探索,是高校德育的大胆创新,是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二)经验总结

1. 高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培养一代新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养料和精神养料。引导青年学生构建人生观的时候,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导向,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2. 传统文化教学目标要聚焦人生意义的追问、人生境界的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思想文化,中国文化的教学应当从儒家、道家等千百年来支配着人们思考、判断的观念体系入手,追溯先哲的道德、智慧,再描述其在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直观地突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意蕴,又尽可能保持其原生状态。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开展人生意义的追问,促进其人生境界的提升。

3. 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要立足青年学生现实,贴近学生生活

传统文化教学应当引导学生从古代先贤智慧中汲取思想养料,继承精神财富。同时,应该立足青年学生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聚焦新闻热点和焦点事件,选择概括古代先哲智慧又贴近现代学子心声的主题,使学生思想激荡、激情飞扬,促进学生学会从传统文化高度观察、分析现实生活。 InxwvnEdxBk3l5fzgNpt4ccAbUSJLeE5KcMO5gu9mXC6GYhBnKuTaKiubWUtq6r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