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挖掘和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资源

——华东师范大学在优雅学府中培育栋梁人才

华东师范大学
(荣获第一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称号)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切实融入高等教育实践,以优秀的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学子的心灵与人格,这是高校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工作思路和手段,立足本校丰厚的学术底蕴,深入挖掘、充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资源,探索文化育人新途径,在建设“优雅学府”的过程中培育栋梁人才。

一、让“深沉”的古籍迸发新的时代活力和育人动力

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对于这些古籍文献的编修和整理便是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诠释和创新。同时,这项工作本身也凝聚着历代学人深沉的学术理想与追求、对中华文化与学术真知的漫漫求索,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育人资源。因此,近几年我校一直在探索如何发挥自身人文学科的传统优势,深入挖掘和激活珍贵文献典籍的育人资源,让古籍文献、古籍编修和从事古籍编修工作的人走出神秘深沉,走近更多的师生,更大范围、更加有效地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于潜移默化中滋养精神、浸润心灵。

1. 让古籍文献从“经典”走向“精品”

我校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悠久、根基深厚,也是全国古籍整理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曾汇聚徐震濛、程俊英、周子美、叶百丰、潘雨廷、陈左高等一批学界泰斗,承担《古文字诂林》、“二十四史”中《新唐书》和《新五代史》《朱子全书》等经典古籍的编纂整理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所作为,我校整合聚集文科院系和古籍研究所、图书馆等校内资源,同时联合国内外相关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等校外力量,加大对古籍文献编修的投入,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古籍文献的编纂、出版。如,启动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子藏》编纂项目,拟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搜天下之遗籍、极百家之大观,汇辑影印海内外所存先秦汉魏六朝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约五千种,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支持下,现已推出两批重量级成果;支持古籍研究所历时十余年整理考订的《顾炎武全集》出版,一套22册收录学术大家顾炎武的各类著作共34种,其中90%的品种为首次规范整理出版;支持古籍研究所与松江区文广局历时五年合作整理编修的《董其昌全集》正式出版,一函八册收录明晚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画艺术家、理论家和鉴藏家董其昌的全部著述,对中国书画史和董其昌个案研究,以及晚明史乃至中国文化史研究皆具重大意义。

2. 让古籍查阅从“线下”走向“线上”

在信息化时代,帮助更多师生更加便利地获取古籍文献信息,是激活育人资源和动力的首要前提。我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珍贵的古籍文献和流传有绪的文物资源,包括线装古籍三十四万余册、金石拓片9 000件、新版成套古籍3万册、民国书刊4万册等。部分馆藏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一批至第四批)和“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第一批至第五批),入选数量在全国高校图书馆系统、上海市古籍收藏机构和上海市高校古籍收藏机构中均位居前列。但一直以来,由于分类法独特,书目著录原则特殊,馆藏古籍文献只能采用纸质卡片目录进行检索,读者也必须到图书馆进行现场查阅。为了让师生能够更加便利地查阅和获取古籍文献,我校以加入全国高校古文献资源库项目建设为契机,以既有的古籍数据库平台为依托,历时三年完成馆藏线装古籍书目数据的录入、校对及格式加工,正式告别卡片翻阅检索时代,开通古籍文献资源库网上书目检索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古籍信息的易获取率,以及师生对古籍文献的检索效率和使用利用率。此外,还支持图书馆引进《中国基本古籍库》和《晚清期刊全文库》两个重要数据库,前者收录上自先秦下迄民国的历代名著和各学科基本文献1万种,每种均提供1个通行版本的数码全文和1—2个珍贵版本的原版影像,后者收录1833年到1910年间300余种期刊,25万余篇的珍贵史料,涵盖晚清包括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重要时期出版的所有刊物,为师生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古籍文献资源。

3. 让古籍文献从“深沉”走向“生动”

除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我校还通过师生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积极开展古籍文化普及和推广工作,提高师生的古籍保护和利用意识,调动他们阅读古籍、了解古籍、汲取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自觉性和自主性。策划组织古籍文献专题特展,包括我校前身圣约翰大学、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三校校史文献专题展,圣约翰大学旧藏宋元善本,大夏大学旧藏民国期刊专题展,林则徐等名家稿抄校本专题展等,引导师生在观展中感受历代先贤厚重的家国情怀;策划开展古籍修复技艺展,“揭秘”古籍修复全过程,让师生在亲身体验古籍(副本)修复的过程中感受承载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古籍文献的独特魅力;策划组织“美材良工”给书画锦上添花、零距离感受“古物传新”——书画装裱技艺专题特展,以图片展示、工具陈列和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呈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手工装裱修复技艺,让师生在参观和动手参与中体验如何运用纸、绫、绢、锦对古今纸、绢质地的书画文献进行美化、保护及修复等传统手工技艺。

二、在互动体验中感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我校近几年来依托社会学、民俗学等相关优势学科力量,以及图书馆、档案馆等校内资源,并探索与上海各区县文化局、民俗中心等社会资源联动合作,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时间点,以校园为文化空间和传习场所,以学生(包括留学生)和教职员工为主体,依托纪念仪式、民俗展演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载体,寓传统文化教育于互动体验中,让师生在活动中感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典型元素,感受其中涵蕴的厚重文化。

2014年以来,我校创新形式,在农历春节前夕在闵行校区图书馆举办了主题为“妙手参造化,人人写春联”中华传统书法文化体验活动。开幕当日,多位校内外书法名家现场挥毫,更吸引了大批师生驻足书写。持续15天的书写春联活动燃起了众多师生行笔铺毫、书写汉字的热情,涌现出一批之前不为人知的“汉字英雄”“书法英雄”“对联英雄”。作为主办单位,我校图书馆馆长胡晓明教授对活动的火爆程度颇为感慨,“从时代特征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不是一种口号,而是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过程,青年学子们一定是想如何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但他们有时会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有力却不知如何发力”,“国学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和教育活动不是只有留学生才需要,国内的大学生更需要也愿意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目前这方面的活动还不够活跃”。而这也正是我校策划和组织开展书写春联活动的初衷所在。

此外,我校还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为首任校长孟宪承等师大先贤祭祀扫墓,让同学们在纪念仪式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学校的历史文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青年学子用自身行动传承师大优良的学术传统和学风。在端午节和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我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角度拓展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教育的新思路,联合长宁区文化局、长宁区民俗文化中心等社会力量联合举办端午民俗展演体验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师生在点雄黄、送艾草、包粽子、屈原等端午主题人物角色扮演、旱龙舟竞赛等系列民俗体验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QJ+U/t5eGs3KWX6EH0Ofp5VXW0JjJi756Gm03DBeaT7LizI34OGi3CzY7v3uFI0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