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随着影像学的进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认识已由关注其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转变到关注其引起组织学损害过程。TIA 2009年的定义为: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未伴发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TIA的诊断均是回忆性诊断。支持TIA诊断的临床特点有:症状突然出现,发病时即出现最大神经功能缺损,符合血管分布的局灶性症状,发作时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可快速缓解。神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发作性疾病,而且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弥散、灌注加权的MRI,已经从基本上改变了对于TIA病理生理学的理解。治疗上,目前常依据ABCD2评分,来对TIA患者进行分层治疗。

传统“基于时间”的TIA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Fisher在第二次普林斯顿脑血管病会议上,认为TIA可以持续几小时,一般为5~10min;1964年,Acheson和Hutchinson支持使用1h的时间界限;Marshel建议使用24h概念;1965年,美国第四届脑血管病普林斯顿会议将TIA定义为“突然出现的局灶性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不超过24h,且排除非血管源性原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脑血管病分类于1975年采用了此定义。然而,随着现代影像学的进展,基于“时间和临床”的传统定义受到了诸多质疑。研究表明,大部分TIA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讨1h.超过1h的患者在24h内可以恢复的概率很小,而且一些临床症状完全恢复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提示已经存在梗死。美国TIA工作组在2002年提出了新的TIA概念:“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典型临床症状持续不超过1h,且在影像学上无急性脑梗死的证据。”2009年6月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在«Stroke»杂志上发表指南,提出新的TIA定义: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未伴发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在此定义下,症状持续的时间不再是关键,是否存在梗死才是TIA与脑卒中的区别所在。

纵观前后3次概念的修改,对TIA的认识已由关注其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转变到关注其引起组织学损害过程。与1965年TIA的定义比较,2002年的定义强调了症状持续时间多数在1h内,并且增加了影像学是否有脑梗死的证据。2009年最新的TIA定义则完全取消了对症状持续时间的限制,是否存在脑组织的梗死是TIA和脑卒中的唯一区别,同时提示不论TIA的临床缺血过程持续多久,都有可能存在生物学终点。从3次定义的变化中不难看出,症状持续时间在诊断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24h到1h,直到现在笼统地描述为“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另一方面,积极提倡对TIA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认有无脑梗死并探讨其病因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强化。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目前短暂性脑缺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TIA病因与发病机制常分为3种类型:血流动力学型、微栓塞型和梗死型。

血流动力学型TIA是在动脉严重狭窄基础上血压波动导致的远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血压低的时候发生TIA,血压高的时候症状缓解,这种类型的TIA占很大一部分。

微栓塞型TIA又分为心源性栓塞和动脉—动脉源性栓塞。动脉—动脉源性栓塞是由大动脉源性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斑块破裂后脱落的栓子会随血流移动,栓塞远端小动脉,如果栓塞后栓子很快发生自溶,即会出现一过性缺血发作。心源性栓塞型TIA的发病机制与心源性脑梗死相同,其发病基础主要是心脏来源的栓子进入脑动脉系统引起血管阻塞,如栓子自溶则形成心源性TIA。

此外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进展,国外有学者提出了梗死型TIA的概念,即临床表现为TIA,但影像学上有脑梗死的证据。据此,将TIA分为MRI阳性TIA和MRI阴性TIA.早期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发现,20%~40%临床上表现为TIA的患者存在梗死灶。对于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样临床诊断,是脑梗死还是TIA,目前概念还不是十分清楚,多数人接受了梗死型TIA这一概念。但根据TIA的新概念,只要出现梗死灶就不能诊断TIA。

血管痉挛学说认为,在传统的观念中,血管痉挛学说是TIA的病因之一。但是目前没有资料支持血管痉挛学说。

二、病理

有关TIA病理的研究较少,通常认为TIA不引起明显的病理损害。

三、临床表现

因为TIA是血管事件,因此其临床表现也符合血管分布区。前循环包括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以及血管分支,前循环TIA临床表现:黑矇提示颈内动脉的分支眼动脉功能异常;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伴有失语或失认,提示皮质受累;计算困难,左右混乱,书写困难,也提示皮质受累;相反,只有感觉或运动障碍,没有失语和失认时,提示皮质下小血管病。肢体抖动TIA是前循环TIA不常见的一种形式,是颈动脉闭塞性疾病和腔隙性梗死的先兆,被认为是前循环缺血的表现,表现为简单、不自主、粗大不规则的肢体摇摆动作或颤抖,可以只累及手臂,也可以累及手臂及腿,有时被误认为是抽搐。

后循环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以及上述血管的分支。大约20%患者的大脑后动脉血流来自于前循环。后循环TIA的临床表现:脑神经症状、共济失调、头晕以及交叉性症状(如一侧面部受累,对侧上肢和下肢受累)提示椎-基底动脉疾病。

既往所称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指后循环血流减少引起椎-基底系统缺血或TIA引起的症状。通常,晕厥或眩晕症状不能归于VBI.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很少仅出现1个症状或体征。VBI也用于描述锁骨下盗血综合征,由于在发出椎动脉前锁骨下动脉狭窄,导致椎动脉血流反流,引起缺血。椎-基底动脉缺血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栓塞、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起始部位)、小血管病(由于高血压)、椎动脉夹层,尤其是颅外段。椎动脉在解剖上变异较大,可以只有1个,或者以1个为主。头部旋转引起的1个椎动脉闭塞的缺血症状,称为弓猎人综合征。

临床上,易被误认为是TIA的症状如下。

(1)晕厥。在美国急诊医师协会的临床策略中,被定义为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和无法保持姿势紧张,无需通过药物治疗即可自发完全恢复。此定义与欧洲心脏病协会的定义类似,后者的定义为:一个短暂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通常导致跌倒。发病相对快速,随后的复苏是自发、完整和相对快速的。其基本机制是一个全脑的短暂性缺血。TIA与之不同,其表现为脑或视网膜的缺血症状。一般来说,晕厥是短暂意识丧失,而无局灶性神经体征或症状,而TIA有短暂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和症状,但通常没有意识丧失。需要指出的是,短暂脑缺血发作与晕厥不是100%互相排斥。在一项242例晕厥患者的研究中,有5例(2%)最后被诊断为TIA.准确病史询问是必要的,缺少前驱症状(如轻度头昏、全身无力、意识丧失前有预判)以及出现脑干功能障碍,有助于TIA的诊断。

(2)头昏眼花、眩晕、平衡功能障碍(称为“头晕综合征”),在急诊中是常见的表现。头昏可以是脑干功能障碍的表现,但是不常见。有研究发现,以头晕为唯一症状的患者中,只有0.7%的患者最终诊断为卒中或TIA.因此对于头晕患者,全面的神经科评估是必要的,包括步态的观察,确定有无共济失调。

(3)“跌倒发作”是旧名词,是一个突发事件,无预警的跌倒,可以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多数病人年龄较大,向前跌倒,膝盖和鼻子跌伤。“跌倒发作”原因不详,约1/4的患者是脑血管病或心脏原因。

(4)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GA)偶尔会与TIA或卒中混淆。患者通常表现为在一段时间内的顺行性失忆,没有意识障碍或个性的改变。病人除了一再盘问周边的环境,在发作期间的其他行为是正常的。通常持续不到24h,发作期间的记忆无法恢复。发病机制包括颞叶癫痫、偏头痛、下丘脑缺血。最有力的证据似乎是为单侧或双侧海马回的低灌注。

四、诊断

TIA的诊断多是回忆性诊断。症状持续时间越长,最后诊断是TIA的可能性越小。如症状持续几分钟时,在24h内完全恢复从而诊断为TIA的可能性近50%,但是当症状持续2h后,可能性只有10%。

1.支持TIA诊断的临床特点

(1)症状突然出现。通常患者或旁观者可以描述症状出现时他们在做什么,因为TIA发生时很少有患者会不确定症状何时开始。

(2)发病时即出现最大神经功能缺损。若患者症状为进展性或由身体的一部分扩散至其他部分,则更支持癫痫(若症状出现急骤,从几秒钟到1~2min)或偏头痛(若症状出现较缓慢,数分钟以上)的诊断。

(3)符合血管分布的局灶性症状。脑循环的部分血供异常可以导致局灶性症状,而全面性神经功能障碍,例如意识模糊(排除失语所致表达错误)、晕厥、全身麻木、双眼视物模糊及单纯的眩晕等症状很少见于TIA患者,除非伴有其他局灶性症状。

(4)发作时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典型的TIA常为“缺损”症状,即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例如单侧运动功能或感觉障碍,语言障碍或视野缺损。TIA很少引起“阳性”症状,例如刺痛感、肢体抽搐或视野中闪光感等。

(5)可快速缓解。大多数TIA症状在60min内缓解,若症状超过1h仍不缓解则更可能为卒中。

TIA是一个临床诊断,而脑影像学检查主要是用于排除卒中类似疾病。多种脑部疾病可以引起一过性神经系统症状,而这些疾病很难与TIA相区别。头CT可以有效地排除其中一些疾病,如硬膜下血肿和某些肿瘤等,而另外一些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脑炎、缺氧性脑损伤等)应用MRI可以更好地诊断。也有一些卒中类似疾病(如癫痫、代谢性脑病等)无法通过脑影像学检查发现,需要通过病史与其他检查鉴别。

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理解TIA的病理生理过程贡献很大。现代TIA的神经影像评估的目的是:①得到症状的血管起源的直接(灌注不足或急性梗死)或间接(大血管狭窄)证据;②排除其他非血管起源;③确定基本血管机制(大血管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血管腔隙),然后选择最佳治疗;④预后结果分类。

神经影像学的研究,特别是弥散灌注加权的MRI,已经从基本上改变了对于TIA病理生理学的理解。在常规的临床实践中,MRI可以明确病灶缺血而非其他导致患者缺陷的疾病过程,提高血管狭窄和TIA的诊断准确率,并且评估先前存在脑血管损伤的程度。因此,MRI包括弥散序列,应该被考虑作为一种排查潜在TIA患者的优先诊断性检查。

2.鉴别诊断TIA主要与一些发作性的疾病相鉴别。

(1)部分性癫痫:特别是单纯部分发作,常表现为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的肢体抽搐,从躯体的一处开始,并向周围扩展,多有脑电图异常,CT/MRI检查可发现脑内局灶性病变。

(2)梅尼埃病: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与椎-基底动脉TIA相似,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往往超过24h,伴有耳鸣、耳阻塞感、听力减退等症状,除眼球震颤外,无其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下。

(3)心脏疾病:阿-斯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多源性室性早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可因阵发性全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晕倒和意识丧失,但常无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X线检查常有异常发现。

(4)其他:颅内肿瘤、脓肿、慢性硬膜下血肿、脑内寄生虫等亦可出现类TIA发作症状,原发或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不全亦可因血压或心律的急剧变化出现短暂性全脑供血不足,出现发作性意识障碍,应注意排除。

五、治疗

在TIA发作后,应当从最基本的治疗开始,恢复脑的供血不足,包括患者平卧位,不降压治疗,静脉补液等。在一项69例患者的试验中,利用MRI灌注影像学发现,1/3存在灌注异常。改变头位的方法简单,但临床上常被忽视,利用TCD发现,头位从30°降到0°时,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可以增加20%。在TIA急性期,应慎重降压,因为此时脑的自动调节功能受损,脑的灌注,尤其是靠侧支循环代偿供血区域,直接依赖于全身血压。等渗液体的输入保持足够的血容量。静脉补液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心脏功能,在没有已知的或可疑的心力衰竭时,可以先给予500mL的生理盐水,之后再以100~150mL/L静脉滴注。

一旦确诊TIA后,应及时给予抗栓治疗。到目前为止,虽然缺乏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在TIA的24~48h给予抗栓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由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较多,而二者的发病机制类似,因此把这些治疗方法外推至TIA是合理的。但是二者存在两个大的区别。首先,由于大的梗死发生脑出血的概率高,因此推测TIA患者的出血风险较低。其次,在早期,TIA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较完全性卒中复发的风险要高,因此行介入治疗的效果可能更好。

不同的TIA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不同,虽然缺乏足够的证据,但是考虑到资料有限,目前常依据不同评分系统,来对TIA患者进行分层治疗。

“中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共识”建议:

(1)积极评价危险分层、高危患者尽早收入院。有关预后的研究结果提示,TIA患者的处理应越早越好。对于初发或频发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1h,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50%,明确有心脏来源的栓子(如心房颤动),已知的高凝状态,加利福尼亚评分或ABCD评分的高危患者,应尽早(48h内)收入院进一步评价、治疗。

(2)新发TIA应按“急症”处理。新近发生(48h内)的TIA预示短期内具有发生卒中的高度危险,应作为重要的急症处理。

(3)尽早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对于怀疑TIA患者首先应尽可能行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明确是否为TIA.TIA患者应该通过快速急救通道(12h内)进行紧急评估和检查。如果头颅CT、心电图或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未在急诊时完成,那么初始的评估应在48h内完成。如果在急诊时完成,且结果阴性,可将全面评估的时间适当延长,以明确缺血发生的机制及随后的预防治疗。

“英国急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与初始治疗指南”建议:

(1)对疑似TIA的患者(如24h内就诊时无神经系统症状),应尽快采用已证实的评分系统,如ABCD2评分系统,确定再发卒中的风险。

(2)具有卒中高危风险的疑似TIA(ABCD2评分为4分或更高)患者应立即每天服用阿司匹林300mg;症状出现后24h内行专科诊断和检查;一旦诊断明确,即行二级预防,包括寻找个体危险因素。

(3)尽管ABCD2评分为3分或更低,频发TIA(1周内发作2次或更多)患者应按卒中高危处理。

(4)具有卒中低危风险的疑似TIA(ABCD2为3分或更低)患者应立即每天服用阿司匹林300mg;尽快行专科诊断和检查,但应在症状发生后1周内;一旦诊断明确,即行二级预防,包括探讨个体风险因素。

(5)TIA患者就诊来迟仍应该治疗(症状消失后1周以上),即使卒中风险很低。

AHA/ASA指南建议,如果在卒中发作72h内并且有任何如下症状的患者有下列情况建议入院:

①ABCD2得分≥3;

②ABCD2得分0~2,但不能确定诊断检查工作是否能在2d之内完成的门诊患者;

③ABCD2得分0~2并且有其他证据提示患者卒中发作是由于局部病灶缺血造成的。

六、预后

TIA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何预测TIA后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风险评估预测模型对于临床工作至关重要,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加利福尼亚评分加利福尼亚评分观察了性别、种族、高血压、心脏病、卒中病史、用药史7大项共40小项。追踪随访TIA后90d内再发脑卒中的风险。最终提出5个因素:年龄>60岁、糖尿病、症状持续10min以上、虚弱和言语功能障碍。

2.ABCD评分GeorgiosTsivgoulis等提出的一项评估系统,包括年龄、血压、临床体征和发作持续时间。用来检验该评分系统能否作为临床判断TIA后早期高危发生卒中的实用工具。

在调整了TIA既往史、患TIA前用药史和二级预防等卒中危险因素后,ABCD评分在5~6时,30d内发生卒中的危险比为8.01(95%CI为3.21~19.98),是独立的危险因素(P<0.001)。

3.ABCD2评分2007年Johnston等结合加利福尼亚评分及ABCD评分提出了ABCD2评分,目前ABCD2评分得到了临床广泛应用。

ABCD2评分可显著提高对卒中危险的预测价值。依照这种模型,高危、中危和低危的患者在TIA后2d内发生卒中的比率分别为8.1%(95%CI为6~7),4.1%(95%CI为4~5)和1.0%(95%CI为0~3)。

4.ABCD3评分(ABCD3 Scores)和ABCD3-Ⅰ评分(ABCD3-ⅠScores)2010年Aine Merwick等在ABCD2评分基础上增加发作频率(ABCD-3)或影像学检查(ABCD3Ⅰ),TIA发作频率是指在7d之内,在本次TIA之外还有至少一次TIA发作,增加2分。而影像学检查是指,如果同侧颈动脉狭窄≥50%,增加2分;如果DWI检查发现高信号,再增加2分。与ABCD2评分相比,ABCD3和ABCD3-Ⅰ评分可更准确预测TIA患者7d、28d及90d时早期卒中风险。 90aKpyLgCCsFBc04X2yjyjqcTCnmvtl2PXmVF3F8FKLHgMQRm7+5Ye1iG/rQbu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