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史汉不同处

一代修史,必备众家记载,兼考互订,而后笔之于书。

观各史艺文志,所载各朝文士著述,有关史事者,何啻数十百种。当修史时,自必尽取之。彼此校核,然后审定去取。其所不取者,必其记事本不确实,故弃之。

而其书或间有流传,好奇之士往往转据以驳正史,此妄人之见也。

即如班固作汉书,距司马迁不过百余年,其时著述家岂无别有记载?倘迁有错误,固自当据以改正。乃今以汉书比对,武帝以前,如高祖纪及诸王侯年表、诸臣列传,多与史记同。并有全用史记文,一字不改者。然后知正史之未可轻议也。

其间有不同者,张泌有汉书刊误、朱子文有汉书辨正、刘巨容有汉书纂误,今皆不传。

现存者,惟刘攽汉书刊误、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皆不过就本书中穿穴订正,非于此二书外,别有援据以资辨驳也。

刘仁翁有班马异同,盖亦就史记、汉书岐互处分别指出,今少有其本。姑以此二书比对,摘其不同者列于后:

韩信击魏豹。史记在“汉三年”,汉书在“二年”。

韩信袭杀龙且。史记在“三年”,汉书在“四年”。

诸侯会垓下。史记在“四年”,汉书在“五年”。

项羽使海春侯曹咎守成皋,为汉王所虏。史记在“刘项同军广武之后”,汉书在“同军广武之前”。

徙王韩信于楚。史记在“汉王即帝位后”,汉书在“杀羽未即位前。”

萧何造未央宫。史记在“八年”,汉书在“七年”。

黥布封九江王后,史记谓:“七年朝陈,八年朝洛阳。”汉书谓:“六年朝陈,七年朝洛阳。”二书纪事,每差一年。

项羽、陈涉二人。史记称“项王、陈王”,汉书改为列传,故皆称名。

史记“项羽立田都为齐王,田荣怒,乃杀都自立为齐王。”汉书谓:“荣攻都,都走降楚。”

史记项纪、高纪皆言“项羽徙义帝长沙都郴。使衡山王、临江王击杀义帝。”汉书高纪则云“羽使九江王布击杀义帝于郴。”(颜师古注谓:“衡山、临江、九江三王,羽皆使杀义帝,而击杀者乃九江王也。)

史记项纪:“楚军败于定陶,项梁死,楚怀王恐,乃从盱眙徙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汉书谓:“羽与沛公等,闻项梁死,乃徙怀王,都于彭城。”

项羽分王诸将。史记“先叙诸将分王毕,方叙徙楚怀王于长沙。”汉书则“先叙徙怀王,然后分王诸将。”

史记分王诸将“韩王成都阳翟”,汉书无“都阳翟”三字。以成虽有此封,实未至国也。(案史记成无军功,羽不使之国,与俱至彭城,杀之。)

史记:“田荣击杀济北王田安,并王三齐。”汉书:“彭越击杀田安,荣遂王三齐。”

史记:“项羽美人名虞。”汉书谓:“姓虞氏。”

史记:“汉骑将追项羽,为羽所叱,人马俱惊者为赤泉侯,而不著姓名。”汉书则曰杨喜。然史记“羽死后,分其四体者”有杨喜,又不言即赤泉侯。

史记张耳传:“外黄富人女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谓所嫁者乃庸奴,故逃之,至父客处也。汉书谓:“庸奴其夫,亡抵父客。”则富人女以夫为庸奴,故去之也。

史记,卢绾、陈豨分两传。汉书两人合为一传。以绾之反,因陈豨事见疑而起也。

荆王刘贾,史记谓:“不知其何属”,汉书谓高祖从父兄。

燕王刘泽,史记谓:“诸刘远属”,汉书谓高祖从祖兄弟。

任敖传,史记谓:“高后崩,敖不与大臣共诛诸吕,故免官。”汉书:“皆与大臣共诛诸吕,后坐事免官。”

史记,倪宽在儒林尚书条内,董仲舒在儒林春秋条内。汉书皆改入列传。

史记循吏传载周秦间人:孙叔敖、子产、公仪休、石奢、李离。汉书所载则文翁、王成、王黄霸、朱邑、龚遂、召信臣,皆汉人也。

史记,张汤在酷吏传。汉书以其子孙多为名公卿,乃以汤另入列传。其他酷吏、游侠、佞幸,内较史记,各有所增,则皆迁以后人也。惟货殖传多仍史记之旧。列入白圭、猗顿、乌氏、巴寡妇清等,但去子贡耳。诚思汉书也,而叙周秦间人耶?

史记儒林传:“以诗为首,次尚书,次礼,次易,次春秋。”汉书儒林传“以易为首,次尚书,次诗,次礼,次春秋。”

史记:“高祖为亭长,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求盗者,亭长之副也。薛有作冠师,故令其副至薛,使冠师治之。)汉书但云“令求盗之薛治。”(删一“之”字,便不明。)

史记:“秦始皇以东南有天子气,乃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隐于芒砀山泽之间。吕后以其所居处,常有云气,求辄得之。”汉书删却“即自疑”三字。高祖以匹夫而以天子自疑,正见其志气不凡也。汉书删此三字,便觉无意。

史记:“沛公破丰,命雍齿守之。齿以丰降魏,沛公攻之,不能下。项梁益沛公五千兵攻丰。”而不言攻之胜负。汉书则云“攻丰拔之,雍齿奔魏。”

史记:“汉王败入关,又东出。袁生说汉王出武关,令荥阳、成皋间且得休息。”汉书作“辕生”。

陈涉传,汉书改“伍徐”曰“五逢”,“朱房”曰“朱防”。

史记,项羽烧秦宫东归,说者讥其沐猴而冠。汉书,说者乃韩生也。

吴王濞传,史记“高祖封兄仲为郃阳侯”。汉书作“合阳侯”。

韩信传,史记“汉王之败彭城,信收兵,与汉王会荥阳。”汉书谓:“信发兵,与汉王会荥阳。”案是时,信未有分地,从何发兵,盖收集溃卒耳。“收”字得实。

张良传。史记“载其所致四皓姓名:东园公、甪里先生(复姓,通“角”)、绮里季、夏黄公。”汉书但云“四人”,不著氏名。

周勃传。史记“沛公拜勃为虎贲令。”汉书作“襄贲令”。

史记“周文”,汉书作“周仁”,“张叔”,汉书作“张驱”。

史记梁平王传“有告变者曰:‘类犴反’”汉书作“犴反”。又史记“告变后验实,削梁八城,梁尚有十城。”汉书则云:“削五县,尚有八城。”

史记田蚡传“景帝后三年,封蚡为武安侯。”汉书则云“武帝初即位,蚡以舅封武安侯。”案景帝后三年,正是武帝即位之岁。蚡乃武帝所封,特是时尚未改元故耳。

李广传。史记“广为匈奴所得,络而盛两马间,广佯死,睨其旁一胡儿,骑善马,乃腾而上,推堕儿,乘其马归。”汉书谓:“抱胡儿,鞭马南驰。”

李陵传。史记“陵降匈奴,汉闻单于以女妻陵,遂族其母妻子。”汉书谓:“汉闻李陵教匈奴为兵,遂族其母妻子。后乃知教兵者李绪,非李陵也。” vXy0b/MgwikbDkq3ylTSrz5i6lmWjh8I1mTcSVHFNNd7Xf55V2OXcyLoUZ1MaoE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