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内讧的结果就是分道扬镳

代表信息知识的互联网飞速发展以后,文学这个传统的知识文化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文学就此诞生。提到网络文学就不能不提到起点中文网。起点中文网的发展历程也像一部网络小说一样,充满了玄幻色彩。

2001年年末,大学毕业的吴文辉与同样爱好武侠、玄幻小说的众多朋友组成了玄幻文学协会。次年5月,吴文辉、林庭锋、商学松、侯庆辰、罗立、郑红波六人正式创办了他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专业文学创作的起点中文网。起点中文网一问世,就吸引了大批阅读者。

在最初创办时,起点中文网与其余文学网站以及互联网企业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如何盈利。当时,互联网上的文学网站并不在少数,比起点中文网规模大的也很多,但这些文学网站都没有完善的商业运作方式。当时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传统文人不屑于谈钱;二是信息免费的观念普遍深入人心。

在“商业化?还是不是文学啊”“收费就是‘找死’”的质疑声中,吴文辉领导下的起点中文网开始了他们的商业尝试。吴文辉曾经说:“对于博客,可以说我今天心情不好就不写了。但是对于写书来说,这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因为文章今天看了明天没有了,然后隔三差五才又出来一些东西,或者说彻底就消失了,这类情况对于读者来说是很大的伤害。但是你又不能去怪写手,他会说我也要吃饭,每天趴在网上写两个小时,大家哗哗鼓一下掌就完了,我每天也需要柴米油盐酱醋的,我坚持写三五个月还行,一直坚持就不行了。”吴文辉的这些话向我们阐明了他的理念:商业运作是专业运作的基本保障。

2003年10月,起点中文网推出了策划已久的VIP制度,专门选择23本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作为首次VIP尝试。并且就在那时,起点中文网还确立了自己对于作家稿费支付的标准:与作家五五分成,然后通过让利百分之二十,让当时的作家分享七成收入。这种收费策略,使网络作家的稿费达到了每千字两分钱的高价。

很多人认为每千字两分钱相当便宜,但这里要说的是这是指每个读者付费两分钱。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高的报酬了。举个例子,同时期的读写网,就曾经以每个读者每月付费6分钱的稿费形式来支付作家报酬。按照读写网的这个支付方法,同一个读者阅读一个作家的一本书,不管这一个月作家写了多少字,也不管这个读者看了多少遍,网站方都只付给作家6分钱。换句话说,起点中文网只要每月写三千字就能赶上读写网的稿费报酬。起点中文网这种付费标准的提出,直接确立了以后网络文学的支付标准。也就是在起点中文网收费运营后的第一个月,签约作者的当月收入达到了一千元以上。2003年时,一千元的月薪已然能够维持最低生活,这也就让网络上众多为生计发愁的写手看到了出路。值得一提的是,起点中文网还在2003年参加了“全国个人网站大赛”,并一举从2000多名参赛成员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名。

自此之后,起点中文网一发不可收拾。在2004年6月,起点中文网的世界Alexa排名提升到第100名,一举奠定了起点中文网国内网络原创文学的地位。也就是在这时,起点中文网引起了众多投资人的关注,其中TOM集团以及盛大集团都表达过对它入资的意愿。在选择TOM、盛大还是其余投资公司时,吴文辉做了深刻的思考。如果想快速变现,迅速抽身,那么与投资公司合作无疑是最佳选择,而且经过资本运作以后也可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但吴文辉更加倾向于将起点中文网当做一个爱好和事业来做,因此他选择了在互联网拥有庞大用户群的盛大。

现在,改编权是网络文学的一大火力点,无论是改编成剧本拍摄电影、电视剧,还是改编成游戏,都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而这种模式早在2004年,就已经出现在了吴文辉的脑子里。在与盛大公司合作之前,起点中文网就尝试过将玄幻小说改编成网络游戏,而《星际迷航之小兵传奇》就是他们专门借助小说的名气而推出的一部尝试之作。但是,因为吴文辉及其团队缺少网络游戏制作经验,最终因为平衡性问题而不得不终止了游戏运营。但是,这次尝试却验证了他们关于“泛文化”的构想,这可能也是促使他们选择与盛大合作的原因。

在与盛大合作时,起点中文网已经拥有了14000部总字数超过12亿的作品资源,和1万多名签约作者,而且当时的Alexa排名也已经取得了中国网站第35名的成绩。盛大公司通过200万美元的注资,完成了对起点中文网的全资收购,而吴文辉等创始人,也从原来的网站所有者变成了盛大的职业经理人。虽然说之后起点中文网已经不再属于吴文辉,但他没因此放弃自己的“泛文化”尝试。2006年前后,在吴文辉的战略布局下,《鬼吹灯》从一部网络玄幻小说,变成了互联网上知名的网络游戏,而且在推行之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由于起点中文网的业务越来越大,2008年,盛大集团决定扩编网络文学的业务,专门成立了盛大文学,而将起点中文网纳入其名下。与此同时,盛大还收购了一大批互联网文学网站,从而形成了一个综合体系。但是,这次扩大对吴文辉等起点中文网元老却并不是什么好事。

就在起点中文网蓬勃发展的时候,他们团队中的一部分编辑离开起点创办了“17K原创小说中文网”,并且带走了一些作者资源,这可能就让陈天桥对吴文辉的掌控力有了很大怀疑。在2008年盛大文学重组的时候,吴文辉并没有顺位成为盛大文学的掌舵者——陈天桥专门从新浪挖来了侯小强担任总裁,而这也为后来埋下了隐患。

2013年上市之前,盛大文学传出了起点团队集体离职的消息,这次离职还导致了很多大牌作者的离开,也让筹备已久的IPO不得不暂时中止。这次集体离职后不久,原起点中文网创始人之一的罗立,被盛大公司以经济问题举报,遭到拘留审问。这让本来就充满传奇色彩的起点中文网更加扑朔迷离。但这还没完,吴文辉带着团队成员以及众多作者离开盛大之后,马上就转入了腾讯旗下,并且在第二年4月,开始执掌腾讯旗下的文学业务——腾讯文学。2014年10月,吴文辉执掌的腾讯文学开始与盛大进行购买协商,以50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包括起点中文网在内的盛大文学,而这也代表着吴文辉重新执掌起点中文的开始。

起点中文网与盛大文学传奇般分分合合的经历,虽然最终以陈天桥收获50亿元做结,也并没有什么人真正失败,但他们这种从至交好友到反目成仇的经历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他们的这种经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理念之争

吴文辉一直推崇的是“泛文化”“泛娱乐”模式,就如同他做的各种网游等推广一样,他认为今后网络文学的收入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以及改编权上,而小说稿费的占比将越来越小。与吴文辉的看法不同,陈天桥认为网络文学正逐步走向主流,网络文学的稿费将会越来越大。当时陈天桥还说:“当初收购起点只是看中模式,起点是一粒种子,良性发展已久,已不再依赖于人,数据挖掘将给作家们更好的未来。”

领导者的理念将直接影响具体决策的制定,吴文辉与陈天桥在基本认识上的分歧,就导致了两者之间不断地产生矛盾。与陈天桥的步步掣肘不同,腾讯更像是吴文辉的伯乐。这次收购,很多人都称吴文辉“大仇得报”。但对于吴文辉来说,与盛大的矛盾完全比不过腾讯对他的支持。腾讯不仅花50亿收购盛大文学表达了自己的诚意,而且在“泛文化”“泛娱乐”上也对吴文辉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

入驻腾讯文学之后,吴文辉推出的《择天记》,就涵盖了小说、动画、音乐、网游、电视剧等诸多领域,并且都取得了轰动的效果。这些成功,不仅在于吴文辉正确的理念,还在于腾讯雄厚的资源。

(2)空降领导人

如果说陈天桥与吴文辉的理念之争是两人分道扬镳的根源,那侯小强的空降就是他们决裂的开始。2008年,本来是盛大旗下唯一文学产业的起点中文网,却不得不通过重组成为盛大文学的一个子公司,对于包括吴文辉在内的原起点领导团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降职”行为。而且,代表陈天桥理念的侯小强加入之后,以前仅存在于理念上的纠纷就延伸到了日常管理方面。

陈天桥在建立了盛大文学以及旗下多个子网站之后,将业务进行了分块化,各个子网站主要进行内容方面的生产,而盛大文学则主抓品牌、盗版监管、产业链等。换句话说,在陈天桥的布局下,管理与业务分开是主流。但有着创作欲望以及对知识产权有着深刻了解的吴文辉却认为,应该将生产内容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类似这样的纠纷不断出现在盛大文学内部。这也是2008年之后,盛大文学发展没有起色的原因。

(3)体制问题

盛大文学在2008年运营之后,在体制上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权力与职务倒挂是当时众多问题中的一个。在职务上,侯小强是盛大文学的最大掌权者,完全代表着陈天桥的意志,而吴文辉在职务上则只是盛大文学旗下一个子公司的负责人而已。但是,在总体业务上,吴文辉却拥有着巨大话语权。

以2012年为例,当时盛大文学营收10.8亿元,而起点营收3.6亿元;盛大文学全年盈利1亿元多一些,而起点盈利达到了7000万元。从数据上就可以表明,起点的业务完全占据了盛大文学的一半以上。权势很大但职务很低的吴文辉一直希望有所改变,并且他还一直坚持着自己“泛娱乐”的观点。

甚至有传闻,在离开盛大文学之前,吴文辉专门找到过陈天桥,希望通过“管理者回购”,重新掌控起点中文网的运营。但是当时吴文辉的出价是4~5亿美元,而陈天桥则提出了8亿美元的报价,这悬殊的差距也让吴文辉的努力又一次破灭。2013年那次集体离职,据小道消息称,主要是吴文辉以及他的团队为了获得与实际相符的职位而采取的“逼宫”行为,但陈天桥却选择了强硬回绝。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理念之争一旦延伸到决策层,就会造成一系列的矛盾,而如果再存在权势与职务倒挂的情况,那分道扬镳只是迟早的问题。 P76L0YvbPpPrqbdLEZUSiRnva4ozsHKDAH0HED4U1lxwNRFHKzk6LKiCotNXKiO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