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IPO因内讧而搁浅的炎黄传媒

我们去医院时,通常都能看到宣传药品或者医疗器械的液晶屏幕。如果在屏幕上直接对患者以及医生宣传药品,其广告效益可想而知。相较于传统的面对各式各样普通人的专一广告,这种广告内部的潜力以及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巨大的。而在2008年时,这种液晶屏幕上发放广告的权利,大部分属于炎黄传媒。当时炎黄传媒在3300多家医院投放了32800块液晶屏。据广告统计数据显示,当时炎黄传媒在全国一级城市的市场占有率是71%,三甲医院中的占有率是67.1%。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医疗药品广告这一块,炎黄传媒究竟有着多么强大的实力。

如同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在占据了中国健康领域液晶媒体投放垄断地位之后,炎黄传媒确实显露出了它的野心。当时,炎黄传媒创始人赵松青就以“我们2007年关键词是迅猛,2008年关键词是上市,我们将敲响纳斯达克的钟声”的宣言宣告了在2008年年底的IPO计划。炎黄传媒究竟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以至掌握了医院的宣传话语权呢?

1993年,赵松青开办了北京炎黄时代广告公司,这就是后来炎黄传媒的前身。当时,北京炎黄时代广告公司主要进行户外广告投放工作,在1996年北京进行扩建时,它借助二环地区以及三环地区的靓丽工程,正式进入北京的户外广告市场。

2000年以后,中国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迅速发展,赵松青也认为随着科技发展,未来的广告形式将逐渐脱离传统户外广告的形式。于是,他顶住了来自和记黄埔以及长江实业控股的TOM集团的诱惑——当时,TOM集团对北京等内地主要城市的很多广告公司进行了收购,其中就包括赵松青拥有的炎黄时代。连李嘉诚都看好她现在的这个行业,这更令赵松青坚信未来广告市场的潜力。因此,在2004年,她将以前的北京炎黄时代广告公司正式改组为“北京炎黄健康时代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从而确定了未来“医疗健康”这个特种行业的营销方向。

赵松青改组炎黄广告公司前后,中国传媒领域发生的一件事对她的影响很深。“楼宇广告”在当时还是一个新型概念,那是包括楼房的外部广告以及电梯等内部广告在内的一系列围绕楼宇展开的广告策略。江南春广告公司率先在中国开启了楼宇广告概念,创办了分众传媒,并在2004年之后获得了大笔风险投资,在2005年7月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完成IPO。

江南春的成功,让赵松青找到了炎黄传媒的未来道路。相比较江南春的分众传媒没有针对性的楼宇广告,炎黄传媒今后的“健康医疗”类的广告将更加辉煌。可以说,赵松青之所以毅然将以前的广告公司改组为后来的“炎黄健康传媒”,正是受到了江南春成功的鼓励以及这个想法的支撑。

尤其是在江南春IPO成功之后,赵松青更是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了“健康医疗”这个专业性的传媒领域。经过她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6年时,炎黄传媒取得了国务院、卫生部等国家机关的大力支持,并在各地医院协会的帮助下,获得了中国医院协会的独家授权,在国内抢先一步组建宣传网络——这也就是后来各大医院液晶屏以及配套系统的前身。

不得不说赵松青眼光之锐利,正是她对自己信念的足够坚持,让她克服了起步的所有困难,并且在获得了组建健康网络的许可之后,她立即就获得了来自外界的关注以及投资。2006年9月,世界风险投资公司软银赛富就为炎黄传媒的项目投资500万美元;而在2007年10月炎黄传媒有了一定起色之后,更是获得了来自兰馨亚洲投资基金、崇德基金投资、银瑞达创业投资、汇丰投资有限公司总计高达3500万美元的投资。

可以说,赵松青就是凭借自己的锐利眼光和坚定信念,做了她自己应做的努力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成功收获了4000万美元。当时赵松青信心十足,而据炎黄传媒官方透露:“预计到2008年,炎黄健康传媒将辐射全国60个城市,6000家医院,安装80000台液晶屏。”

2007年,无论是对炎黄传媒还是对赵松青,都可以说是收获的一年。炎黄传媒仅在这一年中就获得了3500万美元的投资,还将自己的10000多块液晶屏安放到了2500余家医院。赵松青更是因为出色的商业眼光以及丰厚的行业经验被中国广告风云榜评为2007年“中国5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之一,还摘得了“2007财富女性魅力风尚盛典”的“才情韵质奖”。除此之外,赵松青与炎黄传媒还获得了其余大大小小多达十几个奖项。

赵松青看到了公司发展的迅猛势头,决定一鼓作气,在2008年借助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将炎黄传媒在各大医院的液晶屏业务做到饱和。但是2008年8月举办的北京奥运会还没开幕,另一件同样巨大的事情就影响了赵松青以及炎黄传媒。2008年年初,美国的次债危机一下子失去控制,造成了全球的金融动荡。而以前对炎黄传媒投了4000万美元的投资公司,也因为金融危机,只能将2008年的基调定为“开源节流”。换而言之,在2008年,炎黄传媒的融资难度将大大加剧。

但是到2008年赵松青收到投资公司的“招呼”时,那4000万美元大部分已经花出去,剩下的也都有了具体的分配计划。虽然炎黄传媒在年初时获得了分众传媒投资的500万美元,但同时争取到的还有31座城市的所有医院和药店的医疗保健联播网的所有权。要维持再度扩大之后公司的正常运转,光靠“开源节流”完全不起作用。

2008年以前,一直想着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通过再度融资真正占领中国医疗传媒市场的赵松青,收到不能再次融资的消息不啻于晴天霹雳。而这也就导致了接下来公司的一系列运作脱离了预期,甚至一度脱离了赵松青的掌控。2008年10月,各大投资公司一起和赵松青进行谈判,在没有达成一致协议的情况下召开了董事会,企图通过董事会罢免赵松青的所有职务。据内部员工透露,各大风投公司以董事会的名义发布了专门通知:“全体员工:经董事会开会决定,免去赵松青董事长兼CEO职位。CEO职位由金玉丹先生于10月21日接任。董事会正式决议已通过E-mail发给大家。”

但是,赵松青对炎黄传媒已然有着绝对的掌控力,于是她针锋相对地以自己的名义接连发布了两条命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1条有关规定,本公司于2008年10月21日起即刻解除与金先生的劳动合同关系,请您依照公司人事部要求于10月22日上午立即办理有关离职所需手续。有关金先生的薪资结算等费用,均依照法律法规依法办理。”“除非得到本公司书面同意,金先生不得再进入本公司办公区域。”

赵松青虽然在与投资方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但是她却并没有让公司的发展获得有效提升,在2009年公司人员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她不得不实施全员降薪计划。根据流出的炎黄传媒的内部通知:“自2009年4月1日起全员降薪,降薪比例为原薪酬的30%,另总裁降薪比例为原薪酬的50%。调整原则是:不足标准不提高,高于标准进行下调。同时,自2009年4月1日起,全员的绩效考核比例进行调整,基本工资50%,绩效工资50%,考核标准依照公司现行政策执行。”而到此时,公司的员工总数也由最巅峰时期的上千人降到了几十个人,公司运作也一下子进入了低谷期,而本来要在2008年年底就预备进行的IPO,则变得遥遥无期。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赵松青以及炎黄传媒一下从众人瞩目的神坛摔到了泥泞的深渊呢?

(1)自信心过度膨胀

赵松青20年的传媒经历,可以说是中国传媒发展的缩影。1988年进入广告传媒行业的她,亲身经历的风浪比很多人听说过的都要多。因此,在这深厚的经验背后,她还有着极度膨胀的自信。

正如她所说的“我就是要干别人干不成的”,而在广告传媒行业她确实有这样说的底气。无论是她投入健康传媒的锐利目光,还是她受到中国前副总理吴仪女士接见的幸运,都能让她在传媒行业成就一番事业。

但是自信的人,碰到了自信的环境,再加上有人在背后一个劲地鼓气,失去控制是迟早的事情。2004~2008年,正是中国传媒飞速发展的时候,随着江南春分众传媒的成功,各大风险投资动不动就是上亿元地砸钱,这也让传媒行业弥漫着过分膨胀的气氛。而在获得了总计4000万美元的风投之后,赵松青也认为自己不用再为融资发愁了。因此,“借鸡下蛋”就成了她当时的经营策略。她当时就说:“现在是跑马圈地的时候,是拼速度的时候。”在她的过度自信下,如何找钱已经不成问题,花多少钱也不成问题,而问题就是将钱花在哪里。然而,第二年的“节源开流”却给了赵松青一盆冷水。

(2)经济危机的客观影响

很多人在看到炎黄传媒的失败之后,都会将错误归结到“过度融资”上。但不得不说,赵松青以及炎黄传媒的失败是“造化弄人”。2008年,在中国第一次取得奥运会举办权之后,无论是中国官方,还是民间,都对这一年的经济形势充满了信心。但是,这个即将成为现实的期望却在一瞬间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经济环境,确实是赵松青以及很多商业人士没有料到的。但作为企业领导者的赵松青出现这么大的判断失误,至少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在2004年之前,赵松青的公司属于国内普通公司,对于公司客观商业环境最大的影响来自政府方面——正如同她的公司借着二环三环“靓丽工程”腾飞一样。但是,当她接受了来自风投公司的资金,并将自己公司的运营寄托在2008年“再次融资的成功”之后,决定公司命运的因素就已经从政府变成了世界经济环境。2008年的次债危机,早在2007年年末就已然出现在了美国。如果赵松青具有世界眼光,她应该能够预期到风险。

另一方面就是,作为一个公司的成熟领导者,不应该将公司的命运寄托在还没有到来的事情上。2007年年底,赵松青就像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抱着极大热情渴望着2008年,这就让她失去了领导者的理智。而且,她还将公司的业务急速扩大,将所有未来的资金支持放到了“2008年的融资”上。显然这种将命运放到别人手上的行为也不是一个冷静的决策者应该做的。

(3)内讧

2008年,各大投资公司向赵松青打了“招呼”之后,炎黄传媒的运转就脱离了她的掌控。首先是4月份华东大区总经理带着团队集体辞职,客户部的总经理也同时提出辞职;7月底,总裁助理辞职;10月中旬,东北区总经理辞职。离开公司的除了这些实权人物外,像公司副总裁、CFO、人力总监等管理人员更是数不胜数。

虽然赵松青对炎黄传媒依然有着绝对的掌控力,但是在一年多的极速扩张过程中,兼并的公司难免带来大量外来人员。外来人员以及风险投资公司,在公司正常运作的时候,会坚定不移地支持她。但一旦发展遇到问题,他们就将反目成仇。这种“可以共富贵不能共患难”的情况,也进一步掣肘了赵松青,最后出现了10月份的那起“闹剧”。

一个公司发展太快,难免会让领导者失去掌控力,这种失去掌控力的情况,在公司发展一帆风顺的时候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是一旦公司遇到波折,就可能造成公司内部顷刻间“众叛亲离”。这正是炎黄传媒IPO之前的惨痛教训。 WiAangESb747k4hftYWp9T+X+bViL7mWQbb7faUFMYzGzKmQceC6xeENq4KqMer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