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错误模式坚守多少年也不会产生作用

关于中国互联网,世界一直存在两大共识:做电子商务最赚钱、腾讯拥有最大的用户群。马云每年“双11”都会在电子大屏幕上,持续播报淘宝商城以及天猫商城的交易量汇总,这已经成了互联网每年必然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成了无数从事电子商务人士眼中的目标。而中国互联网另一家巨头——腾讯公司,早在十年前就看到了电子商务的美妙前景,当时就曾经一度想凭借QQ的广大用户来挤垮阿里巴巴。

2006年3月13日,腾讯旗下的拍拍网正式进入运营阶段。拍拍网是腾讯进入电子商务的第一次尝试。腾讯在2005年年底进行拍拍网的内容发布时,当时电子商务的代表淘宝网也已经击败日本雅虎成为亚洲电子零售业的领头羊,在年末的财务报告中显示,更是以80亿的成交总额超过了沃尔玛。可以说,在当时的互联网世界,阿里巴巴一点都不惧怕腾讯。

2006年,腾讯希望依靠自己2.5亿活跃的QQ用户,来建立至少能与淘宝相抗衡的电子商务。那些QQ用户也确实给腾讯“面子”,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就把拍拍网送入了“全球网站流量排名”前500强的行列。拍拍网针对QQ用户群的特点,开设了网游、数码、运动、学生等特色频道,并且还仿照阿里宝宝的支付宝建立了自己的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

就这样,拍拍网发展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为了与易趣、淘宝三足鼎立的电子商务巨头。在当时,凭借腾讯公司的大量资金支持,拍拍网以比淘宝商城还要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一大批客户。但是,拍拍网飞速发展的同时,淘宝网的成长更加快速,在互联网用户以几何速度增加的同时,淘宝网的用户也以几何速度扩张。因此淘宝网的底气远比依托腾讯的拍拍网的底气要足得多。此后,由于拍拍网与淘宝网在各方面都十分相似,因此拍拍网的盈利增长越来越慢,并且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已然代表着腾讯最初战略目标的失败。

虽然拍拍网没有取得大的成功,但是腾讯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做电子商务的梦想。2008年前后,腾讯向QQ会员用户以“福利”的方式变相推出了电子商务——QQ会员官方店。在QQ会员官方店中,QQ会员可以用低价买到名牌产品。这种关于名牌产品的优惠式电子商务,是当初的淘宝网站没有想到的——淘宝网上的商家以小商小贩为主,其大多数商品以价格取胜。

2010年,通过名牌折扣的特色,腾讯的电子商务拥有了一定的用户群。这就使得在电子商务领域屡次失败的腾讯又有了再次战斗的信心。2010年3月22日,QQ会员官方店正式更名为QQ商城,而通过QQ商城以及拍拍网的组合,腾讯网拥有了一个电子商务组合。并且在同年,腾讯与易迅网、珂兰钻石、1号店、好乐买、凡客建立了合作形式的QQ网购,期望对淘宝网进行狙击。

虽然淘宝网面临着被“群殴”的局面,但马云一点不慌张。正如同传统武侠作品中所描绘的,凡是聚集了一大群“乌合之众”才敢与对手挑战的,即那些期望以数量弥补质量不足的弱势者,最终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果然,腾讯所集结的那群伙伴,面对淘宝的压力节节败退,根本提不起战斗的欲望。

对此,在2011年,腾讯投入数亿美元对这些盟友进行收购或者控股,期望凭借自己的绝对领导权,将“乌合之众”转变成强兵悍将。当时为了提高自己的声势,腾讯还与Groupon以及云峰基金一起创办了高朋网,期望通过多个层面与QQ网购形成战略互补,从而在与淘宝进行的争夺中获得胜利。

腾讯在2011年的这次疯狂举动,真可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利用QQ商城几次对抗淘宝商城——从最初的拍拍网与淘宝的势均力敌,到最后的越战越怯,再到2011年这次花费巨大的布局,腾讯依然没有取得成功。

2012年,腾讯公司不得不承认,尽管自己在电子商务领域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并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在2012年京东商城上市之前,腾讯公司把拍拍网、易迅网、QQ票务、QQ旅游等转交给了京东商城,并用2.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京东15%的股权。据有关人士分析,京东15%的股权市值应该在20~30亿美元之间,而这之间的差价,就是拍拍网、易迅网等转交业务的抵偿。

现在在中国电子商务领域,做得最成功的除了阿里巴巴就是京东。挑战淘宝甚至取代淘宝,一直是京东的夙愿。在接手腾讯公司的电子商务业务以前,京东采用的是与淘宝完全不同的运作模式——淘宝网采用的是第三方的C2C的模式,在整个商务模式中,它扮演的是第三方中间人的角色,即在小商家与顾客之间建立桥梁;而京东采用的是商家售卖的B2C模式,整个过程中,就相当于京东商城出售自己的商品,一切商品的售卖依靠的都是京东自己的“信誉”,完全不存在第三方。

为了与淘宝进行面对面的较量,京东也准备开始C2C业务,而本身就属于C2C的拍拍网等电子商务产品,在京东管理层看来,可以让他们少走很多路。但是,不知道是腾讯失败的潜在影响,还是京东本身在C2C上就存在缺陷,仅就腾讯电子商务这方面来说,京东接手到的业务并不成功。腾讯的拍拍以及易迅虽然拥有大量的用户以及商户,但是这并没有给贸然介入C2C的京东带来多大起色,京东的总体业务收入还是来源于以前的B2C方面。

京东商城在接受拍拍网之后,经过三年的不断尝试,没有得到丝毫进展。到2015年年底,京东不得不宣布关闭C2C业务。包括关停拍拍等C2C业务的损失及相关亏损。京东商城在2015年共亏损94亿元人民币。可以说,如果单算接手拍拍网造成的损失,京东接手拍拍网时索取的两亿多资金还不够补偿关停费用。

在2012年把拍拍网这一系列“烂摊子”扔出去后,腾讯在电子商务上消停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微信获得巨大成功以后,腾讯又期望通过微信这个平台再次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这不知是腾讯的“屡败屡战”还是它的“屡战屡败”。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腾讯近十年电子商务运营一直没有取得成效的原因。

(1)QQ“模仿”的模式问题

我们都知道,谈到QQ以及腾讯,除了那个憨头憨脑的小企鹅,人们对它的印象就剩下“抄袭”了。腾讯公司拓展互联网业务,有着自己的特色方法——每当发现一个十分繁盛的领域,腾讯就依靠自己几个亿的忠实QQ用户群,来“赶超”原创者。

这就如同长跑中的人一样,领跑的人不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而那些不断跟随第一名,既不掉队,又让自己保存体力,然后在关键时刻发力的第一梯队成员,往往更容易获得胜利。腾讯就一直不愿意做领跑者以及开拓者,因为它知道,在互联网上,既存在大量商机,更存在大量陷阱。对于腾讯公司来说,陷阱的危害远远大于商机的诱惑,与其冒着风险去开拓,不如等别人将陷阱都试过了,自己再后来者居上。而且,凭借数亿的QQ忠实用户,腾讯的这个策略很少失败。

腾讯这种以大欺小,以力胜巧的策略,在与初创企业的竞争中能够显示出完美优势,但是在与成熟企业进行对决时,优势却并不明显。

与在电子商务上类似,腾讯也曾经一度想进入搜索领域,从而在百度口中夺食。那时腾讯采用的也是这种策略,但也同样收获了失败。这种与淘宝、百度角逐失败的经历也证明了,腾讯的竞争策略在同级别之间的战斗中并不存在优势。

(2)QQ“屏蔽”现象

这里所说的QQ“屏蔽”,并不是把那些发垃圾信息的QQ号放进黑名单。这里的QQ“屏蔽”指的是因为QQ这个腾讯的主打产品带来的负面效应。

QQ让腾讯公司拥有了大量的忠实用户,这让其在其他领域拓展时,拥有巨大的优势。但是,其中也存在很大的弊端。

QQ本身有着很强的特色,在众多人眼中,QQ代表的是一款即时聊天软件,而在2008年前后,QQ介入网络游戏,但也只增加了网游色彩。于是,对于众多忠实QQ用户来说,QQ以及腾讯就有了“聊天软件”“网游”的标签。

而无论是腾讯公司拍拍网、QQ商城还是QQ网购,它们本身的用户都是通过QQ这个广大用户群建立起来的。这就造成了一种问题,即一个新的成员加入,首先要进入QQ这个第一层群体,然后才能成为拍拍会员。这种“屏蔽”作用相当明显。例如,让一个代表空调生产的公司去生产先进战斗机,虽然很多人都知道飞机制造与空调制造之间并不存在联系,但还是会用那个品牌的空调质量,来衡量飞机的性能。而QQ的标签一直是“即时通讯”“网游”,这两个标签对电子商务的提升会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3)腾讯的电子商务缺乏特色

在腾讯不断尝试进行电子商务的十年历程里,除了淘宝以外,并不缺少成功的例子。例如,京东、5178,做得都相当成功。但为什么先进入互联网领域的腾讯反而在竞争中败下阵来了呢?这就是因为腾讯的电子商务基本都源自模仿——拍拍模仿淘宝,QQ商城模仿京东。这些没有自己特色的项目,在与实力雄厚的先入对手进行对决时,自然不可能有胜算。

(4)QQ会员与购物者存在差别

腾讯的电子商务,无论是拍拍网还是QQ商城,都是建立在QQ会员基础上的。但是QQ会员与购物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一个人可能拥有几个QQ号,甚至拥有几十个QQ号,从而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虚拟世界中。但是电子商务所服务的购物者,则是一个现实个体,这也就是淘宝用户一般只有一个或者几个账号的原因。

而在腾讯的大数据中,所能进行分析的只有QQ会员的各类信息,而不是购物者信息。因此,腾讯公司以QQ会员为基础推出的电子商务活动与营销举措,就和现实情况存在很大偏差,从而无法正确引导消费者购物。

现在微信上的电子商务之所以一直没有进展,也存在以上个别问题。 HoYJRirO//pIV3ApfMkN3YallaJmWG3q2aOTJ/qkW7zMymUVeN2b2gu7J7dAdNq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