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一个让广大ChinaRen用户无法相信和接受的事是,与自己相伴长达10年,记录着浓浓友情和自己成长轨迹的ChinaRen网站被关闭了。出现这种结局,也是众多业内人士始料未及的。
ChinaRen公司创办于1999年,其创办人分别是陈一舟、周云帆和杨宁,他们三个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留学时的同学。在那里,陈一舟发起了一个斯坦福中国互联网讨论会,三人很快取得共识,并决定投身互联网创业。他们将创业的方向定位于虚拟社区,将创业的落脚处选在发展更快的国内。
当时,陈一舟的理解是:“互联网是新型媒体,虚拟社区更吻合互联网的特征,互联网的收入途径无外乎广告和直接收费,社区收费最容易,并且社区也是未来深度营销很好的载体。”到1999年年初,他们就将自己的想法形成了文字形式的商业计划书,而接下来就是融资。
1999年5月,他们在美国SandHill街一家家拜访风险投资商取得成果,于是他们迅速赶到国内,创办了ChinaRen网站。他们的目标定位为“建造全球最大的华人虚拟社区”。他们的分工是:陈一舟任董事长兼CEO,周云帆任首席运营官和CFO,杨宁则担任首席技术官。源于投资方面的关系,他们公司的名称是沙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中的“沙岭”,就是SandHill的意译。他们将网站定位于在校大学生,一方面看重的是大学生是当时网络用户最集中的群体,另一方面也是从长计议——这一群体今后将会成为消费的主力。
ChinaRen以技术见长,围绕着虚拟社区很快推出了主页、游戏、邮件、日志等应用。用户只需通过一次注册成为会员,就可终身使用。其中的校友录,一时成为了用户扎堆的地区,这也是该网站最成功之处。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要想让自己家喻户晓,大力宣传就必不可少。ChinaRen在这方面同样下足了功夫——1999年11月,出资包装轮回乐队,于12月举办了“高校旋风行动”;2000年1月,赞助“东京攻略”上海首映式,以此为标志进入上海市场;3月,赞助中国大学生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在这一连串的“烧钱”动作过后,推广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到3月28日,ChinaRen注册用户突破了100万。就这样,在短短一年的创业过程中,他们就成功创造出了中国第一个最大的校园社区,也是第一个最大的年轻人社区。然而,才过了半年时间,被人誉为“中国规模最大、数据最全、服务最稳定”的社区网站,竟然被搜狐公司整体收购。
2000年9月14日,搜狐公司在香港宣布正式签署了收购ChinaRen的最终协议。完成此次收购,搜狐公司动用了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400万股票,在当时相当于市价3000万美元。由此,搜狐网站的注册用户上升到780多万,每天网页的浏览量超过4400万次。不过,从运作上来看,这次收购显然取得了皆大欢喜的结局。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针对这次收购说道:“搜狐的优势在于它所提供的全面内容及搜寻服务,而ChinaRen的优势则在于凝聚力强的社区服务,两家公司正好互相配合。我们的用户基础亦没有重叠,搜狐有一个广大的用户群,而ChinaRen则拥有忠实的城市年轻用户。”而陈一舟以大度的心态说道:“我们计划通过结合两家公司强大的技术队伍,来努力开创新的网络科技,迎接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挑战,以保持我们的市场领导地位。两家公司的管理层返回祖国,对国家的发展作出大力支持。因此,我们只专注于中国市场的挑战和需要,而非服务全球整个亚洲人社区这个无法达到的目标。中国大陆的人口超过10亿,对我们来说,这已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市场。”而ChinaRen的最大机构投资者高盛公司亚洲执行董事Shirley Lin则欣慰地说道:“我们投资ChinaRen是因为我们对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潜力及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充满信心,对于现时能成为新搜狐公司的股东,我们亦感到惊喜。”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未如人所愿。刚进入2012年,注册用户高达8000万的ChinaRen,在经历了种种折腾后终于宣布网站关闭。
尽管ChinaRen不缺乏资金,但是,它却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在哪里,找不到自己赢利的生长点在哪里,而且公司上市的大门也难以打开。于是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其创始人果断地选择了将其出手。其实,当时的搜狐也没有什么有力的手段来实现盈利,收购ChinaRen时搜狐公司也承认,在2003年之前不会有盈利。搜狐所能做的就是将市场上回笼的资金进行多方面的收购与合并,然后等待互联网商业环境的好转。
ChinaRen的特色在于社区和校友录,但相对于搜狐这个广泛意义上的门户网站来说,就显得格外单薄。因而,搜狐选择将ChinaRen的内容植入自己的体内就是必然的举动,那么ChinaRen品牌被遗弃就成了必然之事。但是,搜狐缺乏的就是技术,如何将所有ChinaRen的邮箱、注册用户移植到自己的品牌下,就成了搜狐技术上的难题。而ChinaRen在技术方面恰好拥有较大的优势——这应该是搜狐当初作出收购决定的主要原因。然而,在国内互联网领域,企业普遍缺乏大规模合并的经验。那些在不同文化和不同技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创业人,在企业合并后几乎不会留下来,通常都是在协调好合并事宜后就选择走人。陈一舟、周云帆和杨宁他们同样如此。由此,被收购企业的前途也就变得很难预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