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极度”认真地工作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在稻盛和夫所倡导的“和魂洋才”式经营中,将一种良好的态度发挥到极致是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员工的工作态度一直是稻盛和夫最为关注的,只有员工认真地去工作,他们才能够学会融会贯通,将各种理念与经验杂糅在一起,从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改变自己和企业的未来。

稻盛和夫原本并不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而且他曾一度认为在劳动中遭受苦难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在稻盛和夫孩童时代,父母曾经对他说:“孩童时代的苦难,是应该学会面对的。等过了这个时代,即使有再多的钱也难以买到。”当时的稻盛和夫并不能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总是对自己的父母反驳道:“如果能将这些苦难卖掉,我是不会有任何犹豫的。”

在很多企业中,多数的年轻人都像当时的稻盛和夫一样,对艰苦的劳动不屑一顾——稻盛和夫曾在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任职,他很快就发现,这一浅薄想法在现实面前是那么不堪一击。稻盛和夫所任职的公司曾在日本陶瓷业内是一家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企业,但是在稻盛和夫任职时期已经处于倒闭的边缘,迟发工资、大量裁员是公司处于艰难时刻的代名词。稻盛和夫去购物时,店主都会用同情的口吻对他说:“待在这样的一家公司,将来可能连老婆都不一定能找到。”与稻盛和夫同一时期到公司的职员大多都抱着去另外更好的公司任职的态度,对工作漫不经心,在一起聚会时也总是牢骚不断。

当时的日本社会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稻盛和夫依靠自己大学老师的关系才进入这样的公司,本来他应该怀着激动与感恩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但是当时稻盛和夫年轻气盛,早就将所有的恩义抛诸脑后,嘴上的牢骚话比别人更多得多。与稻盛和夫一同到公司的职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相继辞职,最后只剩下稻盛和夫与一位京都大学的高才生。两人在一起商量之后决定共同报考其他大学再次深造。最终两人都达到了录取分数线,但是在入学时,学校却需要户口簿的复印件,稻盛和夫给老家的大哥写信,要求将复印件邮寄给他,但是等了许久却没有任何音信。最终他只能无奈地送同事进入大学深造,而自己只能留在这所濒临倒闭的公司继续工作。很多年之后,稻盛和夫才知道当时家里收到他的信件之后,之所以没有给他户口簿的复印件,就是因为家里人省吃俭用地送他进入大学,之后又托他老师的关系才能够进入京都公司上班,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要辞职,家里人觉得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他的大哥在气愤之余就拒绝了给他寄送复印件。

就这样,稻盛和夫独自一人留在了京都公司。稻盛和夫在苦恼之余常常想,如果自己转行到别的公司也不一定能够成功,而如果留在公司,结果也并不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留在公司或者辞职离开,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稻盛和夫在经过一阵子的苦恼之后终于做出了决定,也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稻盛和夫的人生。

稻盛和夫想到自己如果辞职,就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不能仅仅因为自己感觉不满而辞职,而当时他并没有合适的理由辞职,于是稻盛和夫决定埋头工作。不再有牢骚和懈怠,稻盛和夫将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对工作全力以赴。从那之后,稻盛和夫对工作的认真,可以用“极度”两个字来形容。在京都公司,稻盛和夫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尖端陶瓷材料的研究,他将自己所有的吃住都放在了实验室,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他昼夜不分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有时候甚至连三餐都顾不上吃。在公司其他人的眼中,这种“极度”的状态,被染上一层悲壮的色彩。

然而尖端的研究,并不能像马匹拉车一样,只知道用死力气是不行的。因此稻盛和夫用积攒下来的钱购买了许多有关新型材料的杂志和书籍,常常在夜间或者休息时间认真地学习研究。在这样不断努力的工作过程中,稻盛和夫不断地充实着自己,最终,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稻盛和夫在大学时期学习的是有机化学课程,但是在毕业前期,为了能够更好地找到工作,他曾了解了一些有关无机化学的知识。在当时,稻盛和夫也只不过是一个25岁的小青年,但是在专心工作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出色的无机化学研究成果问世,这令稻盛和夫成为无机化学领域内的一颗新星。

在这个时期,辞职的念头和以后的人生道路之类的话题,早已经从他的脑海中消失,在稻盛和夫的内心产生了对工作的强烈兴趣,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去形容当时的心情。这个时候,工作对于稻盛和夫来说已经不再是辛苦,稻盛和夫对于工作的努力和认真以及取得的优秀成果,令公司其他的成员对他产生了更多的尊重。

此前,稻盛和夫可以说是在不断的苦难和挫折中度过的,但是之后,不知不觉间他的人生已经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中。最后,直到稻盛和夫人生中的大成功降临,这不仅令他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提高,在社会上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但是稻盛和夫却依然愉快地享受于“辛苦”的工作当中。 mz0AzqM3RNZu9Atm+fmY/dUaoeKXhWbCdF+4BctIrAy1Tm+zbMxE1T27PO10GT4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