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经济制度

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存在明确的相互对应关系。在极权国家,自由会受到限制或扼杀,市场运行也没有太大自由;民主制度完善的国家则允许企业自生自灭。

指令型经济

指令型经济又称计划经济,指由国家管理主要生产要素,包括生产内容和方式、按劳分配商品和服务、薪资制度、土地等资源的使用及其目的、资金投入的领域和数量。

俄罗斯曾是最著名的中央计划经济体,不过现在对其更为恰当的描述应该是混合经济。从理论上来说,中央计划经济应该能更快速地按需调配资源,保障充分就业,维持经济稳定,从而免遭经济周期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首先,在中央计划经济的鼎盛时期,由于信息流通不畅,决策者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即使数据和数据处理能力满足了需求,工作本身也是因人而异。如果工人没有干劲,就算人数高达100万,那么最终产出可能还比不上一家管理得当的公司。其次,过度注重配额导致人们常常为了达成目标而牺牲质量。指令型经济腐败丛生,少数党内政要掌握了巨额财富,而广大老百姓则挣扎在贫困线的边缘。相比之下,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不过是经济体中一个无关紧要的组成成分。

市场经济

各个发达经济体所奉行的经济学原理都建立在同一种理念上,即各种参与市场活动的实体应被允许拥有较大的自由度。新公司在开始运营后可以制定其认为合适的价格,或许其战略可能会存在缺陷,但新公司是被允许失败的。价格能在整个经济活动中传达出重要的信号,需求和资源分配也会根据价格进行相应调整,但是价格自由的完全竞争市场只是4种常见的市场结构之一。虽然市场导向型经济体是以完全竞争为主导的,但要保持这种状态也着实不易。

价格机制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整个经济学学科的基石。这一概念本身非常简单: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越高,其销售额可能就越低。但显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因为购买者的数量、预期、喜好、支付能力以及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都会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造成影响。

市场结构

以下为各经济体中现有的4种市场结构。

垄断

垄断是指某个供应商一家独大,主导市场,而其他普通的竞争者基本无法与之抗衡。垄断会影响产品的价格、质量和创新,从而导致产品价值低于最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微软在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中基本处于垄断地位。类似的垄断企业还包括制药业巨头辉瑞公司(Pfizer)和英国机场管理局(British Airports Authority,简称BAA)。前者通过成功申请药品万艾可(Viagra)的专利权而获得垄断地位,后者则通过管控希思罗机场(Heathrow)、盖特威克机场(Gatwick)和斯坦斯特德机场(Stansted),从而垄断了伦敦地区的机场经营业务。

垄断企业声称,如果它们不能主导市场,那么它们将无法形成足够大的规模经济来进行再投资。2008年,当英国机场管理局面临政府强制拆分时,其曾利用这一观点为自己辩护。早期的铁路公司也持有这种观点。

有些国家认为垄断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成立了相关机构进行市场监管,防止垄断企业实力过强。这类机构包括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ompetition&Market Authority,简称CMA,网址:www.gov.uk/government/organisations/competition-and-markets-authority)、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网址:www.ftc.gov)及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网址:http://ec.europa.eu/comm/competition/index-en.html),它们都会约束垄断企业的行为。双头垄断是一种特殊的垄断形式,顾名思义,它是指两家企业独霸市场。

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是指由3~20家大型公司主导市场,或是四五家公司共同占有40%以上的市场份额。对于消费者和竞争公司而言,这些寡头企业能够控制市场是一件十分危险且不利的事情。实际上,英国的连锁超市、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以及石油勘探与精炼企业都是寡头企业。以卡特尔(cartel)的形式制定价格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所以企业通常很难抵挡。

英国公平贸易办公室称,英国航空公司和维珍航空(Virgin Atlantic)在2004年8月至2006年1月期间至少6次相互串通,试图组成卡特尔。英国航空公司和维珍航空是经营伦敦飞往美国各大城市航线业务的两家主要航空公司,2004年8月—2006年1月,这两家公司商定统一将机票燃油附加费从5英镑上调到60英镑。英国航空公司因此被美国和英国罚款3.5亿英镑。

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有多个供应商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并且它们能够平等地获得资金、原材料、技术和人才等所有必要资源。在这种状态下不存在市场准入壁垒,所有企业都可以任意进出市场,消费者也可以充分掌握市场上任意商品的全部信息。

竞争市场

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的概念有时会被人们混淆,但其实竞争市场介于寡头垄断与完全竞争之间,且更偏向于完全竞争。竞争市场里有许多体量相对较小且市场占有率较低的竞争企业,它们通过提供能满足消费者各式需求的差异化产品来进行竞争。

混合经济

顾名思义,混合经济指的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混合体。在混合经济中,国家牢牢掌控着部分经济领域,通常是医疗、教育、能源、通信、交通和新闻媒体等战略性领域,而其他领域则由私营企业经营。现实中并不存在纯粹的市场或指令型经济,不过有些国家显然更加名副其实,如实行市场经济的美国和实行指令型经济的朝鲜。

有些发达经济体也是较晚才向市场经济迈进的,后来形成了较为成熟完善的混合经济体制。例如,法国政府曾多年持有汽车制造商雷诺25.9%的股份,直到2003年情况才有所改变。如果经济形势恶化,即使是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也可能转而采用指令型经济措施。2008年2月,在全球发生重大信贷紧缩的形势下,为了稳定金融体系,英国政府将陷入困境的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国有化,并随即购入了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和劳埃德银行(Lloyds Bank)的主要股份。

私有化

私有化指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转交给管理企业的股东。实行私有化的理由包括:政府售卖资产后,可减少国家负债;与官僚体制剥离后,企业运营效率将有所提升;新增资本由私人股东而非国家提供。在20世纪80年代前,很多欧洲国家的政府掌控着本国很大一部分的商业领域。德国政府在1960年将大众汽车私有化后,私有化进程才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1974年,智利开启私有化进程,而英美两国在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首相和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总统上任后,私有化进程势头强劲。

不过,国家仍保留了对私有化企业的一部分控制权。在很多行业,监管部门代替价格机制来设置价格水平、价格增幅,从而控制其最终盈利水平。

抑制国际竞争的经济工具

市场经济开放程度再高的国家也难免会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企业,以限制国际竞争的深度和广度。在平常情况下或经济形势特别艰难的时期,各国会利用这些限制措施来保护本国的就业机会和产业。世界贸易组织和关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Tariffs,简称GATT)致力于抑制甚至消除此类限制对国际贸易造成的损害。

关税

关税是指对特定进口产品征收的临时或长期税款,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该产品的价格,从而保护本国企业。征收关税还能为政府创收。不过随着竞争受到抑制、产品价格上升,最终受损的一定是消费者。政府则成为赢家,因为它们不仅可以获得额外收入,还能因为保护了本国的就业机会而获得赞誉。

征收关税的理由有很多种,或许是为了保护本国的新生或战略性产业,也可能纯粹是为了施加报复。

关税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从价税以货物价格为计税标准;从量税以货物的重量或数量等计量单位为计税标准,单位税额固定。混合税同时采用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标准,如美国对小包装谷物早餐征收8.5%的从价税和税率为每千克12.6美分的从量税。

研究表明,关税会扭曲贸易,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给实行关税的国家带来长期效益。然而,就报复性关税而言,其首要目标在于进行政治施压,而非寻求经济优势。

许可证

企业只有从相关政府机构取得许可证后,才能进口某些商品。需要申请进口许可证的商品包括食品、武器、药品和军事装备。其他适用的商品还包括可军民两用的机床、电脑和航海设备。

许可证通常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如食品、药品的标签和原产地属于重要信息,或者出于国防目的,如武器装备。许可证会限制竞争,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是许可权的一种,其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只能以低税进口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动物饲料和手表机芯等各类商品均有可能设置进口配额。在进口商提出配额申请后,相关政府机构一般会做出如下任意一种批复:

■ 同意整批货物全部享受低税待遇;

■ 同意一定数量的部分货物享受低税待遇;

■ 拒绝,整批货物均不可享受低税待遇。

自动出口限制

自动出口限制是指一国同意缩减对别国的出口规模,这通常是迫于压力。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当属日本同意限制对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大国的汽车出口量。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汽车行业腹背受敌:一方面,日本汽车的出口给各国造成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1973年的石油危机爆发后,汽车需求量急剧萎缩。日本通过采用创新的生产工艺,在汽车质量和价格上皆取得了领先优势(参见第四章提到的丰田案例)。经协商后,日本政府同意在5年内将新汽车的出口量限制在车辆登记量的9%~11%。有些国家则更胜一筹,法国甚至说服日本将限额定在了3%。

日本车企最终通过在欧美建立制造厂避开了自动出口限制的约束,这相当于直接从内部攻占当地市场。

补贴

补贴是指政府向本国企业提供的低利率或无息贷款、现金拨款、税收减免、就业奖励,或购入股权。这些措施都相当于让本国企业获得领先于进口商品和出口市场的成本优势。农业是最常受到补贴的产业之一,仅欧盟每年就提供超过600亿欧元的农业补贴,最初是为了刺激生产,不过2006年后其目的变成了缩减生产规模。

实行农业补贴的并非只有欧盟。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美国就试图通过直接现金补贴来鼓励开垦闲置土地、引导产品种植,或利用补贴支持农产品、建筑和土地用途的改变,以及采取税收减免措施,借此影响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

能源产业是获得大量政府补贴的新领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显示,为了鼓励整个社会放弃使用有害的化学能源,转而选择更加环保、可持续的能源,各国政府每年提供的补贴高达3000多亿美元。

当地成分要求

当地成分要求是指商品的某些规定部分必须在进口国国内生产。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电影大量涌入欧洲市场,为了保护本国电影行业,欧洲多个国家实行了银幕配额制。这些国家认为大量涌入的美国电影会构成双重威胁,既可能危及本国电影产业的盈利水平,又会冲击本国文化的发展。这类当地成分要求还延伸到了电视广播领域。例如,加拿大的法语电台须确保每周65%的声乐作品,以及周一到周五早上6点到晚上6点间播放的55%的声乐作品应为法语。对于少数民族电台而言,每周播放的音乐中应有7%属于加拿大歌曲。

除了减少竞争、拉高消费价格外,并没有太多证据证实当地成分要求有什么显著的作用,但是政府还是对此倍加青睐,毕竟这不用花钱就能显得它们有所作为。例如,加拿大最近就通过设定当地成分要求来保护本国新生风力涡轮机产业,以便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

反倾销

倾销是指将一国产品以低于“生产成本”或“公平市场价格”的价格出售到国外。“生产成本”和“公平市场价格”都没有明确的定义,然而各国一旦认定这属于倾销,往往就会对此提出抗议。出口商倾销产品是为了处理过剩产能,不计盈亏,只求能收回部分已承担成本。当然,如果能全部收回成本是最好不过了。

举个例子,某公司每小时可生产1000件产品,每件的材料成本为50英镑,劳动成本为50英镑。每天开工8小时后,仓库内产品的生产成本共计80万英镑。如果该公司无法在本土市场以100英镑的成本价售出产品,那么如果它不计成本地以低价甩卖产品,则至少可以收回仓储成本,实现正向现金流。此外,通过在本土市场或其他地方以合理价格售出产品,该公司还能因祸得福,利用生产过剩取得规模经济效应。

倾销商会费尽心思地操纵数据,假装只是为了收回成本,但实际上这一行为造成了不正当竞争,导致国内同行无法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胜出。 Ob6hchuoST1HPxv4JPOL2zZ3tARuXoGD/I/f2h0MZByDGA12fwSqr7QQCWzDkc4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