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善用“整理、分解、比较”的思考方式,能够提高所有工作的效率、质量和精确度?再进一步来了解我这么说的根据和具体的好处。
“双方谈话没有交集……”
“讨论的时候觉得已经达成共识了,实际上并没有……”
你和客户、主管、同事、下属沟通时,有没有碰过这样的问题?
小至个人之间的对话、大至企业之间的项目,工作中有各种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事务,最终都脱离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管目的为何,不管对方是谁,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你和对方的沟通。
单向的发言只会妨碍沟通顺畅,倾听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然而,在商业场合上,光是听别人说话,对方也不会满意,你总得表达意见。但如果你只说不听,同样行不通,对方不仅会不满意,还会对你留下“讲不通”“说了也没用”的印象。
为了实现有效的沟通,必须和对方达成“共识”。要奠定有效沟通的基础,整理、分解、比较的架构是很有效的工具。
你在说明一件事的时候,大脑中进行着什么样的活动?请想象你可以透视大脑的活动。你会看到,你在不经意的情况下,整理、分解、比较写了许多事实的卡片,然后再告诉对方你理解的内容。
已经习惯这种思考方式的人,可以顺利而正确地执行整理、分解、比较的步骤,有条不紊地向对方说明。然而,还不习惯这种思考方式的人,思考的步骤很混乱,说出来的话也很难理解。
和你说话的人也一样。当你提问,对方回答的时候,同样会在大脑中整理、分解、比较相关的事实,再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告诉你。
当你和对方互相理解,也就是双方的沟通有交集的时候,代表你们选择和排列事实卡片的方式相同,如表0-2。
有没有偏离主题(整理)、重点有没有遗漏或重复(分解)、比较的单位是否一致(比较)——只要做到这三点,沟通就会成立,奠定可以达成共识的基础。
沟通的第一步,首先,要和对方有交集。双方达成共识,才能往同样的方向前进。